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 一个城市的悲剧性衰败

底特律的悲剧性衰败


作者:易速利


四十年前的那个夏天异常火爆。1967年,中国正处在文革的高潮期。以武汉为例,当年7月,造反派正互相纠缠,斗得不可开交,催生了让毛主席震惊的所谓“720兵变”。酷暑中,在老人家下榻的东湖宾馆外,工人组织“百万雄师”的数千人加上部分武汉军区官兵,公开揪斗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靠着周总理安排,毛主席才连夜离开武汉,安全到达上海。那个夏天给武汉人民留下了传诵多年的顺口溜,“好消息,好消息,听说中央要斗王力。”


1967年的美国也在风云激荡中,黑人民权运动正一步步走向深入、跨掉的一代身体力行嬉皮士文化,再加上反越战。旧金山也有一个特殊的夏天,人们称之为“爱之夏”(summer of love)。成千上万年轻人聚集到这座城市,向全世界展现嬉皮士文化的反叛和乌托邦理想。大家可以享受免费食物,免费毒品。如果生病,可以去免费诊所。更加吸引人的还在于,聚会上大家互相提供免费的爱。典型的镜头是几十人聚集在公园草地上,你爱完一个人以后,可以接着找下一个,直到爱不动为止。旧金山的夏天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San Francisco。看过电影《阿甘正传》的朋友其实都听过这首歌。



旧金山在西海岸。视线东移至中西部的汽车城底特律,同样在1967年,那里也有一个不寻常的夏天。一场骚乱在黑人聚集的城市中心区爆发,它持续一个星期,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共有43人在冲突中丧生。这场暴力让无数美国人第一次目击种族间的贫富差距带来的恶果,它也大大加速了底特律城区的衰败。40年后,等到我有机会去那里采访拍摄的时候,这个城市仍未从谷底爬出。中心城区的衰败让人惊骇,在大片大片的区域,满目所及皆废墟。



甚至比废墟还糟。想停下车来,走到废墟中去发发“啊,底特律”之类的感概?无家可归的黑人出没在破烂楼房中,陪我的底特律艺术家米奇寇普说,这个地区犯罪率极高,千万不要指望去探险。


米奇和底特律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组织了一个名为《萎缩的城市》的国际艺术展,世界各地的四个城市一起共同探讨城市的命运,包括英国曼切斯特、德国莱比锡、俄罗斯伊万诺夫和美国底特律。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25%的城市处于不同程度的衰退中,展览上提供了从社会、历史、经济、自然环境等角度的分析。比较起其他落难的城市来,只有底特律才需要面对尖锐的种族问题。底特律城区人口已经由50年代的180万,急剧减少到90万左右,其中黑人比例大约90%。



底特律从未规划有效的公共交通,郊区和中心城区主要靠高速公路连接。一方面,买不起汽车的低收入居民出行大不易,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隔断。米奇对这种隔断特别敏感,从他创作的几幅素描可以看到,这种堡垒一样的隔断让城市生活原有的面貌变得支离破碎。


能够从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大概首先是艺术家。在他们看来,都市的衰败虽然丑陋,但废墟里却蕴含着不同寻常的美感。中国城里早已经废弃的小广告亭也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在展览上,斑驳的白色变成喜庆的红色。



米奇带我到一家由废仓库改建的咖啡馆,意大利风格。咖啡馆所在的社区很独特,以卖淫和毒品出名,但也有很多艺术家和大学的知识分子住在几个街区以外。咖啡馆的客人托伦斯是当地一所大学的文学教授,他告诉我,“底特律是一座地下城市。”我没太明白,“地下?我在这里采访了好几天,从来不知道还有地下设施。”托伦斯解释道,“如果你只是开车从城里经过,一定会得到很不好的印象。但这不等于说城市已经死去,其实底特律仍然很有活力,只是不那么显眼罢了。你要沉下去生活才能感受到。”



