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3032
- 威望
- 5016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100
- 在线时间
- 260 小时
|

薄熙来:重庆去年破500起命案 打黑中有人造舆论
6日,重庆代表团全团会议对外开放。下午3点,境内外113家媒体的180多名记者云集人民大会堂重庆厅,其中包括47家海外媒体。 西部大开发政策,相当于当年特区和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未来10年重庆要在三个方面加倍努力
P6 ?1 v' c# J+ g* I$ Z 人民日报记者: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重庆最大变化是什么?
+ y+ c, R7 E3 c5 ]) ]7 l! n 黄奇帆: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相当于当年的特区政策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政策。10年来,重庆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台阶,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增加1000公里;经济实力和结构明显提升,GDP达到6500多亿元,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大关,工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重庆还完成百万移民搬迁,进入了推动移民安稳致富新阶段。
' c7 b# A8 c1 x8 f6 R3 G人在德国 社区 今后10年,重庆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e7 U% c" d+ o! ^' Y0 T. `
经济中心一般都是“开放中心”。上海是长江下游的经济中心,重庆要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也要靠对外开放的拉动
; W" Z( [( i# vwww.csuchen.de 中央电视台记者:惠普、富士康等IT行业巨头先后入驻重庆,重庆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内涵是什么?
. A. P# V! t! y- O7 L 薄熙来:重庆有个目标,就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在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中,只有重庆处于中西部,底子比较薄,发展困难大,赶不上京津沪,但重庆也有自身的特点。中国发展到今天,不仅要发展东部,也要发展中部和西部。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尽快把西部发展起来。今年是西部大开发10周年,有心人会发现,过去10年西部有很大发展,自己和自己比,确实是高歌猛进,但和东部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中央对此高度关切。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要努力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3年前,锦涛总书记又对重庆作出“314”总体部署,要求重庆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长江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水道,上海是长江下游的经济中心,现在中央要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对外开放的拉动。因为一般来讲,经济中心又都是“开放中心”。
9 C/ u3 L: H4 R3 W 这两年,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对外开放,国务院给予了很大支持,比如批准重庆设立综合保税区。你提到的惠普项目,就有好几家大公司联合起来,每年可生产8000多万台笔记本电脑。改革开放30年来,汽车、摩托车一直是重庆的产业支柱,但这一项目达产后,就将超过汽摩的产值,并将使我市出口总额翻番,同时有效地调整重庆的产业结构。下一步,重庆还将在对外开放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2 K) n T$ s! @9 E3 d+ O 新华社记者:重庆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
/ m: a' i8 y1 k" h- f; L人在德国 社区 黄奇帆:重庆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两年来,已初见成效。2007年,重庆利用外资仅10亿美元,2008年达27亿美元,2009年40亿美元,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今年计划利用外资50亿美元,对此,我们有信心,因为重庆利用外资的方式转变了,是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进出口也将有个大的跃升,通过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一般贸易齐头并进,可由现在的100亿美元,到2015年发展到1000亿美元以上。总之,如果我们只是闭门造车,不考虑开放高地建设,就成不了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y" w) Y, P4 ]: i
重庆有两道门非常有名,一是“夔门天下雄”;二是朝天门,伟大的邓小平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 E5 [8 I) W! D& g人在德国 社区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记者:薄书记、黄市长,总理在昨天的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推进改革。请问,重庆具体如何去推进?请问薄书记,去年,广东省的汪洋书记访问重庆时引起很大关注,请问您如何定位重庆和广东的关系?另外,今年您是否有访问台湾的计划?
