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看了部有关中国电影事业的小说,节选(多篇)

电影类小说中看到的





 电影这个东西,对于人类来说,无非有几个功能。一个是精神食粮,提高人的文化文艺修养;一个是娱乐工具,单纯的让老百姓轻松消遣一下;再来就是经济手段了,好莱坞一年创造的利润相当于1.2个微软。
  但是在中国,电影从来就不具备这些功能。
  在这个国家,电影艺术和其他一切舆论手段,首先要为政治服务。也就是说,政党政权要掌握文化这杆枪,要控制思想,不让愚昧的民众走了弯路。所以中国电影也由此派生出了一种其他国家电影艺术家们想都想象不出来的产物——主旋律电影。
  这个东西,乖乖不得了,乃是“中国特色”,世界上绝无仅有。这就是所谓的“用先进的舆论引导人”。
  至于说娱乐功能和创造利润这两方面,那是资产阶级的产物,是委靡落后的,怎么可能用这种落后的观念毒害群众呢?
  中国电影,是从来不需要讲票房、市场、利润和上座率的,那多俗啊?
  所以中国电影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所谓“纯艺术路线”。
  什么是纯艺术呢,举个中国体育的例子来看,方便理解。
  中国的乒乓球据说是国球,世界之首。国家每年收罗一些有天赋的少年球手,把他们集中在某地训练。市里打的好的进省,省进中央。
  这样层层选拔出来的尖子中的尖子,代表国家,一次次包圆了奥运和世乒赛的金牌。但是请注意,乒乓球打得好的是尖峰上的那些运动员,不是中国的老百姓。
  那些从小打球而没有进省队国家队又耽误了学业的小孩,连个谋生手段都没有。
  世界看到的是中国的运动员乒乓水准多高多好,而中国老百姓会不会打乒乓球,谁也不知道。
  所有的奥运体育项目都是如此。国家出巨资把体育天赋好的人全集中起来,连选拔带训练,然后让他们代表国家去争夺“荣誉”,拿下了荣誉和金牌了,中国就成了“体育大国”了。
  少部分运动员“代表”了中国人的体育素质,至于绝大部分人的体育素质和身体状况——谁管呢!多少大学“城”里连个象样的操场都没有。
  说白了,中国人干得就是“面子”工程,里面烂没烂,大家心照了。
  中国电影的一贯指导方针,也是如此,而且应该说,尤其是如此。
  国家拨钱搞电影学院,搞学术交流,培养出一代代电影专家。中国人搞纸面工夫是一流啊,在国际上发表论文,震惊了世界——这是祖国的“荣誉”问题啊!至于这些论文老百姓看得懂吗?谁在乎?居然考虑这么幼稚的问题,太肤浅了!
  所谓的纯艺术路线,说白了,就是要电影家去拿奖。什么戛纳、威尼斯,什么金棕榈、金熊银熊,全拿一个遍,就象运动员拿金牌一样。
  拿到了,中国电影就世界领先了,至于老百姓有没有电影看,谁去关心这种愚蠢的问题?
  面子最重要,表面的风光和“声誉”,当然比小民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来的重要——这就是“上面”对中国电影的要求。
  君不见,世界所有电影节,只有金鸡奖才会出现两个影帝、两个最佳导演的奇观,为什么呢?
  不能光凭艺术啊,要讲觉悟的嘛。中国的电影节,理所当然的除了艺术成就最高的电影之外,每年都要给“主旋律”留个席位。主旋律电影不拿奖,还谈什么艺术,中国特色嘛。
  这种历史问题的形成,起自文革时期,影响至今。造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今天极其恶劣的现状。
  中国电影从开始申请准拍到最后跟观众见面,从来就不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而是一个政治扯皮的过程。   首先是没有拍戏给老百姓看的电影家,“上面”的注意力都在国家荣誉嘛;然后,即使是有电影看了,由于人为的增加了那些成本,票价又贵,中国老百姓大城市小康之家一两天的菜钱,还不够买张电影票,更不用说象西方人那样周末全家出动去看电影了。
票价的昂贵,直接导致的是两个结果,一个是盗版横行,一个是观众的电影修养和看电影能力低下。
  说起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大多数人很难面对这个现实,更多的人是脖子一梗,说一句:观众永远是对的!是你们自己拍不出让观众喜欢的电影,却说观众看不懂。
  但是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中国观众电影欣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这个很容易理解,一个熟读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人去看网络小说,他的阅读水平是不是就比从来不看小说的菜鸟强?
  平时就没有拍给我们看的电影,偶尔有一部不是被政审剪的乱七八糟就是票价死贵。逼得大家只好去看盗版,盗版那种不感恭维的水准:卡带、闪花、色素黯淡、像素模糊……能完整的看个故事情节就不错了,怎么还谈得上欣赏电影?
  象这样的格局,这样的现实状况,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怎么可能会高?
  出于感情上不能接受的因素硬要说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没问题,这是不理智不正确的。但是这种情况的造成,不是我们老百姓的责任,谁该为此负责,大家心里清楚。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人文大国,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文化感知的模式根本就是非常先进的。可以说,不用给我们一个太好的体制,只要是一个不太烂,或者说还没烂到根的体制,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但是,是怎样一个烂到了令人发指的体制和指导思想,活活的把几亿人全弄成了电影白痴!
      每每讨论起这些,易青和他的同学们都会义愤填膺,捶胸顿足。不是中国人拍不出世界顶尖的电影,从奥斯卡到戛纳,到世界林林种种的所有大小电影节的关键奖项,中国电影几乎都拿过了,事实证明中国电影人的整体水平是世界前列的。
  但是,中国电影家弄得东西不被中国观众所欣赏和理解,这又是一个尴尬的现实。
  好莱坞著名的调查员乔治•;格莱尼,在《泰坦尼克》进中国的那一年,给美国人弄了一个中国电影市场的报告,在里面轻蔑的指出,中国电影是“一流的电影家,二流的放映机制,三流的观众。”并且提议梦工厂每年向中国输出的大片应该以最媚俗的商业片为主,而且数量不应超过十部——因为“中国人只配看这个”,“多了中国也消化不了”。
  乔治还声称,美国电影进军中国市场的时机远远还未成熟,因为“同我们相比,这个国家还过于贫穷了……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电影和电视的区别,常常把电视明星的演技和电影明星的演技放在一起评论”。
  这就是著名的乔治报告,这个报告从九十年代第六代电影人第一次看到并愤怒声讨开始,到今天易青和他的同学再读到,一次次象刀子一样割着中国年轻电影人的心。
  但是,世界,特别是西方,就是这样来看待我们中国的电影和中国的观众的。
  所谓的纯艺术路线,面子工程,全成了扇在我们脸上的大耳光——世上的事往往如此,为了要面子而做面子,最后往往没面子。

