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圣诞大餐----每一位摄影人的必看好文(Zeiss m42)

推荐一篇难得好文,不亚于当年得G2 ,不过如果只喜欢自动头,那就不要再向下翻页了,喜欢的朋友慢慢品尝吧, 注意消化不良, ok jetzt gehtz los.....
(斑竹置个顶吧)
        
        --  【器材评点】我的蔡司主义
        ——每一颗ZEISS都有一段神话

题记
凌晨4拍两只M42人气王中的JENA MC Flektogon 2.4/35(另一之为Jena MC 3.5/135)失败,价格被飙到太高,只有放弃。由此搜来更多的货源准备拍。无论如何有几只ZEISS头是一定要入手的。由此又查阅了一些相关的文字,其中包括200662bullcai在色影无忌中发表的《蔡司主义》,北方20041021日发表的《关于镜头(35mm相机)的选购》与酥饼多年来在其blog(酥饼的BLOG)中关于ZEISS的理解与偏爱。我对于ZEISS的偏爱也多是由于受到酥饼的影响。再次谨至感谢之意。于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了解SLR领域的ZEISS。另外特别感谢吉吉同学在相关德文方面所提供的帮助。
CARL ZEISS,数十年间始终让人感受并景仰着它所创造出的神话。二战后德国被分为东德与西德,前苏联与美国对于德国梦幻的科技基础始终还是多有觊觎,最著名当属战后美国获得的喷气机技术与前苏联获得的导弹技术。同样,对于ZEISS等光学仪器生产品牌的争夺也可见一斑。ZEISS原厂坐落于东德境内,巴顿将军挖走ZEISS的管理阶层与工程师于西德重新组建ZEISS,并且开发出今天仍广为传诵的T*镀膜,而原厂设备、设计图、原料等则留在了红色铁幕之下。位于JenaZEISS原厂为了彰显正统在原本的Carl Zeiss的名字后面加了Jena以为区别。由于CONTAXPENTAXM42接环机的相继停产,ZEISS镜头也随之消声匿迹,虽然在SONY的傻瓜机中多有出现,笑,这样的ZEISS未免太过儿戏。同样的,终于得益于与SONY的合作ZEISSALPHA 100上得以复活,虽然未免浪费,但ZA系与KM多年的沉淀与SONY的商业意识还是值得期待。同时,ZEISS终于熬到NikonF接环知识产权过期,分两批推出了6ZF系镜头(PLANAR/DISTAGON/MAKRO-PLANAR各两枚^_^这也是促使我选择Nikon的一个理由)。

[此贴子已经被简凝于2006-12-24 0:13:29编辑过]

              
--  作者:Phantom
        --  发布时间:2006-12-12 0:08:00
        
        --  
        关于为什么选择ZEISS的理由
首先,更正一个同样广为流传的误解,就是选择ZEISS就是烧设备,那这里就要说为什么是蔡司主义而不是莱佧(Leica)主义或者间宫(Mamiya)主义。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ZEISS更加平易近人,仅仅千余的P 2/45足以与价格几倍于它的镜头抗衡。原因在于ZEISS镜头在不同光圈下的不同表现,使得它可以一头多用,同时兼备梦幻般的效果。关于为什么会这样,将在下文中具体谈到。

