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b% h' Z; {% o. S. _“中国与巴基斯坦、伊朗将会通过铁路再次连结起来。”曾被西方热炒过几次的“中巴(巴基斯坦)铁路”近来再次热了起来。不过,与以前不一样的是,这次加上了由于核问题正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针锋相对的伊朗。“美国之音”和美国《全球主义者》等媒体报道还将目光聚焦在这条铁路的石油和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的“战略意义”上。 0 W$ J" w: a4 Z" U- K$ q ! g+ G/ b- A, O对此,中巴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曾经有专家提过建设“中巴伊铁路”的想法,但也仅是想法而已,根本没有提上规划,距离西方所说的“筹建”很远。有分析认为,在这种美伊关系的特殊时期,美国等拿这种还没影的事大做文章,其真正的意图十分可疑。 0 v! E( K. {6 y- ? 2 ^! c( K( p- l: g2月26日,巴基斯坦政府与一个国际财团签署了一项120万美元的合同,对修建一条连通中国的铁路工程进行可行性评估。这条消息立即引起了万里之外的美国的关注。美国的官方媒体“美国之音”当天对这条来自巴基斯坦的消息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这篇报道同时称,“中国将修建中巴铁路在本国境内的路段”,不过,该文从头至尾都没有提供一个材料证明这个论断。& w+ p8 w* E2 u7 z
% l5 n8 r3 R6 \" ~4 K2 w) | l! z“美国之音”还请一个台湾专家进行了深度分析,称这条铁路不仅将促进中巴双边贸易,而且会使“中国更方便地从中亚、中东甚至非洲地区获取能源”。美国亚特兰大中国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约翰·加佛则在美国一家专门讨论全球化对美国影响的媒体《全球主义者》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已经参与“中巴伊铁路”的建设,并提供了资金。 : q; T) @' I _9 ? @, e1 L9 R! v J8 m
这篇题为《中国和伊朗:一条新路》的文章称,中国为巴基斯坦铁路项目改造等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幕后的真正原因是伊朗。在众多的工程中,一个项目就是建设一条把伊朗和巴基斯坦连起来的铁路。这样,中国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连上盛产石油的波斯湾,也可以通向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0 ^6 B, I6 e+ J& v
3 L1 `8 U1 R. n' t9 l& x Z加佛用“后帝国世界的古老伙伴”来形容中国与伊朗的关系,并设想中巴伊联合与美对抗的情景,称“一旦美中发生军事对抗,并且时间持续较长,美国将利用它的海上霸权来封锁中国的海岸线,中国应战能力将受到从陆上进口重要原料能力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穿过巴基斯坦和伊朗稳固的运输线,以及与这两个国家“经受住考验”的长期合作关系,将“变得极为有用”。 / h6 f+ r, ~0 C, a. X8 S! J% Z# h( K, Z1 H( a! s. S4 t0 y! v+ [6 m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亚问题专家夏义善认为,中国根本不可能有用火车把伊朗的石油运到中国的计划。他说,从伊朗到中国的路程过于遥远,如果专门修建铁路来运石油,一年如果没有1000万吨,就失去了意义,而这个数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这条铁路的负荷。他说,用火车把伊朗的石油运到中国,这种可能性可以排除。/ w$ \5 S) w" O: ]
' I) d' {' T& u. y5 V夏义善说,毋庸讳言,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石油。中国进口石油的总量近年来逐步增加,目前每年进口1.5亿吨左右。中国需要与产油大国伊朗进行合作。实际上,欧洲许多国家和日本都在与伊朗进行石油合作。目前中国进口伊朗的石油主要通过海运。从波斯湾到我国东部港口青岛等地,航程一般仅需要17天左右;即使“中巴伊铁路”建成,从伊朗到中国也得一个多星期。更何况,从经济上来看,与海运相比,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8 ~ t1 q9 ?7 w/ k2 U9 r" f
! H# i, L* O5 R+ r \" u2 I
据报道,目前,伊朗边境城市扎黑丹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一边境小城有一条老铁路,这是许多年前英国人在时修的,每周仅有一趟客货列车往返于两国边境之间,而且与伊铁路网不相连。2002年,伊朗与巴基斯坦正式决定修建连接伊朗扎黑丹和巴基斯坦奎达的铁路,一旦铁路完工,巴基斯坦铁路网将实现与伊朗铁路的真正对接。+ q* s3 @+ Q6 u E
