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中国能源安全外部形势堪忧 对国际油价无能为力

  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7 E/ o) X4 _; V$ Y# l. F
  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
, l& K6 _# h* y1 _  煤炭消费量增长5.3%人在德国 社区" E8 |) j; Q/ e- t/ a7 f! |0 M% g
  原油消费量增长12.9%
& Y. S! T8 P2 m/ N* T  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 t& z$ D5 n, J
  电力消费量增长13.1%
, H: q# D- P5 B( F人在德国 社区  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上涨46%。五年间,中国几乎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越过了50%这一国际警戒线。+ N# @8 x2 ]6 ~9 g6 `; K
  国内原油产量顶峰渐至和日渐高企的国际油价,将加剧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革命”的倒逼之下,中国不得不苦练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的内功。
3 k8 {/ M4 v) K% m) `6 C  原油对外依存度将持续攀升
9 T) K; ~% F: d4 M0 r3 M  多位业内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升高。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出口303万吨,国内产量2.03亿吨,据此计算,2010年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3.8%,较2009年的51.3%增长了2.5个百分点。
' Q! o1 U& G! P) C) Twww.csuchen.de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就以年均2.9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如果“十二五”期间仍保持此速度,预计2015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5%。
- [0 d% ]1 Z: }. r! [人在德国 社区  随着油气资源国对本国资源控制的加强,中国进入资源国勘探开发领域的难度也将加大。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指出,未来国际石油上游合作的合同模式将更苛刻,资源条件好的国家合同条款收紧,国际公司的所得比例将下降。$ v. k5 z" m% S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小杰认为,这预示着未来中国将更加依赖其他国家的石油供应,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复杂,不稳定性因素和风险也将增加,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加大。# g' A+ Y+ ^$ t: `
  将望“油”兴叹?
# ]9 w: n, Y4 m) `; X, G8 M- t1 V人在德国 社区  近期受利比亚局势动荡不断升级的影响,国际油价在金融危机之后重新突破100美元/桶大关。
+ Z9 ]7 n0 e! S4 Q( c: Q& R. T; l9 ^  尽管近期油价快速上涨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但未来化石能源储量下降,供应趋紧,消费持续上升的趋势仍然存在。在这一背景下,徐小杰认为,未来五年国际油价上涨到150美元/桶甚至更高也不足为奇。
6 S( |# {" O' Y' vwww.csuchen.de  分析人士认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将使中国面临长期战略性威胁。高企的油价将使中国经济增长承担高昂的成本。据统计,从2010年7月至今,国际油价已上涨37美元/桶,中国支付成本增加近2亿美元/天。
; V  e' f  p1 ]# v* k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大幅上涨的油价将给中国经济安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油价上涨必然带动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b' Q( a5 F6 y4 w1 U  H  此外,更加值得中国警惕的是国际资本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对中国的阻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指出,从2004年到2008年,国际油价从30美元/桶上升到140多美元/桶,已经背离基本的供求决定关系,是流动性过度泛滥所致。
$ `" J2 _( M" d$ a1 U' Y2 Y' B  在傅成玉看来,石油的商品属性在逐渐减弱,金融属性在逐渐加强,而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在通货膨胀和美元走弱预期的双重推动下,近期石油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从长期来看,石油勘探开发成本的上升和新一轮覆盖近40亿人口的工业化也决定了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Z/ t! v, z  b( g; ]- N
  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国际油价的制定几乎无能为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能源安全。
) V+ U% i3 _0 p( T+ i' v- Q9 q人在德国 社区  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世界能源市场混乱,全球经济恢复的步伐对未来几年能源供需形势的变化至关重要。
' E* D, }2 [) m, H% e" T  据IEA预测,2035年中国自身的能源需求将占世界的22%。
0 Z$ f* W! r. a, b  F' k  在传统油气供应趋紧的情况下,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前景广阔。比罗尔认为,未来油价保持高位,将使得非常规油气开采变得经济可行。
5 B: a! A" V- v. t7 B9 Z' i. g& X  气候谈判压力有增无减
2 q0 S5 B+ f& G" ~3 dwww.csuchen.de  气候变化谈判和“低碳革命”的发展也将引起全球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认为,以清洁发展为诉求的“低碳革命”将引起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重大调整,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将逐渐增多。
- a# n3 S2 c, {1 j& L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尽管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中国即宣布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的目标,但中国在国际上受到的减排压力仍越来越大。7 c/ ?% H1 E; H9 \
  徐小杰预计,未来五年气候变化谈判仍将艰难前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难以短时期内消除,因为气候谈判不仅仅是简单的减少碳排放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各国经济战略和发展利益。
$ g- [: R( Q; U( h" z% p- kwww.csuchen.de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徐小杰强调,中国必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和参与全球能源合作的力度,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金融、能源和气候治理,提高中国参与世界秩序重组和同其他国家管理全球重大事务的能力。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