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的美国科学家(übertragen aus die sinogerman)

这篇文章让我找到了自己不杰出的原因biggrin.gi

杰出的美国科学家几乎全都不信神

自本世纪初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争辩美国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我们最新的调查发现,在顶尖自然科学家中,不信神的比例比以前都多--几乎全都不信神。

最早研究这个课题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穆斯·H·路巴 (James H. Leuba),他在1914年做了里程碑式的调查。他发现,在1000名随机选择的美国科学家中,有58%表示不相信或怀疑神的存在,在400名“大”科学家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接近70%。20年后,路巴用有些不同的方式重复了调查,发现这两个数字分别上升到了67%和85%。

在1996年,我们重复了路巴在1914年的调查,并向《自然》报告了我们的结果。我们发现,在1914年以来,美国科学家一般地没有多少变化,有 60.7%表示不信或怀疑神的存在。今年(1998),我们很接近地模拟了路巴在1914年第二阶段的调查,调查那些“大”科学家的信仰,发现信神的比例是前所未有的低--只有大约7%。

路巴把“大”科学家不信神或疑神的比例高的原因,归于他们具有“超级知识、理解和经验”。类似的,牛津大学科学家彼特·阿金斯(Peter Atkins)在评论我们1996的调查时说,“你很显然能够是一个科学家,并具有宗教信仰。但是由于科学和宗教的知识范畴是如此不合,我不认为在更深刻的意义上,你能够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这样的评论导致我们重复了路巴第二阶段的研究,对“大”和“小”科学家的宗教信仰做最新的比较。

我们所选取的“大”科学家群体是美国科学院的成员。我们的调查发现,科学院的自然科学家几乎一致地否认超验事物的存在。不信神和不信永生的比例,在科学院生物学家中分别为65.2%和69.0%,在科学院物理学家中分别是79.0%和76.3%。剩下的人当中,大部分对这两个问题都持怀疑态度,很少有相信的。我们发现,科学院的数学家具有最高的信仰比例(14.3%信神,15.0%信永生)。生物学家具有最低的信仰比例(5.5%信神,7.1%信永生),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则稍微多了一些(7.5%信神,7.5%信永生)。

重复路巴的方法有些困难。对一般的调查,他从标准工具书《美国科学界人士》(AMS)中随机地抽取科学家名单。我们用了这部书的现有版本。在路巴的时候, AMS的编者在词条中标示出“大科学家”,路巴就据此鉴定他的“大”科学家。AMS不再有这样的标示了,所以我们就把科学院的成员做为我们的“大”科学家,在早期的AMS,这个身份也是“大科学家”的标志。我们的方法要比路巴的方法产生了一个更杰出的样本,这或许可以解释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存在着极低的信仰比例(如果前面引述的路巴和阿金斯的评论是正确的话)。

在1914年的调查中,路巴把他那简略的问卷邮寄给了随机抽选出来的400名AMS的“大科学家”。它询问被调查者是否相信“一个能与人类进行智能和有感情的沟通的上帝”和“个体的永生”。对每一个问题,被调查者可以选择回答确信、不信或怀疑。我们的调查包括了完全相同的问题,也要求匿名答复。路巴把1914年的问卷送给了400名“生物和物理科学学家”,后者除了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还包括数学家。由于科学院成员的人数相对较小,我们把我们的问卷送给了这些核心学科的全部517名科学院成员。在1914年,路巴收回了大约70%的答卷,在1933年则超过75%,而我们在1996年的调查收回了60%,对科学院成员的调查则收回了稍多于50%。

正当我们整理调查结果的时候,科学院发行了一本小册子,鼓励在公共学校教授在美国科学界和某些保守的基督徒之间一直存在冲突的进化论。这本小册子想让读者确信,“科学对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持中立立场”。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Bruce Alberts)说:“有许多非常杰出的科学院成员有着非常虔诚的宗教信仰,同时也相信进化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生物学家。”我们的调查结果与此不同。

(方舟子译自Nature 394, 313 (1998))

[ Last edited by Arbeiter on 2003-12-30 at 22:26 ]
Es gibt einen Weg zum Ende des Leides.

这个文章的出处有些问题,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正好相反.

方舟子的观点偏激,他的网站上的关于宗教的部分许多是没有根据,缺乏最起码的哲学训练和宗教哲学训练,因而散布的言论显得比较不负责任.