. C* K) d* }7 n" |2 g! Y+ [- F 黄奇帆:重庆是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有几项重要的制度改革:一是启动公租房改革,居民住房保障变“单轨制”为“双轨制”,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二是推动林权改革和要素市场改革,落实“两翼”农民万元增收计划。三是推动城乡土地的合理流转。
; J% Z# a% c$ z: U 薄熙来:我补充两句。重庆人不仅勤劳,而且智慧,要通过改革与开放这两大动力,把重庆发展得更好。! S- a# L, p; Y" m
讲到广东和重庆的关系,两地的经济联系很密切。去年汪洋书记率队到重庆,引来500多亿投资,今年广东的同志还会来。我们密切合作,互利双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汪洋是咱重庆的老书记,历任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包括德邻、海清、国强、叙定、镇东、鸿举等同志,调离重庆后,都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时刻牵挂,对重庆人民怀有深厚感情,这是重庆发展的宝贵资源。www.csuchen.de Y/ P0 I. ~$ ?& h
至于你提到的去台湾,可以说,大家都向往我们的宝岛台湾,都期盼着祖国的统一,都想去看一看。
3 v2 \# K% R( g 南方都市报记者:刚才您谈到渝粤合作,请问您会去广东访问吗?您的夫人是律师,她的专业知识对您的工作是否有帮助?
3 n _6 s, B; o9 U) r' S人在德国 社区 薄熙来:广东我当然想去,不仅因为我的前任汪洋同志在广东主政,而且广东还有很多重庆的农民工兄弟,我很想去看看他们。我的母亲也是广东人。我们也希望到广东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
; n+ n) u2 W7 C! O* G 讲到我夫人开来,她的知识对我确实很有帮助,而且她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律师,不仅是法律知识,国际知识也很丰富。而且为了我,她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十几年前当律师,开了律师所,办得正红火的时候急流勇退,以后专心做学问,这令我很感动。
, j2 v( ~9 `; f- E& F 法国电视二台记者:重庆是一个3000万人口的直辖市,但名头还不够响亮,怎样才能把她变成一座国际知名城市?; y1 u* o) U+ g0 q6 m( K
薄熙来:法国人对重庆的了解应该多一些。我们中国伟大的邓小平就是从重庆的朝天门码头赴法勤工俭学的。重庆有两道门非常有名,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朝天门,这是邓小平走向世界的地方;另一个是三峡的夔门,万里长江上,有“夔门天下雄”!希望向法国人民好好报道一下。谢谢。
9 C3 k; w- k" m2 ~ “唱红”就是扶正,“打黑”就是祛邪。一个人,一个城市,有了精气神,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9 d- I9 t& c! r, B人在德国 社区 新京报记者:重庆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反响非常大。请问薄书记,推动红色文化有何感想和收获?您是否了解重庆市民在这次活动中有什么收获?人在德国 社区5 [8 w* t k/ v3 X
薄熙来:关于“唱读讲传”,跟大家说明一下,“唱”就是唱红歌,“读”就是读经典,“讲”就是讲故事,“传”就是传箴言,“唱读讲传”是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一整套建设方针,很有必要。
. U) r/ z M8 h7 n8 m6 [6 d* t 一个城市的发展既要物质文明,也要精神文明,需要有精气神。中医讲究扶正祛邪,一个人得了病,不管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恢复元气,就没有精神,干活效率就不高。一个城市如果萎靡不振,没有精气神,也不会有大出息。而“唱红”就是扶正,“打黑”就是祛邪,重庆就是通过“唱红打黑”,扶正祛邪,振奋了全市人民的精神状态,从而效率大增。
: X5 S8 \- a# ^www.csuchen.de 现在到重庆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都能唱几首红歌,老大妈、老大嫂也愿意唱,红歌容易普及,容易被老百姓接受。不仅“唱红歌”,还有“读经典”,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小学就要读,包括《岳阳楼记》,《爱莲说》,还有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勃的《滕王阁序》,虽然很长,但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同学,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我很为重庆的孩子们自豪。“讲故事”,我希望大家锁定重庆卫视,那故事讲得是栩栩如生。还有“传箴言”,不仅有毛主席的话,庄子的话,荀子的话,还有重庆人自己编的格言,也很生动。人在德国 社区* Z. W- g. S/ v2 N7 ~) u
