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经营方式很是不错,但在读过陈主席的学生会 章程后就会发现,现在哈勒学生会的运作形式其实和AG股份公司是一样的。机构健全,实行民主,民选领导,人人平等。但是总是觉得“乌托邦”了一点。在哈勒的中国人流动性如此之大,至今恐怕都没有一个准确数字,更何谈“入股”问题呢?当然这并不影响论坛上有关这方面的讨论。
窃以为,学生会就是一个大家找开心的地方,找找乐,侃侃山,团团购,聚聚餐,会会友,唱唱K。不要把题目搞得这么沉重。
这么又跑到学生会问题上来了,都忘了楼主起的是什么帖了,嘻嘻嘻J

TOP

嫩可真是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给点儿洪水就泛滥。怎么还没完没了地说那个不被人感冒的章程。这么长时间还没体会出点什么啊。

又在老调重弹嫩的那个什么管钱不管账,三人互相监督的事儿。国内的财务制度不比嫩的周密严格,可不还是漏洞层出不穷。假若狼和狈搞到一块去了,谁监督都是瞎掰。

新手1 号帖中说:“对于社会制度,并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都是好的,南美的资本主义就不怎么样,西班牙想当初称霸世界,甚至在中世纪前有比英国更发达的代议制,但是现在北美是世界是最富裕的地区,而南美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
关于这段话还想和新手1号商榷一下。南美的社会制度不能一概以资本主义而论。就像德国,人们应当怎样定义德国的社会制度呢,他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吗?显然不是。南美一些国家现在由选民选举出来的总统均带有左倾社会主义思想,上台后便将私有企业收回国有。另外南美还存在个别独裁专制的国家,他们应当归为哪一类主义呢?这个世界上除了黑和白以外还有许多灰色的东西,深灰,浅灰。所以南美的不发达和资本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


还有一点,引用新手1号的话“德国回去的路甬祥现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中国科学院院长,万钢是致公党中央主席、国家科技部长。。。。。”在德国留过学的中国人成千上万,最后不才出了一个路甬祥当委员长,院长;一个万钢成了部长(好像还是同济大学的校长?)。用他们作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的动力,俺以为这两个例子很不恰当,是不是学而优则仕才是回国人员的出路呢。

中国需要人才,但人才需要环境。

[ 本帖最后由 Yanhuang 于 2008-2-27 23:18 编辑 ]

TOP

原帖由 新手No.1 于 2008-2-28 10:46 发表




不知人民日报公开的数据是否有说服力?客观地讲一些大学海归的比例比下面的数据还高!

——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有72%是海归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66.67%是海归
—— ...

“关于章程一事,无规矩不成方圆”。嫩这么一说俺就明白了,在这届学生会之前的学生会都是在没有规矩的情况下组织活动,开展工作滴。可怜滴额们,跟着没有规矩的人瞎跑了一阵。:tearbath: :tearbath:

TOP

原帖由 新手No.1 于 2008-2-27 23:05 发表
关于创新问题: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尤其没有错过信息化革命这趟车,因此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失为一条好的途经。但是中国未来发展越来 ...

每次在看完新手1号的帖子都有一种看完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感觉。是不是给老外洗脑洗上瘾,现在开始内销了。:fragezeichen: :fragezeichen:

TOP

原帖由 梁山汉 于 2008-2-28 20:59 发表
“关于章程一事,无规矩不成方圆”。嫩这么一说俺就明白了,在这届学生会之前的学生会都是在没有规矩的情况下组织活动,开展工作滴。可怜滴额们,跟着没有规矩的人瞎跑了一阵

我认为LS是误会了。本意是要在前一届 ...

嫩说是误会,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本意”讲清楚,让俺去产生这么大的一个误会,俺又不是能掐会算的人。能不能把以前学生会的章程挂到网上,好让俺等look一下,也好比较是不是这一届的章程“比上一届更加完善”了泥?

TOP

原帖由 happyforest 于 2008-2-28 22:43 发表
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毛大人当初就是被胜利冲昏头脑,想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适得其反。中国改革不能步子太快,否则欲速则不达!政治民主 ...

请写出文章出处!!!!将这文章窃为已有要想想后果哦。

TOP

原帖由 新手No.1 于 2008-2-29 11:45 发表
倘若既得利益集团作大对国家和人民都是非常不利的!