TOP

上帝的爱是公正施与的么?

我也有传教士朋友,他送我圣经,教我学习圣经。
但是学得越多,我越是没有可能加入“上帝崇拜者”的行列。
我从圣经的原文中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每一个都足以让那位传教士朋友失语尴尬。 但我不忍心这么做,因为他和他的同工都是很善良友好的人。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守洞君,转贴一篇文章,也许能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比较长,要耐心读.

基督徒的信仰并不是一个「书卷的宗教」。基督教会是一个天主 「圣言」的宗教,这圣言「不是一个笔录下来沉默的文字,而是降生成人的生活 圣言」。 为使圣经上的话不要变成死板的文字,生活的天主的永远圣言── 基督,必须透过圣神,「开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理解圣经」(路24:45)。

转自http://www.cathlinks.org/


-----------------------------------------------------------------------------
---

天主为把自己启示给人,慈爱地俯就人,用人类的言语向他们说话:「 因为天主的
话,用人的语言表达后,就相似人类的语言;有如永生之父的圣言,取 了软弱的人
性后,与人相似一般」。

天主透过圣经的所有言语,只说一句话,就是他的唯一圣言,在这圣言 内天主把自
己完全说了出来。


圣奥思定:要记得在整部圣经内是同一个天主圣言,在所有圣经作者口中回响的,
也是 同一个圣言。这圣言从起初就与天主同在,故不需要发音,因为他是在时间
之外。《圣咏漫谈》
为此,教会时常尊重圣经,如同尊重主的圣体一样。她不停地从天主圣 言及基督圣
体的筵席中,给信友们提供生命之粮。
教会从圣经中,不断地取得她的滋养与活力;因为透过圣经,她不 只接受人的言语,
实在而论,接受的是天主的言语。「因为在圣经里,天父 慈祥地来与他的子女相会,
并同他们谈话」。



-----------------------------------------------------------------------------
---

圣经的默感和真理

天主是圣经的作者。「在圣经各书卷中所包含和陈述的天主启示的真理 ,是在圣神
的默感下而写在其中的。

慈母圣教会基於宗徒的信仰,把旧约与新约的全部书卷,及其所有部分,都 奉为圣
经和正典,因为是在圣神的默感下写成的,有天主为其作者,并这样地交 给了教会」。


天主默感了圣经的人间作者。「在撰写圣经时,天主简选了人,利用他 们的才干和
能力来替他服务,为能藉著他们并在他们内工作;他们是真正的作者 ,只写下天主
要他们写下的一切」

受默感的书教导真理。「由於受默感的圣经作者所宣称的一切,应被视 为圣神所宣
称的,故此应该声明圣经各书,坚定地、忠实地、无错误地教 导真理,这真理是天
主为我们的得救,而愿意写在圣经里的」。

可是,基督徒的信仰并不是一个「书卷的宗教」。基督教会是一个天主 「圣言」的
宗教,这圣言「不是一个笔录下来沉默的文字,而是降生成人的生活 圣言」。 为
使圣经上的话不要变成死板的文字,生活的天主的永远圣言── 基督,必须透过圣
神,「开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理解圣经」(路24:45)。



-----------------------------------------------------------------------------
---

圣神──圣经的解释者

在圣经里,天主是以人的方式向人说话。因此为正确地解释圣经,必须 留心探讨甚
么是圣经作者真正要肯定的,以及甚么是天主藉他们的话要表达的。

为明白圣经作者的用意,应留意当时的环境和文化,留意当时所用的「 文学类型」,
留意当时所惯用的感受、表达和叙述的方式。「因为在圣经中, 真理是以各种不同
形式,即以历史、先知、诗歌或其他文学类型来陈述和表达 的。

不过,由於圣经是受默感的,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正确解释原则,没有 这个原则,
圣经将变成死的文字:「圣经既由圣神写成,就该藉同一圣神的助佑 去阅读和解释」。


为随从默感圣经的圣神去解释圣经,梵二大公会议给我们指出了 三项标准:

一、小心留意「整部圣经的内容和统一性」。因为,尽管组成圣经的各 书互不相同,
但由於天主计画的一致,圣经是一个整体,而耶稣基督就是它的枢 纽和心脏,这心
是在他的逾越节后敞开的。

