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也在复习评书三国,觉得跟曹操不是短命,就是不得好死,不然就是没有好结果……

关键是曹操这个人的RP太差,所以诸葛孔明是大智者!
Share |
Share

TOP

原帖由 canton 于 2006-7-3 23:53 发表
最近我也在复习评书三国,觉得跟曹操不是短命,就是不得好死,不然就是没有好结果……

关键是曹操这个人的RP太差,所以诸葛孔明是大智者!

司马懿应该比曹操还厉害,或者说司马懿的后代比曹操的后代厉害.

TOP

TOP

原帖由 canton 于 2006-7-3 23:53 发表
最近我也在复习评书三国,觉得跟曹操不是短命,就是不得好死,不然就是没有好结果……

关键是曹操这个人的RP太差,所以诸葛孔明是大智者!

孔明最后可是累得吐血而死,不比曹操那些手下好。。。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觉得值了,就好了

TOP

诸葛亮没有跟曹操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诸葛亮本来准备一辈子作隐士,若不是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决计不肯出山。想那时,曹操已有北方大部分土地,再加上自身骄傲自大,虚伪的性格,决计不可能屈伸求贤。
2。诸葛亮与南阳的兄弟对待善恶泾渭分明,在舌战群儒中,诸葛亮便把自己对待刘备和曹操的态度表达得一清二楚。
3。当时唯独刘备手下没有能人谋士,然而却非常有兴复汉室的希望,如果自己出山则可能拯救“苍生”。而曹操手下能人极多,又有大部分土地,没有必要放弃悠闲的生活来作一名副手。

TOP

这些都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三国演义是小说,有明显的倾向性,对人物的刻画上和历史有一定的偏差

想想曹操手下的那些人才,远远多过刘备和孙权,在三国后期为什么晋能统一,就是因为在后期晋的人才多于另两家

而且在初期,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也不弱于孙刘两家,如果曹操真是小说里写的那样,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跟随他呢
冬冤家,我有心将你打,却一个心儿怕;要不打,只恨你这冤家羞人煞;罢罢罢,低眉红了脸儿帕,嫁了吧!

TOP

原帖由 小文 于 2006-7-4 00:23 发表
诸葛亮没有跟曹操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诸葛亮本来准备一辈子作隐士,若不是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决计不肯出山。想那时,曹操已有北方大部分土地,再加上自身骄傲自大,虚伪的性格,决计不可能屈伸求 ...


说曹操不肯屈尊求贤我不赞同,比如他礼遇关羽,设计诓住徐恕,等等,曹操对身边的贤士也是非常的器重,只能说曹操和诸葛亮没有缘分而已,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一说的,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也讲究缘分二字,这个俺比较相信.
你现在还好吗!

TOP

你们受演义影响太重了.  什么舌战群儒全是罗惯中编出来的,  诸葛亮本来准备一辈子作隐士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诸葛亮之所以没去主动投靠曹操主要还是因为孔明个人的原因,  他大概要做就做第一谋士, 但在曹操这里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另外还有个原因,  诸葛亮在荆洲,  荆洲是刘表的底盘不是曹操的底盘.

TOP

即便小说里曹操对部下也是绝对没话说的, 张绣叛乱 典卫和他的儿子和曹安民都死了,  曹操哭, 别人问他为什么哭, 他讲我哭不是为了我儿子, 而是哭典卫, 后面还有个哭郭嘉, 这种列子很多, 曹操是有名的谦虚, 怎么可能骄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