首先,更正一个同样广为流传的误解,就是选择ZEISS就是烧设备,那这里就要说为什么是蔡司主义而不是莱佧(Leica)主义或者间宫(Mamiya)主义。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ZEISS更加平易近人,仅仅千余的P 2/45足以与价格几倍于它的镜头抗衡。原因在于ZEISS镜头在不同光圈下的不同表现,使得它可以一头多用,同时兼备梦幻般的效果。关于为什么会这样,将在下文中具体谈到。
其次,同样作为价格因素,由于ZEISS的多年沉寂,事实上多数M42接环镜头都已经饱偿时间的流逝并见证过太多的优秀作品。虽然二手甚至多次转手的M42接环ZEISS头的交易量已经大不如前,但仍然可以买到。当然网拍时很难对这些饱经沧桑的神话作出一个品相的判断,但价格多数绝对公道。运气好的话连同邮费不会超过CNY100,我个人对于除极个别头外设定的止损上界是大约1,200,如果超过了这个价格,那就等下一只好了。
再次,ZEISS M42或者ZF头是为35mm或者说全幅机设计的镜头,虽然眼下D-SLR普及率很高,但CANON同样让我们看到全幅取代转换倍率的日子早晚到来。而且数码机身本身降价与淘汰的速度太快,机身很难保值,镜头就另当别论了。很多30年以上的头仍然叙写着不灭的神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蔡司的风格(蔡司的味道)。为什么选择蔡司,当然不会是为了价格便宜(笑),或者保值(就流通性而言不如去投资黄金),更重要的就是ZEISS由于其天才的设计,而将像场面弯曲等镜头不可避免的状况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通过设计转化为其独特的蔡司风格。
ZEISS镜头为何为世人称道,这些都得益于ZEISS工程师们的神来之笔。其实ZEISS完全可以把镜头制作成与Leica一样的每档光圈下一样的表现,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ZEISS的价格将与Leica一样甚至超过Leica。除了设计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作镜头所用的玻璃,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镜头无论如何努力仍然与德国头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是玻璃的威力。目前虽然ZEISS镜头都出自日本Cosina(确善能)之手,但所有制作镜头的玻璃都是由德国运到日本,比如用以制造PLANAR系的非环保玻璃,中间都含有大量过渡金属。当然就产地情节而言,很多人对ZEISS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日本制造的做法多有诟病,尤其是Leica最近在日本首发的M8,并完全是维持了高贵血统的德国制造之后。日系厂商中拥有自己玻璃制造厂的屈指可数:Nikon,Canon,Pentax与副厂Kokina(Kenro,图丽)。
关于镜头的风格,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Distagon T* 25mm F2.8。D25在光圈全开时画面中央超过220pl/m的解像度,由中心至周边解像度渐次下降。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创造出它特有的立体感,适合人文题材的拍摄;而D25的光圈收到F8的时候,周边的解像度和反差大幅度改善,又是拍风景的好头。此头暗部层次丰富,不死白不死黑,动态范围大,用于黑白摄影时,随着光圈大小不同,成像的立体感迥异,令人玩味。摄影家築地仁在谈到D25/2.8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蔡司只让他选三支的话,那么这支D25/2.8一定是三套马车中的一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2 2:25:07编辑过]

              
--  作者:Phantom
        --  发布时间:2006-12-12 0:08:00
        
        --  
        ZEISS SLR头的几个分类

首先要说的西德ZEISS的3个系列:
Distagon
Distagon 取名于Distanz(距离),和Gonio(角度)。由于SLR的特有的反光镜结构,所以不得不增加法兰距离,由Erhard Glatzel博士(同时也是Hologon的设计者)设计。在Distagon的家族里有D16,D15,D18,D21, D25, D28和D35等。在Photokina 2006中,ZEISS 推出的ZF接环Distagon 头有两枚:大师寇德卡钟爱的2.8/25与足以一镜走天涯的2/35。
Planar
如果说Distagon是力猛刀沉的荡寇将军,那么Planar则是温文尔雅的妙龄女子。1896年,由天才数学家Paul Rudolph设计, 双高斯结构,取名Planar,为平坦之意,这是镜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第一个能够在大光圈时提供无像散的像场且能对球面像差做高度的矫正。这款镜头在追求高速的同时也能对色像差有杰出的矫正。这也是现在所有标准镜头的鼻祖。Planar镜头是Carl Zeiss镜头设计的代表作。它实现了们对于清晰度、原色再现,及丰富的渐变过渡的最高要求