二、在「整个教会的生活圣传」中阅读圣经。根据教父们的格言:「与其说圣 经写
在书卷上,毋宁说首先写在教会的心头上(Sacra Scriptura principalius est in
corde Ecclesiae quam in materialibus instrumentis scripta)」。因为教会在她
的圣传中,将天主的圣言 存留在她活生生的纪念中,而圣神则按照属神的意义将圣
言的解释赐给她。

三、留意「信德的相符」。所谓「信德的相符」,是指信仰中的真 理彼此相符,以
及与启示的整体计画相符。

圣经中不同层次的意义

依照古老的传统,圣经的意义可分为两种:即字面的意义和属灵的意义 ,后者又分
为寓意、伦理及末世的意义。四种意义彼此深深地相协调,可确保教会 活生生的读
经,产生丰富的内涵。

字面的意义。就是那来自圣经言词所表达、透过释经学的正确解释规则 所发掘的意
义。「圣经的所有意义都以字面的意义为基础」。

属灵的意义。基於天主计画的一致性,不但圣经的文字,连它所叙述的 事实和事件
也可成为标记。

一、寓意。如果我们在基督身上认出事件的意义,就能对事件有更 深入的了解;例
如经过红海是基督胜利的象徵,因此也是洗礼的寓意。

二、伦理。圣经所记载的事迹能引导我们正直地行事。它们是为「劝戒我们 而记载
下来的」(格前10:11)。

三、末世。同样,我们可看到事实和事件的永恒意义,让它们引领 (希腊语anagoge)我
们迈向天乡。这样,尘世的教会是天上耶路撒冷的标记 。


中古时代的一首短诗巧妙地总结了上述四种意义:
文字,事之所载;寓意,信之所赖;
伦理,行之所依;末世,心之所望。

(Littera gesta docet, quid credas allegoria,
Moarlis quid agas, quo tendas anagogia)

「释经者的任务是依照这些规则,助人更深入了解和阐明圣经的意义, 俾能透过一
些预先准备性的研究,使教会的审断得以成熟。因为,有关如何解释 圣经的一切,
最后都应听取教会的裁决,她负有保管和解释天主圣言的神圣使命 和职务」。

圣奥思定:如果大公教会的权威不推动我,我就连福音也不会信《驳斥摩尼派人的
所谓基本书信》。

-----------------------------------------------------------------------------
---

圣经正典

宗徒的圣传使教会辨认出,哪些著作应该包括在圣经的纲目里。 这完整的纲目称为
圣经「正典」,包括旧约四十六 卷 (若把耶肋米亚及哀歌视作一书 则为四十五卷
) 和新约二十七卷:

旧约四十六卷为:创世纪、出谷纪、肋未纪、户籍纪、申命纪、若苏厄书 、民长
纪、卢德传、撒慕尔纪上、撒慕尔纪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编年纪上、编年 纪
下、厄斯德拉上、厄斯德拉下、多俾亚传、友弟德传、艾斯德尔传、玛加伯上 、玛
加伯下、约伯传、圣咏集、箴言、训道篇、雅歌、智慧篇、德训篇、依撒意 亚、耶
肋米亚、哀歌、巴路克、厄则克耳、达尼尔、欧瑟亚、岳厄尔、亚毛斯、 亚北底亚、
约纳、米该亚、纳鸿、哈巴谷、索福尼亚、哈盖、匝加利亚、玛拉基 亚。

新约二十七卷为:玛窦福音、玛尔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宗徒大 事录、
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 、
得撒洛尼前书、得撒洛尼后书、弟茂德前书、弟茂德后书、弟铎书、费肋孟书 、希
伯来书、雅各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一书、若望二书、若望 三书、
犹达书、默示录。

旧约

旧约是圣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经书是天主所默感的,具有永久的 价值,因为
旧的盟约从未被废除过。

原来,「旧约的救世工程主要是为准备……普世救主基督的来临」。旧 约诸书「虽
然含有一些短暂和不完美的事」,却也显示出天主救恩之爱的整个神 性教育法。它
们「表现了生活的天主意识、对人生有益的智慧以及祈祷的奇妙 宝库」;最后,在
这些书中「蕴藏著我们得救的奥迹」。

基督徒尊崇旧约为真正的天主圣言。对那些拒绝旧约、藉口说它已被新约 所取代的
思想(马西翁主义 Marcionism),教会常坚决地否定。

新约

「天主圣言乃天主的德能,为使一切信奉的人获得救恩,在新约的经书 中,它以卓
越的姿态出现,并显示它的能力」。这些经书传给我们天主启示 的明确真理,它们
的主要对象是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天主子、他的事业、他的 教训、他的苦难和光
荣以及他的教会如何在圣神的推动下开展。