2010年,重庆将启动两件大事:一是给中低收入群众盖房子,二是推进农村万元增收计划
3 ~5 X' q; R6 L7 h. d4 o! x 人民网记者:薄书记,您春节时说,今年要给老百姓盖房子、找票子,很多年轻的朋友打算放弃“蜗居”、“蚁族”生活,到重庆去。重庆有这么大的财力和地皮盖房子吗?- b2 Y( [* p$ p8 A+ H% e. \$ i! k
薄熙来:我要纠正一下,“盖房子”,是我特别主张的,但“找票子”,我还没有说过。今年重庆民生工程有两大重点:一是给中低收入群众盖房子,二是农村万元增收计划。这两件事,奇帆市长正带领大家全力以赴策划。
1 M! q6 O0 \7 R$ s# z 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是土地革命,当年毛主席搞土地革命,唤起工农千百万。革命成功了,人民政府还要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这也是几千年来人民的向往,杜甫就曾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民生四大要素“衣食住行”,现在重中之重是解决住房问题。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要给中低收入的群众盖房子,今年重庆市集中精力研究这个问题,市政府已有一个大计划,正在全力推进。
0 X& Z0 H: W* ]2 k% N1 U3 D( ^4 X 第二是农民的万元增收计划。重庆与京、津、沪不一样,农村面积大,农民特别多,有18个国家级贫困县。我们决心用三年时间,让95%的贫困农民户均增收万元。这个事难度不小,从今年开春起,就要举全市之力,把贫困农民兄弟的事儿解决好。这位记者朋友,如果你的提问是帮助贫困农民“找票子”,我赞同。
, W5 \! K% ]8 S+ H, d, Q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公租房建好后,如何保持其公益性,避免成为部分企业谋取利益的工具?如何保证公租房的正常流转,避免出现公房时代一住就是一辈子的现象?
* }+ j4 Q5 I: }www.csuchen.de 黄奇帆:公租房是政府的公共财产,不会成为任何企业谋利的工具。对公租房,政府不收取土地出让金、配套费、税费,也不提取任何建设项目转让的利润,成本比商品房低40%多,租金也比较低。
0 T' O" p; k9 X% a: o人在德国 社区 公租房建完之后,由公租房管理部门管理,几年后住户退租,要还给公租房管理部门,任何居民没有谋利的机会。这不像经济适用房。有人买了经济适用房,几年后转手卖出去,可以获取巨大的差价,从而滋生灰色交易,公租房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 `3 ?, ^, D& ^- C3 q6 O- ]) J人在德国 社区 第一财经日报:温总理报告提出,要警惕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重庆地方融资平台状况如何?
# G4 Z$ u% W( }. d" Hwww.csuchen.de 黄奇帆:评估融资风险,要看几个数据:一是财政负债余额要控制在当年财政收入的60%以内,二是财政负债余额不超过当年GDP的20%。现在,重庆财政性债务余额有1000亿左右,而每年可用财力是1800亿,债务只有财力的50%多一点,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4 [ E5 `1 P! n) C3 c3 ]% ^
干部多干点活儿,累不坏,勤能补拙。真要没活儿干,才会闲得发慌
, z2 X3 B5 s7 i6 X" S3 T: u 大公报记者:有人说,2009年,重庆的干部有点“官不聊生”,他们在薄书记的领导下,大下访,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满负荷地工作。请问薄书记,您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效果怎么样? 3 H" c+ @5 G1 L: l% C
薄熙来:现在的生活条件,和五六十年代大不一样了。那时候生产力落后,粮食是个大问题,现在吃得好,有的人还营养过剩,工作强度大一点,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型(众笑)。我们的干部多干点活儿,一天八个小时,十个小时,甚至更长一点时间,累不坏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多用心,工作时间稍长一点,就能做得细致一点,质量高一点。www.csuchen.de! S+ J2 g1 f# f$ T6 a- S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真正进入公务员队伍,而且还能有个一官半职,那是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的事。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拼命干一番事业!这两年,我眼见重庆干部很出力,但没有谁觉得吃了亏。“官不聊生”之后,反而个个精神饱满,感到很充实、很痛快;真要没活儿干,那才会闲得发慌,闲得难受!www.csuchen.de% I3 S6 |$ \# C. J: J2 G' o, k+ @
重庆人民很能干。比如,“森林重庆”建设,一年种了十年的树,绿化800多万亩,占全国的1/10。40个区县比着干,互相促进,去年是牛年,大家使出了牛劲,今年就要变成40只“小老虎”,把工作做得更好!
