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方蘇雅's photos

横竖睡不着,灌点图片好了。dozingoff.
以前在柏林版贴过,可是改版之后找不到喽despair.gi


※※※※※※※※※※※※※※※※※※※※※※※※※※※※※※※※

公元1899年10月,一个42岁的法国人,此人名叫方苏雅,带着7部相机和大量玻璃干片(1885年才问世)、历时11个月后终于抵达了当时的云南府城- -昆明,开始了他对这个城市巨细无遗的注视。在此后的将近5年时间里,他阅尽了这里的山川湖泊、城镇乡村、街道建筑、寺庙道观,也包括上至总督巡抚下至贩夫走卒、乞丐犯人的各色人等,以及发生在这里重大或日常的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将目光所及的一切尽量地凝固在了他拍下的照片里。他当时可能不会想到,这些照片百年后将成为亚洲最早、最完整地记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概貌的纪实性图片;在他于1904年面对“变得如此熟悉”的景象无限伤感地说“永别了,云南府”时,可能也不会料到,这些照片有一天会被一个中国青年万里迢迢地带回故土。但他很快就会发现,在他进入中国生活长达10年之后,中国也将进入他整个的后半生,使他永不能忘怀。

方苏雅其人
奥古斯特•费朗索瓦(Auguste Francois)(1857-1935),中文名字方苏雅。1857年8月生于法国洛林地区一个殷实的呢绒商人家庭。15岁沦为孤儿。从军参与政变失败后,改学法律。1880年被省长比胡收为义子进入法国内务部、外交部。 1893年任法国外交部长私人秘书。 1895年12月起任法国驻龙州(今广西龙州)领事。 1899年12月起任驻云南府(今昆明)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 1900年3月兼任法国驻云南蒙自领事。 1903年9月兼任法国驻云南省代表。 1904年任满回国,同埃莲娜•马尔芒女士结婚后隐居乡间,并修建了一座名为“小中国”的庭院。 1935年7月4月病逝。作为一个殖民外交家,方苏雅是法国殖民外交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他所到之处与中国地方高级官吏交往很深,尤与广西提督、抗法将领苏元春交往甚密,结为兄弟, “方苏雅”这一中国名字也因此而取。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1903年昆明教案中方共雅轻易得到了清军的护卫,从家撤离。这从一个局部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的主要特征。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全国形成高潮。方苏雅以自卫为名,携四十余驮军械至昆明,被南关厘金局扣压。方苏雅亲率数十人以武力威胁将枪弹抢回。昆明民众义慎填膺,包围领事府,捣毁了部分天主教堂。昆明群众的反帝斗争因清布政使治课带兵镇而告失败。方苏雅和32名法国人在云贵总督丁振铎的保护下全数撤低北部湾。1903年,昆明教案终以允许英法合办公司开发矿产、向法方赔款白银十二万两告终。 1904年滇越铁路破土动工,1910年建成的滇越铁路全长850公里,其中在云南466公里。在一份法国政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滇越铁路不仅可扩张商务,而关系殖民政策尤深,宜控制铁路修建权,以获大量的矿产资源。”方苏雅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来到云南。滇越铁路修建期间,大约有6万中国工人死在工地上。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昆明古城风貌 Ancient Kunming City 1899年


百年前熙攘的一条路(1899年):
A road hustling and bustling a century old ago
图中的白塔(现已毁)位于云南府城东2里处,是当时拓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右的建筑是古真武祠,为旧“汉营”,相传是诸葛孔明南征时屯军之所,唐代建拓东城,因此祠内有诸葛亮石刻像。从照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时主要街道的路况和两旁的集市贸易情景,是极有代表性的老昆明风情图。方苏雅选择塔洞内有人、路中有牛车的时机拍照,是为了留下尺寸上的参照。这也是他惯常的做法之一。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昆明北城门(1899年):
The north city wall of Kunming
城建于明代,城上之楼叫望京楼,京就是指帝都北京。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城楼(包括内城门)虽然朝北,城郭的门却朝东,代表的是龟掉(摆)尾之形。此外,当时的北门外一片荒野,是昆明的坟堆集中地,因此按照堪舆家的设计不仅将城门造得格外坚实以抵挡鬼气,还在城楼上塑有道教神像驱凶避邪。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盘龙江畔的昆明城墙(1899年):
The city wall on the bank of the Panlong River
远处的金马山影表明这是昆明小东门一带的城墙,这里地势较低且紧依盘龙江--历史上多次肆虐沿岸的一条河,也是昆明最重要的水道。据老昆明回忆,它涨水时 “坐在城墙上就能洗脚”。于是治理它就成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要课目。受它的影响,古昆明城池的形状建得并不方正,东边略偏。

