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推出推迟到11月甚至更晚 - 28.05.2007

财经网

年内必定推出股指期货 资金流动性成最大考量

随着5月的结束,"股指期货将在5月中推出"又一次成为谣传,甚至越来越多的声音对股指期货今年上市都表示怀疑。5月18日,证监会期货监管部相关负责人向本报透露:"目前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没有确切时间表,但年内必推。"

而5月19日,央行连出三套"组合拳",让市场又看到了一丝希望。有消息称,股指过高成为股指期货迟迟不能推出的原因。本次"组合拳"直接反映了监管层调控市场的决心,而下半年即将召开的十七大,将成为股指期货推出的节点。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5月21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对该说法做出回击:"我相信政府现在不会为了某些事件的发生而做出托市行为",他同时指出,市场的风险还是要由其自身去承担,"市场要打破一些幻想"。

监管层的决心显然没有被市场认可,有关股指期货推出障碍的种种说法,亦让人们对其望眼欲穿。

上半年推出无望

据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透露,监管部门对股指期货市场准备工作进入到牌照审批发放阶段。虽然有数十家期货公司及其他机构递交了金融期货牌照申请,却只有 10家全面结算会员处在审批过程中,而目前监管部门还没有正式发放出一份金融期货业务牌照和介绍经纪人(IB)业务资格证。

上海中财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交易总监杨力表示,造成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期货公司的年检在6月底才能结束,这使得各项财务指标等重要审批内容需在年检后确认。由此可以看出,按照正常工作流程,监管部门可以在今年7月完成首批业务牌照的发放。

但上述知情人表示,即使首批业务牌照可以7月发放,但全面结算会员规模不足仍是很大的问题。根据证监会《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有关问题的通知》,基金以及保险资金只能申请交易会员,而证券资金则可以通过期货渠道实现。这样全
据他预测,如果在7月上线股指期货,那么就目前而言,全面结算会员达到40家应该是必须的,而拥有100家全面结算会员对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必要的。

同时,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内部人士表示,现在交易所正在进行新的系统测试,属于常规性工作。但根据某期货交易所相关人员透露,按照一般惯例,新品种上市前的最终测试,至少需要20%的会员测试三个月,才能上市交易。如果按照首批牌照于7月份下发来看,股指期货今年9月能上市还算是比较早的估计。

从5月25日要求得到反馈意见的两份《通知》来看,监管部门显然力求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市场平稳,不惜牺牲交易量来控制市场风险。

市场资金流动性障碍

其实虽然监管部门力求平稳,但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也是他们的担忧。

"股指期货推出,最主要是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而不应该是由于市场参与者过多而引发的风险控制的压力。"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党剑指出。

证监会期货监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市场对于股指期货颇有期待,但是真正非常了解股指期货的投资者还是很少,投资者教育还不够普及,缺乏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打不出来量是很尴尬的事,而成为一部分机构的投机工具就更尴尬。"一位市场人士颇为简练的阐释这层担忧。

党剑指出,目前A股日成交量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如果要达到新加坡占比30%的水平,则股指期货应有900亿元左右的日成交量,即合沪深300指数8 万多手;从管理层对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的规划和预期看,理想状态约为占比50%,即13.5万多手、1500亿元左右的日成交额;如果要达到亚洲先进水平,与A股日成交量1:1持平,就需要每日至少27万多手。

而截止到5月15日,三种可以在股指期货上从事套期保值基金的净值规模在14297.65亿元。按照证监会的规定10%的规模,则有1400亿元可能从事股票市场的套期保值。

"根据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国际经验,共同基金只是把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使用,不会大规模频繁交易。如果基金套期保值的参与要求有1400亿元的水平,按照国外参与程度不到10%甚至不到5%的情况,那么应该是约有140亿元参与。"

截至2007年5月16日,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规模保证金额合计有137.44亿,其流动性不足以使基金参与套期保值。这个计算方法是按照保证金持仓金额的15%和成交量的5%,按照资金周转率三次计算,是比较低的流动性水平。

此外,有市场人士表示,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很可能流动性低于预期,因为基金公司由于种种限制不会大规模参与,而刚刚进入股市的保险公司也表现相当谨慎,很可能内资参与规模相对低于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的外资投资者。

这样,流动性可能更加有限。而目前股指不断冲高,缺乏大量的做空需求,这将导致股指期货成交量萎缩、持仓量不高。

党剑指出:"股指期货上市半年之后也许能达到整个股市成交量的10%,容纳的资金量在300亿~400亿之间,有比较好的抗操纵性。但流动性逐渐增长应该成为交易所和监管层的关注重点。"

范福春:期指将择机推出 技术系统是主要瓶颈

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表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将择机推出。" 技术系统是股指期货无法快速上市的主要瓶颈

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下称"证监会")范福春表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将择机推出。"

他是在26日出席第十届科博会时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强调,监管部门要加强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产品创新,有序推动金融期货筹备工作。

而对于股指期货具体的上市日期,市场人士则认为,根据目前股指期货筹备进度,股指期货推出日期很可能推迟到今年11月份甚至更迟。

自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正式挂牌后,鉴于股指期货自身的重要意义以及推出后对股市的潜在影响,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表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2006年9月至今,市场对股指期货的上市日期已经经历了两次心理预期"高潮"。第一次预期高潮是2007年一季度;第二次是今年5月开始的,而且至今仍有相当部分市场人士相信会在6月份推出。

不过,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目前股指期货技术系统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这成为了制约股指期货上市的首要瓶颈。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系统建设已有进展,但是仍距离股指期货推出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目前中金所一端的技术系统准备已经十分完善,随时都可以正式运行,不过会员端以及会员端与交易所系统的对接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据了解,多方面原因制约会员端技术系统建设缓慢。鉴于股指期货上市后客户规模和交易量的增大,证监会对股指期货技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会员需要在机房、服务器和交易结算软件等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目前多数期货公司已经充实资本金,但是根据新的净资本持续监管的有关财务规定,技术系统的软硬件投入将按照两折进行折旧计算净资本,期货公司忌惮高额投入折旧后难以达到净资本监管的要求,因此在技术系统投入方面非常犹豫。

据悉,鉴于上述顾虑,目前已经有相当部分期货公司正在考虑抛弃自建机房的方案,改为选择机房由上海期货技术公司进行托管的方式,以减低成本。

此外由于全面结算会员、交易结算会员和交易会员的申请程序等问题至今仍未最终明确,期货公司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按照什么类型的会员标准建设技术系统,这也是导致技术系统建设缓慢的原因。据了解,目前技术系统的建设没有强制性完成的截止日期,根据目前的情况,即使最乐观的估计会员端系统的准备基本就绪也要到6月结束。

虽然中国证监会已经公布了结算管理办法等与《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配套的规则,但是基金、券商以及商业银行参与股指期货的管理办法至今尚未最终公布,法规建设方面也是制约股指期货上市的重要因素。

按照目前的股指期货筹备工作进度,市场正在形成股指期货可能会在今年11月份甚至更晚推出的第三次心理预期。如果股指期货不能在6月份推出,市场人士分析,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决策层很可能将股指期货的上市日期定在今年11月份甚至更迟。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