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台湾问题专家、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辛旗12月13日参访中评社香港总部,并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专访实录如下:4 _! P! _1 ~; B0 ]( W# a+ b
1 ]* ?6 Y3 C, T9 C$ z- b% S
记者:台湾北高选举结束,国民党该赢未赢,大陆和台湾都有学者说,这个结果对马英九和国民党是一个挫败、也是给他们一个警醒。您同意这种看法吗?这个选举结果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影响2008年国民党的胜算? 3 G1 `2 b: G* w% Z0 u 6 M; v1 C& F: g+ ^* R 辛旗:去年年底台湾地方县市长选举,泛蓝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当时泛蓝阵营内部有一种盲目的乐观情绪,有很多评论认为2008年大选时,国民党 “躺着也可以胜”。但是我一直有自己的一个定见,我认为2000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以后,推动“台独”、去中国化,台湾的选民结构正在悄悄的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我的估计,台湾每年倾向泛绿的年轻选民,起码能增加1-2%。2000年,由于李登辉的介入、国民党分裂,陈水扁得到39.3%选票。到2004年,(陈水扁得票率)50.11%。可见这4年里,陈水扁的选票是在递增。当然这里面关乎投票前的最后一刻,中间选民倾向哪一边。但是,现在的基本盘,并不象人们所说的国民党是五五、民进党是四五。我认为现在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基本盘是五五开,完全旗鼓相当。2 A5 i8 [5 F1 U* w' E5 k5 b2 |
% j) i% _3 b F" a 从大的背景看,近年民进党出现了很多弊端,而且政绩不足,陈水扁家族又涉及弊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进党的陈菊还能赢得高雄市长之位、台北的谢长廷还能拿到52万票,可见台湾选民“只问统独、不问是非”。李敖有一句话,意思是说,台北人民正在沉沦,就像高雄一样。台湾人民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当中,在族群概念之下,有一个延续所谓的“本土政权”的想法。* j. ]+ C# s* w K! g
4 m( ]- H% b! X+ D2 {0 E
当然这里有选举策略的问题,市长特别费的案子搅起来之后,和陈水扁的贪腐案卷在一起,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最后搅在一起,选民会有一些迷失或者不理解。( i1 W6 m, P$ B, b0 v0 D
" N3 E C- }- ?4 n% Z- o% Z 另外还有马英九在国民党内调和鼎鼐的能力比较弱,比如处理王金平的问题、传统国民党的问题、改革政策的问题、党产问题、今后怎样运作选举的问题等等,这些方面国民党现在起色不大。当然还有民进党运用选举伎俩,有人说民进党在选举中无所不用其极,2004年两颗子弹已经证明了,这次陈菊在关键时刻又弄出“走路工”的事件,这两天有很多消息说“走路工”是民进党自己做的。所以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在选举策略、人才使用、党内整合问题上,马英九都欠一些火候。综合因素考量,加上刚才我说的“不是蓝大于绿、而是蓝绿旗鼓相当”的情况,到2008年,目前来看,我还是愿意用四个字:(国民党)“夜长梦多”。3 j3 f# j5 o3 {. X! r( G
7 ~. b6 T; q' F) L
为什么夜长梦多呢?有三点:: w/ [, G. e4 e4 N- e! Z
5 W6 A% n1 u) }- R( A
第一,这次谢长廷和苏贞昌,无论是“谢苏配”还是“苏谢配”,很快会浮出台面。明年上半年,民进党确定“总统”候选人和新的核心之后,他们和陈水扁的切割是自然而然的。完成切割后,民进党将会凝聚力量,进行党内改革,并拿出一个新的选战主轴,而这个主轴和陈水扁过去的政治论述是会有区别的,特别在处理意识形态、统独之争、和大陆关系的问题上。一旦出现这个情况,对国民党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切割之后的民进党,一旦拿到这张牌,再加上延续本土政权的诉求,你看看国民党怎么应对这个问题。 ) a( n' l1 m7 C6 D$ L4 N `* e2 F( b5 w4 q) h7 r$ H# b- \
