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活动区] (我感觉受欺负了!)关于那个KULT的辱华事件!有血性的都给我站出来!! [打印本页]

作者: gfllx    时间: 2007-7-16 17:19     标题: (我感觉受欺负了!)关于那个KULT的辱华事件!有血性的都给我站出来!!

这里不是谈论政治的地方, 但是想想, FUCK是个多么脏的字!
现在不是谈论政治的时候, 但是,别人的确骑到我们中国人的头上来了!

今天听同学说, 他去我们波恩的KULT特地看了看, 那件惹祸的衣服还挂在那儿, 堂而皇之!

大家商量一下怎么做, 我个人觉得个人力单, 现在是大家团结起来的时候了!

团结就是力量, 受欺负了, 就要还击, 否则德国人会觉得我们中国人好欺负, 最后倒霉的是自己!!!

[ 本帖最后由 gfllx 于 2007-7-17 13:38 编辑 ]
作者: linxun812    时间: 2007-7-16 17:42

一起去日他们吧
作者: skyfiffi    时间: 2007-7-16 19:49

bonn的也有F字样么?我看贴不是说就布来梅有,而且已经撤了么。不是说一共300件
作者: 侬家后院    时间: 2007-7-16 20:18

说出来一定会被骂没国格. 不过确实觉得与其闹到大门口, 让这家店免费被做了次广告外, 其实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身形象还是不可能因为这件衣服撤柜就会被无形提高的.  当然逼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需要中国人的团结一致和齐心协力, 不过这也不是弹手之间就可完成的事情, 需要太多的时间和人心去做.  具体到这件事上我个人觉得是联名写信给他们的负责人, 同时给专门负责商品检验的有关部门和市政府,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一手撒糖, 一手握剑, 尽量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尽量静悄悄地解决这个尴尬问题.  可能我太理想化, 太成棉花状. 不过确实没觉得以前几次抗议也好, 游行也好在某种程度上涨了我中华民族的志气. 人家德国人大不了说句, 中国人和XX人之间有矛盾, 不合云云.  这件衣服本来在那堆衣服里并不显眼, 我们跑过去硬拽出来满大街给人家看. 亲东方的人可能会以我们立场而有所反应, 但普通的德国老百姓呢? 有多少普通德国老百姓有准确分辨是非的能力? 尤其这家店就是做年青人的生意, 那又有多少德国年轻人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既然说了就不怕砖头.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维形式和行为标准, 很难在每个具体事情上统一.  我赞成抗议, 但并不赞成BREMEN那种抗议的形式.
作者: 无敌大杏    时间: 2007-7-16 21:35

因为中国政府始终软蛋,中国学生到最后得不到国家的支持,也是白费尽,自取其辱。
作者: iatb    时间: 2007-7-17 00:29

既自信又要反省——中国要有“辱华”心理免疫力

信源:国际先驱导报|编辑:2007-07-16|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面对类似的辱华事件,不管是中国的媒体,还是民众,在维护自尊的同时,也要有心理上的免疫力,既要自信面对,又要反省自己
德国公司近日推出并销售一种印有“F-U-C-KYOUCHINA”辱华字样的白色T恤衫

,这是一次明显的“辱华事件”。设计和生产这款T恤衫的公司的行为是失当的,F-U-C-K字母之间虽有连字符隔开,但辱骂之意是明摆的。退一万步讲,即使那家公司对中国没有恶意,但从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这个层面上说,也是说不通的,这明显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

“辱华事件”背后的大气候

中国驻德国的使领馆介入调查是应该的,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该事件也是合情合理的。可以认为,这只是一个单独的个案,但具有共性,既有大背景,也有小背景。

对于这家公司的小背景,其动机还不好猜测。不过,据目前看到的信息,这款辱华T衫有明显的心理暗示,早已超出了西方人的黑色幽默。也不排除这是该公司的一个“广告创意”,借“辱华”来寻求在中国市场的“声名大振”。

而“中国崛起”对欧洲的冲击已经从政府向民间延伸,则是一个大背景,民间的反应会更多元化,比如,有人激进,有人温和,有人情绪化……

笔者认为,现在的欧洲对华心理的土壤,与10年前笔者在德国时候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欧洲对中国的印象好得不得了。那时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与欧洲的交流开始多起来。那时,欧洲人接触到的中国人也比较有限,并大多为留学生,那时中国去国外的留学生都是国内一流的优秀人才,欧洲人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这么优秀,因此,对中国留下好印象是自然的了。再加上在冷战时期欧洲人对苏联的偏见,比较下来,欧洲认为中国是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

