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社论:卖猪肉的研究生 能研究出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RSPCA2001    时间: 2008-11-28 16:25     标题: 社论:卖猪肉的研究生 能研究出什么?

前情提要:经济不景气就业艰难,一度令人唏嘘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眼下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所接受。近日,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年薪8万聘15名“猪肉荣”,竟引来包括中大、华工在内的1500多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前往竞聘。招聘已进入“四面”阶段,30名研究生猪肉佬据称将于下周三前后上岗。

对于之前媒体报道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一事我记得当时炒作得很凶猛,当时持批评意见的非常多,而现在又出现了这样一档子事,并且人数已经是那时的30倍。近日,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就引来了1500多名应届硕士前来竞聘。据说,下周三前后,录用的30名研究将上岗卖猪肉。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现象着实令人难以接受,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正常,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大学生们需要生存,再加上那个连锁公司给的薪酬很高,一年十万元是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不能拒绝的。按说在时下这个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能开出如此之高的待遇我想出现上面的这一幕也可以理解。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难道说一家卖猪肉的非得要研究生吗?我想这多少有些滑稽,想一想这些研究生们去了之后能研究些什么?且不论他们的专业是否对口,就光是这些人之所以会如此着急地应聘就能让我们感觉到不是职位诱人,而是该公司给出的报酬吸引人罢了。

对于此事老海我以为这纯属炒作,是这家猪肉连锁公司在如今猪肉价格连连下跌的时候策划的一起广告大战,想一想这下在广州乃至全国还有谁不知道有这样的一家公司呢?而其花的代价却非常小,虽然说有1500名研究生参加应聘,但最终也只不过要30名而已。同时谁又能保证这三十人在试用期内不被辞退?如此一来最后可能只需要用更小的代价却换来丰厚的回报,而受害的是谁?除了这些只顾着眼前利益的研究生们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他人。


也许我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也许人家公司就是想用这些研究生,退一步讲,就算这家公司真的用了最后的30名研究生,可是他们去了之后研究什么?我们都知道研究生并不是什么都能研究的,在学校那专业都是固定的,难道说你让一个研究物理的去研究老母猪如何才能多产仔?却让一个研究出可以让猪一个月瞬间长膘的高中生去研究导弹如何才能躲避雷达的跟踪?果真如此的话那可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想一想国家培养一个研究生需要花费的精力与财力那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弄一个科研项目让导师带着去完成那也都是精打细选的吧?而这些难道就可以因为金融危机的来临而本末倒置?如此一来,那以后是不是用一个博士后来扫厕所?用一个初中生去研究什么太空飞船?真要这样,那我们国家还有何前途可言,悲哀,一个巨大地悲哀!用如今比较流行的一个字来形容这事:囧!
Img260898768.jpg

[ 本帖最后由 RSPCA2001 于 2008-11-28 19:56 编辑 ]

图片附件: Img260898768.jpg (2008-11-28 19:56, 38.53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www.csuchen.de/bbs/attachment.php?aid=327761&k=684a57c424f8784e85a66ab94af12aff&t=1718052890&sid=AisOS2


作者: 绿杨烟外    时间: 2008-11-28 16:40     标题: 明显是歧视开店卖猪肉的

1)社会主义的观点,劳动不分贵贱,不该有此文。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情,也不该有此文。

大家熟悉的ALDI,德国零售业大亨。它家在the times 评出来的top 100的graduate enmplyers里面。ALDI商学院赫赫有名。

去年在英国地区:

毕业生Graduate area manager trainee 是 3万9千磅起薪+一部audi a4
一个6个商店的区域manager, 是5万6千磅的起薪+Audi A4

