Board logo

标题: 【蓝海策划】历史上的今天--5月2日 今日最有影响事件投票 [打印本页]

作者: 蓝海    时间: 2006-5-2 08:19     标题: 【蓝海策划】历史上的今天--5月2日 今日最有影响事件投票

5月2日

·1933年5月2日希特勒解散所有工会
·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
·1944年5月2日国共就中共扩军进行谈判
·1945年5月2日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在演出
·1951年5月2日纽约帝国大厦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1953年5月2日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坠毁
·1953年5月2日约旦第三任国王侯赛因登基
·1993年5月2日我国“向阳红16号”考察船被撞
·1994年5月2日中国首次清查洋垃圾
·1997年5月2日布莱尔成为英国1812年以来最年轻首相

出生
1660年——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意大利作曲家
1772年——诺瓦理斯,德国作家、诗人
1892年——曼费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德国飞行员
1907年——凯瑟琳·赫本,美国女演员(†2003年)
1912年——阿克瑟尔·施普林格,德国出版商
1935年——费萨尔二世,伊拉克国王
1942年——雅克·罗格,比利时整形外科医生、国际奥委会主席
1953年——瓦列里·格吉耶夫,俄罗斯指挥家
1955年——多娜泰拉·范思哲,意大利设计师
1967年——康晋荣,台湾名歌手
1975年——大卫·贝克汉姆,英格兰足球运动员
逝世
1519年——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1452年)
1934年——保罗·冯·兴登堡,德国军人、政治家
1957年——约瑟夫·麦卡锡,美国政治家
1969年——弗兰茨·冯·巴本,德国政治家
1972年——埃德加·胡佛,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
1990年——施光南,中国音乐家
1991年——吴运铎,中国作家
作者: 蓝海    时间: 2006-5-2 08:19

1933年5月2日
希特勒解散所有工会

  1933年5月2日纳粹的冲锋队员扫荡了德国工会办公室,逮捕了工会领袖,并且没
收了工会财产。纳粹领袖说工会组织本身将不会被取缔,但要在纳粹的指导下重新改

组。这次扫荡是在新普鲁士议会主席莱伊博士的监督下进行的。“当今马克思主义假

装沉寂了,”莱伊解释说,”但它并没有全部被清除。”

  但是这次扫荡的实际目标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针对那些要依靠工会的力量

和纳粹作斗争的社会党人。
作者: 蓝海    时间: 2006-5-2 08:19

1942年5月2日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


毛泽东、朱德等与参加文艺座谈会人员的合影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
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5月2日为第一次会议,毛泽东讲了立
场、态度、对象、工作、学习等1个问题。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朱德等
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民众剧团负责人柯仲平谈了该团的演出感受。
从晋西北回来的第一二0师战斗剧社社长欧阳山尊作了发言。23日,举行最后一次会
议。朱德首先讲话,谈了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对象问题,并联系自己谈了世界观
的转变问题。毛泽东作“结论”发言。座谈会结束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王稼
祥、博古、凯丰、徐特立等中央领导同志与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分为“引言”、“结论”两部分。《讲话》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
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讲话》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
知识分于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
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
都是格格不入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讲
话》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根据文学艺术的
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
的反映的产物”的著名论断。
  《讲话》还提出了典型的创作原则,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
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
遍性。革命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
的发展”。《讲话》进一步指出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
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
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
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作者: 蓝海    时间: 2006-5-2 08:20

1945年5月2日
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


  1945年5月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白毛女》由贺敬之作
词,马可作曲。
作者: 蓝海    时间: 2006-5-2 08:21

1951年5月2日
纽约帝国大厦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纽约帝国大厦播放的彩色电视节目
  1951年5月2日,美国广播公司今天从帝国大厦播放彩色电视节目。与之竞争的哥
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播放系统需要特殊的转换器,但美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图像可通过纽
约地区的黑白电视机接收。
作者: 蓝海    时间: 2006-5-2 08:21

1953年5月2日
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坠毁

  1953年5月2日,在一次营业飞行中发生了第一次喷气式客机坠毁事件,有40人死
亡。这架英国制造的“慧星”号喷气式飞机从加尔各答机场起飞几分钟之后,遇到突

如其来的暴风雨而坠落地面。这架飞机运载橡胶厂和锡厂的经营者从马来亚飞往英

国。机上人员无一幸免。在此之前有两架“慧星”号飞机坠毁。一架是在1952年10

月,另一架是在1953年,但机上都未载运旅客。
作者: 蓝海    时间: 2006-5-2 08:22

1997年5月2日
布莱尔成为英国1812年以来最年轻首相


布莱尔夫妇在唐宁街10号门前
  1997年5月2日,在野18年之久的英国工党以绝对优势击败保守党,从而43岁的工
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成为英国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梅杰败给43岁的工党领袖托
尼-布莱尔,离开唐宁街10号。

少年布莱尔
  梅杰上台以来即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工党在一连串的选举中将保守党打得落花流
水,保守党内部又屡屡发难。梅杰曾于1995年6月22日宣布辞去保守党领袖职务,举
行选举。虽然幸运地重新当选保守党领袖,但由于保守党内部问题成堆,积重难返,
执政能力急剧下降,且丑闻不断,梅杰逐渐失去民众的信任。民众对于执政18年之久
的保守党也普遍感到厌倦,纷纷将解决英国社会问题、重振经济的希望寄托在工党身
上。梅杰虽然竭尽全力,也扭转不了保守党在大选中的颓势。

合家乔迁首相府
  唐宁街10号的门前走来了新主人。布莱尔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被
民众视为英国朝气与活力的象征。

梅杰在街头被群众将鸡蛋扔在脸上

大选前的梅杰颇为自信,决心背水一战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