[ 本帖最后由 RSPCA2001 于 2007-7-1 19:29 编辑 ]
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 但是,如果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你就是徐志摩……

这个还真不敢苟同 作者觉得自己是电影白痴可能是真的白痴 我反正不觉得我是
主旋律 真以为好莱坞就不出主旋律 什么时候看过好赖屋电影里让别的国家当过拯救世界的英雄了 拿体育做比较说明作者在电影方面是白痴外更是体育白痴 根本分不清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区别

有什么该看不该看的片子国内看不到 就上网找呗 都看hd-tv格式的了 你看dvd-rip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

d9的盗版现在做的专业的比正版还好 正版的还有无良正版商在里面插广告 盗版的多角度 花絮该有的全都有
団員~~万歳~~

TOP

继续:



………我要告诉你们的,也是当年学长们告诉我的。很多无知的人粗鄙的认为,电影只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甚至有人,有很多人认为电影只是提供娱乐的一个东西,看了高兴。消遣时间而已。他们地观点,是世界上所有仇恨中国的人最愿意听到的。中国,是一个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文化的民族。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在世界很多国家,甚至是大多数国家的人心目中,是一个文化沙漠;他们甚至说,现在的中国不是古代的中国,就象古希腊人跟现在地希腊人是一回事一样,古代中华文明的传承,在今天日本和韩国,不在今天的中国!”

