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心水-Die Moldau《沃尔塔瓦河》 [打印本页]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3 21:02     标题: 心水-Die Moldau《沃尔塔瓦河》


[wma]http://211.155.226.126:8086/download/music/Rhapsodies/03%20-%20Smetana%20The%20Moldau.mp3[/wma]

1875年4月2日在布拉格首演的斯美塔那(Bedřich Smetana)的《沃尔塔瓦河》是交响诗《我的祖国》套曲的第二首,是斯美塔那创作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曾被称为是“水的最高境界”。其中可以听见清澈的泉水、湍流的小溪、宽阔的河流、彭湃的大海。无论是亨德尔为王室乘船游览和帝王登基仪式而谱写的《水上音乐》、拉威尔指尖跳跃的晶莹剔透《水的嬉戏》、德彪西展现出的不同情绪、色彩和感觉《大海》,还是瓦格纳气势宏伟磅礴的《漂泊的荷兰人》里风暴中的无畏航行、和大海的恣意对话、雨过天晴的风平浪静,都没有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那样对水的各种形态全面又深入人心地铺陈叙述描绘。

沃尔塔瓦河,这是一条流经捷克全境的最大河流,它成为祖国壮烈历史的见证。斯美塔那在乐谱中的说明是这样写的:“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这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卵石哗哗作响,映着阳光闪耀光芒。它在森林中游弋,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田野,饱览丰盛的收获。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惑人的歌曲,在那波浪上嬉戏。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回忆的古城废墟,在谛听着它的波涛喧哗。沃尔塔瓦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奔泻而出,冲击着岸边峭壁,掀起浪花,轰轰作响。而后,到美丽的布拉格近旁,它的河面更加宽阔,卷着滔滔波澜,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旁边流过,在这里,它显出自己全部的瑰丽和庄严。沃尔塔瓦继续滚滚向前,最后逐渐消失在远方。”

    00:00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出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觉得这里的几声三角铁特别的有意思,象阳光下跳跃的浪花上偶然闪烁的亮光)
  01:06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02:34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
    03:39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行婚礼。
  04:50 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

    05:10木管乐器宁静柔和的鸣响中,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还有竖琴的拨奏,朦胧的月光倾泄,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
  07:49黑夜将逝,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10:00 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12:03 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结束的和弦硬朗,爽快.  

  这部作品的最佳CD版本有:
  l、库贝利克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版(DG429183-2)。库贝利克(1914-1996)气宇非凡,修养深厚,是20世纪著名的指挥人师之一。他敏锐的音乐感受力、清晰明快自然稳健主观即兴的风格特征给欣赏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波士顿交响乐团弦乐优美无比,铜管辉煌宏大,充满了华贵的气息,灌录了无数让世人爱不释手的杰出唱片。这张唱片充满了激动人心的理想境界,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曲”。
  2、斯托科夫斯基指挥RCAVictor交响乐团版(BMG61503-2)。这个版本音效极佳。
  另外,克尔蒂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版本,卡拉扬指挥伯林爱乐乐团的版本也是非常出色的





[ 本帖最后由 sunrisesunset 于 2007-7-24 18:57 编辑 ]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3 21:03


波希米亚(Bohemia,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部地区,原属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是行走于世界的吉卜赛人的聚集地)的音乐家和音乐生活在十九世纪以前,和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发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它的音乐创作基本上没有形成独立于西欧音乐(尤其是德意志音乐)的民族风格。十九世纪音乐历史上的浪漫主义思潮,民族乐派成为其中一股强劲的潮流,它随着欧洲各弱小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而兴起、壮大。以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为代表的捷克民族乐派也在此时崛起。斯美塔那(1824—1884)一生从事积极的创作和社会活动,致力于通过音乐来唤起同胞民族意识的事业,他大量的歌剧、交响诗和其他创作,都是以波希米亚历史上、宗教战争时期,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民族英雄的故事传说作为题材,或描绘祖国的田野风光、自然美景。他被后人尊称为“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是当之无愧的,而当德国法西斯占领捷克时,禁演斯美塔那的作品,也正是惧怕他音乐中所饱含着的炽烈的民族情感。
交响诗symphonic poem这种体裁是由李斯特创造的,但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李斯特交响诗的那种抽象理念、内在哲理性的特征不同,而是一部描绘性较强的交响诗,它直白、坦率地抒发出对民族英雄、瑰丽山川的歌颂、描述和赞美。



