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农村免学费之后负担更重(zt)

免除学杂费,农村教育更糟糕
  今春开学报名,全面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中小学享受了“免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并免费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教科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党中央解决农民问题的决心。应该说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是福音,对贫困家庭来说是喜上加喜,但现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一:教材成了多方“摇钱树”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欧可平所说。“免除学杂费后,教材成了‘摇钱树’,免费新政策落了空。”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国家不准收学杂费后,由县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分派书本,这样教育主管部门、出版社纷纷打起了教材的主意。“一套教材,全年定价是70元,第二年出版时,内容大致差不多,只是版本不同,出版社不同,但价格也不同了,70元的教材变成了90元,甚至更高。”欧可平告诉记者,随着教材价格的提高,国家减免的学杂费又被教材的涨价“吃”掉了。学生享受的是“空壳”的减免政策。
  二:穷了学校。富了领导
  免除学杂费后,学校根本无权过问书本费,有的地方一律由教育局所属的劳动服务司分派,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每人规定有30元钱的本子费,可是被教育部门分派到学生手中的本子却大打折扣,一个练习本一共14页,却标价0.50元。计其成本还不到一毛钱,而且还是劳动服务公司自己印制的。合计30元的本子费,成本不到10元。这样,丰厚的利润都流到了领导的腰包。更可笑的是,为了不让老师们说实话,开学前这劳动服务公司送全县老师一件苹果来堵嘴。
  三:免除学杂费,逼走了乡村教师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老百姓一开始当然开心了,但学校和老师却渐渐无计维生。许多乡村教师都往城里走了,办学自身的费用没有着落,学校开不了门,农村义务教育越来越糟,吃亏的还是老百姓。100块钱对一般家庭不造成什么负担,但学校却因为没有钱不能开门。说是“两免一补”,地方财政有能力投入进去么?又没有能力投入。农民有钱,想交,没地方交,学校不敢收。最后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这样的情况在全国都比较普遍。
  四:农民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据了解,不少农村中小学实行学生自己“炖饭制”,学生开学交50元的搭伙费,便可以吃一学期的饭,实行免费制后,规定不准收取搭伙费,这样学校食堂必须改成经济食堂,一个学每月得交最低生活费一百多元,有的学是就面临着交不起生活费要失学,失了学领导是要找学校的麻烦的,所以把这样一个难题扔给了学校和老师。所以有的家长埋怨道:“不免费我们还勉强可以让学生读书,免费了反而读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