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中五个难忘的镜头 (原创!)

于有了时间和心情看色戒,故事情节很简单,也很荒唐,至少用现在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
, 人物表情刻画实在入骨,让我不得不拖来又看,只为看那些至今仍在脑海中回荡的镜头.



镜头一, 话剧很成功, 在电车上,车外下着雨.王和邝相互望着, 一切含蓄而甜美.
镜头二,王佳芝决定为革命献身时,知道第一个并不是心中那个人.

初恋的美好之处在于大家都是纯洁的,感情因此真挚而圣洁. 而人的心中总是向往着真实,纯洁,这块净土也是日后人变世俗后唯一能够埋藏记忆的地方, 因为记忆不需要修饰和伪装..
对于女人都有第一次,而第一个未必真的能陪她走完这短短几十载,人生不易,珍惜自己,好好选择,为自己的第一次在记忆中找到归宿.



镜头三, 邝裕民和王佳芝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接吻,王佳芝推开邝裕民,只说了一句“三年前你可以的,为什么不?“

男人和女人的相遇注定是缘,而相识才是份. 如果相遇了就不要错过,否则只会上演有缘无分的悲剧.
人生一共才几十载, 三年....可以发生很多事.

果说三年前王佳芝接近易出于:一,易不是那种让女人反感的男人,王不是也说过,易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二, 王想赶紧帮住邝完成心愿除掉易,让自己生活稳定下来,无论是否真的能和邝在一起.

剧是从三年前王把第一次给了另一个陌生男人开始的,如果当时邝能够挺身而出那么结果肯定不是这样. 可惜,对于当时的邝来讲太年少纯情---纯情虽然难忘,但往往导致悲剧.
三年后,王出乎意料的答应再次接近易先生除了保留上述第一点原因之外,我想第二点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三年期间王也过得很辛苦,也许只有重新加入组织才能让自己过得充实,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觉得当初的付出有所回报
同时易也是唯一能给予王佳芝重新脱离下等社会的人.这一切,只有再次接近易.


生活没有回头路,错过了就是错过. 即便大家的感情依旧, 可不是那山那水,那场那景, 一切都只是物是人非.

头四
, 王佳芝告诉易快走. 这也是本片的戏眼, 两人在这里的表演把整片推向高潮.

女人很傻,其实男人也好不到哪去. 易本身就是搞特务的,对王也是早有戒心,不去查她的唯一理由就是对她动了情. 他当然也很清楚这样做的代价,除了想着王又防着王之外, 还有一个隐藏的危险就是那个张秘书,张其实早就在查王佳芝,只是为了考验易,所以一直瞒着易,搞不好在必要时候会把易做掉.
感情是盲目的.
只有感情没有生活是单薄的.因为在需要感情滋润枯萎心灵的时候也需要共同的生活作为支撑和平台,否也一切就像纸上谈兵.而这正是王佳芝和易之间所缺少的,也是每当王佳芝恨易的时候无法说服自己的原因.


镜头五
, 佳芝和邝在刑场相遇, 大家都很清楚事情的真相. 邝恨王佳芝,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 马上,邝眼圈红了. 也许一切的恩怨此时都了结,自己也终于解脱了,唯一欣慰的是,能跟着心爱的女人一同奔往黄泉.
王很平静,除了一点点歉意之外更多的是轻松,毕竟,那种和易先生藕断丝连的感觉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自己终于可以看到原来的付出有了结果,无论成败,走过去就好.


后记
易是骨子里很吸引王佳芝的那种人,而邝却能在心灵上带领着王走

也许和平年代三人相遇的话, 邝和王之间要么是哥们,要么是初恋情人,但王最后会嫁给易.




ieye4u

两千零八年二月十七日
深夜
三点五十五分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8-2-20 02:20 编辑 ]

tangwei9.jpg (63.22 KB)

tangwei9.jpg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17 05:20 发表
电影里面还有很多让人回味无穷的东西,易和王第一次吃饭的餐厅里面的钢琴乐,王喝咖啡留下的唇印,被捕前恍惚游离在大街上徒对着橱窗,王看着几部老电影,王的蓝色旗袍等等,情色在其中只起了感情变化的催化剂成了附 ...

