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沙尘暴的脸tt(李彦春)

万一死在这里怎么办”

    1966至1980年,摄影爱好者卢彤景拍照的底片上留下了内蒙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青草味扑鼻,山上有黄羊狐狸狼,雪深没膝盖,夏天气温超不过30℃,甘草遍地、地面宝石闪亮,河里抓鱼吃、伸手摘月亮……”小学5年文化的卢彤景由衷夸赞“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词写的“是这么回事”。包头的蒙古语———鹿城。卢彤景听老人讲“50年代野鹿满大街跑……”2000年的卢彤景带沙尘暴席卷包头的胶卷进京,说包头的水已不适于洗照片,“水涩,碱性大,照片颜色发黄。”蒸米饭时,水上有层浅浅的红沫子。卢彤景心急且痛。1985年,卢彤景到毛乌素腹地乌审旗公干,沙尘暴来了,车陷沙漠24小时,卢彤景害怕:“万一死在这里怎么办?”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沙尘暴。“太可怕了,”他说,“沙子、尘土、动物粪便搅得昏天黑地,车的漆皮都刮掉了。”这年,工作在包头矿务局的卢彤景提前退休。

    没了工作的卢彤景给自己找的工作是:走遍内蒙古,拍摄沙尘暴。“过去百年一遇的‘黑风’(沙尘暴),现在一年十遇;过去脚下黄土不露天,现在被人糟蹋得像马蜂窝。”卢彤景要把人“战天斗地”的罪孽记录下来,让人停止造孽。决心“人能走到的地方要走到,人走不到的地方也要走到”。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让我走完沙漠”

    卢彤景选择春天和冬天进沙漠。春天拍沙尘暴,冬天考察沙漠水源,哪儿适合种树。5年间,他有11个考察、拍摄题目:

    1.搂发菜者破坏地表情况;2.考察地质结构;3.考察沙漠之路;4.水;5.拍摄消失的村庄;6.拍摄正在消失的村庄;7.中、美、德、澳、日在沙漠植树情况;8.沙漠中的树生成情况;9.沙漠中的草成活情况;10.阿拉善生态告急;11.生命禁区———死亡边缘的额吉纳河。

    卢彤景考察,1980年始内蒙古山羊日多一日,京包铁路内蒙古段两侧山羊遍野。山羊剧增原因:内蒙古有了日本投资的羊绒衫工厂。山羊不仅吃草还吃草根还能跳起吃树叶。草原承受力日渐衰微,绿毯子似的地衣转换人装的过程中,黄土开始露天,直至完全裸露。卢彤景定家规:禁穿羊绒衫,五口人恪守至今。

    1999年冬,卢彤景考察“搂发菜者破坏地表情况”。时国家明令禁挖发菜,但一辆辆拖拉机仍然载着发财者的梦想源源开进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阿拉善盟。5至70岁的人忍受零下20多度酷寒在没有玻璃的房子里等待东方鱼肚白。卢彤景为接近他们,跟他们交烟酒朋友,甚至买车票。他们告诉卢彤景,太阳出来一竿子高就不能挖了,那时发菜易断,鱼肚白时正好。夜半冻醒,老少起来跺脚。卢彤景趁机说:“别干这事了,哪是人受的罪呢,还背着破坏环保的黑锅。”他们说:“有馒头吃绝不受这个罪,狗屁环保,肚子比环保要紧哩!”3天同吃同住同“劳动”,卢彤景拍下发菜的归宿和人的命运。在一张十几个辍学儿童围火堆烤火的照片面前,卢彤景单一的“他们是生态仇人”的想法复杂了:“他们太穷了。”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考察、拍摄生态命运的路上,卢彤景不自觉融入对人的命运的关怀。1997年大年初二,卢彤景出发乌审旗。选择此时上路,拍摄沙尘暴其次,主要考察百姓生活。卢彤景的心思是:“春节了,有好衣服的肯定穿上;买得起肉的多少搞点肉吃,如果没好衣服穿没肉吃,肯定生活不好过,明摆的事骗不了人。”每次出发,卢彤景背两个包。一个包装四瓶酒和日用零碎,经验告诉卢彤景,有酒好办事。一个包装摄影器材。卢彤景胸前挂4个相机。后来装酒的包里塞进旧衣服,卢彤景一路散发。告别了挖发菜的队伍,卢彤景又跟挖药材、挖金矿、宝石矿、白土矿的人交“朋友”。卢彤景观察:“吃土地饭的人,只有挖发菜的是穷人,是为吃饱饭刨地,挖矿的不是。”某地方政府官员对卢彤景说:“每年给我500块,你随便挖。”tu.giftu.giftu.giftu.gif:mad::mad:
    2000年10月,卢彤景见某市在砍树,说建开发区。“那一片杨树林至少3000棵树,都是60年代种的,长老粗了。”卢彤景急了,他找森林警察大队,找林业局,找国土局,一圈下来,没结果,回到杨树林,见树全部倒地。卢彤景骂声里飞着眼泪。他恨官员腐败贪婪,咒人无知无德,痛土地千疮百孔。“砍树跟断我胳膊一样。”卢彤景观察许多开发区造孽手法相同:兴建几座楼,砍倒千棵树。为装点门面,“砍了大树种小树,砍了小树种小草”。卢彤景坚决反对内蒙古城市种草,草需灌溉,等于跟人争水吃。这个意见上报官员,官员嫌他“多管闲事”。周围人说他“有病。自己连个正经饭碗都没有,管得还挺宽”。卢彤景孤独。多次自问:“我是不是真有病?”“干点好事为什么这么难!”直到在库布齐沙漠接触了日本人远山正瑛,卢彤景才释怀:“我没病。”
日本农林专家远山正瑛1989年到中国植树。他曾在日本商场、车站号召民众每星期省吃一顿饭,省下来的钱到中国植树。此号召让朋友转达朋友。远山卖了家产常住中国,每年春天,一批批听从号召的志愿者带树种、花籽来沙漠。卢彤景跟日本人一起植树,有时镜头对准远山正瑛,远山反感:“我是来干事儿的,不是来照相的。”卢彤景收了相机,埋头干活儿。后来,他与远山成了没有对话的心灵沟通者。远山允许他进了自己房间。远山让翻译告诉卢彤景:“我们都是心痛自然的。”心痛自然的远山率领3000多志愿者,在恩格贝种树30万亩。跋涉中寻找精神水源的卢彤景激动了:“我是沙漠远山是水。”他对家人说:“让我走完沙漠。”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我看到了,我要让看不到的你也看到”

