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2:09 发表



这事和资源没有太大关系,这是一个体制建设的问题。 学生会要脱离“吃喝玩乐”的活动形式瓶颈,唯有注册合法化。要注册不可能不对会员范围作出表述。 开放性的会员描述是单方面的,反而具有强制性。 任何一个德 ...


。。。好吧
按照这个逻辑应该到学校要一份中国学生的完全名单
确保每个人都收到通知
并且拥有“加入”或者“拒绝”的权利

TOP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2:19 发表


有时权利和义务是同一事务的两面。比如 选举
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
虽然我没有机会参加亚琛以前任意一次选举。但在我中学的时候,每年的学生会竞选都是非常规模浩大的。食堂,教学楼贴满海报;课间,中午都有各部的候选人到班上来演讲;选举的最后是个参选人的陈词,最后还有述职等等。
我知道在亚琛这个学生不集中,学校多的地方,照搬上述模式是不现实的。但是,稍微努力一点去做,是不是会效果更好?比如,与校方联系,收集中国学生的邮箱(建议而已,如果在法律上不可行,也不要与我辩驳了)?在csuchen上展开竞选?毕竟,这个论坛人气还是颇旺。如果宣传不能到位,我很怀疑即使按你说的改组学生会,能达到什么更好的效果。正如我前面所言,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如果我谁都不认识,我当然不会给任何一人投票。这样,学生会的干部会不会再次由小范围的朋友圈子产生呢?
再如,守洞学长,如果你还带着气说话,又如何能得到不熟悉的人的支持呢?我前天也是真的火大了的。

TOP

原帖由 月关 于 2008-2-7 22:26 发表


反正出发点还是动机都是好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其实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最后说这么几句,我和你没啥个人恩怨,更谈不上人身攻击,呵呵,只是刚刚说话冲了点,其实我们的目的也是一致 ...


怎么会掐架呢?话说开了就好了。如果是面对面交换想法,沟通可以更有效的。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某种角度,我们达成共识了?

这个框架,只是草拟,具体实现中不可避免要作调整。如果你愿意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我求之不得。从个人角度讲,第一我不太在意吃喝玩乐的活动。第二,我主张先花德国人的钱,大使馆的报销份额,是我手上最后一张牌。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原帖由 hihigh 于 2008-2-7 22:27 发表


。。。好吧
按照这个逻辑应该到学校要一份中国学生的完全名单
确保每个人都收到通知
并且拥有“加入”或者“拒绝”的权利


德国有严格的个人信息保密制度(法律条文上)
我们不可能从外办获得任何一个中国同学的信息。

我们会通过现有邮件链表群发登记造册的信息。csuchen也是我们依靠的平台。

csuchen是个亚琛本地消息的大集散地。但它还是开放式的,无明确目的的。 登记造册后将形成星型点对点联络。加上csuchen的发散式通讯,效果不是更好吗?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这是针对另一帖中的某些话的。与此主题比较适合,故而写在这里。
我以前就认为,独裁统治是最有效的方式,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独裁者。有这样的人吗?没有。于是分负各项职能的部门诞生了。
所以,我们只应该呼唤这样一个主席吗?学生会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运作,而不是只有主席站在前台。
如果一开始,举办活动的人出来说明,第一是新人,第二没时间,第三没经验,所以活动办出会遭人不满,我相信抱怨的人会通情达理的。
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总觉得对事情的不满就是对个人的不满,以致无法以常态面对呢。
除夕晚会的事,一开始的解释,的确是让人越来越生气吧。最后正常地解释已经无法平息了。
至于新修改的章程,的确是把整个学生会的性质都改变了。有时候名称不仅仅只是名称的问题。
选举的事,能不能在开始选举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参选人的自我介绍,同时开始选民的登记?有的人不愿意参加这种选举活动,但并不代表就必须将他的其他权利一并去除。
这点,就是一个代表大群体学生的机构,与一个会员制的协会,最大的不同了。

TOP

原帖由 守洞 于 2008-2-7 22:43 发表


德国有严格的个人信息保密制度(法律条文上)
我们不可能从外办获得任何一个中国同学的信息。

我们会通过现有邮件链表群发登记造册的信息。csuchen也是我们依靠的平台。

csuchen是个亚琛本地消息的大集散 ...


