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向全球华人征名 年内实验空间首对接

  Img306442423.jpg 9 Z) e& y8 S! u6 ^6 Y  w+ T
    本报讯(记者商西)昨天上午,杨利伟、翟志刚等6名航天员在人民大会堂点亮水晶球,中国载人空间站征名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面向全球华人,历时数月。# _( {% s$ D  Z- Y' U+ i5 {
& Y, y- C, R: Q5 M
  开通官方微博征集
' p. W+ c5 A( c' D, r8 {) G0 r( F- P+ ]2 g/ k" r$ Q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文宝在发布会上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着美好的宏伟蓝图,应当有一个更加鲜明、富有特色的标识,未来中国空间站也应当有一个响亮、鼓舞人心的名称,“同时,我们也感到,这些名称和标识的确定,应当更多体现公众意见”。# v) B8 h, Y7 Z; F: o- e* R7 O
4 C' G( N$ k) B8 T7 D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认为,活动的举办将普及载人航天科技知识,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航天的关注与兴趣。
! W6 i" S  _9 n6 X; D人在德国 社区
1 `1 N7 Z* J0 b( |8 D  \5 m/ s  为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中国航天网设立官方活动主页外,全球华人还可通过腾讯网和手机腾讯网在线提交作品、参与投票,也可寄发电子邮件、邮寄光盘或书面材料。截至昨晚,组委会开通的腾讯官方微博已有近两万粉丝。; x3 K+ @5 M& C: r  J3 }6 j( U6 R2 v
* C& E/ E- |; F7 D0 X! v0 Z
  年内实验空间对接& W7 H' l- N( N
3 ]# [2 f* |  t# G4 s9 M
  目前,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行任务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今年下半年计划实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实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涉及两个飞行器,控制技术难度高,系统和技术都更为复杂。交会需要飞船自主测量,使两个飞行器在太空轨道上连成一体,支持航天员在轨驻留。目前我国这一技术进展比较顺利,相关飞行产品,如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一号及相应运载火箭都在紧张生产和测试阶段,将来任务密度将加大。
- |: l0 K0 F# y  b# n' T. P% l. N% l0 ?" W4 @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预计明年飞行。按规划,中国载人空间站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提交和评选出来的名称及标识届时将与中国空间站一起翱翔太空。王文宝表示,未来,中国将与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就空间站建造运营、空间实验开展等方面继续开展合作。. m! q8 }# M4 R
人在德国 社区+ O2 p( y3 n3 t9 O$ c4 k. y6 Q
  >>链接6 k- @+ B9 n) _$ V1 v+ n7 T; e1 U

+ `0 W2 p, U6 X1 F' L& i人在德国 社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人在德国 社区! `8 [2 ]. c$ ^: B6 Q/ k

) ]" ]1 R" H2 Z% k  1992年9月,我国确立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现已圆满完成;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7次飞行任务也已完成;第三步载人空间站建成。人在德国 社区* g9 Q6 Z" \# M9 h& \

- s# T' T7 t- M# a; c+ M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由13个系统110多家研制单位、3000多家协作配套和保障单位组成,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实施专项管理,统筹协调。去年9月,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研制建设工作,标志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 c) e) C4 L  }www.csuchen.de# N- ]! F8 z  E5 W5 L1 Q# l
  我国载人空间站由核心舱、实验舱Ⅰ、实验舱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飞行能力,又可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 ]8 Y6 ~. \. x& w( G% W5 ?3 bwww.csuchen.de: G- P4 {8 q0 @3 h+ v& S; G( {( I
  载人飞船已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此次活动将对未命名的其余四部分征集名字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