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天天碰晶体的人,看到这个文章是无比的崩溃。
以后生长晶体的时候,我就得轻轻地对溶液说,孩子,好好长啊,哥们成为科学家就全靠你们了。
同手性固体简称homo S, 电子密度缩写ED.
Share |
Share

TOP

在google 搜索中键入 水,结晶,
第一页全是这个奇观试验的结果,我要找的英文版本的,让其他同事也参观一下。
同手性固体简称homo S, 电子密度缩写ED.

TOP

原帖由 <i>老虾</i> 于 2007-4-25 10:50 发表<br />

<br />

<br />
google <br />
Masaru Emoto<br />
<br />
你要不也试试,加入以下实验条件:<br />
八荣八耻<br />
三个代表<br />
城管<br />
乔治.W.布什<br />
萨达姆<br />
本拉登<br />
卟呤铁
<br />

飞你两砖头。
同手性固体简称homo S, 电子密度缩写ED.

TOP

原帖由 <i>老虾</i> 于 2007-4-25 12:01 发表<br />

<br />

<br />
别.结果是啥俺都能预测<br />
<br />
温度下降到-273.14°C,水依旧处于液态,in-situ observation显示卟呤铁字样下多了行字<br />
"换一个,换一个,太恶心了,还TMD想不想让人结晶"
<br />
,太损了,不能这么诅咒我的晶体。以及我
同手性固体简称homo S, 电子密度缩写ED.

TOP

原帖由 <i>sailorman</i> 于 2007-4-25 13:10 发表<br />

<br />
<br />
<br />
<br />
你得说我怎么怎么爱你可能会事半功倍<br />
<img src="images/smilies/n7.gif" smilieid="126" border="0" alt="" />
<br />
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欧耶。
同手性固体简称homo S, 电子密度缩写ED.

TOP

原帖由 <i>天界的传说</i> 于 2007-4-25 16:38 发表<br />
在这里嘲讽别人的实验结果真是轻松愉快的事啊.<br />
<br />
<br />
<br />
算了,我还是补充一个贴吧.<br />
<br />
<br />
一个建议<br />
不信的人,要搜索还是搜索日文为好.
<br />
说实在的,如果被证实了,这种结果拿诺奖很轻松的,
建议楼主把这篇文章介绍给亚琛晶体所的黑格尔教授,或者直接给德国晶体学会的主席,毕竟德国在晶体学方面还是囊波望。
或者荷兰的乌德勒支的欧洲晶体学会。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同手性固体简称homo S, 电子密度缩写ED.

TOP

原帖由 <i>天界的传说</i> 于 2007-4-25 17:04 发表<br />

<br />

<br />

<br />

<br />
哦,那你可以拿去证实一下再来说是假的
<br />
我没有说过这是假的,只是我心理上很难接受,但要去再次验证这个结果,一,我没兴趣,毕竟这不同于吴健雄去验证杨李的不受恒的定律。我的水平有限还达不到设计出更高明的实验去更深层次地证明这个结论,能做的只不过重复,即使成果了,我也不能把他写在论文里。二,我的信仰告诉我没必要去较这个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就高呼阿弥陀佛了。
同手性固体简称homo S, 电子密度缩写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