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谈谈自己在德国学习和工作的一些体会吧?

先说说我的。

1. 相互信任难。和德国同事或老板建立信任关系要花很长的时间。德国人大都有些自己的看法,对中国人看法客观的有,片面的也不少。加上他们的做事方式和我们差别很大:我们习惯了不断变化的世界,他们则习惯了安静的世界;我们“大行不顾细谨“,他们在规则面前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于是,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大大咧咧和“不民主“颇有微词,中国人对德国人的斤斤计较和小题大做的“民主“也很有看法。中国人现在习惯了效率优先,德国很多人还是觉得公平优先。德国耸人听闻的中国间谍猜测和“年余酒楼“灭门案后媒体大肆渲染说有“30万“的欧洲华人黑社会成员,说明他们对黄皮肤的中国人有很大偏见,或者先入为主的看法。而中国人,尤其是还在中国的,对他们的信任,对“made in Germany“的信任肯定是过度了。在德国华人对德国人的不信任往往源于德国人的偏见和经常出常识性的错误,很少有人会特别信任胸无点墨却自以为是的人。

2. 个体与集体观念不同。很多华人学者到了德国才知道,实验室什么都没为他的到来做准备,哪样仪器在哪里及怎么用德国人也不太会主动告诉你,不过你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很乐意告诉;几乎所有文件都是德文,德国同事经常是只用德文交流,完全忽视在旁外国人;中国人提倡的共享,尤其是食品,在德国不太提倡。究其原因:德国是特别保护“个人的权力不受侵犯“,同时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很少有人相互特别的关心,不过这并不妨害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但很难说中国意义上的“好人“;而中国人——至少从我们小时的教育是这样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相互的关心和“体谅“就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美德,而我们认为的“好人“并非就是好公民。

3. 规划性和严谨性非常值得学习。制定年度、月度甚至每天的规划是大多数德国人的习惯。这也是我们看到大多数德国人都很懒,但总产出却不低的原因。德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尤其机械类,这与他们做事严谨,“斤斤计较“有关。德国人做事情也非常讲究证据,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他们会立马承认任何错误。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7-9-13 17:03 编辑 ]
Share |
Share

原帖由 班超 于 2007-9-2 18:57 发表
入乡随俗,这是中国人与其他外国人相比最大的优点。


前天一位朋友说:欧洲人是做砌砖的工作,老美做的是搭架子的工作。

德国佬的工作很仔细和严谨,但创新不足;美国佬创新十足,但工作较粗糙。


如果我们能结合几者的优势:中国人的全局观,德国人的严谨性,美国人的创新性,应该就很容易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

TOP

原帖由 morgen2000 于 2007-9-13 11:18 发表
在一个新环境,人们应该去适应它,要改变它,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吸收他人的长处。在德国,如有不明白就可以多问,不要有什么顾虑。德国同事也说,如果他们在中国,也会多问。另外,我发 ...


morgen2000的建议是非常中肯的。不能深入了解德国文化和德国人将是一大遗憾。

不过大部分的博士生博后来之前都没准备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德语和德国文化上,特别是一些潜心于科研工作的朋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