国底特律一个锈迹斑斑的城市

来源: 作者: 点击: 1011
汽车圣城的诱惑
  我和妻子不久前在美国呆了两周,去了四、五个城市。其中最使我震撼的是底特律。
  对于工人出身的我,底特律的名字耳熟能详。因为在印象中,只有底特律才称得上资本主义的工业心脏。 我们知道美国被戏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其四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阿美利加)都把总部和工厂设在底特律,底特律生产的汽车数量占全球第一位。
  同时,底特律的历史又和很多名人相关。法国商人和探险家安东尼·蒙特·凯迪拉克 (Antoine de la Mothe Cadillac) 是底特律之祖,他于1701 年来到了今天的底特律,认为这里将成为向加拿大销售毛皮的理想贸易口岸。于是凯迪拉克便将此地命名底特律村 (Ville d’Etroit ,意为海峡之城 ) 。由于底特律河连着圣克莱尔湖和伊 利湖,可利用河湖作为联接世界的贸易通道,因此城市逐步发展起来了。如今,以凯迪拉克命名的最名贵的美国轿车仍在底特律生产;爱迪生在底特律的火车上当报童淘得了第一桶金,他的电力公司使底特律人最早享受到电灯的光芒。他创建的通用电气公司(GE)雄居世界五百强之翘楚;曾受聘于爱迪生电力公司的亨利·福特是底特律之父,他于 1903 年办起了福特汽车公司。他创造的装配流水线是制造业的划时代革命,在短短 5 年时间内,便开始大量生廉价的T型汽车,实现了他的设想:让普通的美国家庭买得起汽车。
  由于汽车工业取得成功,底特律在 1901年成为首个铺设水泥公路的城市,在1915 年首先安装城市交通信号灯,以及在1942年成为美国首个拥有城市高速公路的城市。从上世纪初到经济大萧条前的30年期间,底特律令全世界瞠目。那时的底特律人牛着呢,他们可以说,底特律让每五个美国人拥有一辆汽车,世界上每生产四辆汽车,就有一辆出自底特律。底特律用卖汽车挣的钱盖起了几十座奢华的高层建筑。一幢红砖建成的百货商店更占据了一个街区,巨大的火车站也被设计成古典城堡的形状。
  底特律也是爵士乐和蓝音的发源地。以“魔城(MOTOWN)”音乐而闻名,这是一种混合了摇滚乐以及黑人灵歌的音乐。十九世纪后期开始,美国非裔音乐家便在底特律的娱乐业中扮演重要角色,首个音乐家联会便出现在这个城市。密西西比人约翰·李胡克 (John Lee Hooker) 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底特律录制了他的首支蓝音流行曲。胡克和其它杰出音乐家汽车城铺设的音乐之路,使底特律成为 20 世纪美国最大的音乐殿堂。
  除此之外,底特律在世界体坛名气也很大,多次进入NBA总决赛的底特律活塞队在中国有很多拥趸者。
  ……这些原因都足以吸引我一睹底特律的尊容,更何况五大湖的迤旎风光早就使我心仪神往。因此在制订旅行计划时,我要求航空公司允许我们在底特律逗留并获准。
  当我们在旧金山请美籍华人旅游专家MARK给我们设计底特律的游览计划时,他不解地问“要去底特律?” “是呀,有何不妥?”“除了出差和看球,少有人去那儿旅游。” “为什么?”“ 现在底特律成了萧条、暴力和废墟的代名词”“怎么会这样?”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然上世纪二十年代底特律已达到两百万人口,成为美国四大都市之一。但从五十年代起,底特律在半个世纪里一直在衰落,且流失了100多万居民—占其人口总数的一半,尤其是1967年发生的种族骚乱导致白人大量离去。许多商店、旅馆和戏院陆续关门。包括曾经是全美最大百货公司的哈德逊(Hudson’s department store)。目前底特律的居民有83%是黑人,多数是工人。全市31%的人口在贫穷线下挣扎求生存。汽车业数十年来不断裁员和白人陆续搬往郊区的后果使底特律有1.2万多栋房子遭废置。曾拥有众多标志性建筑的底特律,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拆除了不少废弃的大楼。但要拆除一座规模巨大的建筑物费用也是惊人的,甚至超过1000万美元,而且包括市长基尔帕特里克在内的许多人也不愿意毁掉这些代表了底特律辉煌时代的杰作。所以许多建筑就被空置下来,有些甚至已经废弃了30年以上。