    ……怎么,你们中好象有人信?那是因为我们地媒体,只报喜报忧。那些西方人对着我们的电视镜头,永远在假惺惺的说着一些场面话,所以我们才会以为,他们都很尊重我们。请听一听那些倍受歧视的同胞在国外的遭遇吧,请听一听那些妖魔化中国人对我们的评价吧!现在是网络时代了,难道各位接触的这些事还少了吗?”

    “……为什么会这样?东亚病夫的时代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为什么中国还要被人看不起?是因为我们没有话语权!文化的话语权,精神形象的话语权!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言的渠道,全世界没有一个途径,真正了解中国人的想法。我们的话语权在哪里?在美国人的手上!在日本人的手上!在《拯救大兵瑞恩、在《泰坦尼克、在《星球大战》……在日本的动漫、在韩国的言情剧,在他们的手上!

    ……中国人,你们快要没有自己的文化了!你们不觉得羞耻吗!”

        ………电影是什么?电影是全世界,全人类,唯一共同认可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一种工具!世界各国的人,他们彼此之间如何了解对方,如何认知和与对方共鸣?靠的不是文学、不是诗歌、不是美术、不是音乐和舞蹈,不是任何其他东西,是电影!这还不好理解吗?其他一切文化形式都能有这种能力,因为它们对文化的输出和交流的作用只能是间接的。再优美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也只能换来西方人礼貌性的赞叹;再优美的诗歌,翻译成外语也是惨不忍睹;再好的美术、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都是非常抽象的,隐藏在音符和色彩笔墨之后的……怎么能想象,西方人能从这些形式里了解中国的文化?”

    ……我们的同胞中,有很多人没有这种觉悟。他们以为电影是和小说、电视剧、诗歌、舞蹈一样的一件东西,甚至还不如这些东西重要。他们带着嘲弄的心情走进电影院,使劲嘲讽被公认为大师的那些导演,他们一点都觉得自己嘲讽的那些内容是多么地肤浅和幼稚。比如《卧虎藏龙,明明是讲中西方精神冲突的电影。他们却关心演员有没有吊钢丝,关心人在天上飞符合不符合地心引力定律。王家卫去戛纳参加评奖,一个英国佬居然嘲笑他说——王,你永远赢不了我。你们中国人永远赢不了我。因为我拍电影给支持我的人看,你拍电影给辱骂你的人看,你们中国人是下贱地族!为什么这些仇恨中国的人敢这么嚣张,为什么他敢看不起中国?是因为我们的同胞中有人,自己在一点一点拆毁中国文化的基石!”

    “…就在东北的东边,弹丸之地的韩国。当年中华文化的一个小小分支,当年连向我们进贡都要争取资格,要求着我们皇帝赐封的小国——现在也敢向中国叫板了。很多国家甚至说,儒家文化和华夏文明的正统传承在韩国!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痛心疾首的说一句,该着人家有这个资格。因为人家就是比我们强!强在什么地方?韩国地人口不到我们十分之一,可是电影年产量是我们的两倍。每年电影输出尤其是欧美输出是我们地八倍!八倍啊!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吗?”