福音是整部圣经的中心,「因为它是有关降生成人的圣言、我们救主 的生活和道理
的主要见证」。

福音书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耶稣的生平和训诲。
「教会毫不犹豫 地肯定四部福音的历史性,并坚决 地认为,它们忠实地传授了天
主子耶稣在人间的生活,直到他升天那日,为人类 的永远得救,实际所做和所教导
的事」。

二、口传。
「宗徒们在主升天之后,以更完善的领悟力,把主所言所行的事 传授给听众们。他
们享有这种领悟力,因为受了基督光荣事迹的教导,以及受了 真理之神的光照」。


三、书写的福音。
「圣史们所写的四部福音,有些是从许多口传或笔录的资 料中选出的,有些则是其
他资料的综合或按教会情况所加的解释,但最终仍保持 著讲道的格式,为常把有关
耶稣的真实事件,传报给我们」。

四部福音在教会内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礼仪对它的尊崇,它对世世代 代圣贤们所
发出的无可比拟的吸引力,足可证明此点。


圣女凯撒里:没有甚么道理比福音的文字更为美好、宝贵和灿烂的了。你们要思量
我们 的主和导师、基督以自己的言行所教导和实践的一切,并把它默存在心中
《致圣女里克尔德和圣女拉德贡德书》。
圣女小德兰:当我祈祷时,我特别在福音上稍作停留: 我可找到为我可怜的灵魂所
需要的 一切。我时常能从福音中发现新的神光、发现隐密和奥妙的意义《自传手稿》。


新旧约的一体性
教会远自宗徒时代及其后在圣传中,就不断地透过预象法,强调新 、旧两约在上主
计画中的一体性。在旧约的天主工程中,这预象法使人认出时期 圆满时,天主在其
降生成人的圣子身上所完成的一切。

因此,基督徒要在死而复活的基督光照下去阅读旧约。预象法的阅读披 露了旧约的
无穷内涵。然而不应忘记,它保持著吾主亲自重新肯定的启示的固有 价值。因此,
也要在旧约的光照下去阅读新约。初期的基督徒教理讲授经常 都是这样作的。根据
一个古老的说 法(圣奥思定):「新约隐藏在旧约中,而旧约则 显露在新约中」。


预象法指出迈向天主之计画完成时的那种动力,那时「天主将成为万物 之中的万有」
(格前15:28),例如圣祖们的蒙召及出离埃及,并不失落他们在天 主计画中的本身
价值,因为他们同时是该计画的中途站。



-----------------------------------------------------------------------------
---

圣经在教会的生活中

「天主的话具有这么大的效力和德能,以致成了教会的支柱和力量,巩 固教会子女
们的信仰,成为他们灵魂的食粮及灵修生活永久和清澈的泉源」 。必须「让信友们
广泛地接触圣经」

「所以圣经的研究应视作神学的灵魂。同样,宣道的职务,即牧民的宣 讲、教理讲
授、及一切基督化的训诲,其中礼仪的讲道,应占有特殊的地位,这 些都该从圣经
的话语取得滋养和活力」。

教会「坚决而恳切地劝告所有信友……要藉著多阅读圣经,去学习『耶 稣基督的卓
越知识』(斐3:8),『因为不认识圣经,即不认识基督』」(圣热罗尼 莫)。



-----------------------------------------------------------------------------
---

「整个圣经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而这本书就是基督;事实上整个圣经都 在谈论基
督并在他身上完成」。

「圣经蕴藏天主的圣言,因为它是受默感的,故确实是天主的圣言」

。 天主是圣经的作者,因为是他默感了一些人间作者。他在他们内、并藉他 们而
工作。这样就使我们确实肯定,他们所写的绝无错误地教导得救的真 理 。

解释受默感的圣经,首先必须留意,天主透过神圣的作者,有意启示我们 有关救恩
的事。「凡由圣神所作的事,除非在圣神的推动下,将不能完全 明了」。

教会接受旧约46卷书及新约27卷书,并尊之为受默感的书。

由於四部福音以基督为核心,故占圣经的中心地位。

新约和旧约的一体性源於天主计画及其启示的一体性:旧约准备新约,新 约则完成
旧约;两者相得益彰,两者都是真正的天主圣言。

「教会一直尊重圣经,如同尊重主的身体一样」;整个基督徒生活在 这两件事上找
到了滋养和规则。「你的语言是我步履前的明灯,是我路途 上的光明」(咏119:105)



-----------------------------------------------------------------------------
---

TOP

楼上两位的回复非常非常好,超过了这个帖子本身.

