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还原玄武门之变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19 02:03     标题: 还原玄武门之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19 02:05

。。。
寻古奇侠录。。。


这个是野史还是正史啊

拍台湾连续剧那?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19 0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19 02:17

原帖由 天界的传说 于 2006-9-19 03:10 发表



野史未必假,正史未必真,
看你信哪个了.

只能说假时真来真亦假
那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你觉得是野史真的,或者说符合你想法的野史是真的

我觉得正史可信点

歇菜吧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19 02:20

个人的事情是小,但江山社稷怎可交于恶人之手?
严重同意啊.只不过恶人似乎应该改成无能之人才对.因为结果好一切都好.至于他的人品,并不单单体现在玄武门事变上.但为了避免君说我避而不谈,转移话题,我们就说说玄武门.
李世民何许人也?一代英主,雄才大略.秦王死士的名号,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听到也会震一震.虎牢关血战,力排众议,以少胜多,决心何其坚定.这样的人,你说被人逼宫弑兄?我看被逼宫的是他老子吧.

当时太子已立,是长子李建成.李世民弑兄用的是何罪名呢?毫无.真是比莫须有还牛.至于淫乱后宫什么的,都是后人所猜测.而且"终李世民一生,都担心日后史家如何评论“玄武门之变”,于是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打破历代皇帝不可阅读的先例。虽史书记载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书其事”,但已引来种种推想并举证,认为李世民曾修改两书。"摘自维机百科,比那小说可信.李世民自知此事理亏,却偏偏后人要维护其一代英主不可败坏之形象,而为起辩护.何其愚之.我们评价历史,不是在找人崇拜,使其为神,而是要借鉴他,总结他,不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所以把一个人神话来崇拜这种事,就应该抵制.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绝对一个伟人是一个完人的思想,就是被毛泽东利用的红卫兵思想呢?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19 0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19 0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6-9-19 02:32

李世民发动的政变没什么好讨论的,无非兄弟两个为了皇位大家都要干死对方,不是你死我亡,没什么正义或者邪恶的,成王败寇而已。作为政治家评论标准主要是他治理国家,和用人能力。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19 02:34

旧唐书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比如李渊因为害怕李世民的权力太多,而对其进行限制,说明其本身有很强的权力欲望,居然在玄武门事变后放权给太子李世民,很不合理.我有自己的猜测,不过猜测是不能作为论据的.但李世民打破历代皇帝不可阅读史书的先例是不争的事实.成王败寇的先例,似乎就是从这位英主身上传下来的呢.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6-9-19 02:38

有观点是这样的,李渊怕李世民成为杨广第二,所以迟迟不敢立他为太子。等玄武门事件后,怕自己成为隋文帝第二,不如乘早让位,留个性命。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19 0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19 02:4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 0.E4.B9.8B.E8.AE.8A

呵呵,我也用了不争的事实这个字眼哦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19 0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19 08:54

原帖由 天界的传说 于 2006-9-19 04:03 发表



这件事你我都没经历过,愿意相信谁自己选了
早说了

你就是相信你的野史,我们相信我们的正史

这样就不必讨论,也没法讨论了。

ps:你想说明什么?李世民是个伟人么?

我确实认为他是个伟人,可是用你们对于毛的逻辑,他算不上伟人,于是你要给他证明,把正史里面说的,他干过的错事给磨掉,或者说,给他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要证明同样的事,发生在李世民身上并不能阻止他成为各伟人,但是发生在毛身上就说明了毛不是伟人。

话都是人说的,要让人信服,对不同的人还请使用统一的标准。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19 13: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好好的天气哦    时间: 2006-9-19 13:07

人和神还是有区别的

人性中的东西每个人都有
评价一个人也要全面
要衡量一个人的功和过
如果功大于过,就是好的

从不犯错做到完美的人历史现在和未来都几乎不会有
而抓着一两件错给人定性,而不综合衡量功和过的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19 23:26

