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几篇有关国内股市的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应该是国内最好的经济类报纸了。个人比较喜欢。转贴几篇文章。

A股4000点:散户的狂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5-13 09:22:23


  A股4000点:散户的狂欢
  5月9日收盘后,这些基金经理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太牛了,还是散户厉害!”
  
  本报记者 汪恭彬 上海报道
  
  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当日,两市再次创出成交天量,上综指和深成指成交量达3803.84亿元。
  在又一次的天量天价中,市场的分歧在继续加大。一位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在下午1点15分时对记者说,“如果你是自有资金,我建议你暂时出局。”
  多位基金经理在盘中接受记者采访时称,5月9日采取了适当减仓。不过,收市后这些基金经理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太牛了,还是散户厉害!”
  数据显示,108万新散户在4月30日进场。5月8日,又有42万他们的同盟军加入了这场游戏。
  “大智慧”公司董事长张长虹认为,大规模散户入市的效应应该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其改善了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使得A股市场从前两年的机构博弈为主演变成了多方博弈,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有部分散户缺乏风险意识,造成了目前市场局部投资气氛比较浓厚,这一块需要继续大力加强投资者教育。
  他建议不要急着对当前的散户现象下一个简单判断,“有些时候,现在看起来的非理性行为,其实若干时间后回头来看,恰恰体现出一种市场化的理性。毕竟从长远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还很大。”
  在上市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中,看多者们也能轻易找到继续做多的理由:国信证券最新的一份市场估值月报指出,由于季报业绩充分释放,4月30日A股市场的整体PE(市盈率)已从3月底的37倍下降到35.12倍,沪深300的PE也仅为30.98倍,估值压力趋于缓解。
  
  25分钟惊险一跳
  “我感觉很不好。”5月9日下午1点15分,上述投资总监说。
  记者与他的通话持续了11分钟。在拨通电话之前的1点03分,上综指仅用25分钟,便从上午11点08分时的上涨61.67点直落而下到73.39点。
  因为大幅下跌始于午间休市前22分钟,且下探凶悍,两市半日即伴有近2000亿的天量成交,这让颇多人担忧大盘是否重演2.27行情。
  这25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从盘面上看,中国联通、工商银行分别在涨停和涨8%之位突然掉头,中国石化也在这25分钟直落3%,前期热点股则直接倾泻而下。
  午间休息时,记者联系了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
  这位私募的负责人表示,“不好判断下午的走势。”
  不过,其控盘的数亿信托计划的资金,目前仅3成仓位,全部持有封闭式基金。其他则用于申购新股。
  9日行情走势蹊跷。
  与上述投资总监通话结束后不久,上综指即快速反弹上扬13个点,银行、地产等大盘股继在上午发力后,下午再接再厉。
  “短暂反弹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要关注股票涨跌比的家数。”他说,“多数下跌,而且很多股票都跌了7%以上,这并不是好现象”。
  记者问,相比3月底,4月30日的整体PE反而开始下降,是否意味着投资又开始便宜了。这位投资总监表示了怀疑,其给出的理由是一季度的业绩增长是否能持续。
  “如果是做绝对收益,我建议可以暂时出局。”他说,“就我所知,深圳很多专业的投资者已经选择离场”。
  记者随后联系的另外一个投资总监也建议可以暂时离场,作为公募基金,他说,“我下午会适当减仓,但幅度会非常小”。
  另外一位基金经理则表示,他目前的仓位仍在7成以上,今天尽管减了点,但主要是调整仓位,并没有实质性减多少。
  “有不少基金的仓位比我们的高。”他说,“这意味着即使回调,空间并不大”。
  