西方面对中国崛起起杂音

上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崩溃论”开始抬头。当时铁板一块的苏联发生了和平演变,变成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都与他们接近的国家,而欧洲寄予很大希望的中国,却反而未变,中国的形象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恶魔”,“中国崩溃论”尘嚣直上。

但当时并未出现“中国威胁论”,因为欧洲人不会把一个即将“崩溃”的中国视作威胁。然而,从1994年开始,中国并未发生欧洲人所预想的“崩溃”,经济发展反而快速上升。当时西方就有机构测算: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此时,欧洲人开始产生了威胁感。

“中国威胁论”发生质变是在21世纪初。日益增长的各种经济数据、排山倒海而来的中国商品和中国人,使欧洲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由此,“中国能源威胁”“中国制造威胁”“中国环境威胁”等相继而来。

10年前的欧洲,外国游客中挎着相机的多为日本人,现在多数游客是中国人,欧洲人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面对如此多的中国人,而中国游客的总体素质确实不令人满意,欧洲人对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反感更多了。另外,中国的商品排山倒海地涌向欧洲,让欧洲的威胁感更加真切,以前欧洲人接触的多是中国的低附加值产品,现在不仅中国纺织品大量冲击欧洲市场,而且汽车、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也开始在欧洲市场出现。欧洲感受到中国的“威胁”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欧洲民间对此产生的忧虑与反感也与日俱增。

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辱华事件似乎不断出现,这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与外界交往的增多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增加与外界的摩擦。

不过,从主观来讲,中国也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反思,对国际上出现的敌华现象要警觉。这虽然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但也是一个具有共性的事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发达国家,可能会出现一些言语上的侮辱、情绪上的排挤;而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情绪可能会通过绑架、杀害中国公民等激进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中国对此要有所反思和警觉。

从政府层面上看,中国缺少对欧洲民众的公关。传统外交强调在政府层面搞好关系,但这已经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中国应该学会更好地跟民间团体、民众搞好关系,培养欧洲民众对中国的亲切感。

作为中国的媒体,对于此类辱华事件,要及时介入,引导民众进行更加深入、更为理性的讨论,以此培养民众一种更加自信的心态,同时也是让民众做好心理准备。

而对民众来说,适当地表达愤怒情绪是正常的,但一定要适度。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要有“大人不计小人过”的胸襟。

总之,面对类似的辱华事件,不管是中国的媒体,还是民众,在维护自尊的同时,也要有心理上的免疫力,既要自信面对,又要反省自己。(作者:邱震海,梁辉采访/整理)
作者: 柳漫2    时间: 2007-7-17 0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nwzq    时间: 2007-7-17 11:09     标题: 回复 #4 侬家后院 的帖子

赞同!!!!!


还有 LS的   愤青一个,还用繁体!!!!
作者: gfllx    时间: 2007-7-17 11:58     标题: 忍不住了,还是要说!

首先, 中国人要团结, 别人说F...CHINA, 只有我们团结一致,表达我们的不满, 才能达到效果, 所以请大家不要吵了, 多想想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次, 宽容的对人, 对的是好人, 至少,是对我们没有敌意的人, 对着F..CHINA, 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宽容, 更不能忍让!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酷, 当有一天F..CHINA成为流行, 我们就后悔莫及了!

再次强调,我们要团结!
我们的目标:
1. 销毁那些衣服!
2.那个设计师的书面道歉!

好了,考试到周五, 周末开始行动!!
作者: 班超    时间: 2007-7-17 12:28

support.
作者: LESLEY27XU    时间: 2007-7-17 20:20

但愿不要因为抗议kult和Philip Plein而让他们更有知名度。作为个人,我将让我自己且我所有的亲朋好友抵制任何kult的东西,且以后不管philip plein在哪个企业设计,都抵制该企业的东西,希望使没有企业敢让philip plein当设计师,我觉得这是他应该付出的代价。如果大家联合自己认识的人都这样做了,philip plein绝对不能逍遥起来。</DIV>
作者: mitwoch123456    时间: 2007-7-17 23:45

http://news.sohu.com/20070718/n251114882.shtml
作者: zzxx214    时间: 2007-7-18 15:35

大使馆已经出面交涉了,为什么大家总说使馆没有行动呢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