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新闻] 欧洲冀与中国协调非洲政策 [打印本页]

作者: 日月光    时间: 2007-2-11 18:54     标题: 欧洲冀与中国协调非洲政策

[邱震海] (2007-02-08)   新加坡联合早报
, N1 l7 q7 ^4 c$ L
, l0 s* n/ {4 B: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非洲八国之行已接近尾声。从国际反应来看,虽然在开始阶段夹杂着一些批评声音,但最近一阶段已开始出现诸多观点平衡的现象;尤其是对胡锦涛在苏丹提出的解决达尔富尔危机的四项建议,来自欧洲的反应相对比较正面。1 o0 T0 G6 t1 i9 i* c
9 D/ q" ^6 Y: z
  中国近年增大对非洲政策的力度后,在西方引起了一些反弹,亦即所谓的“新殖民主义”和“维持邪恶政权”等说法。其间原因和背景十分复杂,但归结起来无非有以下几个:# ~+ O/ Z$ ?1 G! P

. s0 r  w( J; }4 w  一、中国在非洲迅速打开的能源和经贸空间,触及了西方国家本身在非洲的利益,尤其是与非洲有着传统关系的欧洲的利益;二、中国迅速进入非洲,相当程度上将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也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和忧虑;三、由于中国在苏丹危机上的态度与西方有所不同,因此西方开始指责中国对非政策是经济与政治脱钩。% f4 n: p- Z, H( }) Y5 P# C
# p1 D7 a& t! Q. k3 A
  上述背景,其实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因中国对非力度增大而是来自西方世界的自然、人性的反应,其中以与非洲具有传统联系、近年与中国正在产生潜在能源冲突的欧洲国家居多;另一类则是意识形态和战略考量居多。4 o  x4 t) }; }) W/ O6 I+ u. j! N
' W% _/ W0 t8 B. e8 N! @
  从欧洲情况来看,其内部反应可谓参差不齐,但越来越多人认为,现阶段对中国的非洲政策下结论尚为时过早,甚至也有人认为若中国的非洲政策能与欧洲的非洲政策协调发展,欧洲应该对中国进入非洲表示欢迎。这些声音不但在德国、英国陆续出现,而且在法国也不断出现。" k2 x  u4 D. }

7 y; Z- e2 F% G( g关于苏丹建议获正面评价: m: @! {! Y9 K) b. P

3 j$ K7 R2 H+ b. R. r: i  2月7日晚上,凤凰卫视资讯台由笔者主持的《震海听风录》节目,播出了一场中非欧三方学者和商界人士针对中国非洲政策的对话。节目中,来自中国和欧洲的智囊学者就苏丹危机问题坦率交换了意见。来自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资深研究员高敬文在节目开头就表示,法国欢迎中国进入非洲;如果中国在非洲的举措能配合欧洲的政策,并在一些问题上加强中欧之间的协调,事情将更为顺利。
2 r! f( C( Y: k, v# f
& ]) V5 B1 J0 ]2 \+ P  高敬文表示,希望中国在进入非洲时,能吸取法国当年在非洲的教训,应注重培养当地工人,多发展当地的自主生产能力。
% a) j$ s! B. H5 [
' m( K6 U5 d! t  d# C: s5 Z7 ^  对此,来自喀麦隆的商界人士阿达姆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企业进入非洲,语言障碍是一大问题,这一点与当年法国在非洲的情况截然不同;另外,对中国在非企业来说,同样面临一个商场环境的竞争问题,因此欧洲方面对中国企业在当地作为的指责,有些并不符合实际。
) i  }/ m4 s, A$ d
$ t' B6 }2 r+ G4 g  关于中国可能在非洲发挥的政治作用,从一般舆论看,人们往往容易得到的印象是:在苏丹达尔富尔危机问题上,中国没有向苏丹现政府施加足够的压力。
" ~3 t" U- q9 F: P" p9 `" ]
6 g( Q6 N5 ~) N6 `' a# ?  但据法国学者在节目中透露的信息,由于中国在苏丹和非洲其他地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欧洲方面目前十分希望能与中国合作,共同管理苏丹危机。同时,胡锦涛日前在苏丹提出的关于解决达尔富尔危机的四点建议,可以成为未来中欧在苏丹危机上合作的基础。- y" ~) H4 w9 @6 j2 [  q! F

4 m1 x1 r9 B& l3 ?& f  来自法国的这一信息,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对胡锦涛四点建议的正面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高敬文同时建议,中欧双方应加强在非洲政策上的协调,并建立一个定期机制处理这一问题。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