  政府和民间领袖多次设法扭转颓势,1971年,亨利·福特二世—底特律复兴有限公司的首脑,宣布计划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投资工程—复兴中心。1989年耗资两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的科博(Cobo)会议展览中心扩建工程完工,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这些举措犹如强心针,使这个世界汽车城短暂地复苏,但又很快陷入城市衰退的恶性循环。
  “鉴于此,我们从来不组织人去底特律旅游,因为安全得不到保障。置身底特律,你会觉得自己在黑非洲。” MARK的忠告使我们犹豫,但更大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去探究这工业帝国之都的衰落之谜。
  伍德沃德大街的今昔
  隔日,我和妻子从伊 利诺伊州小城香槟乘坐一架双引擎螺旋桨的小飞机,经两小时的飞行降落在底特律西郊的METROPOLITAN机场。不同于其他机场的租车处就在旅客出口,该机场的租车处很远,所以浪费了我们一个小时,等开上车已经是当地时间12点多了。出了机场上了东行的94号国道,走了约20公里,一不留神过了10号和75号到DOWNTOWN的出口,只得在下个路口赶紧出去,已多绕了不少路,而且走的还是一条郊区小路。这使我们立刻进入了活生生的底特律。首先的感觉是车少、车旧、路差。和美国其他大城市相比,底特律道路上车辆少,黑人开着锈迹斑斑的“老爷车”,高分贝音响放着铙舌歌,比车喇叭还响。几经修补的马路坑坑洼洼,看上去好像是穿了几十年的破棉袄。不过,马路上停车倒是蛮方便。因为车少,不会有人顶着你车屁股,随时停车问路拍照都方便,而且大多数地方停车不收费。再者所见大都是黑人,甚至很少见到其他人种。开始我们还有点紧张,怕遇到打劫,但越接近市区就越踏实。一路上行人虽少,教堂却很多多,大都气度恢宏。据说底特律有上千座教堂。可能与历史上曾被法国统治有关,天主教影响较大。
  我们按图索骥,一路走到了伍德沃德大街(Woodward Avenue)。伍德沃德大街对于底特律犹如长安街之于北京、南京路之于上海、第五大道之于纽约。大街规划、成形于19世纪,在1915年到1928年的鼎盛时期建造的一批哥特式、洛可可式、巴罗克式和都铎式建筑,争奇斗艳,极尽奢华之风,令伍德沃德大街独领风骚。然而现在的伍德沃德大街却是满目苍凉,它及其周围6个街区的范围已成为全世界废墟探险者眼中最具诱惑力的地方。据说最有名的废墟要数开业于1924年,曾是底特律最高级的旅馆,接待过无数政要、明星和富豪的布克-卡迪拉克酒店(Book Cadillac Hotel)。伍德沃德大街南口附近,汇集着众多的历史建筑。以半圆形的大剧场公园(Grand Circus Park)为中心,北面路西是州立剧场,比邻的是建于1928年的规模最大的福克斯剧场。路东是底特律歌剧院,歌剧院北面是卡莫利加公园(Comerica Park),公园的中心是耗资3.6亿美元,于2000年重建的老虎体育场。这是底特律老虎队(棒球)的主场,能容纳4万5千名观众,也是市政府振兴城市经济努力计划的重头戏之一。期待着比赛能够给周围的饮食、旅馆业增加收入。现在投资已有回报,底特律被指定为2006年的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Super Bowl)的主办城市。估计可以带来至少3亿美元的收入。我们经过老虎体育场的时候,里面正在举行比赛,人声鼎沸。