    一个这么小的国家,每年有这么多的电影输出西方世界,用最直观形象,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宣扬韩国的族精神,族文化,这就难怪西方人中已经有人开始认为。针灸是韩国人发明的,端午节是韩国人的节日”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如此高产地韩国电影?如果韩国观众也象我们的一些观众那样,韩国电影还能维持这种盛况吗?韩国观众每年平均每人要看2.8部电影,我们中国人每年0.8部,正好是人家的零头,这仅仅是经济上有差距的原因吗?不是的!那是因为,在韩国,只要打上国产电影的标记。所有的韩国人,只要有时间有条件的,一定会去捧场。每当有电影上映。就有韩国人,自己出钱买电影票,去留学生和外国人聚居的地方免费派送,见外国人就鞠躬,笑容满面地说——请支持韩国电影!韩国所有的艺术电影,无论大家看看的懂,几乎都会在国内院线得到首映满座地成绩。当年拍《太极旗,无数韩国人看了一遍之后没看懂,不但没有人骂,而且全国影协号召大家带全家人再买票去看,有的人为了支持这部号称韩国史上耗资最大的象征韩国精神的艺术片,买了七八次票,就为了支持自己国家的电影。不止是电影,只要是跟韩国有关的东西,韩国人都疯狂的支持。看过2002世界杯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在看台上韩国红魔啦啦队掀起的一波波红色风潮,无论那次他们进四强是不是靠黑哨,我们得说,韩国人的胜利,其实是韩国球迷的胜利,是韩国爱国精神的胜利!”

    ……说到足球,我也是个球迷。大家都知道足球不同于其他球类运动,不同于其他所有体育项目,它是世界第一运动。一个国家足球事业的兴衰,是这个国家人体育质量,乃至国民精神面貌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电影也是如此,电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一个国家的脸面,一个族的形象,世界各族人民,通过电影为第一媒介,来认识这个族,来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是怎么想事情的,他们碰到这样那样的事会怎么处理,如何反应——一个国家的电影深入外国观众的心,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占领,一种话语权的优势取得。”

    “以往,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太落后了,我们甚至相信什么文艺为政治服务,狭隘的去搞什么纯艺术路线,丧失了许多向世界推销自己的机会,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中国强大了,开放了,我们也要向世界要求公平的发言权,我们也要向世界阐述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要去征服、去侵略、去覆盖,让龙的精神降临一切阳光可以照耀到的角落!”

    ………我在网络上,常常听一些精英人士,要我们理智的爱国。我很困惑,爱国如何理智?有的爱、有的爱?有选择的爱还是有保留的爱?我认为,爱国本来就是盲目的!一个人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族,爱自己的种群,爱自己父母之邦祖宗之国的文化和精神,这难道还要讨价还价、深思熟虑?我爱中国,所以我盲目的爱中国足球,踢得好,我爱,踢得不好,我也爱!我可以爱某个足协官员,可以不爱某个球队某个球员,但是我盲目的爱着中国足球!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足球运动!同样的,我,和你,和你们,和北大电影社的每一份子,我们也同样盲目的爱着中国电影。拍的好,我爱;拍的好,我更爱!我可以不爱某个影片某个导演,但是我依然支持他们!我支持所有我喜欢看的和我不喜欢看的中国电影,我盲目的支持他们,因为那是中国人自己拍出来的电影!好的不好的,那是我们国家的电影,美国大片再好那是美国人民的,永远不会变成我们自己的!我是一个中国青年,我爱中国体育、我爱中国文学、我爱中国诗中国画,所以我当然爱中国电影,我爱中国的一切,如此而已!”

[ 本帖最后由 RSPCA2001 于 2007-7-1 18:49 编辑 ]
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 但是,如果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你就是徐志摩……

TOP

还有:

………先生与一些业内前辈只知抱怨观众不懂电影,却不知其根源。我们都知道中国观众有喜爱看故事片的传统,有崇尚真实,注重情节地特点。这些老掉牙的观点人人在说,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究其根本,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历史上来说,中国是世界各个大国古国中,封建历史最长,封建思想积存最深厚的国家;大一统、高集权的社会形态与政治形态决定了中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品格。数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教育人民要做顺,以维护稳定的统治环境和国家的和谐。顺文化必然导致艺术欣赏性格的不健全。从古至今,中国的基层文化受众只注重戏剧、文学等作品情节和再现式的真实性,中国的电影观众看电影只看故事情节,只看作品反映的生活与现实比较是否真实,却不知道这恰恰是艺术中最不重要或者比较不重要的两部分。”