第二,国民党内部整合。对荣誉主席连战先生、王金平先生、宋楚瑜先生,还有包括新党、传统的老国民党的票,怎么把它整合在一起。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调和鼎鼐,而不是只靠那种所谓的清廉形象、善良的诉求,因为在社会上,高道德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在实际政治操作上,不能全靠这一套,当然我们不是推崇“不讲道德”的那种方式,但作为政治家,一定要关注各个方面,要有“五味杂陈”的感受。 ( I" |% l) q2 D7 ~9 i& P6 a4 v6 ?0 C) y- M
第三,陈水扁今后在面临被切割的一年多内,他在宪改方面会采取什么步骤。他曾表示在卸任之前,要完成三个任务:清查国民党党产,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以及适时公布一个新的“宪法”。以目前“立法院”的政治生态,这些是不可能被通过的,问题是他把问题和结果完全分开,他不追求结果,只重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去中国化”的一种政治操作。无论结果能否达成,这个过程就是跟大陆渐行渐远。这点如果与延续本土政权结合起来,就会变成民进党2008的制高点,或者叫“议题操作”。日前,李登辉和施明德都在做第三势力,现在对红衫军等的第三势力的炒作冷下去了,但有一点发酵了:这就是“延续本土政权”。延续本土政权一旦和宪改问题、民进党改革、民进党选战主轴纠缠在一起,国民党将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位置。# Q2 B& n0 t* I. n' P
& K; k# d' P$ P- u3 w6 p5 o8 \
所以从整个形势判断来讲,我对2008整体的选举状况,是持谨慎的态度。 + s8 _! m1 Q5 ~5 C2 h! m" W- B0 W4 {0 i9 |2 X+ Y/ o9 v
还有一点也要看到,选民反贪腐的想法是肯定有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关键问题是谁去主导。目前来看,泛蓝主导不行:会陷入族群争斗;泛绿主导又投鼠忌器;而红衫军又出现问题。) N6 t. W% N: L. f% D
8 m) }1 k* Z& u% K- s
当然泛蓝还是有希望的。一方面,这些年民进党执政太烂,6年了,选民也有“换人做做看的心理”。另一方面,国民党执政的有17个地方县市和直辖市,整个台湾行政版图中,超过了半壁江山拿在泛蓝手中。怎样运用好资源,打好2008年选战,对于泛蓝来讲,最重要的是它的整合,推出人才――马英九恐怕要不拘一格的用泛蓝内部的人。另外还有钱的问题――现在清查党产,国民党的钱已经折腾得差不多,选举是要靠钱的,怎么办?当然,工商界也要去赌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泛蓝还是有希望的。& E' V( S* ^ n/ j1 Q
/ O5 S, ]) A' K' }3 ]
说到目前的两岸关系,我想两岸关系虽然僵局未破,执政的民进党和他的政治人物不回到九二共识、不回到一个中国原则,但大家看到,中国大陆方面一直和主张发展两岸和平关系的台湾政治力量接触,而且中国大陆也推出一系列惠及台湾民众的措施,包括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所以两岸虽然目前是僵局,但交流方面呈不断发展的趋势。其中大陆争取台湾民心的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愿意和台湾主张发展两岸关系、保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未来走向政治谈判的任何政治势力进行接触。我们也期盼着岛内无论什么意识形态,它的政治势力和代表人物,能够审时度势,看到两岸关系发展大的趋势,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与中国大陆进行沟通。这也是我们乐意见到的。 & ^! H/ _1 E5 h) n' U( k & U' l, F9 k6 \6 V" X2 [) Z 现在三通炒得很热,三通是两岸一个特别航线。在这个基础之上,实现三通会促进两岸一体化和社会融合,本身就是两岸和平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本身也是未来两岸走向政治统一的经济和社会基础。2 R' B. Y7 } k&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