也许人大和政协真正变成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那样,司法真正独立,或者干脆采取把首都从北京迁出到西部某城市以利发展西部等措施,也许能消除“前腐后继”等一 ...

这个帖子真的是不错,很理智(除了迁都一点)。什么好东西到了中国就会改得变味,比如中国引进的圣诞节。曾有位名人说过:中国人最大本事就是引进外国东西然后把它改得面目全非(大意)。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许多意识根深蒂固。改革开放才二十几年,所以实行民主的步子不能太快。在中国最基本的民主概念还不十分普及,怎能谈得上实现民主。

TOP

原帖由 happyforest 于 2008-2-29 20:23 发表


这个帖子有意思。跟自己观点一致的就是理智?
中国有中国的传统, 不见得都不好。一提起中国,就是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这简单化的判断,还是我们中学政治课的思维。

中国传统,如中餐一样。有人喜欢,有人不 ...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许多意识根深蒂固”,这是引言。“改革开放才二十几年,所以实行民主步子不能太快”这是结论。主要为了论证民主的实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难道还要把中国五千年辉煌的历史都要说一通么,俺倒是愿意写,可有人愿意在这儿看吗?这里不是简单化,这里是简约化。
         说这帖子理智是和其以前的帖子比较而言,如果与自己观点一致,纯属巧合。
         不明白的,是ls所言“任何民主的引入。。。”。难道民主还有多种多样性?这倒要学习,学习。
         另外所举民主引入和国情相结合成功的例子:台湾、日本、韩国。不可否认他们的确很成功。但是他们是用了多少年才成功的。韩国在五十年代实行过独裁统治,蒋介石跑到台湾之后也搞过白色恐怖。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只用了二十年,而是五十年。况且还要考虑到政治制度,人口素质以及国际环境等等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和他们没有可比性。俺是说只有相同的东西才可比。
         大国事情自然是复杂的,不是能用“封建社会历史”几个字涵盖的。但是绵绵长长上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结,至今仍是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重要根基,不管现代人是否愿意面对这个事实。

TOP

第一,俺所有说过的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民主的实现,特别是在中国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民主”的概念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就已引进中国,至今仍未真正实现,不应当反思一下中国历史对中国国民的影响么?
第二,民主只有一个,而民主制度是多元的。
第三,不能否认的,是封建思想是实现民主的最大障碍。因为民主和封建思想是势不两立的矛盾,不破除封建思想就无法实现民主。
第四,每次提到“封建社会”笔者并没有加上定冠词“万恶”!因为封建社会是人类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如果他“万恶”怎能会存在好几千年?
第五,可以说俺的观点外行,但如果民主都是内行在讨论的话,那如何奢谈普及民主(知识)?
第六,说到底大家都是在网上“玩”,还指望真的弄出个提案交到人大讨论啊。

TOP

原帖由 老手No.1 于 2008-3-2 10:46 发表
民主这个问题太沉重
但是我倒是认为民主应该是一蹴而就的,只是那道坎的问题,跨过就跨过了,我们以前没跨过不能说明我们中国人不适合突如其来的民主。
比如楼上各位认为民主应该渐进而来还有中国民众还不适合民主 ...


不知各位大虾意识到没有(连俺在内),这里的讨论把两个概念给混淆了,即民主和民主政治。民主可以一蹴而就,比如学生会选举,每人一票,不会因为身份,性别,收入和到德国时间长短有区别,这就是最基本的民主。可民主政治或曰民主制度就不那么简单了。《辞海》中的解释为:“统治阶级中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既然是这样,那动静可就大了,在中国就牵扯到十三亿人的事儿。这个和入教不入教没法儿比。入教是个人行为,愿意入,挑个日子往河里走一趟(洗礼),在举行个仪式齐活了。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能这么容易么?

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也有过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刘少奇新民主主义之争。最后为了建立政权,稳定局势,自然还有来自苏维埃的压力,因此在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成功了吗?充其量中国是社会主义的一块实验田,并且是以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和财产做代价的。从49年到80年代初中国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或许更多。

所以说民主好实行,民主政治不容易实现。没有民主政治的根,民主就不会是希望得到的民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本帖最后由 Yanhuang 于 2008-3-2 16:05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