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0077
- 威望
- 4765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11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5568 小时
|
毛骨悚然呀。。。。。。
查了查这个盆子的挖掘情况,它应该是个盆子,而不是盖子。陶瓮另外有个盖子,打开后就看见了这个盆,花纹冲上,盆底还有个孔,据说是为了能让孩子的灵魂钻过去。从盆子朝上,且盆底有孔看来,这应该不能叫做“棺盖”。盆子下面就是孩子的尸体。
以下就是我胡乱说得了
山海经所记录的应该是夏朝的中心地理情况,其活动范围应该是山东,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西北”,更不可能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地理。大规模夏城发现在河南。所以夏朝应该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东,山西北部,河南南部。
因此山海经记录得应为龙山文化,晚于仰韶和大汶口文化。而从地理上看,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应该为传承关系。
但我也听说,在丹江口附近,也有龙山文化遗迹,这个距离汉水就很近了。因此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否有传承关系说不好。从考古看来,两者在商朝是有叠加关系的。但这个盆子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在那个时候,仰韶和大汶口文化是否有融合关系呢?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人对祖先,巫师特别地尊敬。
如果两者完全对立,那么就不可能用山海经来解释仰韶文化的特点。
再来看这个巫师形象,应该说“似是而非”。山海经中的“饵两蛇”,或者大家熟知启(开)明兽,是指夏启;还有镇四海的神(可能为龙王)也为“珥两蛇”。
而巫师形象,离不开“羽,蛇”。不光是中国,我们看埃及图特卡蒙面罩上就有鹰和蛇;而很多摇滚青年背心上的图案,就是秘鲁的羽蛇神。而中国巫师“珥两鱼”的,我目前还没听说过。其坐骑里可能有虎,有狮,有鳄等一些凶猛的动物,但也没有鱼。因此“珥两鱼”和“珥两蛇”是否都是巫师形象,也说不好。
但大家注意看巫师的头部,有个三角型,我觉得应该是棵树的形象。树有不死,生命的意思。在我印象中巫师中确实有以此形象为“发型”的。
总体说来,用山海经中的记载,来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
至于福娃的灵感来源说不好,但他头上即无羽,无树,又无“珥两蛇”,绝对不是巫师形象。
写到这里突然想笑了,这都什么事儿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