  大剧场公园看上去只是个普通的街心花园,由于它占据了伍德沃德大街的门户,所以名声显赫。大街入口的两侧,有两座青铜塑像—底特律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两位市长—Hazens Pingree和William Maybury。他们像在目睹伍德沃德大街的崛起与衰落似的。西侧的花园喷泉底座是个八角形的台子,铭文记载着托马斯·爱迪生安装路灯的功绩。现在喷泉周围却是流浪汉的营地,衣衫褴褥的妇人在兜售鲜花,一个泰森般的壮汉胸前挂着“无家可归”的牌子向路人乞讨。我们不敢驻足,拍了张景物照后便匆忙离去。东侧花园对称的塑像有几层高,都是执剑武士之类的人物,我们没去看塑像的铭文,而是被街头艺人的舞蹈表演吸引了。东侧花园显然是街头艺术的乐园,扎堆的除了我们这样的过路客,都是街头艺术家。他们在潦倒的城市中心用行为艺术表达了乐观的人生态度。
  百丽岛风姿
  我们经过科博(Cobo)会议展览中心向东进入杰弗逊(Jefferson Street)大道,途径复兴中心群楼。我注意到通用汽车的标志GM挂在其中一座楼顶,说明GM的总部已扎营于此,而复兴中心的主席正是亨利·福特二世。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百丽岛(Belle Isle,可能源于法语,美妇之岛的意思),这是底特律河中的一个岛。整个岛开辟成一座公园,内有游乐园、动物园、水上运动场,高尔夫球场、博物馆以及郊游园等设施,在资料上称作贝尔岛。我根据中文转成英文问路,都说没有这个地方,最后才知道是资料误人。下午三点,我们开上了进岛的惟一途径—道格拉斯桥,一座造型优美的多孔石桥。我们原以为这样的名胜一定要门票,却又错了,开车上岛畅通无阻。我们沿路向右绕行,首先看到一座巨大的汉白玉喷泉。喷泉的汉白玉底座有四层。顶上是个大托盘;第二层我们就叫它盘托,由骑着海豚的神童和海怪的雕像组成;第三层周遭是先民拓荒的浮雕,四角是巨狮;第四层是个大水池,池中有青铜海龟。斯科特喷泉被称为底特律最不受欢迎的礼物。因为他的捐赠者—百万富翁詹姆士·斯科特生前是个赌徒、花花公子,他在临终前出人意料的捐出50万美元,指定在百丽岛修建以他命名的巨大喷泉。这一捐赠招致众多非议。但最终在1925年,喷泉按他的设想建成了。应验了“没人和钱生气”这句老话。如今,斯科特喷泉已成为底特律市民拍结婚照的首选背景。
  从斯科特喷泉再往前走,就到了百丽岛的西端,从这里远眺底特律市中心和连接加拿大的大使桥(曾经是世界最长的斜拉桥),美景如画。如果不是刚从里面出来,你不可能想象到复兴中心后面的城市废墟。岛上的树林旁,数不清的黑人以家庭或朋友为圈子郊游野炊,其乐融融,丝毫看不出这个美国最贫困城市的窘迫。他们见到我们两个另类的不速之客,热情地招呼我们加入烧烤。黑人兄弟这种快乐的精神也感染了我们。沿着环岛路到另一侧,一水之隔的加拿大温莎清晰可见。一条巨轮从休伦湖缓缓驶来,看起来几乎填满了狭窄的河道。百丽岛上建有惟一的五大湖博物馆,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参观。沿着环岛路向上行,有一片池沼,成群的大雁、野鸭等水鸟在其间觅食。我看见很多黑人开车到此喂食野鸟,特别有是很多黑孩子热心参与,体现出很强的环保意识。岛上自由垂钓,但钓上的小鱼都被放生了。百丽岛婀娜多姿,名副其实。有这样的休闲去处,是底特律人的福气。
  伊 利湖的斯特林公园
  因为想赶到大湖边住宿,我们不能再留恋百丽岛的风情了。出岛后,为了再看看底特律的庭院深处,我们经东大街(EAST GRAND)绕到MT ELLIOTT公墓附近转了几条街,从幽静的街区布局,独立的花园洋房看,这里应该是富人区。但走近一看,却大多数已人去楼空,门窗破损。我想看看一幢废弃的西班牙式别墅,但寄居其间的一个流浪汉吓了我一跳。加上天色已晚,街上行人寥寥,我们赶紧离去。经75号公路转到城堡路,一直向西南开去。出城后因为路不熟,天黑了也心虚,我们决定早点投宿。于是找了一家路边的汽车旅馆,是印度人开的,不包早饭还要40美元,而且房间又脏又臭。但我们不敢再走了,将就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吃了超市买的糕点就上路了。沿75号公路我们向南走了20多公里到了小城梦露(MONROE),很快就找到了斯特林州立公园(STERLING STATE PARK)。这是伊 利湖惟一的国家公园。公园位于瑞森河(RIVER RAISIN)的入湖口,面积达1300英亩。拥有许多沼泽和小湖,为野生鸟类、昆虫和鱼类和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其中,重点的保护物种为鹭和红橡树。