还是用带入法吧。
     我是比尔·盖茨。经过了7年的艰苦创业,我一手创立了全球第一的资产,最强大的企业。我不幸生于公元600年的中国,那是一个长幼尊卑有序的国度。我的所有资产,从法律角度上来讲是属于我那健康的父亲的,包括CEO的头衔,也是他的。我在自己的公司只是研发部门的挂名经理。
     这个时代还有一个不近人情的铁规定,就是只有长子才能够继承家族财产和头衔,也就是所谓的立储。而我还有一个哥哥,比利·盖茨。在我着手创业的时候,他还只是想着怎样顺利继承家族原来所拥有的那家小小食品加工厂。 而现在,他俨然以家族继承人的身份担任了公司总经理一职。well,我不在乎是否能够得到一切,只要能像以前那样工作,只要我辛辛苦苦闯下的一番天地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我不在乎谁坐在CEO的位置上。大哥完全可以像父亲那样守着这些财产,其他的有我来打理就好了。
      大哥买了3座海边别墅,致使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包养电影明星,一掷千金,这些我都知道。虽然我也劝过他注意自己的形象,但是也不认为这些是什么大毛病,毕竟我们是全球第一的企业,这些都消费得起。事实上我还暗地里替他解决那些从拉斯维加斯寄来的账单。我不想让父母知道伤心,不想看到家人为了钱而起争执。
      然而事事都要有个限度。当我得知公司亏损了4亿美元失去了14%的媒体软件市场占有率是因为年度预算被大哥擅自挪走了5%炒期票而血本无归致使资金无法到位的时候,我没法保持沉默了。父亲气得血压升高了30毫米汞柱。大哥也失去了总经理的职位。总经理的职位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公司的一切还是暂时由我来代理。
      从前我就听说了很多谣言,那些从一开始就和我一起创业的人不时对我说,“你大哥一定会对付你的。”我也知道,我的存在对于大哥来说,始终是个威胁,那些公司的元老,部门经理,以及董事会的人信任的人只有我一个。很多早就能够升到更高的位置上去的人,为了能在我的手下工作而一直留在研发部门。为了让大哥放心,我曾经想过拿到一笔不小的股份以后就退休。公司的一切已经上了轨道,即使我不在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听到这个消息,几个项目的总工程师联合起来向我发难。他们信不过大哥,说是与其让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付之东流,不如趁现在就辞职,至少今后还能凭着在业界里的一点名声混下去。跟着大哥,他们怕连这点名声都保不住。
      走又走不得,我只能挂着头衔尽量不过问公司的事务。可是那些员工们已经习惯了定期向我汇报业务。没有制止他们是我的错,毕竟这是我一手创办的公司,要我完全不关心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及时地发现财政上的漏洞并且加以挽救。14%的市场损失已经是我能力的极限。但是如果我撒手不管,媒体这一项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了。
      经过这件事情,我这个幕后老板的形象是抹不掉了。再加上父亲听了董事会的建议,让我来代理总经理的职务,直接把我推到了与大哥对立的位置上。看到大哥离开公司时看我的眼神,我有不好的预感:我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白做了。
      其实我始终没有放弃对大哥的期望。怎样都是挥霍,拿去炒期票总比花在女人和赌博上面好。我能感觉到大哥是想向大家证明一些事情,想要证明自己是公司未来的主人,有能力动用公司的资金;也是想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只能依靠父亲和弟弟的人。这说明他已经想要做一些正经事,想要为继承公司做些准备。我很高兴他能有这种想法,只是他不应该瞒着大家。他毕竟还没有独自承担失败后果的实力。这次挫折对他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其实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大哥应该从基层做起,一点点熟悉公司的运作和市场的环境。可惜家族里那些人认为,继承人就应该担任总经理。而大哥身为太子,也不想跟普通员工一样工作,他觉得没面子。
      唉,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人会认为面子比诚信更重要呢?
      事情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大哥彻底消沉了。他和三弟整天在外面混,不回家。我们只能从账单上推断他都去了什么地方。满天飘扬的账单想是大哥的一封封示威信,说明他作为继承人,仍有挥霍家族财产的权利。他作得太过分了,毕竟财产现在还是属于父亲的。忍无可忍的父亲终于正式向家族成员提出更换继承人。

[ 本帖最后由 笨猫 于 2006-9-20 00:37 编辑 ]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19 23:54

