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Q; q( p) b* l注重个人生活,确保节目质量 ! P0 i' |: l/ M& {$ _0 X: x3 X # F. H2 u" Y; \& _% B$ k德国之声:您主持过不同的脱口秀节目,您的演播室曾是各路名人的荟萃之地。您的谈话内容涉猎广泛,从政治、经济、影视到艺术文化等等几乎无所不包。请问,您何以邀请到这么多世界名人,如何为这么广泛的谈话内容做准备?您还有自己的业余生活吗?9 c1 q% G$ E/ p' O
# e" c* Q) c1 [' N- l9 H比奥莱克:当然了,我一直有一个庞大的工作组。节目的准备工作均由小组的工作人员负责。比奥大道谈话节目分别由两个工作组的4名工作人员负责事先联系此事、提出谈话内容建议,并进行准备阶段的采访。每个工作组用两周时间准备一次脱口秀节目。我们总是派一位工作人员事先拜访应邀参加脱口秀节目的名人,进行交谈,之后用文字形式记录谈话内容,供我阅读。另外我也会在档案中查找有关的资料。我会在正式进入演播室的当天中午与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并将重点记录下来。但在我干节目主持人期间,我总是试图保留个人生活空间,比如外出旅游、读书、看电影、看戏剧演出等等,我也常常邀请朋友,为他们亲自下厨烹调。我一向注重生活,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有些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每天都出现在电视机前,让人觉得,这些主持人不是在交谈,而只是提出了问题。而采访和主持脱口秀节目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F: k7 v I' Q, N. Y- R" ?
n+ _9 c. T" U' Y
德国之声:参加您脱口秀节目的名人可以说“数不胜数”,请问,给您留下最深刻影响的是哪一位?2 Y* u8 n7 M% O
$ r; X" i7 S* B3 k* y0 p* B德国之声:如果您必须挑选一道典型的德国美味的话,您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0 _% D) { i$ J7 ~' q' t0 f/ b 6 f. f r* D! A. v% J比奥莱克:我只选择我喜欢的食品,已不再区分哪道是意大利式,哪道是典型的德国饭菜。意大利食品一向比较不油腻,也容易消化,更具时代精神。' Q9 }; f* a( ]7 t! Q3 j! w
, f |; ` y4 O( S4 N' F; Z德国之声:难道德国就没有自己的饮食文化传统吗?/ J' ^( b4 W5 C. h1 k
; V+ p5 }/ F, f' l. f; s6 d" O
比奥莱克:当然有了,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过时。在我出版的介绍烹调技术的书中就有一本是讲德国的传统美食的,但加进了不少现代元素。% B$ z6 q; t" [0 h
2 ^& U7 [( x) c. |! n% _德国之声:除了烹调专栏之外,其它的脱口秀专栏也都出自您个人的建议吗? $ R5 e3 U* q6 c. z ]3 F s6 N$ | K( d( @. ~9 S比奥莱克:不都是这样,也有的出自同事们的建议,有些甚至很难说究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总之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 / d" `, i6 P9 d! l6 N2 Y! D" a" F" k" e
德国之声:德国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都是自由职业工作者吗?还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制作公司。 ; ^+ v+ }% J5 o+ R: C" J |# B# c7 c M/ v! @
比奥莱克:我最初是自由职业者,后来才受到电视台的聘用。现在,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都有自己的制作公司。7 u: k# d! [& S, B& U8 s
" f# a8 R2 B0 P3 ?* \2 \* {' {命中注定干媒体, q- X" {6 v9 r+ l5 Q
6 r5 L' N% m) Q1 d' R. ~2 X5 X
德国之声:您原本是搞法律的,何以改行干媒体呢? 5 A9 d4 g8 G6 d- ~1 B- M' o" M4 K3 _) S( G1 ~6 @" F4 x
比奥莱克:上一世纪50年代,电视台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我接受的是非常典型的中产阶级的教育。我父亲是律师,如果我告诉他我想进干媒体的话,他一定会表示不解。但当时我干了3年半的律师工作后发现这项工作并不适合我,那时媒体发展迅速,又遇上了德国第二电视台刚刚成立的好机会,于是我逐渐干起了这一行。我为电视二台做的第一个节目是为观众做驾车咨询,因为那时我给电视二台当法律顾问,台里又极缺主持人才就找到了我。其实做节目主持人,当艺人一直是我的梦想。6 \1 u6 d9 F2 y! Y: j
* N, S+ D$ @7 X! x9 k' @
德国之声:德中媒体合作在不断深入,比如中国电视台就引进了由戈特沙尔克主持的“想挑战吗”这一专栏节目。您如何看待这一发展趋势,您本人去过中国吗?& a- K: Z" e8 M/ Z7 u; z g6 Y U. S/ [
0 `3 V( d/ q! m" e0 L比奥莱克:我很多年前去过北京,两年半前我去上海玩过几天。我与中方没有工作上的合作关系,只有一家中国电视台报道了我作为联合国形象大使去柬埔寨的经过。我认为,德中媒体合作也是全球化发展的一部分。全球化进程涉及各个领域,媒体也不例外。 , l0 q! G! H0 G # P& ?: U4 y: h) |上海将成为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7 v/ G. t2 d$ X0 E+ l' g
德国之声:上海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7 T% y) _8 u/ C( x8 G I# D6 Q2 I% R* _3 E6 y
比奥莱克:上海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上海是一座迷人的城市,但每天都失去其灵魂的一部分。不久之后,上海将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因为古老的建筑不断被拆毁,被新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上海经历和发生的一切以及这座城市所具有的活力都令我很感兴趣,但我希望上海也能保留一些历史建筑,希望上海能既拥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有其传统的老城区。我为上海老城区建筑的逐渐消失感到悲伤。不过在上海期间我尽情享受了地道的中国美食,在德国没有一家餐馆能与上海的地道餐馆相媲美。 , x7 g1 \; P+ i3 M/ K8 i: t( ~" Z/ J4 q, M
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