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最近几天,德国食品检查人员查封了一百多吨变质肉制品.

德国有关当局对数百家冷冻仓库进行的检查证实,确有不法分子从中牟利。

然而究竟有多少变腐肉已被加工成香肠,被被消费者食用,官方尚无确切统计数字。毫无疑问,这对消费者保护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薄弱环节
德国腐肉食品丑闻事件曝光后,北威州议会的绿党籍消费者保护发言人雷默尔立即发出呼吁,要求食品部门在商标上明确有关数据,尤其是肉类食品。雷默尔认为,这是整个体系中薄弱环节之一。他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人们知道香肠里的肉是从哪里来的吗?售肉柜台前的店员知道这些猪、牛肉的来处吗?饲养者是谁?鸡蛋的产地当然是注明的。”

薄弱环节涉及所谓的“分离肉”。分离肉由被宰杀动物软体部分的残余组成。在屠宰场,割肉机将动物骨头上的最后碎肉刮得干干净净。这些碎肉可以作为附加肉与其它肉、香肠和制成品混合在一起。当然,牛的碎肉和下水是被禁止的。在风牛病出现之后,有关当局已严格禁止食用牛杂碎。克雷费尔德国家动物检查局的负责人霍恩强调指出,所有肉类食品都得有明确的商标。而事实上,出于对消费者的担心,德国的肉类食品工业不愿注明分离肉,以避免吓跑了消费者。这无疑是一种违法行为。

消费者难辩真伪
位于柏林的“食品观察”是一个负责食品检验的私人倡议组织。在该机构工作的施密特认为,食品标签内容的含糊不清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他指出, “作为普通消费者,想从食品的标签上了解肉的成分出处,比如制成品中都包含了哪些成分是根本不可能的。人们无法找到任何具体的说明。向超市中的售货员打听也无济于事。”

即便在柜台前,就一些最常见的食品做咨询,也不可能从售货员那里获知准确的信息。施密特认为,没有一个肉类食品的包装上会注明分离肉这几个字。他甚至怀疑,有哪一个厂家会自愿这么做。

目前,新近曝光的肉类丑闻牵涉的范围越来越广。全德境内已出动了数百个调查小组,对冷冻间和仓库进行检查。另外,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屠宰场的废碎肉。与丑闻有染的德国格尔森基兴一家叫做多门茨的公司仓库里,除了腐烂肉之外,还有废料碎肉。

消费者偏爱廉价产品的行为也成为人们讨论的议题,因为,根据截至目前的调查结果,高质名牌肉类食品就没有受到腐肉丑闻的

消息来自: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1792941,00.html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生好时节。
Share |
Share

TOP

TJA,各地都有这事,该吃的时候还是得吃的,只是要注意一下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