按文章主人观点,他就是一个卖便宜副食品的杂货店。谁毕业了去那里就是丢人,就是浪费人才。
作者: cuihuaji    时间: 2008-11-28 17:13

请问二楼,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国外的教育制度有可比性吗?你觉得在中国这么多的研究生毕业去卖猪肉正常吗?这就是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的悲哀,是ZRJ这混蛋为了丢掉国家的包袱(确切的说教育应该是国家为人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还包括住房和医疗的改革,这三大改革使得老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那些可怜的毕业生,也是为了生机,没办法的选择啊,有好的工作的话,有谁愿意去卖猪肉?难道研究生卖的猪肉特别香,特别有营养?悲哀啊,可怜啊,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有这样的选择,里面有哪个是富裕人家,高官富贵家的孩子?以前在中国好好读书,是穷人家的孩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一条路,现在的中国,穷人家的孩子连这条路也没有了?所以二楼,还是请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毕业的研究生没有三万五万磅的年薪,只有那么可怜的三万五万的人民币,照现在的毕业行情,每年的薪水还在不断的减少。。。
作者: 绿杨烟外    时间: 2008-11-28 17:26

楼上的,你的point是什么?看不清,理还乱啊
作者: 卟呤铁    时间: 2008-11-28 17:29

明年就是2009,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矛盾激化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步了。
想早一个多世纪,做研究,尤其自然科学类,纯粹是一种奢侈品,有钱有脑子的人为了消遣,以玩的心态去做,造就一大批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和先行者。现如今,在中国读研究生,读博士的从纯兴趣出发估计只有不到10%的人。毕竟金光闪闪的文凭是有些用,虽然不直接反应能力的高低。
恰逢某前宰相八十寿诞,想起当年其惊天地泣鬼神的产业化革命,今日如见,不由的摇头叹息。
甲午海战,2亿两赔银,伊藤博文试探性地问天皇,是否可以用来改善下老百姓的生活,斩钉截铁的答案是全部用于教育投入。
写的比较乱,然一切皆有因有果,大家自己想吧,何去何从,
作者: 囧rz    时间: 2008-11-28 17:33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P673

[ 本帖最后由 囧rz 于 2008-11-28 17:35 编辑 ]
作者: 卟呤铁    时间: 2008-11-28 17:34

不排斥一些具有高素质文化的人去做一些似乎与学问无关的工作,人为了生活,准确地说是生存,可以低下自己的头颅。然而,如果以大规模的形式集体进军副食业,问则的不应该是毕业生,猪肉老板而是大老板们
作者: 绿杨烟外    时间: 2008-11-28 18:19

原帖由 卟呤铁 于 2008-11-28 17:34 发表
不排斥一些具有高素质文化的人去做一些似乎与学问无关的工作,人为了生活,准确地说是生存,可以低下自己的头颅。然而,如果以大规模的形式集体进军副食业,问则的不应该是毕业生,猪肉老板而是大老板们

继卖猪肉这个行当被歧视后,毕业生又被歧视了……
作者: cuihuaji    时间: 2008-11-28 19:08

原帖由 绿杨烟外 于 2008-11-28 18:19 发表

继卖猪肉这个行当被歧视后,毕业生又被歧视了……

呵呵,我们从来不歧视卖猪肉这个行当,希望你毕业后也选择这个卖猪肉的行业,你会吗?开什么国际玩笑,你的逻辑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假设的错误从而推导出结论的错误。不要把核心的问题给转移了,教育,医疗和住房是中国现在新的三座大山,这些是政府的社会责任不应该回避的,不然收那么多税干吗?
作者: RSPCA2001    时间: 2008-11-28 19:58

原帖由 绿杨烟外 于 2008-11-28 16:40 发表
1)社会主义的观点,劳动不分贵贱,不该有此文。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情,也不该有此文。

大家熟悉的ALDI,德国零售业大亨。它家在the times 评出来的top 100的graduate enmplyers里面。A ...

这位看来是完全没看明白文章,就像ALDI也不会找Diplom,Master去作Kasse一样。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11-28 20:56

大学对大部分人来讲其实就是高级职业培训学校,只不过大家不太愿意承认这点。

每个人的择业都是在“不违法”“收入好”“够体面”3者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按照每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在这3个因素间取舍。
作者: 守洞    时间: 2008-11-28 20:59

有报导研究生去卖肉了,哪篇文章报道中专生进国家实验室搞科研了?这社论最后一句总结的立论点在哪里?
作者: 绿杨烟外    时间: 2008-11-29 02:22

原帖由 cuihuaji 于 2008-11-28 19:08 发表

呵呵,我们从来不歧视卖猪肉这个行当,希望你毕业后也选择这个卖猪肉的行业,你会吗?开什么国际玩笑,你的逻辑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假设的错误从而推导出结论的错误。不要把核心的问题给转移了,教育,医疗和住房是 ...

