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纪念四十年前的一件事

去布拉格回来已经好几个星期了,今天晚上在整理相片时突然发现自己拍的一张相片,不是很清晰,却是很特别!不知道这次去的朋友有几个人拍下了这个纪念墓碑?那个相片好像是隐藏在墓碑里面,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查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小小的墓碑居然是如此的有意义!不说废话,先上相片!!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资格上传相片,只好引用了一张网络上的了,我的确有一张这样的相片,引起我的思考!下面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段文字,里面有不少故意的错字或拼音,但不影响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去布拉格,几乎一定会去瓦茨拉夫广场,如果去瓦茨拉夫广场,必定会看到圣·瓦茨拉夫的骑马雕像,这两名大学生的墓碑,也是他们zi焚的地点,就在这个雕像前方50米的花丛中。墓碑上用捷、英、德文写着“纪念Gong产_主一的受害者”。我去的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墓碑上放着另一个人的画像,全是捷克语,没看懂。
也许你会抱怨圣·瓦茨拉夫雕像被游人挤地水泻不通没法照相,这时候你可以抽空去看看这块被人遗忘的墓碑。
1969年1月19日,大学生Jan Palach,为了抗议苏联的入侵,在布拉格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广场zi焚身亡,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一个月后,另一名大学生Jan Zajíc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方式zi焚。Palach的死去,引发了布拉格乃至全捷克的大规模由行,有行是非暴力的,甚至是沉默无声的。捷克人的不好战是公认的(所谓“丝绒ge命”就是指这场ge命像丝绒一样平和柔顺,不过也可能和捷克总统哈维尔喜欢的一支叫“地下天鹅绒乐队”有关),面对力量对比悬殊的镇ya,几十万捷克军队早早就缴枪投降。捷克普通民众的反抗方式是修改路标,更改村镇名称,使苏军的推进受阻,同时全国上下坚壁清野,使苏军的粮食供给遇到极大障碍。二战时,苏军的坦克也曾开进布拉格,据说斯大林曾特别指示禁止坦克开入布拉格历史老城区,如今却物是人非。
1

评分人数

补记: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民主化运动受苏联军事干预而失败,学生Jan Palach以自焚传达人权自由的渴望。 他的死不僅喚醒了其他學人及人民,引發一場肅穆沈靜的遊行,也使他的墓地成了抵抗鎮壓的精神象徵。他的死不仅唤醒了其他学人及人民,引发一场肃穆沉静的游行,也使他的墓地成了抵抗镇压的精神象征。

Jan Palach (August 11, 1948 – January 19, 1969) was a Czech student who committed suicide by self-immolation as a political protest. His death awaked many people and brought a huge parade. His grave also became a symbol of the democratization of Czech. Jan Palach (August 11, 1948 – January 19, 1969) was a Czech student who committed suicide by self-immolation as a political protest. His death awaked many people and brought a huge parade. His grave also became a symbol of the democratization of Czech.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