问题就在这里
1。如果不能保证每个在亚琛的中国学生对“会员制”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个对没有被通知到的却应该享有同样权益的同学是不公平的
2。另外会员制在会员足够多的情况下也并不会比newsletter有什么优势
在会员不足的情况下自然会引发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
3。至于所谓的“义务“
难道说不去投票就要被清理出会员名单永不收用甚至罚款么?
肯定不可能的
那么也没有什么约束力了

就事论事地说
目前看到的只是没有论据的纯理论
会员制有什么切切实实经得起推敲的好处还没提出过
掐架没意思大家都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以理服人

TOP

原帖由 quelle 于 2008-2-7 20:19 发表
本来,我也已经毕业,准备国内回来就离开亚琛了
我首先表明我的观点:
但是如果学生会一意孤行, 我将联络绝大多数在亚琛中国学生,利用csuchen平台,合理帮助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行维护。
我认为,学生会和小范围 ...



反对学生会会员制!
支持老大!

TOP

其实有些人对学生会寄予厚望是件好事,代表有些热心人希望共同为了自己或他人集体做些贡献。关键不在于形式或选举,而是到底能做些什么实事类似帮助新生等善事善举,对一味讲究吃喝玩乐的人,主席倒不必太多挂心,学生会本不是娱乐公司。
失恋是太胖,寂寞是太胖。胖是万能错误的主宰,胖是全世界女人及其情人的公敌。

TOP

原帖由 Ordensmeister 于 2008-2-7 22:31 发表
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
虽然我没有机会参加亚琛以前任意一次选举。但在我中学的时候,每年的学生会竞选都是非常规模浩大的。食堂,教学楼贴满海报;课间,中午都有各部的候选人到班上来演讲;选举的最后是个参选人的陈词,最后还有述职等等。
我知道在亚琛这个学生不集中,学校多的地方,照搬上述模式是不现实的。但是,稍微努力一点去做,是不是会效果更好?比如,与校方联系,收集中国学生的邮箱(建议而已,如果在法律上不可行,也不要与我辩驳了)?在csuchen上展开竞选?毕竟,这个论坛人气还是颇旺。如果宣传不能到位,我很怀疑即使按你说的改组学生会,能达到什么更好的效果。正如我前面所言,弃权,也是权利的一种。如果我谁都不认识,我当然不会给任何一人投票。这样,学生会的干部会不会再次由小范围的朋友圈子产生呢?
再如,守洞学长,如果你还带着气说话,又如何能得到不熟悉的人的支持呢?我前天也是真的火大了的。 ...


和国内学生会相比,这里最大的不同是:
国内是竞选干部,所谓学生领袖!
这里是竞选当义工!义工加最大的靶子! 如果我还有一点个人影响力的话,我希望我的学生会同事和我的后任也把自己当义工,而不是学生干部。
当然,既然我不是干部,没有干部待遇,总不能再剥夺我这个义工作为一个普通人发火的权力吧?
我为什么死盯Eric? 因为上面我对quelle做的经济来源的解释,我对eric面对面做过。他还来含沙射影暗指我贪污。我觉得,我能这么对他已经是很绅士很克制了。

学生会的选举制度,我这里提出了一种候选人资格限定的设想。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有机会了解候选人。并且从条文上阻止有人拉个百八十人进行恶性收购式的竞选。

从不了解到了解的唯一办法就是多关心多参与。据说美国还有人认为在职总统是林肯的。
弃权也要弃得名正言顺。路铺好了,走不走你来选择。
你用“我不是阎王”来为自己当小鬼的行为做辩护?

TOP

从各方面看来守洞也是位有想法的主席,就是网上态度比较激进,不过网上态度不代表网下态度,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协商的,作为公众人物各个场合还是内敛些更有效果
11+6+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