    ……再有,中国电影观众基础薄弱的现状,更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现状和社会现状形成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老百姓只要能吃饱饭,他们就要进行文化消费。在西方,文化消费的主流或者说最重要的方式是电影,但是中国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依靠什么?是电视!因为在中国看电视是不要钱的。一个中国的家庭,可能一年都不进电影院,但是几乎天天都要看电视。在中国,很多不看经典名著、不听古典音乐、不看电影,更不看舞台剧话剧的年轻人,他们通过什么渠道感知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世界?除了网络就是电视!电视新闻、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是中国都市人最基本最广泛的文化娱乐项目。我们在电影院里看了到的大多数电影观众,他们都是关了家里的电视出来看电影地。”

    ……所以我觉得中国观众对时下电影种种千奇百怪的批评毫奇怪。大多数的中国观众是用电视剧的鉴赏方式和欣赏模式来看电影地。大多数的中国观众根本不知道电影跟电视到底有什么根本区别,也只有中国话里才会有‘影视作品’这个词,英文或者法文里永远不会把电影和电视合并成一个词组来说。也只有在中国,演电影的演员跟演电视的演员几乎可以窜来窜去。没有严格的界限,反正只要有钱有片酬就行,反观西方,有谁听说好莱坞电影明星去拍电视剧的?在中国的非专业影评和观众评论中,经常会出现把电影跟某电视剧相比较的笑话,单纯的电影评论也完全用的是电视剧地思维方式,其根源就在于此。”

    一席话说的这些专家们面面相觑。中国地电影界和影评界的专家都非常的高傲,他们平时都以艺术家自居,根本不屑于跟人讨论电视剧,觉得有失身份。所以平时根本不会往这方面去想。而易青感知电影的方向一直秉持他自己的所谓人本主义,平民路线。所以他会关注到基层社会的文化消费形式,这也是当初他能令孙老爷子眼前一亮的地方。

    ………电影和电视剧相比,电影更象美术、音乐作品,而电视剧更象文学作品。对电视剧而言,故事情节和再现历史地、生活中的真实非常重要,而对于电影来说,这两方面只不过是编剧学的一小部分。而编剧只过是电影六大部门中的一小部分——所以电影才一百多年时间,就发展为世界八大艺术之一,而电视剧却登不上人类艺术的大雅之堂。打个比方说,电视剧是溪流,电影是浩瀚的大海——正因为如此,中国电影的观众永远在批评电影的故事情节、或者是动作场面真实不真实之类细枝末节的跟电影本身关系不大地环节。”

    ………举个例子说,《英雄里被批评最多的一个场面就是所谓的‘泰军箭阵’。批评者煞有介事地考证历史上秦军根本不是这样攻城的,却不知道这种考证对一部电影来说毫无意义。也有很多人批评《十面埋伏里时间不吻合,刚才还在片天的竹林扔飞刀。转眼就是刘和金两人在漫天飞雪里决斗。其实这种批评意见如果发生在两部电视剧里是恰如其分的,用来批评电影就有点好笑了。处理艺术的‘大真实’与‘小真实’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之一。为了情感内淋的大真实,可以牺牲现实细节的小真实。《英雄里的泰军箭阵是为了渲染泰军的战争压力而刻意营造的氛围,为后面赵国人以生命捍卫文化文字的精神做铺垫的,是在世界观众面前歌颂中国人的文化风骨的,就这个主题而言,历史上泰人如何攻城的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大多数观众却宁可忽略了精神内涵层面的东西去关注箭阵是是真的,关注泰军打仗是是大喊‘大风’,并且对此津津乐道,其实是用电视剧的眼光去看电影。同样的,《十面埋伏中的漫天大雪是一种象征意味的浪漫场景,在情绪上是悲壮凄美的,为了加强人物情绪和主题上的悲凄这个‘大真实’,时间季节上的‘小真实’完全是可以忽略的。张一谋的处理虽然不能算绝妙,但是也可以说是中规中矩,非常学院派。可惜大多数观众只注重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场景,并欣赏画面的艺术象征意义和电影主题所捕捉的人性的真实。”