[ Last edited by 霓裳 on 2004-3-19 at 04:37 ]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至今尤存的东西寺塔
East and West Temple Pagodas which still exist
1900年 昆明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明初史谨在诗句中描写的这种景色,今天在昆明城仍能见到,只是东寺塔(图右)已不是史谨看见的那座南诏旧物,位置也更偏东,出了东寺街。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个性强烈的500罗汉
500 arhats with peculiar characters
1900年 昆明
方苏雅拍摄这张照片时,罗汉群雕塑成不久,故彩塑衣饰簇新,色泽鲜亮,衣纹优美。对照今天我们看到的500罗汉,可以发现一些罗汉已经移位变形。比较明显的是向九天揽月的罗汉,原来的手比身长数倍,后来不知为何变短了。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省垣第一名胜——圆通寺 Yuantong Temple, the frist historical site in the provincial capital 1898年 昆明


圆通胜境坊前的贫民:
Poor people in front of Yuantongshengjing arch
照片上的“圆通胜境”四字相传为明末黔国公沐天波所书,但并无具体史料左证。方苏雅摄影,很少单照景物,而这张照片中那对相互抱紧的父子与高大牌坊之间的对比,不但令画面生动,也给整副照片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令人诧异的护法巨龙:
Surprising dragons protecting the law
照片中的两根10米高的盘龙巨柱位于圆通寺大雄宝殿的正厅,这种代表皇帝的符号出现在寺庙中实属罕见,对之的解释也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这一现象应该与由于“靖难之变”逃到昆明的明建文帝朱允有关。相传建文帝到昆明后即在武定狮山正续寺出家为僧,法名应文,不久升任该寺住持。但为了避免明成祖派人跟踪,应文大师甘作一名游僧,行迹不定。圆通寺历史悠久,又是昆明城区最大古剎,应文曾在这里久居是完全可能的。否则以一外省寺庙而建如此巨大的两条巨龙,法、理上都不太可能。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海源寺百年遗影
A photo of Haiyuan Temple taken a century ago
1900年 昆明
青山古寺,静谧安详,这是百年前海源寺给人的印象。据说从前殿内还有玉兰花一大株,根粗将近一人合抱,开花时满树皆白,香盈殿庭;寺前还有戏台,每年正月十五的庙会都有数千人前往游乐。如今这一切都已盛况不在:照片中背后的青山已成为采石场,寺内一切均破败不堪,且将房屋租借给民工贮藏炸药。呜呼!如此古寺,真的是在“火山”上面险情万状地苟延,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

劫波历尽存金殿
Bronze Hall built after a catastrophe
1901年 昆明
全国最大的铜殿:
Bronze Hall, the biggest in China
照片中驰名海内外的昆明金殿因其坚固而熬过了战火、地震乃至“文革”,留存至今。它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规模大,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纯铜铸殿。
镇殿之宝:
The treasure housed in the Brozne Hall
很难想象照片中的两个男子能使用他们手中的武器,他们的衣着表明他们都是方苏雅的差官。可能根本就没有人能佩带左边的七星宝剑,但传说右边的大关刀是吴三桂用过的,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62岁时起兵反清,誓师后“上马驰骋于军较场者三匝,就马上举戈而挥者三”,举起挥舞的,或许就是这把大刀。

情到深时无艳句,安知淡泊几重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