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見︰對中國共產黨彈琴 中Gong十七大之前,有人忙著分析權力格局,也有人試圖推動中Gong進步,要求中Gong放棄社會主義,選擇資本主義,建議中Gong及其軍隊更改名字,甚至應該將批判毛澤東罪惡列入十七大的議程。; ?! V9 h; a$ Y2 v" R
: ?: Y4 a( ^+ Y, s
這 些要求與建議,自然是出于一片良苦用心,是從中國的進步與發展的大處著眼。中國共產黨對于它的全國代表大會,一向認為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 事”。既然是政治上的大事,人們自然希望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真的能夠有所作為,“講政治”真的講出一點兒名堂,而不單單局限于它自身的高層的權力格局的變 化。
$ E- C) F$ F- u0 v6 I3 X
4 S& @# @4 a9 v+ g* \3 F }8 F* M& G然而,中國共產黨是否能夠傾听這種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諍言,第一取決于它是否還真正是一個左派政黨,是否還有發自內心的對于進步的理想、熱情和追求,第二,也取決于它的多數普通黨員是否也還真的“講政治”,取決于他們是否對其中央高層有實質性的制約能力。
6 e$ v0 K; }1 v
- [7 F1 q0 p" _www.csuchen.de當然,這就不免要讓人失望了。如今的中國共產黨,沒有左派的氣質和風骨,其黨內則缺乏民主,以致于最起碼的差額選舉,也被視為黨內民主方面的進步。6 Z% a* y; n; l& C+ i
$ R% g. A; g+ S) f0 C3 Y不過,那些要求與建議既然是從大處著眼,就有其長遠意義。沉迷于權力的中Gong對這些都不屑一顧,其中的道理,卻還是難以回避。
5 A* I6 n& I: `$ Q& N. q8 q w人在德国 社区
$ p; z' X4 y- V& t& _人在德国 社区△放棄堅持空想的“社會主義”人在德国 社区. t9 o& ^' a% ^; j+ i# U
# Y% J5 ]# y" [* E% ~5 \www.csuchen.de資 本主義之不同于以往的社會,在于它的生產方式內部有著日益發展的社會化趨勢。從比較簡單的生產過剩危機,到現代的金融危機,人們總是可以指出應對危機時的 種種失誤,力圖證明危機的偶然性,而在一次次充滿著偶然性的危機背後,矛盾沖突的本質畢竟還是清晰地顯露出來。這種矛盾沖突,具有著社會性,超越著民族國 家的界線。一國之內的勞資矛盾可以趨于緩和,市場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矛盾則更具對抗性,趨于尖銳化。) l1 [7 I8 O) \# D
; `/ u. @/ I" }$ s. f2 \作為資本主義之社會性的反映,社會 主義思想在資本主義發展之初就已經出現,而基于馬克思等人的研究分析,它進入到“科學社會主義”的階段。所謂科學社會主義,是建立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和 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起上,但是,它的政治觀念,在其初期則因為馬克思等人對“不斷革命”的追求,與其哲學、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發生了根本性的矛盾。, Q" S- N9 j6 C
www.csuchen.de i) s5 i1 R r8 w: V9 K5 E& J7 }
當 時正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經過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生氣勃勃,“自由、平等、博愛”以及對于民主政治的追求,顯露出資本主義的文化魅力。這樣,面對著工人抗 爭而顯示出其最初的“自為”之姿態,以及社會主義思想在發生影響,“不斷革命”在年輕的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面前展現出新的選擇,是很自然的事情。
' f* Z* Q h8 K: V: W2 s
1 |& L' M- v o( Hwww.csuchen.de然 而,1848年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經濟革命進一步展開,到1871年巴黎公社失敗之後,馬克思等人調整了他們的政治觀念,使其適應“目前‘資本和土地所有 權的自然規律的自發作用’只有經過新條件的漫長發展過程才能被‘自由的、聯合的勞動的社會經濟規律的自發作用’所代替”這一現實,直到明確承認,,“不斷 革命”的實質是“期望少數人的革命變成多數人的革命”,但是“歷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他們在政治上放棄了“不斷革 命”。不過,他們仍然堅持,工人階級在政治上,特別是在其政治組織方面,“可以立即向前大步邁進”。以他們的話來說就是,“革命死了,革命萬歲!”# }4 G; ^9 A6 P- J- v9 I2 G- V; A