     “电视文化对电影观众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中国电影圈有个奇怪的现象,拍电影的整天抱怨看电影的看不懂电影;看电影的立刻反唇相讥,说拍电影的就应该拍出大家都看的懂的东西。其实两边是鸡同鸭讲,说的都是外语,讨论的不是同一种东西,公平的说,要是中国观众都能看的懂,那就要以故事情节为主要创作方向,那就成了电视剧而不是电影了——这种拍法就会象九十年代后日渐衰败的香港电影,成了所谓剧情商业片,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要毁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的。这种其实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没有一个电影人愿意去深究一下这种情况地根源是什么。其实搞艺术的人只要不那么自以为是,肯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想想,应该不难得出结论,事实上。没有一个电影人肯去搞电影基础教育这种赚钱的事业,没有人去告诉基层地民众,到底什么东西叫电影,怎么样叫看懂一部电影。”

    ………其实很多人以为看懂故事情节就是看懂一部电影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非专业的观众来说,看懂导演语汇,或者通俗的叫主题才能说的上‘看懂’,这也是电视剧和电影的根本区别。导演语汇其实就是导演通过电影要说的一句话。比如《英雄,整部电影就说了一句话——什么是英雄?为了理想而牺牲一切的人都是英雄,无名、飞雪、长空以秦救天下为理想。泰始皇与残剑以天下大一统为理想,他们都是英雄;《十面埋伏的主题是刘德桦的那句台词‘三年的苦恋。不如三天地相处’,深刻讨论了人性的无常和爱情地特质,《无极讲的是宿命论,一个女孩骗了一个男孩,长大就会被所有男人骗;〈夜宴的主题是欲望,欲望的无限度扩张会毁灭爱情、亲情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冯晓刚的《手机讲的是‘人,应该不应该撒谎’这个问题,导演地观点是人与人是需要空间的。适当的隐瞒和谎言可以使人际和谐,手机的出现打破了社会人关系之间的距离感,使人和人空间紧张,《大腕》是……”

[ 本帖最后由 RSPCA2001 于 2007-7-1 19:10 编辑 ]
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 但是,如果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你就是徐志摩……

TOP

原帖由 neolane 于 2007-7-1 14:17 发表
这个还真不敢苟同 作者觉得自己是电影白痴可能是真的白痴 我反正不觉得我是
主旋律 真以为好莱坞就不出主旋律 什么时候看过好赖屋电影里让别的国家当过拯救世界的英雄了 拿体育做比较说明作者在电影方面是白痴 ...


大哥,你看看我后面发的,你能确定你以前看的那些电影都看懂了吗?(美国那种一条线的商业片除外)
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 但是,如果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你就是徐志摩……

TOP

原来是枪文 8错8错 能把没落的第5代不动声色的吹捧至如此境界的 有才 大大的有才啊:blackness:
団員~~万歳~~

TOP

原帖由 RSPCA2001 于 2007-7-1 19:09 发表


大哥,你看看我后面发的,你能确定你以前看的那些电影都看懂了吗?(美国那种一条线的商业片除外)


:blackness: 要是你能把那几部电影看成那样 我只能佩服你一声有才了
団員~~万歳~~

TOP

所以说要提高大家看电影的素质啊
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 但是,如果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你就是徐志摩……

TOP

很多不懂行的人,或者不懂装懂的那种人,分不清影片分析和观后感的分别。市面上许多人在报纸或者媒体上发表了几篇观后感,骂骂导演和演员,然后就影片的故事内容大发一通感慨或者是从什么边边角角的发表一通议论,就自以为很有深度的自称影评人或者影评家了。

  拿《卧虎藏龙》来说,最典型的就是整个社会铺天盖地的所谓影评出炉,居然没有几个人能看懂这部电影的。

  最可笑的是集中的意见都反映在大家认为杨子琼她们吊威亚的那些场面拍得太“假”——这种意见传到国外去,易青身为一个中国人都觉得替同胞害臊,怎么楞把一部以人文思想为主的艺术片当成商业动作片来评论了?

