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企业股价怪现象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雅米尔•安代利尼(Jamil Anderlini)香港报道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前天,当中国内地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市场暴跌之时,一件奇怪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了。A股当天大跌6.4%,但其它类别中国企业股票的跌幅却差别很大。

H股(即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股票)仅下跌2%,而在内地上市以外币计价的B股跌幅则超过9%。

这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提醒人们:由于中国实行资本管制,加之国内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的看法不同,中国企业不同类别的股票分别出现了较大的折价或溢价,具体情况取决于股票的上市地点和计价币种。


截至前天收盘,根据2007年企业预期每股收益计算,上海和深圳市场上A股平均市盈率超过34倍,而香港H股则为17.5倍。鉴于在港上市的143家内地公司基本是中国最大、最好的企业,这种差异多少有些违背常理。

当企业在多个市场上市时,其估值甚至会变得更加令人困惑。

截至前天收盘,即使经过了大跌之后,在H股和A股两市交投活跃的42家公司在内地的股价也比香港的股价平均高出93%。

一些企业还发行了B股,上海市场以美元计价,深圳市场以港元计价。目前,有86家企业同时发行了A股和B股,B股股价比A股股价平均便宜近70%。

汇丰(HSBC)地区股票策略师Steven Sun表示:“除了交易市场不同外,中国企业各种类别的股票没有实质差别。由于中国实行资本管制,这些股票不能互替。”

由于无法在不同市场间套利,不同市场投资者人气的不同便决定了股价的不同。

银河证券(Galaxy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估值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投资者认为,这些股票并没有国内投资者认为的那样值钱。”

作为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全国社保基金(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Fund)理事长项怀诚上周描述了内地投资者的典型风险心态。他表示:“股市就像啤酒,有些许泡沫是正常的,没有泡沫就不是啤酒了。”

中国政府前天宣布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率,成功打压了股市,但对于如此之多的中国投资者而言,冲进已经过热的股市,潜在理由仍然存在。

中国人的投资选择很少,而一个不到两年就涨了3倍的市场充满了诱惑力。与此同时,超过3%的通胀率意味着,他们在低收益银行储蓄账户中的存款,实际利率其实是负数。

由于银行里的个人储蓄存款超过17.4万亿元人民币(2.275万亿美元),所以,还有大量燃料可以添加到股市狂潮中。

最近的市场走向也突显出落伍的B股市场存在的问题,为当局增加了一个需要操心的事情。

上周四,在美联储(Fed)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发出警告,称中国市场即将出现大幅回调之后,A股市场几乎没有变化。

不过,在同一天,最初针对外国投资者开设的B股市场下跌超过5%,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市场对境外人气更加敏感。

其实,B股最近一直极其动荡,一天之前下跌近7%。此外,绝大部分B股由国内个人投资者持有。中国从2001年开始允许境内居民投资购买B股,而这些人之中,很多人从来就没听说过德高望重的格林斯潘先生。

从那时起,规模相对较小、流动性也较差的B股市场就经常出现剧烈变动。不过,B股非但没有反应出中国市场上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的更加谨慎的观点,反而极易随谣言而动。这些谣言称,中国政府即将把B股市场与规模大得多、价格也更高的A股市场合并起来。而一位高级监管官员曾表示,这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合并被搁置了下来,因为政府内部对如何合并存在不同意见。

尤其是如何处理其余的B股外国持股人,也还有一些问题。法律不允许这些人持有A股,除非是通过一个规模有限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计划来持股。
1

评分人数

Share |
Share

这篇文章还是客观的。

是完整的转发了吗?我觉得怎么话说到一半没完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