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一些武林门派及地名的如今方位

四岛方位

1.桃花岛:只能确定是今天浙江省舟山群岛中比较靠外海的一个小岛


2.神龙岛:根据此岛在辽东,岛上又有毒蛇推断,这应该是辽东半岛海域的蛇岛。蛇岛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顺港25海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3.侠客岛:岛上有火山。应该是菲律宾群岛中吕宋岛西面的一个小岛。(印尼虽然也有火山,可是太远)


4.冰火岛:这是最难推断的神秘小岛。有火山(大陆版块学),有洋流(海洋洋流学)
  
从舟山附近的洋流,有黑潮,往北走,分出一支暖流——日本暖流。穿过对马海峡,来到日本海。再穿过库页海峡,来到鄂霍茨克海。不过根据书中描写,有大片冰域。那么应该更往东北走,来到白令海。由此我推断,应该是在白令海西南部的一个火山岛。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会在北冰洋呢?呵呵,他们那“漂流一号”,是绝对穿不过白令海峡的。



[ Last edited by 发仔 on 2006-1-11 at 20:24 ]

TOP

好东东就发上来给大家共享一下
今天不知怎么,手特别闲,不断地转发帖子

TOP

这都让你给找着了?

厉害
猫猫lynn

TOP

发完....

TOP

其他等等等等......


计老人居《白》;
根据书中哈萨克草原,以及李氏夫妇的路线,应该在天山东段南麓,吐鲁番附近。而书中重要地点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东偏南约46公里火焰山乡所在地附近。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
  

黑木崖《笑》:
今河北保定西太行山段
  



王屋山《鹿》:
王屋山距河南西北济源市区35公里,区内峰峦叠嶂、气壮势雄,宫观林立、人文汇萃,泉瀑争流、树古石奇,誉满中外的《愚公移山》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汉魏时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称“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坛海拔1715米,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擎天地柱”。


一些闻名天下我又不想再废话的:

少林:河南登封嵩山少室山脚
  
武当:又名太和山,湖北十堰市南
  
泰山:山东泰安
  
衡山:湖南衡阳北
  
华山:本名花山,陕西华阴
  
恒山:山西浑源
  
嵩山:河南登封嵩山太室山,与少林比邻
  

江南地区的武林门派:

宜兴的陆家庄和嘉兴的陆家庄
苏州太湖的参合庄、还施水阁等,曼陀山庄、燕子坞
安徽凤阳一带的蝴蝶谷,还有壕州城
无锡附近的杏子林
天龙上那个什么参与杀乔峰父母的什么和尚所在的天台山。
江南七怪入出的嘉兴府,烟雨楼,临安城
韦小宝的扬州
黄宗羲等人的苏州湖州嘉兴一带

TOP

下面我们来谈谈福建的武林门派
  

1.福建莆田南少林
  
★莆田南少林★
  
唐初李世民即位后,反叛路得才等聚众沿海、夜集明散、沦为海盗,闹得沿海一带民不聊生。太宗皇帝命已敕封为大将军的北少林寺昙宗方丈率僧兵到沿海对付这群海盗,昙宗便派道广和尚和僧丰、僧满三人带五百僧兵前往福建沿海,平定了海盗,同时在当地广度有情,收下不少大乘禅宗弟子,经太宗皇帝恩准,便在福建莆田九莲山建起了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在反清复明半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少林寺武僧所具有的强烈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忠义精神,曾受到民众的推崇。在反清复明斗争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兵所焚毁;现已重建一新。“寺因武显,武以寺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祥地,当时此寺习练少林南拳武风极盛,并广泛流传民间。千百年来,“南拳北腿”在我国已形成了鲜明的南北武术流派,南少林武功已远播五洲,名扬四海。在反清复明斗争中被清兵焚毁的南少林寺蒙尘近三百年后,其中心寺院林泉院遗址于1986-1988年国家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这座遗址地处莆田北部丘陵山地,隶属莆田县西天镇林山村,南距莆田城区直线约12公里。遗址座落于九莲山(海拔近500米),东、北及东西三面环山,西隔山间小溪与卧佛山(亦称弥勒献图山,海拔570米)相望。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地形地貌酷似嵩山少林寺。 这一重大发现在1989年11月福建省武术协会莆田会上书面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年12月3日成立了莆田市南少林研究会,开始系统的有组织的研究。
  




2.武夷派
  
金庸中,没有多少关于此门派的描写,但是其余武侠小说中,武夷山绝对是个很好的武学修炼之地。玩过剑侠(单机)的都知道,武夷派是四大派之一
  
福建武夷山1988年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曲溪。九曲溪源于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复绕山,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于悬崖峭壁上的神秘悬棺都列在九曲溪边。景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瓷窑遗址、武夷宫等游览景点,极具人文价值。 武夷山也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冲佑万年宫、虹桥和架壑船棺等,还有世界罕见的动植物,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这里并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这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道家也把这里称为“第十六洞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添风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
  


 
3.福州林家
  
这个就不要我多介绍了吧
一个家族也相当于一个门派
  
  
4.闽南地堂门
  
主要有地堂刀法,地堂鞭法

[ Last edited by 发仔 on 2006-1-11 at 20:36 ]

TOP

四川的武林门派



1.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其主要特色为: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种”。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慨。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寺庙中的佛教造像 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这些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青城山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连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著名景区天师一带,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城,故名青城。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静的一个。
  
