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际新闻] 逃避G8“减排”压力 美国欲拖中印下水 [打印本页]

作者: 日月光    时间: 2007-6-4 07:34     标题: 逃避G8“减排”压力 美国欲拖中印下水

一年一度的八国集团(G8)首脑会议本周三将在德国小镇海利根达姆拉开帷幕。气候变化问题是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美国遭遇了来自各大工业国最强烈的减排呼声,东道主德国还在会前准备了包含具体目标的新减排协议文本。  * S  j( O4 a+ X# m4 a7 c' ?

1 r$ ^; c, q) f$ H/ f) n, V/ F  然而,出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一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布什政府仍表示“从根本上”反对新协议,并坚持要求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减排目标。不仅如此,为了转移注意力,布什还想方设法要拉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下水”,称中印应被纳入全球减排策略框架。  
8 c& w) w+ ^% U* J! L3 U* H3 t# s% y; ~) U
  布什新战略遭批评  , X6 d! C% ]7 d' L6 x0 `1 ^

. o( q* K  I, B0 b2 Z  ^* l  众所周知,在发达经济中,欧洲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一直做得较好,因此,作为G8轮值主席国和本次峰会的东道主,德国很早就把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纳入本周峰会的首要议题。鉴于《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将于2012年到期,本次G8峰会前,德国就已为各国准备了新的协议文本,提出了所谓“2度目标”,即在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即使不降,上升幅度也不能超过2摄氏度,伴随此目标的还有,各国须承诺在2020年前将能源效率提高20%,到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降低50%。  ( I/ _* n1 {7 i& M

: |& Y3 f5 y# V6 S9 `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布什政府态度一贯强硬。2001年,布什曾以“损害美国经济”为由拒签《京都议定书》。在上周推出的所谓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时,布什仍表示,对德国提出的新协议“根本上”反对。布什虽建议在2008年年底前与15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设立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但他仍坚持,具体的减排比例应由各国掌握。  9 P- y3 H) W, J  ^* B
$ Y  p. p3 B8 o' |
  布什的表态也遭到了八国集团不少成员的强烈指责。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日就表示:“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自然应该承担特别责任。”巴罗佐说,鉴于美国的立场,他估计本周八国峰会不会就具体气候保护措施达成一致。巴罗佐说,布什政府的态度在美国也不会有前途。  0 q" A$ b1 @( _2 _! ~5 R

  [7 J  T# ~: t) ~  p) R% \  据悉,当地时间今天,默克尔将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柏林举行会晤,届时默克尔将作“最后一分钟”努力,说服美国同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目标和时间表。  4 f4 u- v5 Q& b% i. Z
& B3 s. j' r2 w/ M
  拉上中印只为减压  * y( K% ~! K# r$ t' q

) _" c2 F$ w. V$ j( J6 z; K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G8有关气候变化的焦点主要在美国,而布什却有意“跑题”。在上周的一次例行全国广播讲话中,布什称,除了工业化国家外,他希望中国和印度等温室气体排放居全球前列的发展中经济体也被纳入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战略框架。  5 p* D3 S$ N% S$ v  f2 p  O
3 A4 I: Z( `' X" R, D
  专家指出,在G8集体施压美国制定减排目标的背景下,布什这样的言论有转移注意力之嫌,目的只是为了缓解来自发达国家乃至美国国会的压力。* g! [7 e5 m$ G$ a7 ^/ O0 ]
  Q1 r1 _" K1 Z  {
“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国家,而中国虽然排放量也很大,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标准要适当放宽,这一点G8多数成员都很清楚。”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对记者说。他指出:“美国人这样说无非是想把注意力转移,不是一个很合适的做法。”  6 V. i, [# D* w) o( T
6 r( g+ g7 b4 q; @
  专家指出,布什提出的这种观点也明显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两条核心原则:一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促进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持续发展的义务。  . w" ]: Y* i3 m5 T( S

8 [' W8 ]! u1 q+ h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在减排问题上一直“拖后腿”,主要还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首先是为了维护美国大公司的利益。据估算,早在2003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已高达57.28亿吨,如果仅按《京都议定书》设定的排放标准,美国要为超标部分支付的费用可能超过1000亿欧元。其次,美国还担心,履行更严格的排放协议可能会让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大打折扣,而欧洲的竞争力则将大大提升,后者欧洲长期致力于低碳经济,其经济和能源结构更有利于环保。  1 g/ p* O1 F; N; t6 ^' f5 x4 c

. h* R) `6 k0 B* C2 V* z  中国:做个“G8+”如何  
1 |5 }4 s( u, s& S4 _0 h
+ h6 k( S) }; F& ?8 s" z  f  来自中国外交部的消息说,应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再次出席本月6日至10日在德国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自2003年以来,除了一次重点探讨中东问题的会议之外,中国领导人应邀参加了每一届的G8峰会,足见中国与这个“富国俱乐部”的关系日益紧密。  % q& ]* o: D8 {
- S3 ~- a: h# d7 v3 L7 ]
  与此相应地,对于中国是否要加入G8,或者说G8应否纳入中国等国家而成为G9、G10乃至G13,诸如此类的争论在每年的G8峰会前后都会热极一时。
$ o# I7 D( o4 O2 i+ v6 V2 I
1 N5 N8 D9 i; w% {5 G- |
7 V9 u! z1 V( G0 K4 t" s; f
: {( w* Z: l& C# M# w5 e2 @& P$ z在德国,抗议G8的示威演变成大规模骚乱
: n2 O, p0 G! U: Z
! g$ v! R' y( M$ g5 N" v4 l7 r! s6 d- q: b9 C
  G8一边,在是否要发展中国成为正式成员的问题上,该组织内部似乎还未取得明确共识。尽管日本、法国甚至美国等主要G8成员都曾发出过吸引中国加入的意愿,但却又看不到作出正式决定的决心和勇气。就在上周,今年G8主席国德国的总理默克尔还公开表示,“我们不想让G8扩展成G13(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南非)。”  8 z) q, }9 {6 T9 g7 b, x

$ Z/ O- p2 T) v. U) a( A6 F$ d  不过,G8似乎更没有勇气不与中国发展关系。如同默克尔所说,如果没有中国这样重要的“门槛国家”,G8要在气候变化、世界贸易回合或者知识产权方面取得进展“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  ' _0 b/ h) N7 l9 \- `7 Y
& Q( i' I/ \; ~- ~' y$ X
  反观中国,国内的学者在加入G8的问题上有比较对立的两种看法。一种“陷阱”派的观点认为,鉴于中国与G8主要成员在意识形态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现在加入G8非但不会获益,反而可能惹来更多麻烦。这方面,俄罗斯和日本都有前车之鉴,日本更是沦为了“广场协议”的最大牺牲者。  
; ]( H* x7 u+ N  t! J/ h" [" r# V; L: p: m6 ]* Q/ ~
  主动申请加入不可取,但“因噎废食”也绝非明智的选择。主张加入G8的专家和学者认为,要在国际上有自己的发言权,中国就必须成为G8这样的“大国俱乐部”的一员,因为这样的机制可以提供绝佳的交易场所,同时赋予中国有利的谈判身份。  $ W4 j' O) t( ^7 [" _) @

6 ~& B2 _' n) C% X# j) t  有观点认为,中国或许可以以一种更加游离的机制参与G8,通俗点说就是“G8+”,即在不成为正式成员的情况下,事实上参与G8的体制之中。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