正好反映了现实的情况,正面交锋未能解决的问题.待续.

pilger兄的话,未能做过考证,非常惭愧,但我觉得方周子先生是有什么说什么的.这也是我喜欢的性格.但这个"有什么说什么的"性格,恰好带来这样一个副作用,偏激,当然这只是从我个人检视得出的结论,未可到处应用,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专业人士.

守洞兄的话是目前宗教信仰者共同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们怎么去教化,去说服别人.为什么很多时候执行教化的使徒倒被被教化的人完全......怎么说呢,完全的,好像知道他下面要说什么是的.面对一些知识分子,很聪明很优秀的人,传教的人往往只是在道德和良心上使人尊敬.但是更多的人是需要看到力量.力量给人光明和安慰.圣光在哪里?

只是简要的分忻了一下守洞兄的意思.这当然不是我的对宗教的理解.或许对守洞兄的想法是枉自臆测了.但是换做是我去传播信仰.我一样无法做到更好.

还望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诚布公才是.
Es gibt einen Weg zum Ende des Leides.

TOP

不好意思啊,对不起,打字比较慢.

那个该是发在第四帖的位置上的.从头数起.
Es gibt einen Weg zum Ende des Leides.

TOP

基督教教派林立,但是所有基督教派都相信圣经是古代先知在上帝的神示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人间的作者只是执笔人,上帝才是圣经的原作者。
正因为如此,任何基督教典籍的意义都无法与圣经相比,因为他们是俗世凡人所作。

现在来看几段关于那 “14万4千人” 的圣经原文:
启示录5:9,10
“......用自己的血从各部族、语言、民族、国族中买了人来归于上帝,让他们组成王国,担任祭司,归于我们的上帝。他们将要做王,统治大地。”

启示录7:4,5,6,7,8
“我听见盖了印的人的数目共有十四万四千。这些盖了印的人出于以色列人的每一个部族。
犹大......有一万两千;
......
便雅悯......有一万两千。” (犹太人共12部族,每部族中被挑出一万两千人)

那么这14万4千人到底是 international 还是 juedisch ?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守洞兄提的问题好,

Originally posted by 守洞 at 30-12-03 23:27:
基督教教派林立,但是所有基督教派都相信圣经是古代先知在上帝的神示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人间的作者只是执笔人,上帝才是圣经的原作者。
正因为如此,任何基督教典籍的意义都无法与圣经相比,因为他们是俗世凡人所 ...


无奈,对圣经还实在没有发言权(德文的目前还没看完),所以不便再发言,只是恭听答复便了.
Es gibt einen Weg zum Ende des Leides.

TOP

这是我对我的圣经导读老师提的问题
他说要查资料,还没有给我回答
我也希望有人能解释这个问题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守洞君,手头有思高本所附的解释.现抄录如下.

本章所述的,是答覆6,17所问:在审判大主前,那些人能站立得住.额上盖有印的,就是指14,1,刻着天主和圣子的名字的人:具体说,就是哪些因受洗归于天主圣三名下,而领有神印的人,(玛28,19格后1,22弗1,13)"十四万四千"的数目,表示得救赎的人数,圆满无缺.
   十二支派不仅指以色列人,而也指所有的基督徒,因为他们才真是"天主的以色列"(迦6,16)
   5---8节所述额上受印的人,是指仍活于现世的信友,而那些身穿白衣的大伙群众,是指已经过大灾难,现今在天上享福的人.白衣和棕榈枝是胜利的标记.

     守洞君,如果你想研究圣经的话,推荐思高本圣经给你,因为它不仅有很详细的对个别经节的注释,而且在附录里作出对整本圣经教义的梳理,想必会对你有大的帮助.
   伊妹到香港礼仪委员会www.catholic-liturgy.org.hk/
或www.china-zentrum.de他们会免费赠送给你思高圣经的.

[ Last edited by pilger on 2004-1-2 at 21:53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