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已原则同意在重庆设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联合早报消息称,中国国家领导人在6月18日到重庆参加重庆直辖10周年庆典时,将正式对外宣布这个决定。 % W- m! C" O/ u0 m4 n! n! c* o4 c; O- M1 ~0 r2 ^; }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是,首先做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由于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区内将享有特殊政策。 " l% c Y( R. P
* k8 a6 h% f! a e
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了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出现上海浦东新区、进入21世纪有渤海新区。如今,重庆成为了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它的意义可以与当年的深圳、浦东、渤海新区相媲美。换句话说,重庆就是中国最新的“经济特区”。 5 c1 R& A( C }+ O) e6 z. N; E+ B$ [2 Z. C4 G( r
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日前在记者会上透露了这个消息。她表示,重庆有把握在直辖10周年得到国家批准,正式成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 ]; s) @# A% C9 {
, t# b) P+ z6 Y I U6 X# J0 @7 e8 W
本月初,中国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座谈会。重庆市提交的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方案获得国家有关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并原则同意在重庆设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8 I# g- m4 K- ?/ G* i " o3 E' _' w0 X 早在去年11月,重庆市政府就向中央政府送交了“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方案”。今年3月初,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期间,重庆市人大代表团向大会递交集体提案;3月8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接见重庆市代表团时提出,重庆要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 D4 n% c0 i' i" ? * p, v0 { p- `& g 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昨天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中央同意在重庆设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政府给重庆市直辖10年送的一份大礼,对重庆未发展意义重大。 ' s3 Y2 d$ t8 H) Z u4 o8 Z* g8 E
) v: L5 V6 `* x' | 他说:“这其实是个一揽子的支持,中央将从各个方面给重庆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它将使重庆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东部正在进行产业转移,重庆正好可以承接有些产业,把自己的产业做起来。” : O$ {. P, j/ Z3 f! U3 [
' A0 |! b' f' x ~9 H$ l& L
中国有10多个省市在争取中央批准成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湖北的武汉、河南的郑州、广西都向中央提出过请求。如果成为试验区,就能获得中央特殊的政策和资金。 + Y+ n- }9 R8 L+ b
在分析为何重庆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时,李勇表示,重庆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突出。城市比较发达,农村特别落后。全市3100万人口,三分之二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在重庆特别具有代表性,有做试验区的条件。 9 Q& t7 z0 N5 Y0 Q$ N
- u+ R6 ]. v8 k$ {+ a2 I 其次,因为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再加上三峡工程,因此生态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成为试验区后,城乡公共财务制度统一,实现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这就能让政府将更多资金投入农村,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卫生医疗体系。 ( \& `. [8 q: D. ?( q8 y8 s: y: h l% w
: b5 B' T3 c2 D; u6 N
他表示,这方面中央会拨一部分资金,重庆市也要自筹一部分。中央资金来自“三峡基金”,中央政府从三峡发电中每度电抽5厘,每年有若干亿人民币,用了支持长江上游省份如重庆、云南、四川的生态保护。 ( v9 k8 F+ _4 j' h4 P + G: `4 c" ~8 S0 A- R, P; J. L 谈到成为试验区的好处,他说,首先是重庆可以将现有的产业如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化工做大做强。中央也会给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援,例如重庆钢铁厂迁出重庆,巨额搬迁费就得到中央的支持。 9 s: k, v( H" D% A o( s9 w9 @5 W9 }3 L' {" `. p
因为是试验区,重庆市也可以成立像浦东发展银行这样的全国性银行,为重庆发展筹集资金。中央也允许重庆发放建设债券,重庆更多企业将上市。总之,中央将会给予重庆一整套的政策支持。 2 y$ h/ R% `2 V b) l
1 }% N( t0 Y& v l6 i 要进行五项改革: # @2 H. u9 t3 g- L/ @
' q: D, M5 K# W4 w0 A+ i 重庆设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要进行的五项改革: Z$ @' O; _& _: \0 P% C m( X$ B1 m* k x
第一:覆盖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 @3 q- I* D+ N5 X9 u
: U( ^* C! R3 h5 ^ 第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建立相应的户籍制度,构成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 j) L- A! U6 C. L/ m# u8 g* ~
3 g- X2 v0 n$ R, W
第三:深化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让农民共用土地出让的增值,促进农村市场体制改革,让农业更好地走向产业化、市场化; - `: _6 q D+ w8 f ' L/ h" q. t3 n) ?9 b 第四:让金融等生产要素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城乡市场相互交融; ?: C5 s J/ O% H
, } @- h: A4 Q, G- ~
第五:加快政府的行政改革,打破一切阻碍城乡发展的陈规陋习。基本建成法制型和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