  击鼓传花游戏
  数据显示,4月份A股个均涨幅接近29%,年初至4月底涨幅达82%。其中散户推动力量明显:低价股成为大盘上涨的主要动力;成交量急剧放大;换手率快速提升。
  4月份,小盘股指数和低价股指数分别大涨133%和165%,远高于同期上综指20.6%的涨幅和沪深300指数27.9%的涨幅。
  “我们持有的仍然大多是大盘蓝筹股。”该投资总监说。
  中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今年前4个月,尽管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占比是4:6,但交易量占比上,非机构投资者却占到85~90%。以散户为主导的非机构投资者交易频繁,4月份个股日均换手率高达6%,远高于2006年全年2.4%的水平。
  其中,低价股的换手率显著高于高价股。
  在散户的簇拥下,市场的PE结构也发生了激变。
  国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从市盈率分布频率上看,4月份与3月相比,50倍市盈率以下区间的公司数量继续呈减少的趋势,其中10至20倍的公司数量减少了30家,20至30倍区间的公司数量减少了37家。
  而50倍以上区间的公司数量则出现大幅度的增加,50至100倍和100倍以上区间的公司数量分别增加了50家和100家,其中100倍以上区间的公司数量增幅最大,高市盈率的公司进一步增多,显示出市场投机气氛相当浓厚。
  申万研究所则在一份名为高处不胜寒的市场运行特征报告中说,4月30日上海A股算术平均价格为15.42元,平均PE(扣除亏损股)为41.7,平均市净率(扣除负资产股)为4.73,逼近2002年6月的水平(分别为43.9和5.12)。
  在申万风格指数中,表现最好的三个指数分别是低价股指数、低市净率指数和高市盈率指数,涨幅在37.5%和40.2%之间。表现最差的3个指数分别是新股指数、高市净率指数和绩优股指数,涨幅分布在15.3%和23.5%之间。
  “基金根本做不过散户。”一投资总监说,“很多散户现在赎回,买低价股、重组股。”
  这位投资总监称,尽管基金公司也投资了部分重组股票,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股票注定成为配角。
  而恰恰是这些股票促成了前4个月的牛市行情。
  散户对ST股也情有独钟。4月份涨幅前3名的股票均为ST股,分别是*ST长控、ST一投和S*ST合金,而跌幅前10名中也有4只ST股,显示ST股被充分炒作。
  
  5月的天空很蓝?
  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单纯从数据上看,两市的整体PE在降低,这可能得益于大盘蓝筹股近期没有大幅上扬和业绩释放的原因。
  因此,在接下来的行情中,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大盘蓝筹股。数日之内,已经有多家研究机构发布报告,认为5月份大盘蓝筹的表现将值得期待。
  例如,渤海证券研究所在“坚持做多蓝筹———5月份投资策略报告中”中认为,“对于增量资金而言,我们建议从股指期货推出的角度,密切关注大盘蓝筹股。”
  5月8日和9日,万科等大盘蓝筹股的启动,似乎也从侧面验证了这种判断。
  不过也有不同观点。
  有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认为,大盘蓝筹股很难上演去年下半年的类似行情。他认为,在两市中,尽管招商银行的A/H溢价不高,其他金融地产股的价格却并不便宜,或者说没有去年下半年那时候的便宜,因而缺乏类似去年启动时的基础条件。
  另一位投资总监则从资金面上分析说,现时基金公司的仓位都非常重,新发基金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建仓,因而很难抽出大额资金去追逐大盘蓝筹股。
  “就像招商银行,今天成交1.5亿股,就要30个亿,一下子哪里有这么多?”一位基金经理也表示赞成。
  因此,在接下来的行情中,基金们所重仓的蓝筹股能否重新崛起,事实上将意味着股市的主导权将由机构还是散户来掌握。
  而对于大势的研判,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邱劲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负利率环境和投资渠道的有限催生了股市的泡沫。
  “现在股市已经局部进入了博傻阶段,我现在只关心哪一天开户数突然降低。或许那一天才是拐点。”上述投资总监说。
  “每到一个整数关口,大盘都会震荡。3000点时甚至还造出一个双顶。2000点之前的1700点时也调整了一段时间。这一次到4000点,震荡可能不可避免。”一位投资总监说。

4000点前夜 私募“出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5-13 09:30:37


  本报记者 简俊东 深圳报道
  
  政策冷风依然无法压制如火如荼的资本市场。
  5月9日,上证指数一度大跌71.70点,但下午却在中行、工行和联通的拉抬下振荡走高,大涨63.07点,稳稳立于4013.08点,涨幅达1.60%。成交量放大到2574.8亿元,比前日放大500亿元。
  虽然指数最终以大涨收盘,却挽留不住机构资金撤退的决心。
  