《我的祖国》第一段《维谢格拉德》,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堡,它的名字象征着捷克古国的光荣显赫,以及骑士们的征战凯旋。第三段《萨尔卡》,取材于“萨尔卡和她的娘子军”的古老传奇故事。萨尔卡是捷克民间史诗中一位勇敢智慧的女英雄。第四段《捷克的田野和森林》,这是作曲家用音乐描绘出他想象中的捷克大地、原野森林,及所引起的内心情感体验。第五段《塔波尔城》,“你们是上帝的战士”,这是在赞颂十四、十五世纪间的捷克宗教改革——胡斯运动的战士们,他们以塔波尔城为据点,反抗罗马教皇、德国皇帝的英勇斗争事迹,永远成为捷克民族不屈意志的象征。最后一段《勃拉尼克山》,传说中胡斯的英雄们并没有真正死去,他们长眠于为他们而裂开的勃拉尼克山中,一旦祖国需要,他们立即会起来继续战斗。斯美塔那满怀热爱祖国的强烈激情,写下了这部构思宏伟、诗意盎然的作品,并亲自为它们撰写了散文式的标题说明。作曲家为完成这部巨作,花了从一八七四年到七九年的整五年时间,各部分先后完成并陆续公演,遗憾的是,待全部作品完成时,作曲家已因耳疾,听不见任何声音了,但斯美塔那的心伴随着他的音乐留给了世人。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3 21:04

是偶最最心爱的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3 21:10

因此也爱上布拉格...旧游记半篇,与大家分享:
脑袋随着Bus颠簸的节奏昏眩,苍茫的夜色中突然看见一大片绚烂的灯火,难道已经到达梦想中的布拉格?...
高跟鞋敲打着经历几百年风雨的石子路,在静谧的夜里那清脆的声音听得分外清晰。有人笑:你穿错鞋了!我也笑:不,这让我想起古老的马车经过的声音...到处是完整的鹅卵石铺就的石子路,是布拉格留下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
夜已渐深,走在夜色笼罩的查理大桥,凝看桥上昏黄的灯柱,圣徒们无语伫立,回头是无数教堂尖塔的叠影,前面远方是若隐若现的布拉格城堡,突然有时空错乱的感觉,说不出的深远神秘...罗马古老残破,萨尔茨堡精致小巧,只有布拉格,让人心里感觉丰盛而安宁。
黄金小巷象童话中的小人国,彩色的小门小窗,连饮水池和花圃也是小小巧巧的,卡夫卡为什么选择住在这里呢?是因为他的心里也想望童话的国度吗?但他留给世人的却都是些让人回味思索的思想,可见,人,确实是矛盾的...
白天的布拉格是色彩的世界,红房子,教堂或蓝或绿又或黑的圆顶,点缀在深秋的红红黄黄的叶子中,充盈丰满的感觉。每年秋天都想去看叶子,想不到今年是在布拉格看的,今年秋天不白过.
这次出行第一次没有做任何功课,但是就算漫无目的地走在布拉格街头,你也会不断地收获惊喜,整座城市几乎都是完整统一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精致的廊柱和墙上的雕花和人像,中世纪的欧洲人不是一般的奢侈啊。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3 21:41     标题: 回复 #5 carlo 的帖子

还有什么更好的版本, Carlo来推荐一下吧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3 22:06     标题: 回复 #7 carlo 的帖子

不同的版本听起来感觉是很不一样,我贴的这个不算好的版本,觉得特别是开头的双簧管吹得太不够流畅灵动有生气,其他的觉得还可以,本来还有一个更好的版本,可惜链接不太顺畅,只好忍痛放弃,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

http://www.yblxx.com/wangh/music/gdfetwh.mp3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3 23:15     标题: 回复 #9 carlo 的帖子

一直以为是一支双簧一支单簧的,这几个的音色我不留心老是搞混,经你这么一说,留心听了下,好像一开始是单簧,后来长笛加进来,不知道对不?就觉得先开始的那个节奏慢了,我是门外汉,站着说话不腰疼,呵呵,但是比较听过就觉得这个功力差些。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4 17:00     标题: 回复 #11 carlo 的帖子

