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一首 纹路

今夜
月光爬上思想的额
千万遍抚摸
因你
忧愁长出皱纹
记忆的唱针
把往事回旋在相思的纹路

今夜   
月亮是回忆的眼睛
千万遍复印
潇洒的你
今宵眠与不眠
都是凄美的和弦
唱给寂寞听

今夜   
想你的月光碎成露珠
凄凉地随风而逝
噙泪的午夜照亮
不眠的跫音
一步
一叩我的心脉

。。。。。。

[ Last edited by 雨落云低伴竹眠 on 2004-11-18 at 19:20 ]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哈哈哈

口木为呆

哎呀

可惜可惜..如此文学才女

只不过一个呆子

呵呵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哎呀

一个字谜难倒多少豪杰

认字太少

怪不得

困难困难....

呵呵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阿修赶紧奉献上你谜底吧,是困难困难了啦。。。哈哈
把你束缚住,再喂你棵杏儿。你还要什么?
啦啦啦啦啦。。。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便民服务: 你需我求 鲜花配送 Paypal使用说明 各地: 机票 中餐外卖 游戏卡 广告招商  
   
   


2004-11-18 07:45 PM                       



阿修罗之泪
版主




积分 258
发贴 1122
现金 0
存款 2378
注册 2004-4-29
状态 离线  CSuchen英文单词秀 [insomnia /in'samniə/ n. 失眠,失眠症 ]

猜杏小儿

不为奇

束字这才见功底
呵呵

谜底谜底

就不告诉你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阿修罗之泪
版主




猜一字,便知你文学几何!

口木

只猜一字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茶道之论

现代人对茶钟爱有加,从饮茶上升到品茶,讲究茶艺茶道。
     
    何谓道?我的理解首先是道理,茶道也就是通过品茶能悟出什么道理;其次是道路,茶道即是通过品茶使人找到轻松愉悦以及更高的精神感受。所以,茶道应该回答的是怎么品,能品出什么的问题。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周作人先生的理解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一日本茶文化专家说, “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道由心悟” ,必须用心灵去悟茶道。
   
    在中国饮茶方式很多,主要根据用途而定。在茶中加适合自己口味的调剂品,讲究的是茶的营养,加些特殊药材就成了保健茶。这叫“混饮”;另一类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只用开水泡茶,叫“清饮”。当饮料用来解渴,可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水质和茶具,喝时细品,称为“品茶”。当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时,称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洗雪,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我国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是中国茶道的真谛。而我推崇静、净、境、径。
   
    静为本。茶须静品,心境和缓,宁静安逸,修身养性,“静”为品茶前提。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洗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茶道也以静为美。静山之美,静水之美,静夜之美,在静中才能真正感悟流之韵,体会动之美。
   
    净为先。泡茶要洁净之水,干净器具,品茶要有洁净环境,更需人有洁净心灵,达到内外融合化一。清茶不完全表示茶之淡,也明示人际的浓淡适中,保持良好情谊。
   
     境为美。境为情境、心境。沏茶的过程很有讲究,那一举手一投足的套路和悠然神态,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先人们将茶人的身心享受归纳为“怡”,我却叫其境,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所以进入的境界不一。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心田和肺腑的每个角落时,心灵便显得空明,精神得到净化。
   
    径为归。归什么?归真,归理。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讲究的是真茶,真水,真人,真理。不仅包括茶的真香、真味,器具的真竹、真木、真陶、真瓷,每一个茶事环节的认真和求真,还包含了对人的真心,敬客的真情,说话的真诚,闲逸的真静。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 追求道之真,即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茶道可雅俗共赏,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贵族讲“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间性成佛。道家讲“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

    周游中国各地,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大街小巷都会林立很多极具东方特色的茶楼雅室,茶道已经从文化及传统中走出来,变成一种经济媒介,相信,在文化与经济的共触中,中国茶文化一定会在时空的流转中散发永恒的魅力。

[ Last edited by 雨落云低伴竹眠 on 2004-11-19 at 20:36 ]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阿修罗之泪
版主

情深
人生几何太匆匆
难免堕入情网中
有缘能见知己笑
化作浮云也从容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阿修罗之泪
版主



哎呀可以呀

我先做饭先

回眸

--------------------------------------------------------------------------------

千年前,

下凡间一游,



决不回眸

千年间

笑看人间冷暖

点评爱恨情愁

遍走神州

未曾回眸


千年后

初涉网游

结交天下好友

相逢诗文美酒

几番波折前后

聚论坛

火爆不休


佛曰

千年不曾回眸

正果已修


刹那间

江湖恩仇故事

神州论坛好友

涌上心头

心中万般愁

泪伴长江流

呜呼

已过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忽对佛吼

我要回眸

回眸

回眸。。。。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七律

闲云穿梭待冬迎,满地桐阴过眼明。
月色西厢霜露晚,更声北静客身轻。
安得金风随意转,甘霖卷起神州行。
翻翮蝶翼多双影,辗转流光独看晴。



小阿修写的诗出神入画了啦。。。。啦啦啦啦啦

[ Last edited by 雨落云低伴竹眠 on 2004-11-19 at 21:11 ]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

埙曲有感

初听埙曲,是朋友建议的。因为我跟他说过我特别喜欢古典音乐,今天遇到他,他给了一个古典音乐的网址,告诉我说,你不妨听听埙曲,一定不会后悔,我便急忙去下载了来听。

说实话,我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喜欢古琴的优雅,隐隐觉得,那“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的埙,其貌不扬,与古琴的优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但是,今夜,埙曲真真切切打动了我。。。。。

万籁寂静的深夜,那种幽深、悲凄、哀婉织成强大的吸力,牵引我走进不可预知的深洞。心随着埙曲在深洞里飘,看不到前面是什么。也没有顾虑过前面会是什么,心没有了杂念,一切都不重要了,就这样闭目走在深洞里,恍若走在时光倒流的隧道里,回到几千年前的那个旷野,月光宁静如水,秋风瑟瑟,那个神秘而傲然的身影,手捧着这泥土的制品,扬起淡淡的悲凄和感伤。其声浊而喧喧然,其声悲而幽幽然,其声哀而戚戚然,我相信,倘若听过的无人不为之而动容的,我不禁一声长叹:逝者如斯。。。。

被深藏了几千年的埙,积淀了几千年的沧桑的埙,用他积聚了几千万个日日夜夜的情感,在这样宁静的夜里,低沉地吟唱着他千年的思念,讲述着一个千年的故事。

我甚至可以在故事里,呼吸到几千年前的泥土的芳香;聆听到千年前秋风的轻吟,“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感受到秋意已深,花自飘零水自流,罗衣红泥香径,有暗香盈袖,唯伊人明月楼高独倚。每当月满西楼的时候,这个美丽的身影,借着埙曲,诉说着哀婉缠绵的相思,寻找她失散了千年的爱情。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贾平凹在《吹土为声》中说“上帝用泥捏人的时候,也捏了这埙,人凿七孔有了灵魂,埙凿七孔便有了神韵。 ”我想,这便是埙与人的渊源。 那个土制的泥胚,因火的燃烧而得以生命,因音乐的洗礼而得以灵魂。感谢上帝赐予如此美丽的生命与音乐,感谢生命让我品味如此美丽的聆听。
秋舞三江冷,水荡两心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