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99531
- 威望
- 24343
- 金钱
- 31
- 阅读权限
- 120
- 性别
- 男
- 来自
- 菩提树下 髑髅地头
- 在线时间
- 7412 小时
|

托钵僧的城市
前一天明显有些喝高了,梦中全在撕杀征讨。次晨起身,但见云霾无迹,代之以骄阳明媚碧空如洗,庄园中色彩鲜明处处笑逐颜开的样子。先去餐室早餐,厨娘为我们准备了面包、乳酪、香肠和火腿,内容基本上等同昨天晚餐的开胃面包那一套,此外还有热咖啡和牛奶,看来意式早餐是崇尚简约的。离开餐室前,厨娘还叫我们每人带上一个小书包,里面是两个铝箔包好的夹肉和乳酪的面包、两个苹果和一瓶水,这是主人为我们提供的中途午餐,用心可真是周到。
上车后大家的情绪都非常的高昂,一路笑声不断。途中视野中不断出现远远近近山丘上的袖珍古城。这些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城市几乎全都修筑于山顶上,其最高处均矗立有鹤立鸡群的挺拔望塔或钟楼,其下便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宫堡、教堂和集市。山腰部位建造一环带有雉堞的城墙,好像是胖子腰间的武装带一样,将城市的居民和建筑围护在其间,只有相对次要或者时代晚得多的建筑才散落在城墙之外。远远望去,一层层铁锈色的屋顶鳞次顺着山势披拂下来,整个城市仿佛就是一个身披重甲的的武士,衬着蓝天的背景,的确很有矫而不群威风凛凛的气势。
这一天的考察目的地是宗教名城阿西西(Assisi),该城位于佩鲁贾(Perugia)以东,虽然严格讲已不属如今托斯卡纳的行政辖区,但是历来受到该区的文化辐射。阿西西的旧城位于一座苏巴西奥山上,在天主教世界乃是地位仅次于梵蒂冈的一座重要圣城,终年吸引着大批的朝拜者还愿观光。这是因为此处是圣者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esco或称圣方济各)的家乡和主要的活动地,圣弗朗西斯科1181年生于富商之家,少年任侠,后陷入人生意义的苦闷并通过朝圣和静修求得解脱,因为救济穷病和馈赠教会的行为与家庭发生冲突,1207年他在阿西西的广场上将衣物脱光掷还其父标志与俗世家庭决裂,自此他开始宣教并自组兄弟会性质的宣扬福音游方教派方济会,宗旨是抛家散财、化缘苦修,成员们多为对现实生活绝望寄托天国幸福的狂热分子,会中组织严密的托钵僧侣们将该会影响迅速扩大向周边各国,弗朗西斯科自己则频频出现在教皇的宫殿和十字军的队伍里面,成为当时风云人物。1226年当其病逝时,方济会已经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教派之一。1228年教皇格列高利四世(Gregor IX)将弗朗西斯科封圣并为其在阿西西墓葬纪念教堂奠基,工程于1253年结束。该建筑整体由教堂和修道院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教堂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是罗曼式的,上层过渡到哥特式,属于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我们此行的重头戏就是去圣弗朗西斯科修院教堂(Basilika San Francesco)考察其中的经典壁画。
车子驶到山下停车场,余下的朝圣路程就需步行了。顺山势迤逦而上,远远望到修院教堂的南翼,该教堂位于旧城西端的山坡上,规模宏大,尤其是外围的修道院部分,雄伟森严,层楼叠砌,远远望去,竟有几分类似布达拉宫的气势。其高大的下部建筑为上部的教堂部分在倾斜的山坡上面提供了坚实稳定的基础平台,下部的外立面上整齐地排列着许多高大修长的圆拱,它们在实现了良好的支撑性能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光影效果,这些圆拱列本是罗曼式建筑的一种基本元素。修院和古城墙相连,城墙将旧城围护其间。整个城市用当地的石灰石建成,其色调是轻盈的白色和象牙色,在响亮的阳光下充满了圣洁感。进入城门后,变得陡狭的道路被收束于石砌古屋之间,迂回曲折,好像行走于峡谷中令人难辨前程。
我们随着游人们走出一个路口后,眼前豁然开朗,面前展开一个向上倾斜的狭长广场,其两翼有比例优美的修长拱廊围合,这体系不禁令人想起了梵蒂冈圣彼得大广场的两翼柱廊,其中都暗含着欢迎拥抱教众的深意。地面上铺有黑白灰三色交替的长条形地砖,奏出有趣的节律。广场尽头坐落着洁白雄伟的修院教堂和附属钟楼,正对面门廊下一扇双开的哥特式尖拱大门里面就是教堂的下堂,旁边有台阶通向上一层平台和教堂上堂的入口。欧洲许多古教堂都有上下两层结构,一般宽敞的上层服务公众进行礼拜活动,下层其实是辟空的地基,僧侣往往在其中静修祷告,或者还可用于安置墓穴或者珍贵圣物,基本不对俗众开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