2 F+ {8 x0 V% I# O7 S& Y2 t 重庆、西安、成都三地合作密切,将携手构建“西三角” S' W" |4 l/ J/ q: L1 M
中国新闻社:去年“两会”,重庆提出西三角经济区的概念,但有媒体称,重庆、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同质化竞争严重,出现了“自相残杀”的局面,对此,您作何评价?
. n" ?9 Z L4 P; J/ ^ 薄熙来:你的问题让我很困惑。重庆跟西安、成都,好还好不过来呢,怎么会自相残杀?大家从内心非常友好,见了面也非常亲切,陕西、四川遭受自然灾害,重庆人及时伸出援手。现在大家正在积极思考,携手构建“西三角”,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你得到的印象肯定是一个歪曲的、不正确的印象。
( D1 K' N* ~- o# l2 s- c |* h7 J 那些腐败分子贪了那么多财产,如果我们一无所知,还让他们在台面上摆来摆去,老百姓能不遭殃吗?) m4 _3 E8 M3 i' X# v0 G
南方都市报记者:重庆已经启动财产申报制度,为什么首先在司法系统开展这一试点?
6 J$ i: x1 o/ H$ M: w& Q7 [/ e" } 薄熙来:这是重庆司法系统主动提出来的,市委支持。这次“打黑除恶”,重庆司法系统出了不少问题,教训是深刻的,文强、彭长健、乌小青、陈洪刚等,不少都是公检法司重要岗位上的人,有些犯罪数额巨大,乌小青与他的情妇胡燕瑜两个人“做鬼”,搞了几千万;文强、陈洪刚竟贪占了十几、二十几套房子,老百姓买一套房子都困难,他们却贪了这么多,执法犯法,胡作非为,岂有此理!这些人贪占了这么多财产,如果我们一无所知,还让他们在台面上摆来摆去,老百姓能不遭殃吗?我们起码要“耳聪目明”,应该了解他们到底有多少财产。申报财产是个办法,因此市委支持。
R2 Q# x. e( s0 | 对“打黑除恶”是不是满意,应该由广大群众来评价
7 f4 z3 B1 T& k/ }8 {+ A 京华时报记者:薄书记,重庆“打黑”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您对当前重庆“打黑”成果是否满意?有什么感想?下一步有何打算?
; G- `8 u6 M% P$ ~ 薄熙来:对“打黑”是否满意,这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这个评价应该留给广大群众来做。两年前我刚到重庆,就注意到人民群众的大量投诉。通过“打黑除恶”,确是吃了一惊,原来有这么多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过去一年,全市光命案就破了500多起,有的已经积压七八年了。试想,一个家庭死了人,多少年破不了案,是一种什么心情?人民政府理应为这些家庭伸张正义。人在德国 社区! m. A% b2 S6 u; J
刚才这位记者问“是不是满意”,其实想到死了这么多人,哪还有心情来说满意不满意?好在还是破了不少命案,为这些家庭消除了多年压在心头的疑案,也算稍稍安定一些吧!但还有五六百起命案没有破,还远不能松劲,要继续努力奋斗。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黑恶势力还会千方百计地钻空子,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 U2 | T) x
如果说满意,我倒是对重庆公检法这支队伍在这次斗争中的表现很满意,他们直面黑恶势力,很勇敢,很有战斗力,也很有智慧,而且依法办事。在一年时间里就破了这么多命案,平均一天1起多,而且件件证据落实,件件符合程序。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叫好,好多老百姓拿着锦旗,到公检法门前表示感谢。如果说感想,那就是人越正派就会越有才干。通过这场斗争,锻炼了队伍,也培养了一批人才。
) G+ T- P6 Q9 i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重庆“打黑除恶”备受关注,力度之大全国罕有,重庆的黑恶势力是否比中国其他地方更严重,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重庆经验能否为中国其他省市借鉴?
: v2 R6 Y6 p- g& s( h# ? 薄熙来:讲黑恶势力,全世界大同小异,像美国、意大利,黑手党之类有的是。中国一些地方也有黑恶势力,多多少少,程度不同。据我所知,不少省份打黑除恶的力度很大,取得的成效也很大。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我们要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打黑除恶”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必须认真抓好。www.csuchen.de, o* }- d& P7 i' [) e( O+ x) {
全国各界哪一个界别,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谁触犯了法律都应被依法追究
- y" ?* p+ z1 n R+ F/ ]0 _2 ^人在德国 社区 京华时报记者:您怎样评价李庄案?
