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 德国大学国际化不够

德国大学国际化不够
2008-01-30 柳戈
和德国知名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相比,德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普遍不够。非德国籍的教授人数极少,一大原因就是收入不高....



世界著名的洪堡大学
德国知名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多年来科研成绩菲然,这和这家研究所的国际化程度分不开。目前,马普所多名科研人员来自海外,四分之一的研究所所长并不持有德国护照。 相比之下,德国大学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国际化程度就低了许多。德国“时代周报”认为,在教学语言、教职员组成以及思维方式各个方面,德国大学还是非常“德国化”。大部分德国大学招聘教授的广告,采用的也是德语,因此海外优秀人才根本不可能知道哪所德国大学的教授职位空缺。 由于大学生英语水准的问题,因此不掌握流利德语的教授,在德国大学很难找到位置。另外,马普所所具有的经费和薪酬标准,德国大学也不具备。 时代周报认为,德国大学国际化程度低的最大问题正是在于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酬金偏低。德国大学教授的月基本工资只有4000-6000欧元,比邻国苏黎世大学少一半,而在美国一流大学,教授工资更是德国的三倍。即便德国联邦和州政府目前资助的精英科研项目也无法改变这一局面,因为新招聘来的所谓顶尖科研人员的工资,也要向德国教授水平看齐。 时代周报认为,德国大学若想成为国际顶尖大学,本身必须先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