传统的Planar型设计,是由两组对称於光圈的透镜所组成。尤其以光圈两旁相对称的高曲率透镜弧面形成一个近似封闭的空间为其特色。由於这种设计有Gauss型望远镜头的特点,所以这种目前被许多镜头制造厂商所使用的设计型式,都统称为Gauss型镜头。

新的Planar型镜头维持数十年的传统,将起始光圈设定在f/3.5至f/0.7之间。 Planar型镜头也能将所有镜头工学上重要的改良立即吸收到它的设计之中。这项特色使得现代的Planar镜头始终居於领导地位。即使在全开光圈下,整个像场上也都能呈现优越的解像力,使得Planar镜头真正地成为一支世界性的镜头。而它也特别适用於中型相机和135相机。 

05年12月第一批ZF接环头问世,两枚Planar头,与其说ZF接环重新燃起了人们对ZEISS神话的渴望,不如说是引发了人们对新的神话的憧憬。这两枚镜头分别是“标准镜头的帝王”1.4/50与“蔡司铭镜”1.4/85。


Makro-Planar(S-Planar)
S 代表的是Special Purpose,也就是特殊用途的意思。S-planar一共有两只,一支是S-Planar 100mm F4,只能接皮腔使用;另外一支就是S-planar 60mm F2.8。S-planar 自90年代开始改名为Makro-planar ,放大倍率均为1:1。其中, S-planar 60/2.8曾被作为工业用镜头使用,在玩家的眼里,他被誉为2米内的王者,在这个范围内没有哪支镜头可以与之争锋。他的表现尤以1:10的时候为佳,解像度最高,变形几乎为零。它的成像锐利,致密且带暖调,超越人的视觉,镜头中的魔鬼。同时于Photokina 2006 放出的还有两枚Makro-Planar镜头,正如这个系列的名字一般,这是两颗不折不扣的微距镜头,官方给出的资料2/50的最近拍摄距离仅为0.24m,同样50mm的1.4/50最近拍摄距离为0.45m;另外一枚2/100的最近拍摄距离为0.44m。对于微距镜头而言一般认为不适合人像领域,但之前的2.8/100却在人像、微距、风光三个领域展现出不凡的实力。由此,我们更加期待新一代Makro-Planar的表现。

东德Jena
当西德ZEISS公司的CONTAX镜头与T*镀膜大红大紫的时候,东德ZEISS JENA不但退出了后来成为世界标准的M42镜头接环,更推出了一系列公产世界最高级的镜头。
Sonnar
Sonnar 命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取名于ZEISS IKON(蔡司依康)在德国南部的生产地,又说取名于德语太阳的发音(Sonne),具体是哪一个不得而知。最早的Sonnar由Ludwig Bertere设计于1930年代,以鲜锐的成像而风靡一世。ZEISS JENA采用并非T*多层镀膜而是MC多层镀膜,更以Bokeh(散影)著称,如果想体会ZEISS的奶油味,SONNAR就是最好的选择。两德合并后ZEISS IKON仍然作为独立的品牌存在并且出产ZEISS的旁轴相机。本文谨介绍之前东德出产的M42接环镜头,有别于现在的旁轴SONNAR。
Flektogon
Flektogon,我无法查实它所代表的含义,但按照ZEISS的命名法来看仍然相信它是一个德文合成词,在此特别感谢吉吉同学的帮助,暂时估计为取自Flektieren(变化)与Gonio(角度),这个系列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但它却以一只广角镜(2.8/20)显赫一时,尤其是在M42风行的年代。下文中要推荐的是它的2.4/3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3 15:58:52编辑过]

