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这标题,够重的,这一棒子砸死多少北方人?
还有,第一满清语言的确影响了普通话,但普通话肯定不是满清语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我相信多数北方人,尤其东北人,只是说自己说得最接近普通话,还真不敢说东北话就是普通话。
第二,普通话是官方话,是官方订的,这个,不是现在老百姓能说了算的,不是东北人拿大棒子逼你承认的,(不过,可能老清的祖先规定北方方言为官话的基础时拿过大棒子),那老早规定的事多着呢,何止语言一件事呢?现在翻出来,有损风度吧。
第三,不是说语言的发展丢弃了一些东西,就是退步。保留了一些东西就是进步。由四声五调变成三声四调,去了古入声,可能是在腔调上少了些韵味,这也是为什么南方保留了这些的,说出来,腔调较多,听起来象鸟在唱歌,起初的鸟语其实是形容这种美妙腔调的,并无贬意,南北用词不同,所以惹得南方人大怒。就象我刚才在另一个贴子里看到的一个字,“贱”,南方人开始不懂这个字,以为是好的,结果给了我这个北方女子非常好的一段评价后,说了个贱字,唉,搞得我不知道他在夸我还是在损我。。。。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腔调的丢弃,使得普通话易说起来。众所周知,汉语与英语比起来,单音节的东西,念起来多快,且没有七拐八拐的腔调,说起来更快。
所以,古语自然好听,但不一定实用。这话又说回来了,英语是起源于日尔曼语,看看现在发展到这程度,德语英语哪个实用?一种语言的实用性,不在于它本身是否优美,而在于更实用。普通话已经走到现在,起源是什么,在老百姓眼里,应该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用哪种更能让你走遍中国。呵,这一点上来说,因为北方方言更接近普通话,好象使得北方人在外面与别人说话时,至少比只会某些南方方言的人更容易让别人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吧,相对来说,实用性也强一些吧。至于北方人话里夹带的个别有历史根源的词不懂,估计也不会太影响一句话的表达吧,跟外语一样,一句话里可能你不懂一个两个词,但意思大概明白就够了,不影响交流。
第四,估计这个贴子是针对什么人来说的吧。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报复性。最后PS的三点与本文探讨的没有任何关系,呵,而且显得这个发贴的南方人有失风度。不会反击,以示自己一样没有风度,只是希望南北双方以和为重,呵,请双方都随乡入俗,既然都是中国人,请说普通话。

TOP

回复 #5 ivydy 的帖子

啥时想吃?这周末?来吧,让我这北方人融合一下你这个小南方,哈哈,吃火锅时,只许说普通话。:naught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