制度和生产力是息息相关的,也正是由于封建的世袭制度无法运用到现代的关系学中,才被淘汰.ls举的例子不合理.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20 00:43

原帖由 zycoc 于 2006-9-20 00:54 发表
制度和生产力是息息相关的,也正是由于封建的世袭制度无法运用到现代的关系学中,才被淘汰.ls举的例子不合理.
一,一句话就把我一个小时的辛苦否定了。我恨你!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00:52     标题: 凡是猫猫执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凡是猫猫恨的,我也恨。

刚刚我说的是错的,刚刚猫猫把当前的企业形式和我们讨论的封建时代做了一个紧密的联系,生动的再现了李世民一家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我,却没有跟紧猫猫的步伐,一心想看柯南的我,居然在关键时刻没有听清猫猫的观点,作了以上错误的评价。猫猫,我对不起你啊。请你原谅我吧。以后我会更加认真的看帖子,更加紧密滴团结在猫猫周围,高举古今通用的伟大旗帜,一心做猫猫的观察手和了望兵。

[ 本帖最后由 zycoc 于 2006-9-20 01:54 编辑 ]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6-9-20 08:25

玄武门没有对错,就好比老毛和王明之间的斗争,作为政治家这种手段是必然的,关键在于继位以后对于国家,老百姓来说是不是福!让国家富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政治家的主业,如果为了权力斗争不惜把老百姓推入火海(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这个人就是不可饶恕的了。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09:33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20 09:25 发表
玄武门没有对错,就好比老毛和王明之间的斗争,作为政治家这种手段是必然的,关键在于继位以后对于国家,老百姓来说是不是福!让国家富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政治家的主业,如果为了权力斗争不惜把老百姓推入火海(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这个人就是不可饶恕的了。
有个假设,如果在短期和局部,是把老百姓推入火海,但是长期效果,是让更多老百姓的生活更好,你怎么评价?

也就是说,为了长期利益,是否可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了大多数的利益,是否可以牺牲小部分的利益?

我这两句不是反问,是疑问,是个一直让我疑惑的问题,如果说可以,是谁给的权力来牺牲小部分,又是谁给的权力来决定牺牲那部分人的利益?

如果不可以,那对于人类整体,错过了这样一次机会产生的损失又由谁来承担。

提出这种情况不是针对毛的,也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种普遍情况,看看世界各国在近代发生的事情,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 本帖最后由 驴子 于 2006-9-20 10:36 编辑 ]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09:41

我就是因为有了上面这个疑问,才会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由同一历史阶段的人来评价是不太客观的,一个历史人物的影响,有时候要到很迟很迟才会完全体现出来。

拿毛举例子,毛的过失,相信再过50年,会体现的更多。

一般相对客观和公正的,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都是在几百年之后,当当代和历史时代不再有太多的利益瓜葛,才能保证其资料和评价的中立性。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09:45

随着很多隐藏资料的公布,估计一百年后对他的批判会比今天更彻底厉害,但是不会像现在,批判的人否定他的一切,吹捧的人吹捧他的一切。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10:01

对于很喜欢copy & paste的人,以及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哲学历史这书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
黑格尔的,了解一下我们看到的,那些别人记载下来的历史,和真真正正发生过的历史有什么差别。
作者: 情圣    时间: 2006-9-20 11:07

lol.gif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6-9-20 15:10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6-9-20 10:33 发表

有个假设,如果在短期和局部,是把老百姓推入火海,但是长期效果,是让更多老百姓的生活更好,你怎么评价?

也就是说,为了长期利益,是否可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了大多数的利益,是否可以牺牲小部分的利益?