              
--  作者:Phantom
        --  发布时间:2006-12-12 0:09:00
        
        --  
        梦幻变焦 Vario-Sonnar T* 70-210mm F3.5


最近但凡是要买相机或者配镜头的人总会问我一个问题“变焦头哪里不如定焦头”,对于新人而言这点的确有些难以理解,毕竟所谓风格、味道是非常主观的一种东西。而且镜头这种东西不是单纯的锐和软/硬就说得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用逆向思维进行无耻的反问:如果变焦头要做到在每个焦段都与定焦头有相同的成像效果,试想下它的价格将会怎样?事实上的确也是这样的,一只变焦头成像效果超过或者能与定焦头比肩的……没有。虽然我如是说,但有一只头例外——那就是“风格无限接近定焦的梦幻变焦”的Calr Zeiss Vario-Sonnar T* 70-210mm F3.5拥有这支VS变焦的人绝对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此头生产于1979-1989间,镜组12群15枚,重量为1145g。口径67mm。和VS40-80mm F3.5同时推出,在高光和暗部的表现上都可圈可点。这只变焦头同时以著名的"3D effect(三维效果)"著称!。此镜采用推拉式变焦,与一般有所不同的是,向外推焦距变短,往回拉 焦距变长。而且拽住镜身的两个小耳朵往回拉到微距模式既可实现70-210mm全程微距(1:2)。20年以上的老头,现在已经是基本上找不到了,在台湾、日本应该还能发现一点,但品相好的恐怕就更是少得可怜了。能够实现风格无限接近定焦的梦幻变焦,当然也会有一个相称的价格,二手头价格新台币55,000(约CNY 13,750)左右,你不能说这个价格不厚道,仔细想一想,这只头的焦段可以省去多少只定焦头,并且也可以结束使用定焦头时“变焦基本考走”的辛苦。有米、有精力和体力的话不妨一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2 2:54:22编辑过]

              
--  作者:Phantom
        --  发布时间:2006-12-12 0:09:00
        
        --  
        ZEISS M42 接环镜头推荐
M42人气王之一:东德Bokeh(散影)之王:Carl Zeiss Jena S MC 3.5/135
既然要用M42头,转接环是自然少不了的。

这个是M42转Nikon F卡口的,之前比较多见的是M42转CANONEF/EF-S卡口。一般的理解是使用转接环后原本的AF自动头都会不得不变成MF手头,但现在情况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国内的达人开始制作小型传导器,用在接环上,可以仍然使得M42头与其他接口的相机维持数据传输。
正是由于这些转接环,沉寂一时的M42头,对了顺便介绍一下M42系的镜头。M42螺口接环由东德CALR ZEISSJENA首先采用,后来日本ASIAN-PENTAX才用,西德ZEISS推出的CONTAX镜头也相继采用,由此M42接环成为世界统一的标准。M42标准镜头何止数百只,在CONTAX退出市场后,PENTAX也最终放弃M42标准,自此M42头完全停产。但由于其简单的结构,所以被广泛的通过转接环连接到D-SLR上,所以M42头在EBAY上的价格还是时常被飙到很高。但过1,000的可能性不大,目前ZEISS头在台湾、欧洲保有量相对较大,多数卖家可以全球递送,所以到也不必担心。
Carl Zeiss Jena S MC 3.5/135 DDR
先来介绍一下镜头上字母与数字的含义,Jena是东德ZEISS原厂为了彰显其正统而加在其产品上的,S代表SONNAR设计,具体见上文;MC的意思用英文讲就是(Multi-Coated),当然其实应该是类似的德文(我完全不懂德文的>_<)有别于西德的T*多层镀膜技术。这只头的Beokh(散影)也多得益于此。另外关于那个MC,传说白色的版本比红色的版本新些。3.5/135,最大光圈F/3.5,固定焦距135mm,虽然使用先光圈后焦距的表示法并非ZEISS一家,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镜头才用的是先焦距后光圈的表示法,比如CANON人像镜皇85/1.2,所以当你看到诸如2.4/35,1.4/50这种先光圈后焦距的表示,直接联想到ZEISS,十有八九没有错。


