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么事情都从历史长河来看. ->

Alles was du machst ist sinnlos. Alles was wir machen sind sinnlos. Unsere Existenz kann letztendliche nur beweisen, irgendwann stribt alle.
Share |
Share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TMP at 2004-7-2 13:58:
如果什么事情都从历史长河来看. ->

Alles was du machst ist sinnlos. Alles was wir machen sind sinnlos. Unsere Existenz kann letztendliche nur beweisen, irgendwann stribt alle.

分析历史不等于宿命论啊。太悲观了。

[ Last edited by taiji on 2004-7-2 at 16:46 ]

TOP

非精英的老百姓(尤其是没有上过大学的老百姓)对毛泽东时代的认知能不能算数

中国老百姓对毛泽东时代的认知到底能不能算数

作者:老田

中国许多精英主义者说,中国的老百姓素质太低,没有能力对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现实作出总结,给出有价值的见解,因此评价一个时代如果不由知识精英来进行,至少也要由官僚精英群体的决议为基础。在中国的精英主义者看来,老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就算是说了一些话,也不过是白说,不能登大雅之堂。

我个人的看法有些不同,群众的意见固然是分散和不系统的,但是真理却往往蕴含在其中。特别是对于重大政治和经济调整过程,是能够认识的,因为这些政策政策最终要涉及庞大的政治地位重新排序和经济利益分配份额的巨大调整,因此越是宏观的“大政策”效果,越是要剧烈影响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是无法遮遮掩掩进行。这些正如番邦蛮夷所言“纵然能够欺骗所有人于一时,或者欺骗部分人于一世,但是却无法永远欺骗所有人。”老百姓对宏观政策的重大后果,是能够认识清楚的,因为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动,最终必然要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感受方面。

一个政权的服务方向改变,老百姓想要不知道恐怕都是很困难的。以前毛泽东时代又特别注重通俗化的宣传,老百姓很容易具备直观判断知识。例如对于政权的服务方向识别问题,毛泽东时代就着重宣传过“吃人的旧社会”是“衙门八字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那么中国的老百姓据此就很容易识别一个政权的服务方向,到底是为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服务呢?还是为多数人服务?这个政权为谁服务的重大事项,显然是难以隐瞒或者保密的,毕竟是要体现在政府官员的日常行为上,官员们也很难就自己的言行象地下党工作那样保密,确保不落在老百姓的眼里。就算是咱们的知识精英们把所有的洋书都啃过遍,再搞上几十几百万课题费制造出更多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恐怕最终还是难以改变老百姓这个判断能力和依据;关键之处还在于知识精英们恐怕很难用数学模型,证明老百姓根据自己的感受得出的政治判断,有什么逻辑和事实错误。

还有就是一个国家的资源分配依据什么来进行,这也很难在老百姓跟前造假。如果老百姓亲眼看到高楼大厦、汽车洋房都跟自己没有关系,老百姓亲眼看到好东西都是跟自己无关,社会财富的大部分只与少数人生存状态改善有关系,然后要老百姓相信他们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个恐怕就比较困难。以前有精英主义者宣传说老百姓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意思是你们这些个刁民,给你一点好处还不知道感激,完全不知道好歹。那么很显然要改变老百姓对重大经济政策的认知,就需要精英们假装好人把90%以上的好处都分给老百姓,这个精英们当然是不会愿意的。但是分配份额往精英阶层手上这么集中,就难免不落在老百姓眼里,想隐瞒肯定也是很困难的,总不能叫精英们买了靓车只是在自家院子里开吧,也不能叫精英们人人都在自个家里泡小姐带小秘吧,也不能叫精英们天天在家里吃饭不叫人看见吧,要是这样的话那腐败还有什么意思。分配份额的变化必然是来自分配依据的调整,老百姓的感觉可能相对滞后,但是分配份额改变的后果却无法隐瞒,所以老百姓形象化的话语可能不系统,但是却很准确无误。知识精英们的长处是能够曲里拐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欺骗那些不看现实的人,或者诱导那些对现实有幻想的人,但是完全无法欺骗那些主要是看现实的老百姓。

所以,老百姓看问题不可能不准确,特别是重大政治经济调整带来的感受变化。中国历史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过简单的反复,从蒋介石时代――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制度这样的巨大变化和落差,都还留在老百姓的记忆中间,因此对时代变化的感受和对比就不需要依赖书本知识,老百姓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真切感受中间作出比较和结论,知识精英要垄断学术研究和话语权,就发生了重大困难。当然老百姓发言完全不理睬精英们的学术规范,也完全可能不合精英们的话语样式,但是因此更加形象和贴切。老百姓的语言生动形象,一点点八股气都没有,常常是一个简单的“顺口溜”就流行全国,而咱们的知识精英呢,看了几本洋书再殚精竭虑写的所谓学术著作,常常印刷了一千本还没有人肯买,堆在家里。知识精英们在下结论说“老百姓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在贬低老百姓的话不能当真的时候,未必没有忌妒的成份,他们眼看着那些不长进的下里巴人们的东西还那么受欢迎,要不生气是困难的。中国精英主义者说老百姓什么也不懂,说老百姓根据自身感受作出的结论不算数,一个方面是为了垄断话语权,一个方面大概是出于忌妒。

中国的事情老是由那些精英们说了又说,说完了之后还说自己就是代表老百姓的,我看这个不完全合适,还是要让真正的老百姓出来表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就算是被高贵的精英们说成是毫无价值,那有何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