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际新闻] 美国与越南及韩国军演 分析称力图重塑亚太平衡 [打印本页]

作者: Ampelmann    时间: 2010-8-26 11:30     标题: 美国与越南及韩国军演 分析称力图重塑亚太平衡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P+ t  z7 Y6 A" N9 a& x$ d
  D; u1 u/ X6 }在奥巴马政府看来,目前亚太力量正在失衡,中国的影响力日趋突显,美国将被“边缘化”。因此美国希望重启“东亚平衡”,以期在日趋重要的东亚发挥更大影响力。$ P( a2 V. r: B& r0 C/ _

' e* b# e% C  i+ S4 a2 `$ S! }  ——陶文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 A( w2 @- X+ ^3 t

9 I" x! z4 Q& G: b1 y( t  美国对中国周边构筑“C形包围圈”不是耸人听闻,有媒体对此形象地称“亚洲版北约”正在形成。7 M; d% @& ]) x, G$ B
2 P' S0 Y9 @1 G* r6 ~7 Y
  某些人曾预期中美关系“日趋成熟”,这其中却蕴含着潜在的军事危机。9 h7 }4 b9 s8 Z! h5 s( D" A* ]

$ }+ [: G2 K8 j8 v' t5 g( Q; m- K  ——倪乐雄(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4 C( i/ j- H. P

6 I3 ^+ b( J' J3 B0 j2 d  新闻由头
" ]* ^$ }: K. J% N/ R& W9 Y1 G' I3 ~) S3 O' ^6 z! X- }% L  \
  近期以来,中美关系闹得“满城风雨”。借助“天安号”事件、美越建交15周年,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连续军演的确可谓“两举多得”:借助韩美军演巩固韩美同盟;抑制了日本美军基地搬迁;借助美越军演“搅局”南海问题,进而形成“南北围堵”中国之态势。
. Z+ e: y$ B8 w8 c
0 g) P0 a" B/ B$ v. Z8 }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舆论对华声音似乎日趋强硬。比如,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近日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措辞极为强硬的《对抗中国的怒吼》的文章。5 E: ]7 K2 U# w0 t  ~% d6 I
' d2 A4 q9 J$ P
  至此,中美关系被认为有日趋走入对抗的迹象。美国是否在调整对华政策?中美近期“剑拔弩张”到底源于什么?美越军演幕后有何目的?本周圆桌会议我们特邀两位中美问题研究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9 w" @5 ~# B! L0 Q$ W4 S
+ x$ R7 r& |1 z. J3 T& f- ?( H' E8 S  本报记者 毛玉西
  S# q1 N$ [+ U6 ?8 q( `: L' F
. T* f- m, _! T: g; E7 H  军演目的! s6 ]* M1 L4 s7 W- e
/ B1 ?5 C/ K/ @
  美国对华C形包围3 K6 ~7 P0 [; f2 f! m( _& t8 k! C
, N& P2 m/ k5 Y2 i
  “亚洲版北约”正形成% S2 Y  E2 A5 Z4 A& ?% K

5 C1 {* ]5 {- Q& ?! ]4 i  从黄海,再到南海,美国航母正耀武扬威地高调参与中国周边的各种军演。* s6 Q4 |# p: b2 J# j
7 V% X& @+ L7 X
  倪乐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当前态势看,美越两国闪电联手,更验证了美国在中国周边构筑“C形包围圈”是真实的,而非耸人听闻,有媒体对此形象地称“亚洲版北约”正在形成。/ u- R' P6 Y+ w! A& j1 |

6 X( M9 g1 B0 |# X* o& b  他忧虑地表示,在某些人中美关系“日趋成熟”的预期中,其实蕴含着潜在的军事危机。
8 G# N6 z  a5 ~+ a: q6 |4 Q
" U% P3 p$ c- Y) G  s! j  倪乐雄指出:“尽管近期中美大规模冲突不会出现,但任何冲突在跨入战争前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假想敌。我还是坚决主张中国要有强大的海军,在南海保持威慑,才能改变中美军事不均衡的战略态势,巩固中国海疆。”
  f6 v1 T+ a; z/ o0 u" j; Q" ~; y; L+ e5 |
  对于美方频频“亮剑”的目的,倪乐雄形象地指出,中国武侠小说常用类似场面:正式决斗前,各方都会不接触地来几个亮相,摆几个Pose。中美尚处于摆Pose阶段。
3 A3 R; |' A: @  O: p6 x, A1 A3 P# G' W* w: [3 [
  他解释说,在中美军事冲突受到抑制的背景下,从奥巴马政府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军演就成为谋利的工具——比如谋取亚太影响力、美国经济利益、取得谋求中国妥协的筹码等。7 m* S7 S; S" E! ~2 i) Y
& N# ]. {1 N5 `; w5 o% a% N: Q
  解密幕后2 z. m! H* F; |  q( a- k( ^4 J) C

' x$ p- e6 g9 i. }7 K  中国触动美国神经
) H6 p/ ~8 w4 `0 h0 ]/ z' Y6 k% J  [
" j' c# d8 ~# G! O6 I  不满亚太格局改变
; u- W$ y9 N3 h' M" @* U9 S
; ^+ v8 B6 ^3 r# H  在陶文钊看来,除了“天安”号事件等直接原因外,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充分体现了美国试图改变东亚“力量失衡”的诉求。0 q+ G( Q# k" z

