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如何解冻德中关系?

自默克尔总理执意在总理府会见达赖喇嘛后,德中关系进入了一个冷淡区。对话也中断了。如果这样对峙下去,必然会继续影响两国经济文化交往。双方都会受损。这是我们在德华人不愿看到的。也不符合德国人民的利益。

分析家认为,德国政府目前奉行亲美疏华策略,欲联日印澳以抑华。

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昨天表示,德国对华政策没有改变,希望恢复对话。

如何使两国关系走出冷区?

问题症结在哪里?有解吗?怎么解开这个结?

两国政府各应该采取哪些积极步骤?

这种情况下民间力量可以有什么作为?


8 T( N! c; y4 N  W我们举行一个"关系解冻"讨论会吗?+ j$ D3 i, I7 d. i+ r8 h

且说“价值观外交”(望海楼)

        且说“价值观外交”(望海楼)/ J7 i$ Y2 u8 v# X9 D. c; g4 L  L
                 黄 晴
# I$ e  p$ q6 L4 `人在德国 社区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 ... ontent_33628571.htm
, a2 o0 O+ Y2 [2 G3 Q2 X人在德国 社区
: d6 y, ?& O0 o) e2 H8 J4 Q人在德国 社区《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11-26 第01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 M# X. q4 ?3 @7 f 0 A2 R: n. [1 l& t0 U
  近些年,在有的国家,其领导人“价值观外交”的口号喊得很响,并且采取了一些干涉他国内部事务、伤害他国人民感情的做法,影响了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和正常合作,成为一种无风起浪、引发国际纠纷和麻烦的源头。因此,对所谓“价值观外交”,似有必要做一些辨析。+ ^' X/ M0 B  R6 ~; g( j
  凡主张“价值观外交”者,内心恐怕都有一种潜意识:即自己的价值观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或代表“上帝的意志”,或代表“历史正确的一方”。这种潜意识极易导致一种虚妄的道德自大,一种道德优越感。道德自大狂往往有一个嗜好,就是把鼻子和嘴巴伸进别人的菜园里乱嗅乱啃一气,还要说三道四。在人际社会中,自以为是、道德优越感强烈的人往往难与人相处,在国际社会中,也是同理。www.csuchen.de4 K) n) s' W- b0 R$ v

: L8 O3 b: n/ u8 H+ p/ Y8 `人在德国 社区  凡主张“价值观外交”者,都有一种按意识形态划线的偏好,试图搞精神上的“党同伐异”。人类的价值有共同属性,也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例如,德国有德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日本有日本的政治文化传统,即使话语表述有些类同,内在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所谓“党同”,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决定国家行为的,恐怕还是各自的国家利益需求。
. B* V, s( V# w1 K3 j. Y6 X$ [人在德国 社区
; j8 F* N, H$ t; {2 _, n  在现实的国际事务中,“价值观外交”的鼓吹者,往往在实际中根据自己的国家私利大搞双重标准,多重标准,将“价值”虚伪化。对同一种行为,张三做了就大加挞伐,李四做了就可以谅解乃至鼓励,“价值”成为玩物,成为手中一顶方便的帽子,爱给谁戴就给谁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 q( k4 e8 S& U. Z* t# H1 \# _) L1 `6 a" u2 T* S
  在近代的国际事务中,推动“价值观外交”并无建设性,也没有成功的案例。例如,有的国家大搞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民主化”方案,甚至用武力方式“输出民主”,效果都不好,甚至带来灾难性后果。有些国家因此陷入政治动乱,人民流离失所,种族、民族、宗教的冲突激化。在非洲,在中东地区,这样的案例不少,所谓殷鉴不远。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要按照自己的国情进行路径和优先顺序的选择。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内生”的产物,如果从外部强加,小而言之会患上“政治消化不良症”,大而言之会发生社会结构崩坏的政治灾难。另一方面,某个推动“价值观外交”的大国,也因此陷入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困境,至今未能脱身。“价值观外交”的后来者对此应深长思之。$ \1 U0 F3 a* y  e5 {
4 w& f7 I( x6 V% M9 n+ h* i
  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友好相处,根本基点是要有一种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价值观外交”的推动者往往无视这样的基点,过于道德自大,过于自以为是,因而成为世界的“麻烦制造者”。如此“价值观外交”,不要也罢。  . E$ B& Z' y. g: n
人在德国 社区, Y, U/ F: N7 U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TOP

针对德中关系趋冷问题求教

针对德中关系趋冷有一些问题求教:
/ j6 F+ I# R2 L! _! [) u5 M1.   什么是冷战思维?
! ~( n0 `6 r% K; D. N& ^! X8 k: Z2.   价值观外交的本质?$ [; ~! N  P8 l
3.   务实外交的内涵?www.csuchen.de* j9 [* Q- M! u* k2 j: `
4.   德国外交策略转向对德国的意义?对中国的影响?人在德国 社区5 ^' Z3 i5 }/ s4 \7 O" v; p  J' V, e  j
5.   经济利益在外交策略中的地位?www.csuchen.de, d# S' S9 r9 I1 }4 i
6.   默克尔会见达赖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达到了吗?www.csuchen.de' T& W* s& L# |4 w' Y% q
7.   默见达对德中关系的影响?www.csuchen.de! e3 K" D* O" K/ n& d
8.   中国为什么如此在意这件事?3 T8 U6 Z, q5 v0 Y5 Q9 H  \1 X" v
9.   达赖在中德双边关系中的作用?www.csuchen.de% }6 l' w3 Q, F+ N; \" V
10.  如何才能减少以至消除默见达对两国关系造成的影响?
/ V/ R0 x  L9 Q8 V; Q  Mwww.csuchen.de11.  目前影响两国关系还有哪些主要因素?
) n& L' _6 N$ O7 t9 x, @12.  德国需要做什么才能使中国消气?
) b/ w& L  g* u7 v13.  中国需要采取什么积极步骤以缓和两国关系?www.csuchen.de% b& q0 a( W* X+ P8 ~1 v
14.  两国企业界,商贸界在外交事务中的责任和作用?www.csuchen.de% i( O4 v0 e2 k: |
15.  新闻媒体在外交事务中的职责和影响?人在德国 社区  s; v# R  X; v" m1 `0 q
16.  民间社团可以在和解双边关系中起什么积极作用?
1 r/ F& N9 E8 L, v. Q17.  两国老百姓可以起什么积极作用?
' f4 _2 z+ ]& U: H  ?3 b- |3 P4 v18.  如何有效增进德国人民对真实中国的了解?民间社团可以做什么?, q' k3 l% K: N; |. R7 n  x: Z$ H$ z
19.  谁可以做什么?
8 e- I$ X7 j; l3 M: Kwww.csuchen.dewww.csuchen.de4 a4 m3 N! t- f
[ 本帖最后由 搞不懂. 于 2007-11-29 00:26 编辑 ]

TOP

民意的重要性不容忽略


" A% u$ ^! d+ \8 L( h7 u1 V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忽视自己的作用。每个人可以说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的看法,自己的愿望虽然个别老百姓人微言轻,大家都说就会有影响。好的政治家也会考虑民意。持相同意见的人多了,就代表一种民间倾向。这大概也是一种参政意识吧?为什么媒体常常要搞民意测验呢?
9 g) `; r% S, ~( x/ w3 R人在德国 社区

TOP

解铃还需系铃人

科赫先生应该是中德关系走冷的系铃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