我 ...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光看客观贡献就可以的呢?那么杨广做的事情从今天来看对于中国的帮助是巨大的。但是,他还是一个暴君,在历史上的名声永远不会好。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20 15:11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20 16:10 发表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光看客观贡献就可以的呢?那么杨广做的事情从今天来看对于中国的帮助是巨大的。但是,他还是一个暴君,在历史上的名声永远不会好。
我到奇怪杨广作了什么伟大的事儿了?开凿运河?
作者: 天界的传说    时间: 2006-9-20 15: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15:22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20 16:10 发表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光看客观贡献就可以的呢?那么杨广做的事情从今天来看对于中国的帮助是巨大的。但是,他还是一个暴君,在历史上的名声永远不会好。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6-9-20 09:25 发表
玄武门没有对错,就好比老毛和王明之间的斗 争,作为政治家这种手段是必然的,关键在于继位以后对于国家,老百姓来说是不是福!让国家富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政治家的主业,如果为了权力斗争不惜把 老百姓推入火海(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这个人就是不可饶恕的了。

这两段话,我看着有点糊涂

第一段话你问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光看客观贡献就可以呢?  加上后面杨广的例子,我理解为,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客观贡献。

第二段话,你说关键在于继位以后对于国家,老百姓是不是福。  我理解为,评价看得是  继位后对国家和老百姓的贡献。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这应该是矛盾的吧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20 15:23

原帖由 天界的传说 于 2006-9-20 16:15 发表


应该是吧
但他是个失败者呀。而且光是开凿运河,政绩小了点。统一南朝的时候基本上是摧枯拉朽,算不上太大的功绩。事实上当时还不能算是完全统一。就算隋朝没有被推翻,他大概也算不上的上是伟人吧。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15:26

原帖由 笨猫 于 2006-9-20 16:23 发表

但他是个失败者呀。而且光是开凿运河,政绩小了点。统一南朝的时候基本上是摧枯拉朽,算不上太大的功绩。事实上当时还不能算是完全统一。就算隋朝没有被推翻,他大概也算不上的上是伟人吧。
应该不算,就算在中国历史上,各大开国皇帝里,杨广也不突出,更不要说那些思想家发明家以及几个盛事皇帝了,如果杨广也算伟人,那伟人也太多了点吧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5:31

杨广开凿大运河, 提出科举制, 促进民族融合, 杨广做的事情很了不起.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15:35

感觉他所作的功绩,可以说挺了不起,不过这个程度,要算作伟人还差了点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20 15:36

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9-20 16:31 发表
杨广开凿大运河, 提出科举制, 促进民族融合, 杨广做的事情很了不起.
科举制度并不是杨广提出的。
促进民主融合的过程相当血腥,而且早在杨广出世前200年就一直在进行了。
开凿大运河这种耗费人力财力的事情原本应该在国家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并且周边局势相对稳定的时候再做。开一条运河毁了一个国家的这种蠢事还真的不是一般人做得出来的。我倾向于认为杨广当时受了什么刺激。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5:42

经过南朝几百年发展, 长江下游经济已经很发达了, 要开运河 ,  运送物资北上, 打通南北经济.  开科举是隋朝先建立的.  杨广有句评语很有名, 梦里混一华戎.
作者: murongzizhan    时间: 2006-9-20 15:53

楼主的帖子看笔法就是小说家言,明显的感情因素在里面。
给你推荐一些资料,或许能对你了解这段历史有帮助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简称《起居注》)

新旧唐书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

“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王夫之

陈寅恪先生,鉴于“后世往往以成败论人,而国史复经胜利者之修改”,始“疑其间必有未发之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


而历史上的建成并非如你说的那么不堪。他和隋文帝废太子杨勇性格差不多,都是生活奢侈,爱享受,但对下宽仁大度,深得士心,魏征就是他的下属。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5:58

看历史只看现象,写写小说才需要加上感情和猜想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6:13

魏征给杨广做过官? 我怎么没听说过? 杨广没做皇帝时候可老实了, 规规矩矩。
作者: murongzizhan    时间: 2006-9-20 16:23

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9-20 17:13 发表
魏征给杨广做过官? 我怎么没听说过? 杨广没做皇帝时候可老实了, 规规矩矩。

拜托老大再仔细瞧一眼行吗?他是指李建成。几个句子的主语一直是他,好像不该有什莫歧义啊。
而且文帝是杨坚,非杨广。

[ 本帖最后由 murongzizhan 于 2006-9-20 17:25 编辑 ]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6:25

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9-20 17:13 发表
魏征给杨广做过官? 我怎么没听说过? 杨广没做皇帝时候可老实了, 规规矩矩。

