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我也来讲讲我们家老太太的那些个有意思的事情吧,我这算是没少继承......

其实,我小的时候,家里也不算困难了,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妈妈是教师,爸爸从部队回来,成了国家企业单位搞物资的小职员,两人收入加起来也不算少了,各自开那么几百块钱,那可是八十年代初啊.......


我却是同学里穿的最旧的,人家说女孩子要花衣服,其实男孩子也喜欢的,特别是男孩子稀罕运动鞋,可是妈妈从来不给我买运动鞋,我总是穿着比别人土很多的运动鞋去学校,而且刷的次数多,显得很旧.但是日久天长之后,却发现那样很好,因为自己都不再对奢侈的服饰感兴趣了,因为习惯上就觉得那东西不属于自己,就算是成了"坏小子"以后.

那时候,放学都是去妈妈那里做作业,等下班都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她总是挑啊挑的,我都要烦死了,反正都差不多嘛,她却总说"再往里面走走,也许里面有更新鲜更便宜的呢."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呢."再耐心一点,前面也许有更好的."还真的是这样,不只有更好的菜,也有更好的事儿,更好的人......

一直到上高中,我记忆中还是中午带的大碴子饭,而且菜也总是吃应季节的,什么下来吃什么,便宜嘛,其实那时候我身体发育了,运动技能也正在提高的时候,总是感觉特别饿,特别想吃牛肉,可是牛肉总是盼不来......吃得差不也长大了嘛,虽然长的矮小些.可也有好处,就是不管到什么环境,都能很快适应,有山珍海味我高兴,没有也一样填饱肚皮.


后来想想古人教育我们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些个道理,闹了半天,这些当妈的老太太都明白的呀?



TOP

原帖由 菠萝 于 2006-8-23 18:22 发表
果丹皮现在还有的卖,但是味道好象没以前好了。
还有话梅糖,加应子陈皮梅都没以前好吃了

东西越做越假,色素越加越多。。:hit.gif

是啊,我刚去换了把椅子,一个多星期,腿就折了,还好不是我家老头坐.:sleep.gif

TOP



继续,

今天吃饭又见丝瓜炒蛋,每次一看到这个菜,我就想起来"刘姥姥进大观园"......

都快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全家到北京探望朋友,在人家家里住,老北京,特会做菜,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家老太太记住了这么道菜"丝瓜炒蛋",丝瓜就是苦瓜,这东西可能在北京还能生长,但是却是完全不能适应东北的极限气候条件的.

每次看到这菜,我都郁闷的要死,老妈总说"苦瓜好,夏天吃去火."这个道理我当然懂,可是咱是从小在冰天雪地里长大的人,去的哪门子火呢?三伏天吃狗肉,三九天喝冷面汤,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去调查调查,黑龙江人什么季节消费冰激凌最多?冬天!

那菜也没个滋味......可是她到是认准了,成了我们家夏天一个保留菜目,想起来痛苦.
"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那又怎么样?当那些八旗子弟习惯了抽大烟,溜鸟以后,不是一样在内忧外患之下不堪一击?

这就是所说的文化的与精神力量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