再问一句,你的point到底是什么?
作者: 炎阴阁墓节    时间: 2008-11-29 10:01

潜力贴啊,希望能再蹲出个AI来
作者: 炎阴阁墓节    时间: 2008-11-29 10:09

欧洲还有研究生坐接头乞讨呢,人家自己选择的生活,不需要外人指指点点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11-29 10:13

原帖由 绿杨烟外 于 2008-11-29 02:22 发表 再问一句,你的point到底是什么?
这位火气好大啊。我觉得重点在于,培养一个研究生的家庭、社会投入,与他最后从事工作的社会产出不符。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对杀猪这项工作没有正确认识。也许杀猪每年创造的价值就以数十万计呢。
可问题是,如果一个以低的多的成本培养出来的熟练工人也能良好的从事这项工作,为什么一定要一个相对来说,昂贵的研究生从事这项工作。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同时,那些没有能力或是没有金钱读到研究生的人,岂不是更加没有适合的岗位了?这样难道不会造成分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形同虚设,国家的大学教育资源越来越吃紧么。因为,无论什么工作,都是研究生才好找啊。
作者: m2p    时间: 2008-11-29 10:19

经济不景气,大学生过剩,今年500万毕业生,明年600万,在这种现实下,也不要以为读过研究生就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本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能有卖猪肉这份工作就不错了。
当年国内多少大学教授跑到国外刷盘子,也没人觉得浪费。
DIPLO,MASTER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过几年,新闻里就会说,1500个德国DIPLOM海龟竞争那几个卖猪肉的位置。

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自食其力最光荣,有一份工作,自己养活自己,远比啃老假清高来得好。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11-29 10:27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11-28 20:59 发表 有报导研究生去卖肉了,哪篇文章报道中专生进国家实验室搞科研了?这社论最后一句总结的立论点在哪里?
那篇文章的叙述的确是有问题啦。实际意思在于,中专生是不能进国家实验室搞科研的。而如果此时,那些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职业已被具有本科生、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占据(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经由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淘汰得到了肯定?),那么这些中专生将从事什么职业呢?换言之,那些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职业,如果工资不够高,又由谁来干呢?如果上述这些工作岗位都有足够的高学历人占据,那么是否说明国家的教育资源被浪费了呢?有限的资源培养出了超出社会需要量的人。这些人在专业领域的素质,是否也将难以得到保证呢。
大学盲目扩招,只有上大学才是出路的社会观念正是被人诟病的所在。人人都能得到良好教育的和谐社会当然是最理想的,然后人人都有自由选择职业与生活方式的机会。但是,目前这个的确不可能不是么。
作者: m2p    时间: 2008-11-29 10:43

社论题目应该改一改:研究生没有工作,还能研究什么?
研究生本来就不一定有什么研究能力,更不要说中国大学扩招的产物了。3,4年前大学生就业就已经有问题,所以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直接去读研,现在这帮人又一起找工作,当然会有问题。
中国大学光在赚钱,根本不考虑学生将来的出路,培养出一堆有学位却没有能力的年轻人。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真的昂贵吗?其实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在培训本身的成本上可能比现在培养大学生还要高。所以现在好的工人比研究生博士生紧俏多了。前两年,上海一公司招高级蓝领,年薪20万,根本就招不到人,再看看大学生应征的场面,谁优谁劣就很清楚了。
德国不到三分之一的年轻人会选择上大学,中国也应该学学了。
作者: bbbinbin    时间: 2008-11-29 10:52

应该招工门口立个牌子,硕士博士海龟与狗不得入内
作者: ice511    时间: 2008-11-29 11:04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11-29 10:13 发表
这位火气好大啊。我觉得重点在于,培养一个研究生的家庭、社会投入,与他最后从事工作的社会产出不符。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对杀猪这项工作没有正确认识。也许杀猪每年创造的价值就以数十万计呢。
可问题是,如果一个 ...