: s- w* g& f$ ~( W1 c* o2 o/ u; e  陶文钊表示,在奥巴马政府看来,目前东亚力量失衡,美国希望重启“东亚平衡”,以期在日趋重要的东亚发挥更大影响力。
; a7 O) z# q3 K- _. {
, q# q9 u& f% w3 l6 r9 k, v  从东北亚来说,中韩贸易发展迅猛,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此前提出的“东亚共同体”开始甚至未包括美国,这些都让美国感到不安。最近几年美国学术界都持“朝鲜半岛重新进入中国势力范围”的看法,无疑也推动了美国对东亚的重视。
, @, d# ?8 `1 @- I6 y
1 D( u$ f! W- P) h+ c: g7 ?% {  从东南亚来说,1973年越战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对东南亚提不起兴趣,长时间忽略了东南亚。相反,中国与东盟经贸一体化合作却取得了实质突破。在美国看来,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日趋突显,美国则日益被“边缘化”。6 r5 O/ {0 H7 H% e  l/ K
$ M2 n/ Q" e# I3 Q0 m9 y
  陶文钊指出,从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的“战略天平”一直在向东亚倾斜,奥巴马甚至还自称“太平洋总统”。如今,美日韩同盟巩固、美越军事合作、美国与东盟强化合作等行为,都表明美国正在推进“重返东亚”战略。如此一来,美国重返东亚的行动,就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利益发生“碰撞”,从而也实现了美国对中国 “防范、牵制、平衡”的战略目标。
9 h/ W' n3 B1 U& p3 Y
# d  w* F. q+ x  A- r  未来走向) U& s+ t7 ~- i; |: `+ P
  f, }" |* {+ e5 c
  还是会“相互妥协”
' C2 V2 P# x) r: K. v8 l( X+ ?: w$ H/ W& i
  没必要过于悲观* Y5 Z3 O$ w0 `& \

* S% s0 Y) Q5 g  O' m  对于美国对华政策趋于强硬、试图改变对华政策的说法,陶文钊指出,奥巴马外交团队目前没有出现人员调整,美国对华政策并未出现变化。/ ?) j& ]& P7 d9 U# [. T) G( C& q
9 p  @( Z. `6 L! k
  另外,陶文钊认为,美国媒体的声音历来都是“多元的”,不能因某时期媒体声音的强弱与否判断政府决策,除非这种声音是发自官方。+ o! h( t6 `# ~" j# d

# S' B4 ]9 o. }) F" f; f  高层互访可化解分歧8 h% ?2 U3 v2 o; F* O0 Q& `
$ A! w  O9 J3 g7 E, e2 t( F& I! L
  陶文钊指出:“很多人喜欢使用的"遏制"描述对华政策,实际上这有浓厚的冷战色彩,我个人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用"防范、牵制与平衡"描述更恰当。”6 Z& v: b% H. Z0 j+ N5 z
0 k5 y, J  y9 H- m
  在他看来,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但也必须同时看到中美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相互制约的事实。  J1 R3 P- y* c

8 }! B/ \& u8 r7 O3 q  对于中美当前的紧张状态,陶文钊研究员认为,经过一系列斗争后,中美最终会“相互妥协”,通过机制化的对话平台(如高层互访、军方交流、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化解或淡化分歧。
+ L5 y# C8 x& b0 U  ^  m4 Z* g5 V' k" g/ e, u% T1 P/ _
  对抗不符合真实现状
" m3 V, x) o2 J2 L* V1 \5 [, W9 K0 g. r
  陶文钊指出,“妥协”本身就是中美外交的一种艺术,那些认为中美走向对抗,或走向“代理人战争”的看法过于悲观,不符合中美关系的真实现状。
' f0 n1 i/ X* V7 I5 B2 T5 g3 p  D
; ]7 i8 _: y6 x, _) o. j  在谈到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时,倪乐雄教授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手“遏制与接触”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只是运用手段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如美国近期频频展示军力),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美国更大或更高利益的合作做铺垫。/ K% T  w  J  r" X! [3 l+ e

; a' _. j' C' e  历史教训
6 F0 e- d( {8 _' K+ ^
1 @, P1 o5 F: [  大国应真正负责任
/ R. v0 w% X& Z3 a3 k- n& s
7 z, a9 U3 z5 _  制止盟国轻举妄动
0 _* w2 j) G, q+ i& V* }0 \+ L) ^% J/ q4 p
  对于目前的“南北夹击”态势,倪乐雄认为,一连串事件的源头,要追溯到韩朝突发的“天安”号事件。$ W1 G/ ~$ u% K1 p8 A3 K
4 K0 i, a& l  i  g
  “天安”号事件发生后,尽管到底是谁导致了韩国护卫舰沉没还存有争议,但韩国却认为找到了“元凶”,为了彰显国威高调拉拢美国加入军演。
1 r/ }9 ], u1 t3 {7 n
& M9 |. j5 ^* o2 y9 K  从历史来看,一战爆发前,奥匈皇太子菲迪南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被刺杀,然后事件失控最终演变为战争。
3 P  a4 h, _* J6 E( L* j! ?! D7 [
! S+ W" }+ j$ {0 D7 k  虽然目前形势不太可能引发战争,也不能完全类比,但有同盟关系的小国之间频繁的偶然事件的失控,从敌对关系结构互动的性质看,与“菲迪南事件”类似。6 w& ]% a) C. t& R

; Q8 S+ {. {5 P- Z3 S0 f0 |  从历史经验看,大国若想真正负起和平的责任,应该警惕类似“天安”号事件失控的发生,必须设法制止结盟小国的“轻举妄动”。 (来源:广州日报) ) x' U$ u( g2 a* I6 W+ e5 m# U

- ?$ J/ G0 T" r. l4 }0 v. j9 X! b# y1 A; O3 A' e; A
Strategic joust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 |, Q9 O, X) f, ]# H$ lTesting the waters
5 F' `  _5 l1 c8 E5 B6 |3 m3 _Tensions rise over efforts to create a new Chinese lake
作者: wahahaha    时间: 2010-8-31 09:28

美国怕狠的,来了就办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www.csuchen.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