  如果是普通观众去注意这些无关痛痒的边边角角也就罢了,那些所谓影评人做出一副专家的模样在那里指手画脚,实在让人喷饭——这些人的水平比考电影学院的这些十八岁考生还不如。

.......

在《卧虎藏龙》这部戏里,黎安用一条剧情明线和一条剧情暗线交替发展的手法来完成自己的导演语汇,提出自己对东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人类的未来的看法。

  在这部电影里,张子怡饰演的玉娇龙是明线,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符号,象征着欲望的无限扩张,象征着人要开放自由无限制的实现自己的欲望追求这个思想。

  另一方面,邹润发饰演的李慕白和杨子琼饰演的俞秀莲是暗线,是东方文化的代表符号,象征着人对欲望的隐忍,象征着东方人含蓄内敛的生活思考。

  在影片中,性格鲜明的玉娇龙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为了追逐自己的欲望,她从对青冥剑这一“物”的占有欲望发展到对李慕白这个“人”的占有和征服的欲望,进而扩大到对自己所在生活的彻底颠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高兴——盗剑、帮助碧眼狐狸、跟马贼头子私奔做爱、出走逃婚、大闹江湖、打伤关心自己的俞秀莲……她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对亲人和家族以及关心自己的李慕白、俞秀莲等人带来多少伤害,只图他自己痛快就行。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这小娘们儿太他妈操蛋了,狼心狗肺自私自利;但是西方人特别美国人看她就非常顺眼,脱了张子怡东方人的外壳,这个角色整个就是一个美国牛仔的内核。

  而发哥演得李慕白,典型的就是一个东方老学究。他的拜把子兄弟为他挡刀死了,他后来爱上了自己兄弟的未婚妻俞秀莲。这要是换了现代人或者西方人,还不好解决,人都死了,何况还是未婚妻,又不是义嫂,直接弄上床搞上手得了呗。可是李慕白偏偏扭扭捏捏了十几年,一大堆中国传统道义礼教挡着他,生生把人家从小萝莉等成了老女人。我们中国人很容易理解这种含蓄的东方式表达感情的方式,可是西方人美国人就怎么也看不懂,不知道李慕白到底为什么不敢上了那个女的。

  黎安导演真是大手笔。这样两条代表着东西方文化的明暗线反复交替,提出了他作为导演的思考——就是到底人类应该怎么着才行,是东方思想好,还是西方思想好?

  他在影片的结尾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单纯的哪一种思想都不好。

  无论是东方思想还是西方思想,最终都要走向灭亡——玉娇龙最后从武当山上跳了下去,灭亡了;李慕白更倒霉,被毒死在一个黑漆贼拉臭的小水坑山洞里,俞秀莲看着自己的男人死在自己怀里,孤独终老。

  但是玉娇龙死前终于领悟到了,人还是不能无限制的扩张自己的欲望,还是要讲一点东方式的忍让与含蓄——也就是说,西方思想应当接纳东方思想的思维方式。

  同时,李慕白在临死前在自己喜欢的女人怀里,终于说出了自己压抑许久的心声,宁愿在自己爱人身边做七日七夜的孤魂野鬼,也不愿修什么狗屁的大道——也就是说,东方思想走到极至也是不行的,也该学点西方人的开放和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

  黎安借助这样一个故事,把自己的导演思想表达的非常到位和完整——他提出人类文明的未来的道路应当是一条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道路,两种思想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融合后产生的新的思想力量,能带领人类走向未来的辉煌。

  奥斯卡历来对华语影片百般打压非常苛刻,但是还是不得不给了黎安这部作品四五个小金人——这片子当之无愧,可不是像那些垃圾影评人说的那样,啥也没看懂,就看出演员吊没吊威亚了。
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 但是,如果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你就是徐志摩……

TOP

还有,这可不是枪文,小说 《活色生香》 里的,后面还有,批评很多的,很客观

[ 本帖最后由 RSPCA2001 于 2007-7-1 19:30 编辑 ]
对一个MM说: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 但是,如果说的是:我想和你一起起床-------你就是徐志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