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65
- 威望
- 426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7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斯
閑盡而無諸相。其本際者無有言教。故世尊曰。不可想像取過去心。當來
現在亦復如之。即起即滅碎散消盡。卒暴易轉。不可捉持形像何類。彼欲
取想著念虛偽。倚受思想悉如化幻。是故推極一切所言。悉虛無實其義無
獲。亦不可以有所講說。不可口宣若心念矣。所以者何。無所造作亦無所
行。其有解識興趣此義。則不復用口之言辭。亦不以心有所念也。有所宣
暢分別說者。猶如呼響音聲之報。如化如來有所頒宣。其人所講亦復如
茲。是為諸佛及眾菩薩一切世人所可保義。不可思議。善權方便無能制
止。辯才之辭所建立法。不可動移。時諸菩薩讚無言曰。善哉善哉族姓
子。快說斯言。是入法門我等亦聞。所歸於門實無有門。等如虛空。其佛
世尊及諸菩薩。現說如是。吾等所受亦復如此。
於是金剛齊菩薩問無言曰。來族姓子。俱共往至住於堅固金剛根世
界。見執慧曜如來至真等正覺。觀彼國土。無言答曰。又族姓子。斯聞則
是住於堅固金剛根世界。執慧曜世尊亦復在此。吾身何為捨此就彼。金剛
齊問曰。今此世界泥土所成。非為金剛。無言答曰。汝族姓子。發意之
頃。越恒沙等諸佛國土。通過鐵圍無所蔽礙。為能堪任取是佛土舉一土
塵。不爾乃當知而此世界泥土所成。無言菩薩。尋聲則以金剛道場三昧正
受。應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自然化成。甚大堅固不可傷毀。悉為金剛。於
是金剛齊。作大威力興顯神變。被大堅固誡德之鎧。欲舉此地一土之塵而
不能勝。心自念言。怪未曾有。為是大聖之所建立巍巍之變。斯是無言之
所感興。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者前時發心之頃。通過鐵圍大鐵圍山。
越恒沙等諸佛國土。今者欲舉於此土地一土之塵而不能勝。唯天中天。此
誰威神之所興立。是天中天。慈恩聖旨。為是無言之所變動乎。佛言。無
言菩薩之所建立也。所以者何。無言菩薩。金剛道場三昧正受。使此三千
大千世界甚大堅固。不可毀缺悉成金剛。若有菩薩住是三昧。自恣其意。
欲變幾何諸佛國土悉成金剛。輒如所志。智慧聖心興顯道德。以是三昧而
以正受。令諸佛土悉成金剛無能毀觸。皆是三昧威神境界。於是金剛齊及
其所從六十億姟菩薩前白佛言。菩薩行何法。乃能逮得金剛道場三昧。佛
告族姓子。菩薩有四法。逮得於此金剛道場三昧。何謂為四。一曰持志堅
如金剛。常懷道心超越一切諸功德本。二曰性行具足無央數劫修治方便莊
嚴大業。三曰入於深法分別十二緣起之原。四曰聖慧備悉無所缺漏。是為
四。復有四而自歡娛。何謂為四。一曰超度慧德具足五通。二曰空無相願
一心脫門。三昧正受心不戲逸而自娛樂。三曰建立於戒而住法界。所處無
源成就慧明。四曰究竟至誠如深之義。曉了經義寂滅諸法靡所不達。復有
四。何謂為四。一曰遵于大哀修四梵行。二曰奉行般若波羅蜜及六度無
極。三曰行善權方便三十有七道品之法。四曰為諸眾生修諸脫門及四聖
諦。是為四。復有四。何謂為四。一曰身所造業猶如金剛。二曰口之所言
清微柔和亦如金剛。三曰執心堅固不可動轉亦如金剛。四曰志性秉毅不可
毀壞。是為四法。菩薩所行速疾逮是金剛道場三昧。說是語時。是諸菩薩
尋即獲此金剛道場三昧。於是無言菩薩自白其父師子將軍。大人豈見諸佛
興出。德馨之稱威聖無量。道慧高遠超絕無侶。得未曾有難及難及。如是
比像不可譬喻。本所悲憶今悉現矣。為無央數眾生之類。導示滅度至于大
安。惟願大人。發於無上正真道意。師子將軍報無言曰。子當知之。生七
日後天來相令而見告語發大道意。佛天中天。道目所觀知我志操。其心夙
夜念於佛道。無復異師發心可歸。惟當歸命無極大聖。師子將軍及正夫
人。男女內外親屬五百群從。皆發無上正真道意。無言菩薩自報父母兄弟
姊妹及其親族并大眾人。仁者今日以發大意。當精進行莊嚴道心。即時問
言。何謂發意莊嚴道心。無言答曰。有四十事莊嚴道心。何謂四十事。至
信佛道心不疑毀(一)。喜樂於法而令久存(二)。不慢聖眾恭敬謙遜(三)。
常當習善友(四)。見諸菩薩視之如佛(五)。未曾懷害向於眾生(六)。恭敬