你的意思我理解了,我也终于知道你是近视了,你表达的很清楚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16:30

原帖由 murongzizhan 于 2006-9-20 17:23 发表


拜托老大再仔细瞧一眼行吗?他是指李建成。几个句子的主语一直是他,好像不该有什莫歧义啊。
而且文帝是杨坚,非杨广。
:han.gif
我也看错了

杨坚也谈不上是伟人,杨广比杨坚可差多了。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6:32

好象是杨广比较强吧.不过这段不清楚,全是听戏听来的.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6:33

呵呵,我们在说杨广, 你贴的我想当然是在说杨广。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16:35

原帖由 zycoc 于 2006-9-20 17:32 发表
好象是杨广比较强吧.不过这段不清楚,全是听戏听来的.
:han.gif
杨坚是开国皇帝,杨广是丧国皇帝。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6:39

不能说丧国皇帝不强,有时候是大势所驱,有时候是天降奇人.清国的丧国皇帝,明朝丧国皇帝都比他们的前几代强多了.环境锻炼人撒.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6-9-20 16:43

原帖由 zycoc 于 2006-9-20 17:39 发表
不能说丧国皇帝不强,有时候是大势所驱,有时候是天降奇人.清国的丧国皇帝,明朝丧国皇帝都比他们的前几代强多了.环境锻炼人撒.
一个王朝2代而亡。。

这个趋势来的太快了

照理隋前中国分裂了数百年,战乱不断,对于百姓,渴望安稳生活应该是当时主题

隋传2世即亡,应该是治国方针有误,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缘故。
作者: STROM    时间: 2006-9-20 16:45

唐国公和隋是亲戚吧?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6:49

没太熟悉那段历史,不过说到战争,我觉得最大的起因是人心.人心思安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的特点.人心浮动,就会打仗.强人不过是利用打仗站在了尸体堆上,但再强的人也没有独自挑起战争的能力.就连和平是主题的今天,美国不也打了阿富汗而且国内舆论一片赞美么?今天,不也有人传诵,宁可台湾不长草,也要解放台湾岛么?至于死多少人,谁又会理会呢?当然除了发赔偿金的单位.
强权之下无公理.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6:52

老百姓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这是永远的特点, 没有说哪个朝代的普通老百姓是希望去打战的,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的.
作者: NeuMond    时间: 2006-9-20 16:54

原帖由 STROM 于 2006-9-20 17:45 发表
唐国公和隋是亲戚吧?
李渊的老妈和隋文帝杨坚的老婆是亲姐妹.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6:59

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9-20 17:52 发表
老百姓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这是永远的特点, 没有说哪个朝代的普通老百姓是希望去打战的,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的.


人心思安是大多的,但人心思乱的时代也确确实实存在.比如再过5年中国不统一......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20 17:00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6-9-20 17:43 发表

一个王朝2代而亡。。

这个趋势来的太快了

照理隋前中国分裂了数百年,战乱不断,对于百姓,渴望安稳生活应该是当时主题

隋传2世即亡,应该是治国方针有误,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缘故。
要是从两晋六朝的大趋势来看,杨广一家子的变故不算什么。能传两代已经不错了。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7:02

再过五年台湾不统一, 我是没意见, 你难道有不满?   台湾统一最好,   不统一跟我也没多大关系.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7:02

原帖由 笨猫 于 2006-9-20 18:00 发表

要是从两晋六朝的大趋势来看,杨广一家子的变故不算什么。能传两代已经不错了。

是也是也.

唉,做拥护者真累啊.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7:04

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9-20 18:02 发表
再过五年台湾不统一, 我是没意见, 你难道有不满?   台湾统一最好,   不统一跟我也没多大关系.


我不知道我那时会不会有意见.只不过我预计愤怒青年会越来越多,而且开始办实事的也会越来越多.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7:04

楼上的说得对, 南北朝遗风而已, 你方唱罢我登场. 二代已经还可以了.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7:06

愤怒青年?  呵呵,  他们的主战场在网络, 现实中能办实事的人一定不愤青.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7:12

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9-20 18:06 发表
现实中能办实事的人一定不愤青.