  上个世纪晚期,汽车工业和爱迪生燃煤发电厂对伊 利湖的污染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其后,福特汽车公司开始瑞森河环境整治工程。斯特林州立公园也得到1200万美元的国家拨款。经过近十年的休养生息,这里的生态环境已经恢复到了自然状态。
  我们的汽车入园要买6美元的票。守门人大概第一次见中国人到此,他是个钱币收藏者,希望得到中国的钱币,我身上还真带了一些,便都送给了他。于是,他一定要帮我们买票作为回馈。
  进园后,我们急切地奔向大湖边。对于五大湖,仅用这几句话就能概括其伟大: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其储水量是全球淡水总量的四分之一。站在大湖边和海边的感觉一样,有地平线和潮汐。长长的湖湾沙滩上,只有我与妻子在漫步,听风听浪,潮起潮落,颇有诗情画意。虽然,伊 利湖的水不如我想象的清澈,但也算干净。远处核电站两座巨大的核反应堆冷却塔冒着蒸汽。沙滩后面的大片草坪是休闲烧烤区。游客还可以选择露营、游泳、天体浴、划船、钓鱼、远足、骑车和看野生动植物。我们决定走远足小径。经过一座木桥进入内湖湿地,我们先在观鸟亭用望远镜看鸟。也许季节不对,或是鸟都躲了起来。能看到的鸟很少,只有两只白鹭和一只鹳,还有一些鸳鸯。我们沿着湿地的林间石板路边走边看,湿地的景色很美,就像一幅幅山水画。大片淡黄色的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远处的芦苇荡密不透风,我猜想或许会有很多水鸟藏在里面。
  底特律的兴衰启示
  从斯特林公园出来,我们直接去机场,赶乘经东京到香港的班机。一路上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有这么雄厚的技术和资金的家底(至今财富世界五百强里有还五十多家在底特律,很少有城市能与之匹敌),有这么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底特律为什么会衰落?为什么会贫困?我们寻找了很多原因,如日本汽车的入侵,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传统产业的冲击,种族冲突等。但我认为这些不是根本原因。物美价廉的日本汽车对美国汽车压力很大,但通用和福特仍是翘楚;网络泡沫破裂后,人们发现财富五百强里绝大多数还是传统产业;同时,种族冲突是底特律衰落的直接诱因,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底特律黑人的精神退化—从南北战争时逃亡底特律,到底特律的摩登时代,黑人的精神是向上进取的。但在近五十年里,底特律黑人的精神却在不断退化,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宁可乞讨吃救济,也不愿找活干。一个市民主体如此颓废的城市,还能咸鱼翻身吗?第二个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心的取向。当人们都认为一个地方有美好未来时,人才资金便都会涌向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会兴旺,就像大家都看好一只股票,这只股票一定会涨。当人们都对一个地方丧失信心时,这个地方就会陷入恶性衰退。底特律的故事就是最经典的演绎。




[ 本帖最后由 heuteabendwo 于 2007-9-11 07:49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