研究生都愿意去卖猪肉,说明没有别的工作好找啊?
你说是他去卖猪肉混口饭吃对社会有用点,能往你所谓的“符合社会投入与产出”的方向稍微靠近一点好,还是干脆毕业就失业,赋闲在家好啊?
经济不景气,就是这个样。
作者: Ordensmeister    时间: 2008-11-29 11:10

原帖由 ice511 于 2008-11-29 11:04 发表 研究生都愿意去卖猪肉,说明没有别的工作好找啊?你说是他去卖猪肉混口饭吃对社会有用点,能往你所谓的“符合社会投入与产出”的方向稍微靠近一点好,还是干脆毕业就失业,赋闲在家好啊?经济不景气,就是这 ...
所以啊,我没说是研究生本人的问题。这是社会问题么。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8-11-29 11:39

没啥大惊小怪的,德国人博士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去开Taxi也有的,俺亲眼所见。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11-29 11:52

9494,碰到啥就一惊一乍
经济不景气,高学历的干低学历的活,这在世界上都很普通,要么哪位伸一下上帝之手,把这个世界拨回正常的轨道
作者: whisper    时间: 2008-11-29 12:01

原帖由 沙洲 于 2008-11-29 11:39 发表
没啥大惊小怪的,德国人博士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去开Taxi也有的,俺亲眼所见。

德国博士开taxi那是国家制度先进的结果
中国硕士卖猪肉那显然是国家制度落后的结果
这两者能比么?
作者: xb5050    时间: 2008-11-29 13:10

原帖由 沙洲 于 2008-11-29 11:39 发表
没啥大惊小怪的,德国人博士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去开Taxi也有的,俺亲眼所见。


如果德国也出现1500个博士,竞争30个taxi岗位的新闻,,,,,,,,,,,估计德国人也会闹烦天

个别现象拿出来就没意思了
作者: 炎阴阁墓节    时间: 2008-11-29 15:15

真没想到这么多留学生的思想还这么禁锢,动不动就拿学历说事
卖猪肉又怎么了?现在就业专业不对口的比比皆是,凭什么有研究生卖猪肉就口诛笔伐!口口生生说对职业没有歧视,这一问题受到关注本身就是对此职业的歧视!设想一个理工科研究生跑到一个毫不相干的经贸公司做职员,他几年的所学不也是浪费么,怎么就没人说“作职员的研究生,能研究出什么?”
思想中有歧视和偏见不可怕,因为多数是因为社会舆论,教育宣传的原因,但是有这种思想却死不承认还能找出种种理由接口就是标准的“伪善”了!
作者: 沙洲    时间: 2008-11-29 23:35

原帖由 whisper 于 2008-11-29 12:01 发表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67160302&ptid=338785][/url]

德国博士开taxi那是国家制度先进的结果
中国硕士卖猪肉那显然是国家制度落后的结果
这两者能比么?

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跟国家制度有什么关系。另外有什么不能比的,德国人比中国人屌啊?


原帖由 xb5050 于 2008-11-29 13:10 发表


如果德国也出现1500个博士,竞争30个taxi岗位的新闻,,,,,,,,,,,估计德国人也会闹烦天

个别现象拿出来就没意思了

俺是个小人物,俺都能在现实生活里碰巧看到了,说明很普遍嘛,怎么就成了个别现象了呢?再者说,北大有几个才子在街上卖猪肉?这个更应该算个案吧。
再说这个新闻,1500个应届硕士研究生去应聘?靠,鬼信啊,全广州有都少所大学,每个大学有多少个应届硕士毕业生?而这些人又全跟被施法了似的一窝蜂全奔猪肉去了?
中国媒体不怕事不大,就怕没大事。

[ 本帖最后由 沙洲 于 2008-11-29 23:37 编辑 ]
作者: 乌乌爱装嫩    时间: 2008-11-30 00:24

年薪8w卖猪肉倒没什么,只要老板给得起钱,卖什么肉都无妨.
但是拿着硕士这两个字为卖猪肉这种事情抄做,我只能咒干这种事情的人
当心生下来儿子是没有排泄孔的.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1-30 00:41

卖猪肉的年薪8万。一边是猪肉不断涨价,另一边养猪的收入提高多少?不光是猪肉,包括粮食。粮副产品,流通领域到底刮走多少油水?当然他们有这资本,他们手里有个章。猪屁股上没这个图章是卖不了钱的。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