  系列举措降温
  一位私募人士的忙碌和操纵市场有关条例的可能出台不无关系。
  5月8日,上证所发布一则市场公告函,称“鉴于个别证券账户近日在股票交易中出现严重异常交易行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6.5条的规定,本所已采取措施,对万联证券广州石牌东营业部两个证券账户股票交易权限予以限制。”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两个账户均为私募开立的账户。
  同在广州私募圈内,万联证券石牌东营业部的账户被限制交易,使得这位人士感受到无形压力。
  “操纵市场条例会是近期将密集出台的系列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方面正在考虑系统性地为股市降温。”某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基金人士告诉记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关于股市泡沫的言论也是系统性降温的环节之一。
  在近日10国集团央行行长巴塞尔会议召开前接受采访时,周小川公开承认,目前股市泡沫确实令人担忧,他表示央行正监控资产价格以及通货膨胀。
  系统性降温措施同样少不了交易所的参与。
  5月9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股份管理业务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业务指引》。
  上证所指引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深交所指引自发布之日实施。
  文件特别强调,上市公司董、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指引规定的,交易所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对监管风暴感到恐慌的不仅是私募基金。“据我们了解,业内不少基金在‘2·27’的时候已选择将仓位调低,但后来发现踏空,又被迫追进来,但最近又有不少基金开始选择将仓位调低。”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公私募基金撤退
  记者了解的信息显示,现在头脑发热的主要是散户,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其实大部分都在选择撤退。
  从五一长假前的几个交易日开始,出货成为记者接触到的大部分私募基金的一致行为。
  5月8日上午,福建某私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已经跟营业部预约今天转走1000万元,我们准备这段时间都不玩了。”
  同日,深圳某私募基金人士也在早上开盘就全部清空股票,随后在尾盘时少量买入一些大盘蓝筹股,但5月9日早盘时,这位人士再度抛光所有股票。
  令人担心的是,这并非个别小私募基金的个别行为。
  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某规模达到10亿元阳光化运作的私募基金,早在五一前已基本上清空所有A股股票。
  与基金的谨慎大相径庭的是散户入市热情高涨。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从4月11日开始,A股每日新增开户数均在20万户以上,4月24日和4月25日两个交易日,这一数字甚至突破30万户。
  散户已取代基金等机构成为市场主宰。
  按照开户数据测算,即使新开户的散户人均入市资金1万元,每天进入股市的资金就达20亿元以上。
  而4月仅有5只基金成立,募集的基金总额也仅约427亿元。
  目前正在募集的股票方向基金则仅有融通、华商、富国以及国泰旗下的4只基金。
  “现在的散户非常疯狂,我们近段时间打电话到银行做银证转账,经常是打一个小时电话还是在忙线中,感觉银行系统已经快要瘫痪了,很明显,这就是市场反向指标。”上述深圳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清空股票的原因。
  但不愿撤出的同样大有人在。“现在是最微妙的时候,散户往前冲,基金往后撤,最终要看散户赢还是基金赢,如果散户赢了,市场应该就直接冲上5000点,所以我们现在不撤,但是会转为持有流动性好,同时有业绩支撑的大盘蓝筹股,同时密切关注盘面。”在以敢死队闻名的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大户室,陈先生如此告诉记者。
  陈先生认为,从“2·27”之后就是机构和散户博弈,公募基金经理近期开始减仓观望,但如果市场持续大涨,公募基金迫于业绩压力,即使知道风险高,他们也会被迫重新加仓,这将导致指数继续大涨,进而吸引更多散户入场,5000点指日可待。
  同时陈先生也做好了散户在博弈中“输”掉的准备。
  “如果最终散户输了,那么市场加剧回调。因此,现在市场处于向上走或者向下走的十字路口。如果向下的趋势明朗,我们也会快速撤出。”陈先生告诉记者。

1

评分人数

Share |
Share

现在应该是比较敏感的时候。今天大盘走的就是一条蜿蜒向下的路。个股倒不似二月份那一次全面下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