什么叫实事呢?历史上的人物中,每个民族英雄可都是从愤怒青年开始的哦.
具我所知,大多抵制日货的朋友也是愤怒青年,且不说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值不值得提倡,但这正是一种爱国的具体表现,我相信会在历史上存在一笔.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20 17:15

原帖由 zycoc 于 2006-9-20 18:02 发表


是也是也.

唉,做拥护者真累啊.
犒劳一下rose.gif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7:15

民族英雄愤青的高级, 抵制日货谈不上什么伟大的行为, 而且我怀疑网上说自己抵制日货的,私底下到底如何,反正又没办法查. 在历史上留一笔那就更可笑了, 我现在就敢和你打赌, 抵制日货绝对在历史上留不了一笔.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7:21

我觉得会有记载.那就打个赌吧.呵呵
怎么说中国通史上应该会有记载的,也可能会作为什么事件的导火索也说不定哦.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7:22

原帖由 笨猫 于 2006-9-20 18:15 发表

犒劳一下rose.gif

用心的符号好些.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7:23

你也太抬举愤青了, 我认为愤青的由来不在日本, 而在我国近年男女比列失调这个基本国情.
作者: zycoc    时间: 2006-9-20 17:27

哈哈,愤青的起源是在五四啊,五四.
作者: murongzizhan    时间: 2006-9-20 17:27

原帖由 初来炸到 于 2006-9-20 17:33 发表
呵呵,我们在说杨广, 你贴的我想当然是在说杨广。
heh
呵呵,我们不是在说玄武门之变吗?
作者: 初来炸到    时间: 2006-9-20 17:29

五四的青年那叫新时代青年, 有志青年, 那帮人可厉害了, 今天的愤青比得了吗?  看风气也不象.
作者: murongzizhan    时间: 2006-9-20 17:30

原帖由 NeuMond 于 2006-9-20 17:54 发表

李渊的老妈和隋文帝杨坚的老婆是亲姐妹.

她们的老爸就是号称中国第一岳父的大帅哥独孤信。关于他的故事那是相当的精彩。
作者: STROM    时间: 2006-9-20 17:33

原帖由 murongzizhan 于 2006-9-20 18:30 发表


她们的老爸就是号称中国第一岳父的大帅哥独孤信。关于他的故事那是相当的精彩。
所以觉得隋唐是一家,只是改了个姓而已
作者: murongzizhan    时间: 2006-9-20 17:39

原帖由 STROM 于 2006-9-20 18:33 发表

所以觉得隋唐是一家,只是改了个姓而已
北周,北齐,隋唐的统治者都来自关陇集团。汉化的鲜卑人和鲜卑化的汉人。
作者: 笨猫    时间: 2006-9-20 18:10

其实早在三国,那个擅长刀马功夫的关羽就很想外族人。那张红莲活脱脱就是现在的蒙族。
作者: whisper    时间: 2006-9-20 18:25

原帖由 驴子 于 2006-9-20 17:43 发表

一个王朝2代而亡。。

这个趋势来的太快了

照理隋前中国分裂了数百年,战乱不断,对于百姓,渴望安稳生活应该是当时主题

隋传2世即亡,应该是治国方针有误,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缘故。
这个就有点想当然了。
秦统一之后也是二代。
因为社会变革太快,不适应以及刹不住车而已。
秦和隋之间只隔了汉一个大一统的朝代,而且这个大一统和后来的大一统完全是两码事儿。
中间变乱极其象。甚至唐都跟汉很类似的。
自宋之后大一统国家理念才日趋成熟,宋明中间的元朝是一个小波谷,也没有超过百年。
所以清朝皇帝一直担心满人入关不会过百年的。
这些历史的积存影响到现在就是七块论等汉奸论调以及另外的一些变形的伪军论调,包括台湾应该独立等观点。
作者: whisper    时间: 2006-9-20 18:26

原帖由 笨猫 于 2006-9-20 19:10 发表
其实早在三国,那个擅长刀马功夫的关羽就很想外族人。那张红莲活脱脱就是现在的蒙族。
蒙族人是黄色人种。
关羽其实是藏族人,由于自小长在高原,紫外线太强烈,把脸晒红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