多谢老大指点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4 18:23

无意间在播放器的字幕上看到了Leopold Stokowski, Rhapsodies的字样,好像碰巧是第二个版本,备受发烧友推崇,抛开开头的小瑕疵,如果有好的音响设备加上原版,效果应该很不错的。
搜到一些关于此专辑的介绍:
专辑名称:Rhapsodies 狂想曲
艺 术 家:Leopold Stokowski 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
音乐类型:Classic 古典
发行公司:RCA
发行时间:1993年
唱片编号:09026 61503 2

专辑简介:RCA的“LIVING STEREO”系列是深爱发烧友喜爱的古典唱片系列,该系列唱片绝大部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录音,也就是立体声录音刚出现的时代。令人佩服的是,RCA的“LIVING STEREO”系列唱片几乎每一张都有优异的录音效果,它们都是当年RCA用AMPEX300磁带录音机、NEUMANN U-47与M-49/50无指向性麦克风录制的。史托科夫斯指挥演奏的这张《狂想曲》既是RCA的“LIVING STEREO”系列中最杰出的录音之一。

     《狂想曲》收录了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No.2》、埃乃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斯美塔那的《莫尔道河》和《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瓦格纳的《唐豪塞》序曲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三幕前奏曲等管弦乐作品。史托科夫斯基是著名的“管弦乐音响魔术师”,最喜欢在指挥乐曲时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幅改动乐团配置与乐谱的配器,营造出极有个人特色的神奇管弦效果。另外,史托科夫斯算得上是个标准的音响发烧友,他对发展录音技术的事业非常热衷,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参与了贝尔实验室关于立体声录音技术的研究工作,是最早实践采用立体声技术的先驱。

    这张录音充分地把史托科夫斯对 管弦乐演奏的观念反映出来,Track 1《匈牙利狂想曲》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乐曲开始不到5秒钟,那厚重丰满的弦乐齐奏,保证能使任何首次聆听的乐迷惊叹不已。

当年辛苦搜集找到DG出品Levine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可想想还有更好的版本就还是心动啊,做发烧友不容易,呵呵,等我发达了,也要做发烧友~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4 20:30     标题: 回复 #14 carlo 的帖子

这让我怀念起维也纳来,难忘的旅行...
你一定有去欧洲各大音乐厅朝圣,感觉最好的是哪个?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4 21:29     标题: 回复 #16 carlo 的帖子

嗯,虽然规模比想象中的小很多,但是声响效果还真不是吹的,当得起古典音乐爱好者心中的圣殿这个称号。
穷学生,只买得起站票
听得是马勒第八交响曲,适合你啊,给我听有点浪费了 ,呵呵。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爱乐管弦乐团, 郑明勋指挥,不过没有千人那么多,说实话没大听懂,就是为了一了去殿堂看看的心愿,感受一下那种音响和气氛,最开心的是里面有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演出,那些穿着水手装的小孩子,可爱极了,清澈稚嫩的童声,让人感觉好像真的到了天堂看到天使在身边飞翔一样
作者: 吃花生的大灰狼    时间: 2007-7-24 21:57

好听啊, 正在下载中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4 22:36     标题: 回复 #18 吃花生的大灰狼 的帖子


你下了哪个?前面那个是百度的,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E%D6%B6%FB%CB%FE%CD%DF%BA%D3+&lm=-1 最大的那个,后面的那个我也忘了是在哪找到的了。

[ 本帖最后由 sunrisesunset 于 2007-7-24 23:44 编辑 ]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4 22:54     标题: 回复 #20 carlo 的帖子

是啊,运气比较好,刚到第一天就去了参观了,恰好第二天就有这个比较好的演出,然后第二天饱览美景之后耳朵再来享受音乐,完了就在音乐厅旁边的露天咖啡座和好友边喝香槟,边继续流连观赏夜色中的圣殿,觉得做人真是太幸福了...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5 19:03     标题: 回复 #22 carlo 的帖子