0 E! `$ Q+ J; g) z9 {$ n4 p巴基斯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铁道部官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来修建“中巴伊铁路”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尽管从战略重要性角度来讲,修建这条铁路有一定的意义,从铁路施工的技术角度来讲,要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铁路网络连接起来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关键问题是谁来投资,谁能消费得起。2 S3 Q& v6 u8 O. N! E/ e* z u
- j( y# k1 p: S, t2 n
修建铁路的投资很大,提议中的这条铁路要穿越崇山峻岭、冰山雪岭,因此要修建的隧道和桥梁数量之多难以想像,而且维护和保养铁路的费用很高,从经济角度考虑,修建这样的一条铁路完全不划算。他指着一幅“亚欧大陆桥五条主要通道示意图”向记者表示,目前亚欧大陆桥东西向有从柏林到日本的北边通道,有从柏林通过塔什干到中国连云港的中间通道,还有一条经过伊朗、巴基斯坦的南边通道。 # F* ~+ n8 Y$ C( E4 W. G2 }, r3 o% ?' T8 w" N/ N
即使中巴之间的贸易出现迅猛增长,也完全可以通过连通瓜达尔、奎达和伊朗的扎黑丹这条铁路线,然后经伊朗与中亚的铁路并入中间通道,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而没有必要另辟新路。巴基斯坦想建的能源走廊是指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电力输送线路,这些不可能用铁路代替。不过,他也补充说,不能排除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中巴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发现了某些丰富的矿产资源,或是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那时修建这样的铁路也许会提上日程。 8 v' J6 i+ T/ f9 Y4 M0 I. Q& K* {3 ~3 u3 z7 P6 ^ B% f
建设沟通欧亚大陆的铁路桥,是中国几代人的想法。改善中亚和南亚的交通,有利于本地区和平与合作。中亚、南亚等许多国家都希望改善该地区与中国的交通网络。目前,不仅是巴基斯坦,印度方面也在积极推动俄中印石油管道、伊巴印中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不过,夏义善说,中国首先要考虑的是建设这些交通网络的经济合理性。 % O$ V8 H$ G: f$ g; ?$ L3 G" V" t4 G* D( p
夏义善认为,今后中国与中西亚国家,肯定是要发展铁路运输的。他说,实际上,中国铁路经阿拉山口到达哈萨克斯坦,从而使中亚乃至欧洲的铁路与中国联系在了一起。现在,哈萨克斯坦已经不再满足于仅有一条铁路与中国相连。他们正在积极推动建设从霍尔果斯进入哈的第二条铁路,这条铁路的标准将是现代化的高速铁路。 4 B. x! v& j& a& W& R$ I0 N2 w; R
在不远的将来,整个中亚地区将建起一个多条铁路、公路组成的交通运输网,这也将给广大的中亚内陆国家解决出海口问题。“一旦建成,这个铁路网就会很自然地向周围再次延伸”。夏义善说,延伸的结果将加深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联系。货物、旅游都会发展起来,我国的新疆地区将会成为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d" R) X2 c; D( p: K
( N6 j, g. r# ^9 S' k目前,中国已答应巴基斯坦政府提出的扩建和改建喀喇昆仑公路以提高货物运输能力的要求,根据计划,整条公路的路面将从现在的10米拓宽到30米,其中红其拉甫山口至雷科特大桥之间约335公里长的路段为重点改造路段。尽管因为气候原因,喀喇昆仑公路在秋冬季的大部分时间将处于封闭状态,但是喀喇昆仑公路扩建改建后基本可以满足中巴日益增长的经贸往来的需要。 & P0 m5 u5 U, k$ k) d 3 q) ]# b: D u&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建设通往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铁路,这样的想法以前是有专家提过。但这种想法现在还根本没有任何人来进行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至多也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从远期来看,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联系,是国家的发展思路。但不管公路还是铁路,它们的建设将取决于国家之间的贸易量。 5 y9 l5 g& w8 U7 g) B4 L' d5 J M) `) K5 w
建设的道路主要应该是贸易通道。外国媒体把它提高到能源通道的高度,实在是太夸张了。美国媒体称中国和周边国家建铁路是为了防止与美国发生军事对抗时,海上运输通道会被封锁,但如果真的那样,它也同样可以轰炸铁路呀。- B! @0 a8 g 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