    卢彤景的相机总被沙子卡住。1996年夏天遇雨,他弯腰护宝40分钟。雨住了,卢彤景身子已僵直。相机遇卡遭淋,卢彤景就做同样的梦:“有个防水防沙的相机就好了。”就是这个相机拍下了2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盟已80%沙漠化。额吉纳河被称作母亲河,1992年“奶汁”断流。1992年前河水来自祁连山雪水。卢彤景听当地人讲,水干涸前,鱼往泥里钻,一小时后,估计十几万斤的生命一起白肚朝天。一天后,臭味发散,绵延几十公里。1998年4月15日,额吉纳一14岁儿童被风卷走十几公里后冻死。联合国环境保护总署科学家预言,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20至40年间,额吉纳将步楼兰、黑城后尘,又一个生命禁区诞生,而这个生命禁区并非全部归于自然力。《新闻调查》记者质问有关机构,为什么不按黑河水利管理局分水方案往额吉纳河放水?有关领导答:“我们用的是雍正皇帝时期的年羹尧分水方案。”年羹尧当时截断额吉纳河水源,是为清兵打败分裂势力。而今不放水为什么?卢彤景拍桌子:“质问管屁事,要立法,不放水要伏法要坐牢。”“他们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当初卢彤景发誓:“人走不到的地方我也要走到。”在走不到的生命禁区,卢彤景拍到了消失的村庄———一户人家的彩色床围子上画着吉祥图案,可沙子上炕了。渴死的骆驼睁着眼,卢彤景视它死不瞑目。还有正在消失的村庄,人被沙子逼做迁徙的准备。沙漠化地区的人认为小孩不上学没关系,不会赶马车拉水则是大事。一般打次水,来回三四个小时。卢彤景进村,镜头对准了骨质疏松、肠胃病、精神病、弱智、癌症患者,恶劣生态中生活的村民说:“这些年很多人得了怪病。”卢彤景称他们生态难民。

    5年走沙漠,卢彤景观察:风分黄、黑、白三种颜色。黄风来自腾格里、巴丹吉林、毛乌素沙漠,黑风是居延海和戈壁滩上的沉淀物、牲畜粪便、城里堆积废弃物所致,白风始自东西居延海的盐碱滩。风、尘走两条线。一条路线:风起西伯利亚,尘起阿拉善;另一条:风起地中海,尘起塔克拉玛干,经过毛乌素进入华北平原。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1997年4月,卢彤景考察冰融化情况后得出理论:融化早的冰说明水源不足,反之,水源足。水源足的地方就可种树。考察结果:毛乌素、库布齐地下水丰富,有的地方仅3米多深,适合种树。卢彤景形容地表水相当人的血液,河流等于动脉,地质时期的水相当人的骨髓。现某地采用地质时期的水,卢彤景说这是预支骨髓。等“骨髓”都耗尽了,水断了人也就绝了。走了5年,卢彤景拍的照片上只有黄河没断流。

    2000年春,包头刮了3天沙尘暴,3天遮天蔽日,3天行人无踪。闷在家里的卢彤景琢磨电视剧《大明宫词》台词。武则天女婿说胜仗不是打出来的,是黑风把敌人刮跑了。黑风即沙尘暴,过去百年不遇,而今一年十遇,究竟怎么回事?小学5年文化的卢彤景自谦土专家,凭感觉、经验和考察能说清几分沙尘暴规律,但更深的科学解释,他渴望真正的专家给其答案。他能做的,为专家提供第一手资料。

    沙尘暴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经济。据资料,每年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死亡边缘———沙漠化生态告急摄影展”,旨在“我看到了,我要让看不到的你也看到”。旨在迫使观看者对山川秀美工程,对绿色奥运,对身边环境关注如脸、爱护如手。

    5年行走沙漠,拍了上万张照片,卢彤景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他梦想日益肆虐的沙尘暴在人的忏悔和治理下,再现电影《沙漠里的春天》(1974年)的情景———棒打黄羊瓢舀鱼,野鸭飞到锅里去。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很惭愧自己也有一件羊绒衫,决定这个问题不被解决,它将是我今生唯一的一件。

其实问题不难解决,政府能做很多事情,可是他们不会做,不想做,不愿做!!!tu.giftu.giftu.giftu.giftu.gif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不是都进入小康了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