7 O& C) K& L9 q. Uwww.csuchen.de 薄熙来:讲到李庄案,经过一审、二审,并已经宣判,结案了。《重庆日报》发了一篇报道,从头到尾讲得很详尽了,是实事求是的,是负责任的。“李庄案”只是“打黑除恶”中的一个插曲,我注意到了,网上报道很多,评论也不少。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关注,倒值得静下心来好好思考。
n0 z% n, m M @$ s9 h 我觉得有几点:第一,事实清楚。李庄教唆黑恶势力头目龚刚模翻供,而且编造事实,说公安机关把他吊了八天八夜,大小便都失禁了。龚刚模举报了,连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还有6个证人当庭作证,李庄本人在庭上也供认不讳。第二,程序合法。按照我国法律,包括欧美国家,书证也是合法有效的。而李庄案,6个证人出庭作证,回答律师提问100多次。审理也很开放,媒体、各界代表,包括李庄的家属都参加了。第三,重庆“打黑除恶”是敞开大门的,外来的律师比重庆本地的还多,那么多律师到重庆,不也就是一个李庄出了问题吗?
: E' y A, [, Z: {( |- f: T 重庆是善待律师的。但如果辩护律师教唆当事人作伪证,触犯了法律,我们却装聋作哑,不闻不问,只要涉及到律师的事,一概不管,一概豁免,那不就成无政府主义了吗?那不就无法无天了吗?中国的法律又何在呢?我们毕竟还有这条法律啊!我们按中国的法律,处理了一个违法的律师,怎么就引起这么多人大惊小怪呢?我也感觉很纳闷。我们已把全部事实公诸于众了,愿意洗耳聆听全国各界的评价。我认为,全国各界哪一个界别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谁触犯了法律都应该被依法追究,这就是我们的态度。8 u$ i# Y1 A$ N' n" F
远在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和哈尔滨的网友都关心山城重庆的打黑斗争,感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0 h% u! O, e* f6 s
中国青年网记者:薄书记,您说重庆打黑,您在网上也看过很多评论。请问,您对网络民意有何看法?www.csuchen.de, v; c' W; y+ \+ \
薄熙来:我有时候也看看网络上的民意,我注意到,95%以上的网友都支持重庆“打黑”,远在兰州的,乌鲁木齐的,呼和浩特的,哈尔滨的,那么远的地方,都在关心山城重庆,鼓励我们把“打黑”进行下去,我很感动,感谢大家。3 h5 ]- v' q/ v2 ^4 H! Q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提出质疑,从数量上说,因为不足5%,一般就叫“杂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支持。这其中,有的是善意的,但不了解情况;有的是触及了他本身的利益,踩到疼处了;极个别的,和打击对象有联系,所以对这些“质疑”,我们并不介意。
z4 B$ F* I0 f4 x: s/ H( @人在德国 社区 在“打黑除恶”的过程中,确实有人在造舆论,比如“程序出了毛病”啦,“你们打‘黑’是不是‘黑打’”啊,“是不是又在搞运动,搞‘左’的一套”,等等……面对这些言论,重庆的同志是清醒的。从一开始,我们就提出一个大原则:在定性上,不压低也绝不拔高;在范围上,不缩小也绝不扩大,一定要实事求是,依法办案。打黑是有压力的,我很赞赏同志们,包括咱们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一些女同志,像公诉人么宁、贺贝贝等,还很年轻,就敢于直面那些黑恶势力,义正辞严地提起公诉,后来立了功,大照片登在报纸上,也不怕报复。这就像鲁迅先生讲的,我们的民族需要一批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过去需要这么一批人,现在强盛起来了,仍然需要这么一批人,一批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人。www.csuchen.de |/ |3 ?, H4 S6 a4 Q
你代表网络界提出这个问题,让我也想起,有那么多有激情,有正义感的同志,讲了很多富有感情的话,我感谢广大网友,感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
-
1
评分人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