情色场面在本片里面印象不深。
小说应该精彩,而李安厉害的地方就是细节刻画的很深刻到位,很多瞬间单独拿出来都是很好的摄影作品,估计李安本人摄影的功底绝对不菲。颜色掌握非常到火候,色调很有欧洲老电影油画般的厚重感。

TOP

原帖由 viio 于 2008-2-17 05:24 发表
邝不够勇敢,显得懦弱无能,而易却相反,给王致命诱惑的是易的强势吧

王本人很独立,其实邝在心理上正好弥补了王的影子人格。
同时王很叛逆,对公众的敌人本能存在莫名的好奇,这种好奇体现在情场老手易的身上就是对王致命的吸引。

现实中独立同时叛逆的人很多,很多女强人都是。而这种性格在组织上注定导致婚姻不幸。简单说,就是王如果在现代应该是个女强人,而婚姻上却难以幸福。

TOP

原帖由 zycoc1999 于 2008-2-17 15:51 发表
个人觉得爱情不该抛开忠诚,责任等道德标签而空谈,所以王对易的动情即使最后以生命为代价,仍然配不上爱情这个主题。退一万步谁,即使抛开所有国家,仇恨,汉奸等等意识形态的东西,简简单单以王第三者的身份。。。。。。不言而喻。
所有给该片贴上爱情标签的人们是否想过,如果你的另一半为了喜欢和你做爱而赠送你昂贵的礼物,而在你和他生命同时都有危机时却决然离你而去;又或者你的另一半为图谋你财产甚至是生命而和你在一起,却又一时因为交配高潮产生的依赖感对你推心置腹————这两者难道就是崇高的爱情么?
什么要获得女人的爱一定要通过她的阴道,笑话,那男人的爱还是通过射精呢。不敢责怪张大师什么,或者她就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不妨碍我有别的观点:因为交配就对你好,那是一种动物的本能,不叫爱情,更谈不上什么人性。


爱情本身并不长在责任道德的身上,只是人为定义的问题,就像1+1=2那样。在道德和责任的范围内考虑爱情不过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罢了。爱情本身是人追寻完美自我过程中的产物,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于是,当一个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压抑)的人格特质。

易和王之间是孽缘。易对王的吸引从第一次见面就开始了,而并非易强暴王之后。王在第一次见到易之后也说过,易并非像想象那样。这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当然性爱上的高潮的确成为两者关心的催化剂。

再说易最后的选择 符合所有强势男人的特质----危难时,力求自保,而后他人。易很清楚,如果不这样做肯定日后会被张秘书做掉。
这也是这部片子最先真实的地方,而并非常理上博拉图式的烘托,或者高丽片中激情感人的收场。

世界复杂,人性更是。单纯从道德,责任,国家,民族等等角度看待爱情,过于grob和形式化了。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8-2-17 17:02 编辑 ]

TOP

有了时间一定找找这本书看,听朋友说小说里面的易是个又老又丑的胖子...

也喜欢王佳芝这个角色,觉得她很真实,是个真实的女人。敢于付出却有着东方女人的韧劲,能把感情给邝,却把身体给易

很少有女人做到感情和身体分开的,甚至只是去试着尝试,但王做到了,虽然最后依然还是把自己的感情从象牙塔中的邝身上拿走了,但她努力了,努力不把感情和身体给同一个人---因为她清楚,如果给了一个人,那么这辈子也许真的离不开那个男人,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什么比活着比好好的活着更重要了。我不以为王是为了所谓的爱国组织才把自己给了猥琐男的,其实她早已做了打算,就在那个猥琐男人进入她身体的那一刻,她就注定不可能再把自己给邝了。换句话说,如果当时邝挺身而出,王也许真的会跟着邝一辈子,也许真的无法再接着进行那个刺杀易的计划了。
经过了社会三年的洗礼,王佳芝清楚地认识到,她需要一个家。在与易的对话中不时也说到: "给我一件公寓吧", 与其说是为了组织不如说是为了自己,为自己漂泊的心有个归属。其实女人选男人,不在乎谁好谁坏,而只在乎对谁好对谁坏。哪怕他是陈世美,又怎样,能真的疼我就够了。


那首歌怎么唱来着

我把风情给了你日子给了他
我把笑容给了你宽容给了他
我把思念给了你时间给了他
我把眼泪给了你责任给了他
我把照片给了你日历给了他
我把颜色给了你风景给了他
我把距离给了你无言给了他
我把烟花给了你(我把)节日给了他
我把电影票给了你我把座位给了他
我把烛光给了你晚餐给了他
我把歌点给了你麦克风递给他
声音给了你画面给了他
我把情节给了你结局给了他
我把水晶鞋给了你十二点给了他
我把心给了你身体给了他
情愿什么也不留下再也没有什么牵挂
如果我还有哀伤让风吹散它
如果我还有快乐也许吧
如果我还有哀伤让风吹散它
如果我还有快乐也许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