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是什么?------三国名将录------高顺

第一次注意到高顺,是在小学三年纪(四年纪???忘记具体了)...
那时候有个喜好,看战争类的书籍,都爱做个笔记,谁手下有谁,文或武,能力如何...
是在翻后汉书的时候才注意到高顺其人.
吕布手下将领其实很多,譬如后来扬名天下的张辽文远公.
而高顺在演义里的笔墨寥寥无几.
"时,太山臧霸等攻破莒城,许布财币以相结,而未及送,布乃自往求之。其督将高顺谏止曰:“将军威名宣播,远近所畏,何求不得,而自行求赂。万一不克,岂不损邪?"
这时才发现,原来高顺其人并不是一味的盲夫,或者说,很是有头脑,至少比吕布要高明的多.
只可惜"布不从。既至莒,霸等不测往意,固守拒之,无获而还。"
事实上证明了高顺的先见之明.
而后"顺每谏曰: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辄言误。误事岂可数乎?.布知其忠而不能从。"

小说里关于高顺的部分很少,只能在史书里寻找这一丝头绪.
"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
一代名将之风跃然纸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说要做到每战必克,是何等的人才?
因此在三国年间,高顺部队,被称之为"陷阵营"

也就是这个"陷阵营",杀的刘备关羽张飞丢家弃口远逃几百里之外,
也就是这个"陷阵营",杀的曹操丢盔卸甲奔波逃命.
一度曾猜想高顺部队的强大,可是在史料中却发现,陷阵营仅仅只有七百余战士.

高顺不喝酒,这才三国时期是很难得的一种坚持,更不接受别人的礼品。
《素书》说: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无误。
吕布的禁酒令,只做到了一半,还有一半却远远做不到.而高顺却做的非常完美.

吕布的后期,高顺经常劝说吕布,而吕布总是"知其忠而不能从"
而后更是将高顺的七百多部属交给了另一名将领魏续带领(吕布的亲戚),明显是夺兵权。
只是往往有战争爆发的时候,却又只能让高顺率领原部署去作战.
作战完毕,再交兵权,如同使唤奴隶一样的使唤高顺.
不难看出,吕布对待高顺何其薄!
而高顺,却始终无怨无悔的跟随着吕布,
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直坚持到生命的结束.

在与曹操大军持续的作战中,高顺更是曹操所畏惧的猛将.
从十八路诸侯讨董的虎牢关,到濮阳之战中血战连场.高顺部队的旗帜永远打在吕布军的最先锋.

而在后方反叛(侯成反吕事件),军事失利,终于被俘后.
曹操曾问问:汝有何言?,高顺只是默然不语。然后就义.
他没有轰轰烈烈象张任一样喊出"忠臣不侍二主",他也没有和张辽一样大骂"国贼",
他没有如严颜一样说"自古只有砍头将军没有降将军",更没有任何企求的话语.
他始终是沉默的那一个人.
在战乱的年代,太多数人本着的只是利益,只是名声.
或许,在高顺的心里,才会刻骨铭心的烙印着,什么是忠诚?


[ 本帖最后由 猫 于 2006-8-1 16:40 编辑 ]

TOP

李大嘴他娘给儿背后刺字:好汉饶命。。。。。。

TOP

好!
两只虫虫 两只虫虫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不吃肉肉 一只不吃菜菜 真奇怪 真奇怪

◢██◣◢  这位同学,你的灵魂现在比大西洋还遥远。

TOP

原帖由 月*无*影 于 2006-8-1 17:53 发表
李大嘴他娘给儿背后刺字:好汉饶命。。。。。。


啊?谁??

TOP

原帖由 于 2006-8-1 21:35 发表


啊?谁??
娘是赌神   儿是厨师

TOP

原帖由 BIERHOFF 于 2006-8-8 12:16 发表

娘是赌神   儿是厨师

没明白,什么电影里的???:han.gif

TOP

原帖由 蓝色指南针 于 2006-8-18 09:18 发表


没明白,什么电影里的???:han.gif

武林外传

没看过吗? 火星指南针~~lol.gif

TOP

原帖由 胖胖鸭 于 2006-8-18 11:06 发表


武林外传

没看过吗? 火星指南针~~lol.gif

...真没看过...

TOP

很感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