电视上吗?哪个台啊?几点开始?网上节目单上没看到啊
上次去布拉格的时候去了 The Estates Theatre,宝蓝色的那个呢,真特别,很高啊,富丽堂皇,大气的让人震撼,我们坐在天顶上,呵呵,但是音响效果和金色音乐厅就差很多了,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演出,当地音乐家演出的莫扎特的歌剧选段。电影莫扎特传有些场景就是在这里拍的,因为堂璜是在这首演的,偶又去朝圣了,厚厚,开心!
每次出去玩都时间匆促,而且要和同行的人配合,也不好独自行动,但是每去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就想去那些音乐厅看看,以后还会这样,如果能碰上好的演出就更棒了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5 20:25     标题: 回复 #24 carlo 的帖子

Wie schade!
Salzburger Festspiele 2007看到了预告,周五中午11点现场直播,又可以看到萨尔茨堡了, 美丽精致古老的小城,全城风格明朗非常协调,毫无现代的迹象,穿城而过的Salzug河竟然是宝蓝色的!站在洁白的Festung上,见着蜿蜒的宝蓝色的河流映衬着蓝色的教堂圆顶,感觉整个城市充满灵气,音乐气息感觉甚至比维也纳都浓,维也纳大气,但有些杂乱了。
强烈支持你的朝圣之旅!!!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受。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好像就叫朝圣之旅的,告诉人们怎样沿着这条特别的旅行路线,途经曼海姆,慕尼黑,萨尔茨堡,布拉格,到维也纳...途中大师们留下的足迹,还有各大音乐厅,太令人向往了...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5 21:38     标题: 回复 #26 carlo 的帖子

能有空在家听听音乐已经很不错了.想想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走那朝圣之旅,光听计划就让人羡慕的不行了,老大,你太幸福了!
什么时候能有人愿意跟俺一起做那样的旅行呢?...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5 22:00     标题: 回复 #28 carlo 的帖子

千辛万苦来欧洲一趟,那些梦想了多年的地方就在不远处,不去看看对不起自己啊,呵呵
在国内的时候说做学生有时间没钱,现在在这里既没时间也没钱,所以每去一个地方,留恋往返却时间有限,每次都安慰自己说,我还会再来的,一定会再来的,等我发达了的时候...
作者: Starfish    时间: 2007-7-25 22:17

一个人出去玩的确是挺惨的,上次和一哥们一起报团参加北欧游,还好我明智死拉着那个哥们一起去。因为在分配旅馆房间的时候,无良的旅行社定的都是3人房。要住两人房得多交10欧。

于是单身的都要被俺插在其他两个人的房间内。如果一个男生或女生被安插在两个男生或两个女生的房间内,那还好说。可惨的是,好多个一对对的,为了省下10欧元都硬是住3人房,于是乎无伦是安插一个男的进去还是安插一个女的进去和那一对一起住都是很尴尬的。为这事好几个人都吵了。现在一些一对对的真是不要脸,一些一对对的中间的女的居然说没关系,安插一个男的也没关系。你是没关系啊,反正都同居过的人,人家男生会觉得尴尬的啊,好多男生还是很传统的啊。

结果为这事好些个都吵架了。结果我们房间只能住四个男生,因为一个男生死都不愿意同一对男女住一起。可以理解,如果换做是我也是死都不会愿意的。

所以得出个结论,一个人出去玩是很惨的,无论是自由行还是参加团游。
作者: sunrisesunset    时间: 2007-7-25 22:34     标题: 回复 #30 Starfish 的帖子

:astonishment: 还有这样的事情啊!还好偶没有遇到过
同行的人很重要啊,和游玩地点一样重要,所以总是只会和要好的朋友一起出行,倍添乐趣,就算偶尔折衷不能完全遂愿,也无伤大雅,反正我还会再去的嘛
不过有时孤身出游也不错,就是要照管行李麻烦些,但是可以完全自由随意,一般适合特殊的心境或特殊的出行目的。多年前一个人去过海宁,看潮,徐志摩,王国维,江南风物...还是中秋时节,现在想来真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不过很幸运,遇到的人都很好,风景也好,心愿也偿了,喜欢上江南,记忆里还有那个地方特有的气息...
作者: Starfish    时间: 2007-7-25 23:19

:naughty: mm一个人出游,当然路上遇到的都是"好人"啦,无论是真好人还是假好人。
作者: qwealth    时间: 2007-9-12 13:10

LZmm,真是太好听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