青城山确实有“幽”的特点。由于历代开拓者颇为上山的人设想,在山路中,游人每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略事休息。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石桥上,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而且越往上,亭距越短,因为这时游人已感疲劳,需要多休息几次。游览青城山的乐趣就在于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 路,一路上欣赏山上的多种美景,来到一处道观,就可以坐下来喝一杯荼,欣赏观中建筑和所藏文物。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 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 “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怡人。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令人目不暇接。登临峰顶眺望,成都平原,平畴千里,一一可见。山风高畅,令人心旷神怡。 它的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它天然图画,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将此建筑名为“天然图画”。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巧,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附近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坐落于丈人峰下的建福宫, 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建福宫建在丈人峰下,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其左 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由此西行一千米,即至天然图画。它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 苍岩壁立,绿树交映,云雾缭绕,游人至此,如入图画之中。





3.血刀门《连城决》
  
血刀门坐落于位于四川省第一峰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
  
海螺沟是一条长30.7公里的冰川峡谷,浏览区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海螺沟以其独有的四大特色而有别于我国的所有著名风景旅游区。
  
海螺沟冰川是贡嘎山东坡众多冰川中的一条,尾端伸入到原始森林区达6千米,海拔只有2850米,是地球上同纬度的冰川中海拔最低的。冰川的雪粒盆是整个冰川的源泉,盆内冰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翻越盆沿形成巨大雪崩,故雪粒盆虽美丽神秘,却只可远观不可靠近。盆的边缘是我国已知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晶莹剔透,雄奇无比。
  
地球上的冰川,几乎全部存在于远离人类聚居的南极地区。其余极少部分,虽分布于各个纬度,但又大多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使一般人难以到达。而中国四川的海螺沟冰川, 其最下端的海拔高度仅为2850米,低于贡嘎山雪线1850米, 使具有一般体力的旅游者都可以亲身登上宽达二公里、冰体厚度达100-300米的冰川,领略它独有的魅力..
  
海螺沟冰川生成于大约1600年前,地质学称其为现代冰川。它是贡嘎山最大的一条冰川,长14.2公里,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公里,又形成冰川与原始森林共生的绝景。
  
冰面河、冰面湖、冰下河、冰川城门洞、冰裂隙、冰阶梯、冰石蘑菇、巨大的冰川漂砾、冰川弧拱和极其宽阔的U形冰川峡谷,两侧高逾数百米的留有冰川擦痕的绝壁,和黛绿色的原始森林等,形成唯冰川所有的独特景观。更妙的却是沟中这样接近冰川的地方,却有大流量的温泉、热泉甚至沸泉。
  
由于海螺沟冰川的特殊地理条件,除了冬季外,其它季节均可着单衣或夹衣浏览冰川。





4.雪山派凌霄城《侠客行》
  
根据我推测,《侠客行》的雪山派和《连城决》的血刀门方位十分接近,但两种武林风格,又不可能是同一门派。所以,雪山派应该在四川西部的大雪山的夹金峰上(海拔4900多米),距四川省距宜宾市148公里,距筠连县城60公里。

TOP

我们再来看看小说中的三大关隘的如今位置



1.大散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学过初中历史的都知道,南宋与金的分界线,就是:淮河--桐柏山-函谷关-大散关
  
《神雕》中,第一次天下英雄大聚会,就是在大散关的陆家庄
  
大散关在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汧水、谓水萦流其间,山川之会,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川陕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宋时金兵南下,侵犯陕穿,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特别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氏兄弟与金兵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金兀术仅以身免。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兄弟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都从此穿过。




2.函谷关
  
《天龙》中函谷八友,珍笼棋局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国家3A级旅游区(点),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终军弃繻”、“唐玄宗改元” 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3.雁门关
  
一切有关萧峰的传说,都要从此展开..........
  
雁门关又称西陉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是长城要口之一,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冲。此处 东西峻峭,中路盘旋崎岖,附近峰峦错耸,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的战略要地。自春秋起称句注塞,由唐始称雁门关。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侯陆亨,于雁门关址北移数里,建新关于今址,今存关门3座,内有有明朝所建靖边寺以祀战国戍守雄关的赵国良将李牧。雁门关除关城之外,还有大石墙3道,小石墙25道,隘口18个,构成极为严密的防御体系。 从春秋战国到近代抗日战争,在雁门关发生过1000多起大大小小的战争,一部雁门关军事史,堪称半部华夏5000年重大国防军事篇;一条雁门关商埠路,承载着中原和塞外的和平发展史。

TOP



1.巫山派
  
倚天中,张翠山一家三口刚回大陆,就遭到巫山派偷袭滴!
巫山偶去过,应该是去过三峡(管他大三峡还是小三峡,不去白不去)都去过. 呵呵,风景不错,终于见识到了所谓的名震天下的”巫山云雨“:P
  
[P.S.别忘记了天山童姥叫什么名字哦?]
  
宋玉的《高唐赋》不知道,嘿嘿,N多男生起了非分之想吧    

附 《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日:“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蜞无畴兮,道互折而层累。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一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裔。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黿鼉鳣鲔,交织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闇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鼾。长吏隳官,贤士失态。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岏,裖裖碨碨。磐石险峻,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在巫山下。
  
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耀虹霓,俯视峥嵘,洼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贲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像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上至观侧,地盖底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芷蕙,江离载菁,青茎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睢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有方之士,羡门高谿,上成郁林,公乐聚谷。进纯牺,祷璇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