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际新闻] 中国的户口和印度的种姓 [打印本页]

作者: 日月光    时间: 2007-4-10 14:51     标题: 中国的户口和印度的种姓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高速经济发展为全球瞩目,两国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环境的优劣,以及最后谁占上风,也是论客们津津乐道的课题。
6 m7 h0 Y( {4 {& p5 F5 {+ V
$ {: `: l$ [0 z2 X- ?% |1 q  其实,中印两国的发展有许多平行特色,特别是体制性的社会不平等。近日两国几乎同时发生的两桩新闻,再次彰显这一平行现象。
5 j( }* c- P1 c0 S2 {) |  U/ x/ a; {. V- l$ P. `
  中国公安部3月29日召开会议,议题之一是讨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意味着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取消农业、非农业的二元户口制度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 ^; I* X: I8 n
+ E8 R, E  Q. h6 g  这是中国力图消除制度性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步骤。 * Y' T; f& Z$ g; u2 S3 C

5 M( _8 F3 B) m! R# @% u( F9 L1 g  同一天,《纽约时报》从新德里报道:一项旨在增加和保障下层种姓在印度大学名额的重要平权法案,被印度最高法院搁置。这可以说是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努力消除种姓制度这一不平等弊端的一大挫折。 : @- F2 p! S1 ~2 n

7 U, B) Z( X% Q 3 w0 @  L# p' t6 j4 b! G9 S: e5 g
1 p6 J+ R- T* A7 r* ~
现代中国的“经济种姓” 2 P% f5 x, s1 h3 f9 e4 V0 G; }

; V  a1 }0 l  j+ x
7 h, s1 |* q9 x7 @' w, N5 R
6 r7 S* S3 o1 a4 O5 {4 O  中国的户口制度和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父子相承的不平等体制,不仅是两国发展的重大障碍,更是直接阻挠建立“和谐社会”的祸首。
$ o3 D, D7 n- C& ~+ S/ t* S' x# {( @( w( z+ H/ f
  在中国,近年来的社会动荡危机和大小事件许多关联到“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土地征用;至于印度和印度教主导的尼泊尔,则是目前世上惟一毛派武装运动如鱼得水的地区。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是这种动乱的社会土壤。 $ u: D- G. P, ]& g  Y3 o- Y

9 x7 f( P, [1 ]- k2 E  种姓制度代表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原来是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后维持统治地位的需要。几千年下来,成为根深蒂固的社会陋习,使几乎一半印度人口无法逃脱世袭的不平等命运。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上升,更制造了革除这一陋习的新障碍。 : s* K! U( F- I, `2 b* X
  J, w( g5 Q8 \9 U# m2 G
  中国现行户口制度造成的世袭性不平等,却是“新生事物”,代表毛泽东的最大弊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举世罕见的一项良好传统:缺乏世袭社会阶层。
' d1 Q( x3 r7 e9 z5 g" `$ P$ }4 W9 a- M
  可是,毛泽东却一手创造了两项现代种姓制度:根据家庭出身划分的“政治种姓”,以及城乡户口代表的中国史无前例的“经济种姓”。
' ~% s+ ~. ?& N; w: q+ M
0 m4 s3 c4 s! _. B& d& w# x  这两项现代种姓制度,首先打击了中国社会最有创造力的阶层:城市知识分子和农村有产阶级。
# |9 H' j- r/ g% M3 T6 G- i, S" r6 N, J9 L- @5 f
  邓小平的一项重大历史功绩,便是彻底革除毛泽东基于家庭成分的“政治种姓”,由此造成的人才解放,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不过,城乡户口代表的“经济种姓”,却一直迁延至今,不仅继续阻碍创造“和谐社会”和经济发展,更导致“同命不同价”的荒唐社会不平等现象。
8 X! _' p, }; _- T
  |) @6 |4 @. c& I% R( J3 I. |$ X  对于印度和中国而言,谁能更快更彻底地消灭体制性的社会不平等,不仅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更会是决定两国谁最后赢得发展竞赛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人均自然资源低下的中国,城乡户口差别是广泛开发人才资源的巨大障碍。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