奉事尊長眾祐(七)。等心愛憎(八)。入法無厭(九)。勤聽經典(十)。聞趣
尊習(一)。為他人說(二)。無希翼心(三)。法無有師(四)。所念如應
(五)。奉行無本(六)。一切所愛而不珍惜(七)。奉順禁戒未曾缺漏(八)。
宣暢分布忍辱之力(九)。所行精進靡不周遍(二十)。令備修習禪定一心而
順念于智慧之品(二)。以權方便開化眾生(三)。所可勸助未曾忘捨(四)。
隨護群黎(五)。自調其心降伏他意(六本闕一法第七)。於欲教授不著塵勞
(八)。常棄憒閙樂於寂靜(九)。思處閑居以為德稱(三十)。修賢聖行而知
節限(一)。常行止足不可動移(二)。在於俗法不與同塵(三)。而以順從六
堅之法(四)。又不捨廢於四恩行(五)。而常奉遵堅固志願(六)。恒不毀失
善德之本(七)。所學業者而不放逸(八)。不樂小乘(九)。道心無動(四
十)。篤信微妙志不怯弱。捨一切惡無所犯負。皆悉具足一切功勳。合集
名稱無量福會。懷佩道法處於道場。而不退轉是為丈夫四十事行。顯發一
切諸通慧矣。珍寶道心。以此功德而自莊嚴。發意之頃三千大千佛之境界
所興德本悉現目前不復遠求。譬如日殿處於虛空靡所不曜。師子將軍報其
子曰。正士汝當數數往來念親相見。因告示誡將濟擁護。令不退轉究竟無
上正真之道。無言答曰。大人欲知。復有十法菩薩所行。諸佛大士所見常
念。何謂為十。恒行精進欲安眾生。不念己身獨獲大安。身力堅強多所誘
進。見羸弱人而以慰喻。所造德本皆以放捨施一切人。未曾懷憂。所可化
人勸發道者。被大德鎧而自誓願。此諸眾生若得佛道受于正法。當以供養
而奉事之。然後我乃取最正覺。用正法故沒棄身命。不捨正典。宣暢分別
一品之義。於百千劫流布一切。被大德鎧不以懈惓不懷怯弱。一切諸法皆
悉本淨。設聞此言不以恐懼。不限大道。不捨佛法。不以為空。所觀覩者
適知不虛。等於吾我亦等眾生。已等眾生則等於法。以等經法則便信樂。
虛空平等不墮止觀。不復墮落生老病死惱患之徑。為諸世間所見動轉。無
央數眾勤苦瑕穢。諸魔波旬所可興者來說眾難故誡誹謗。佛道難得。經法
難遇。不如早求聲聞而速度矣。菩薩聞此。堅持一心發無極志。不以懈
厭。不退不轉。不捨大乘。住於真正審諦之法。言行相應未曾虛妄。身行
至誠不欺己身。諸天眾生及十方佛。是為大人十法之事。菩薩所行則為諸
佛及諸正士所見常念。說是語時。師子將軍及與眷屬。尋時逮得柔順法忍
爾時世尊告賢者何難。受是經法持諷誦讀。具足廣普為他人說。所以
者何。過去當來今諸佛大聖道德所興。皆出是法經典藏門。無言菩薩今來
至此。思惟真諦宣暢於斯無量法門。勸化無數一切人民。令學佛道也。是
故阿難。欲奉過去當來現在諸佛世尊啟受法藏。當奉此經懷抱在心。廣為
人說是法藏門發無央數眾生人民。使成佛道。如來在世滅度之後。假使有
人受此經者。悉是佛旨建立所致。持諷誦讀行如上教。佛語阿難則有三事
福不可量。何謂為三。一曰將護正法。二曰身知道心。三曰未發意者勸發
道心。是為三。功德之福不可限量。假使如來歎其功勳而不可盡。何況聲
聞。爾時會中有七億姟諸菩薩眾。聞佛所說皆從坐起。欲護正法。各各說
言。我等輩類。當共奉持世尊正典廣遠流布。持此經卷為他人說勸發道
意。無言菩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可解暢建正覺者。彼法寧可受取持
乎。佛言不也。又問。佛言。以何等故。諸族姓子。向者佛說此。諸菩薩
悉起住立。欲護正法。佛言。吾以將育諸族姓子故。以是像欲有所護。彼
無為事不可得法而為頒宣。因文字教言護於法將順其意。所言護者。不以
言問。不用文字而行道也。是則名曰護於正法。又族姓子則有二事護於正
法。何謂為二。一曰不可得者乃逮正法。所當擁護常將順之。不以所說而
擁護也。二曰亦不將濟於諸虛妄。聞所說者即能奉行。不以慢恣求於名
稱。是為二。時諸菩薩欲供養佛無言菩薩及此經典。普雨天華散於佛上及
諸菩薩。周遍大會。口宣此言。願令世尊釋迦文尼久在世間。使此經法自
然流布遍閻浮利。佛說如是。無言菩薩師子將軍與諸群從金剛齊菩薩及六
十億姟諸菩薩等舍利弗大目揵連阿難諸天世人阿須倫。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無言童子經卷下
[ Last edited by 我是热心人 on 2005-5-24 at 16: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