Carl Zeiss Jena S  3.5/135
这只是早期的没有多重镀膜的版本。

非常明显的MADE IN DDR

目前我基本是把这只头作为微距镜头在用,比起CONTAX 135/2.8 的最近合焦1.6m以及CANON的135/2.8SF最近合焦距离1.3m,这只3.5/135的最近合焦只有1m,而且我的那只品相非常不好,怀疑是年代久远的缘故,远焦端超过30m基本就不能合焦了>_<所以拍远景基本是不要想了。效果么,Sylvanian Families中的多重曝光那张就是用这只头来拍的。总有人问我背景是不是用了PS,答案是没有,这张图是相机拍出的原图,没有任何修改,背景是IFS的某教材(--b除了这个作用,压根儿就没翻过这本书)。
另外这只头的合焦环真的非常非常的长,怀疑有330度,但合焦时比起那两只1.4的PLANAR要舒服太多了。


              
--  作者:Phantom
        --  发布时间:2006-12-12 0:10:00
        
        --  
        
ZEISS M42 接环镜头推荐
M42人气王之二:Carl Zeiss Jena MC Flektogon 35mm 2.4
--  作者:Phantom
        --  发布时间:2006-12-12 0:11:00
        
        --  
        

ZEISS Y/C 接环镜头推荐

“寇德卡的最爱”“築地仁的三套马车之
一”Distagon T* 25mm F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2 2:13:24编辑过]

                            --  作者:Phantom
        --  发布时间:2006-12-12 0:12:00
        
        --  
        

ZEISS M42 接环 镜头推荐

平民镜皇
Planar
T* 1.7/50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7-1-12 14:09 编辑 ]

原帖由 U235 于 2007-1-15 23:54 发表


boy版,恕俺无知,这又是what毒物阿。

就是我说过的美能达dimage dual scan 3,十分平易近人的底扫,不毒。

TOP

原帖由 ieye4u 于 2007-1-17 16:44 发表

相比m,价格很厚到了。
G21 g28好像片子不错。


是啊,m6成色稍好的还要1000多欧呢
不过g系列和m好像都是广角不错,到了长焦就看不出比单反的优势了
不过这也不错,其实比一镜走天下更好的就是双机双镜
一个g2 佩个21mm, 一个5d,配上百微,一个派风景,一个派人,也省去了换头烦恼,成像也绝对nb

TOP

原帖由 U235 于 2007-1-17 02:37 发表
都是cy啊,现在比较迷恋 contax g系列,主要还是迷恋菜丝的镜头,那做工,感觉明显和cy不在一个档次上啊,可惜g头不能转接,g 得机身也很少能买到,而且价格高昂,咳

相比m,价格很厚到了。
G21 g28好像片子不错。

TOP

都是cy啊,现在比较迷恋 contax g系列,主要还是迷恋菜丝的镜头,那做工,感觉明显和cy不在一个档次上啊,可惜g头不能转接,g 得机身也很少能买到,而且价格高昂,咳

TOP

TOP

LZ转的辛苦……
蔡司铭镜&标准镜头的帝王

TOP

原帖由 boy 于 2007-1-15 22:30 发表
俺。。。俺有DUAL 3要卖。


boy版,恕俺无知,这又是what毒物阿。

TOP

原帖由 U235 于 2007-1-14 13:34 发表



哈哈,看你要上什么机身了,不过不管康泰时,莱卡,还是哈苏,后面都有一批镜头等着你,呵呵

禁欲禁欲

TOP

原帖由 ieye4u 于 2007-1-13 01:01 发表
说到数码,老实说,除了副食买不起,pentax国内维修有问题,俺看上了n的d80。
发现nikon虽然不思进取,但总体来说比较厚道。


坛子里还是坑友多阿,咳,谁让佳能的低端机做的手感那么差,没法比,是个人去摸一下,都知道明显是章子怡和芙蓉姐姐的区别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