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不如“博” . Z ^5 s7 |/ Q( ]: m . q; p% b3 v* T9 G2 J 刘方权是这次退学处理中主动申请退学的学生。刘方权是厦门大学法学院2004级高校教师系列硕士研究生,他在2006年12月22日向校方提出退学申请,理由是“学习无法深入”。当记者联系到刘方权时,他给出的真实退学理由让记者大吃一惊。刘方权对记者说:“我已经不读厦门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了,因为我现在在读四川一所大学的诉讼法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因为考的是同等学历博士研究生,所以即使没有读到厦门大学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投考。我是2006年考上的博士研究生,同时我就在厦大退学了。”( y, u' i9 m7 Z& i s
- ~6 X I# ]- y; K) Z8 c 刘方权告诉记者,之所以放弃读了一半的硕士研究生而转去读博,是因为就业的原因。“我现在在福建一所公安学校做教师,在高校任教,博士学位自然比硕士学位有更大发展空间。厦门大学的法学硕士规定学制是三年,如果我一边教课一边完成论文,可能还要拖上一年,而拿到博士学位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三到四年。花费同样的年限和精力,读硕士就显不出优势了,不如读博士。” @. p5 C. }, }# X9 j3 x1 _: Z 7 c; S. y% Z, @ 刘方权的退学原因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硕士生就业的尴尬。厦门大学法学院2003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黄海今年即将完成学业,已投身择业大军的她,对此深有体会。黄海说:“硕士生本来就是很尴尬的地位,比本科生多读几年书,工作技能却不一定比本科生高很多;而论起科研来又和博士生有着不小的差距。”黄海是本科毕业工作几年之后再度回到学校读研,她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有着独特的认识:“我这样的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面临两个很现实的问题。第一是年龄,不仅不能与本科毕业的学生比,甚至与那些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的学生相比,年龄上也没有优势。第二是工作经历,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就业的资本,但研究生毕业之后,自己的期待值就变成不能找和本科毕业时差不多的工作,否则这几年就白念了。” 4 Z, t9 T" P- j& C8 @0 L4 w8 b: n+ Z+ }! X T. b
几乎每个硕士生都抱着和黄海相同的想法,这恰好解释了硕士生就业市场的尴尬。一边是硕士生对自身的期待值高于本科生,一边是用人单位对硕士生的青睐逐年降低。据智联招聘网等几家专业求职机构的调查,随着就业压力增加,大学本科生期望月薪在1500元-2000元之间,硕士研究生月薪期望值从3500元降至2500元。随着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预期降低,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热度猛降,报考人数仅比上一年增加了7000人。这个数字比此前专家预计150万人少了一大截,增幅仅为0.55%,不再持续2005年将近20%的增长率。作者: shishi 时间: 2007-4-8 20:02
读研不如创业9 K+ s0 d1 k3 m6 f6 \* r
) |& e3 j. l% m1 [
与缺乏经济来源和研读能力比起来,更多中途放弃深造的研究生属于林亚男副院长提到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学业”。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老师则表示,近几年在研究生学习中,学生因创业、留学、就业而主动放弃学业的人不在少数。张正东也是这次厦门大学退学研究生名单中的一员。刚过30岁的他三年前考上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3级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去年10月27日,他向学校申请退学,退学理由是“因创业”。( q$ m" u ?9 M/ q- i
+ f3 c. f4 [% O
他读研究生期间,自己经营了一家企业,主营石油、化工、塑料、橡胶、煤化工,做的是他的本行。据他描述,因为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分身乏术,不能兼顾导师的课题和项目。在创业和学业的衡量中,他最终选择了创业,因为“拿了学位也还是要创业的,错过了时机反而不值得。” & }+ t* H9 y, W$ q( p1 P$ m) A8 ]) y5 l6 w, R( U5 s4 N
在这次退学事件中,两个属于“80后一代”研究生的选择似乎更衬托出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尴尬。张飞达,在众人的艳羡中一路“平步青云”,25岁即考上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05级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但一年之后他便争取到赴香港学习的机会,2006年12月26日他正式向厦大申请退学。; X/ {' T8 n' E
5 v3 w2 F- I( N! c! W: f& Y; Y
今年刚25岁的孙明,2005年顺利考取海洋与环境学院级海洋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后,2006年12月20日他向学校提出退学申请,理由是“学习兴趣已转移,并且已经找到工作”。+ q/ y3 b+ k/ |% f
% ^: b! Z1 G7 v P& ^! B7 s+ w 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王雅丽(化名),去年因找到工作向学校提出退学。她对记者讲了她退学的经历:“研二的时候,原先只想在假期中找到一个实习的单位,正好赶上那家外企有人离职,职位空缺出来,因为我做得很出色,主管问我是否愿意留下来工作。我当时非常矛盾,研究生读了一大半,还差一步就能拿到学位,这个时候放弃,两年的时间浪费,两年的学费也没换来一个学位证书。但主管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研究生读出来说到底还是要找工作的,但那个时候不一定就有这么好的就业机遇,况且那时候的竞争绝对不是我现在的环境这么简单。”就业的压力令王雅丽最终放弃了硕士学位。作者: shishi 时间: 2007-4-8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