( e" A9 k' J& A顯 然,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經歷了兩步,一是建立其哲學、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從呼喚社會公正的抽象人性,轉向寄希望于現實生產發展階段本身內部的社會化趨 勢,一是從“不斷革命”的沖動,轉向現實地面對資本主義長期發展的過程,把握社會主義革命作為“多數人的革命”的本質。
' F' M7 h; D: H# Hwww.csuchen.de( k/ | k- `# D; K# Z9 ~- I& Q# G
這一過程,馬克 思恩格斯走了第一步,第二步也跨了出去,但直到他們相繼逝世,這第二步的影響還不大,未能在共產主義運動中形成深刻的共識。不久,伯恩施坦以他自己的方 式,也嘗試走這第二步。他擺出“全面修正”的姿態,挑戰馬克思學說的哲學、經濟學不成功,在政治觀念上卻形成了深遠的影響。這當然不是偶然的。
- o( p' y( G8 ?3 a+ {, U& ~+ R6 O3 S* m; W2 A2 x
在忠于馬克思學說的人們這一邊,卻因為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右傾的壓力,對于政治上至關重要的那“第二步”,走得猶猶豫豫。多數人對此缺乏認識,少數人,如考茨基,也很快就宣布所謂“新的革命時代”,結果,“不斷革命”被馬克思恩格斯推了出去,又被他們的學生請了回來。人在德国 社区" \1 G& X# q1 T1 ^) `
www.csuchen.de0 @2 Q' J Q+ i0 p" P% ^
這一下就不得了。無視資本主義長期發展的必然性,堅持“期望少數人的革命變成多數人的革命”,在共產主義運動中成為主流。
4 q* b: S' C! D# B2 j' p8 N人在德国 社区8 W& r2 E; D2 u P# g K
列 寧後來有所醒悟,試圖以“通常歷史順序的變化”來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實行“新經濟政策”來扭轉命令經濟向市場經濟發展。他以登山來比喻說,“現在,要按照 原定的方向和路線繼續前進不僅困難和危險,而且簡直不可能。他只好轉身往下走,另找別的比較遠但終究有可能爬到山頂的道路。”但是,要想讓共產黨轉向“別 的”道路,事實證明是難乎其難。象斯大林、毛澤東那樣的人,他們無視列寧的警告,偏要對廣大的民眾“玩花樣”、“耍聰明”。列寧認為,新經濟政策作為“一 種進步,因為它恰恰適合于最普通的農民的水平,它並沒有向他們提出絲毫更高的要求”,而斯大林毛澤東們,則堅持認為“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堅持要對農 民、對所有的民眾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在資本主義尚未充分發展的地方建立社會主義的“人間天堂”。6 F0 g, G7 L$ `, m. ^- C
5 y3 s1 }: }9 I$ ^- X: m
不用說,這種脫離資本主義作為其母體,以社會主義思想和國家權力作為“試管”而弄出來的“社會主義”,不是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意義上的社會主義,不可避免地在現實世界里踫得頭破血流。
! E; \1 r/ ^6 l" V" {/ y人在德国 社区這 種“社會主義”,表面上類似于考茨基當年宣布“新的革命時代”時的要求,是“利用國家政權來排除資本主義生產而代之以社會生產”,但它畢竟缺乏資本主義發 展的基礎,在現實中只能發展為國家壟斷型經濟,發展為國家力圖壟斷社會的一切。它以“社會主義”的名義扼殺民營經濟的創新活力,甚至剝奪其生存權利,逐漸 地使整個經濟失去活力。在政治上,與國有體制的壟斷與支配性相適應,這種“社會主義”無可避免地發展為專制國家。& ~/ k$ D @9 @# z o$ [! v" Y
6 b7 n/ t% ~8 b; A3 W- }這樣,放棄“社會主義”就成為真正的進步。* x5 G% W3 N0 E4 t; b6 E" e
; x/ [$ `2 P6 ^0 w2 D0 D
不過,承認“社會主義”失敗,不意味著對社會主義的全盤否定。
# n i( c# D0 ], j) ]) _www.csuchen.de
% k2 t% }. V+ L) V4 b% J: Lwww.csuchen.de應 該看到,在馬克思的時代,資本主義正在上升,或許也可以說是從其前期向中期發展,這時,馬克思的兩大發現涉及哲學和經濟學,在政治方面,則一度因為“不斷 革命”的沖動而與其哲學、經濟學基本理念相悖。他們自己承認並克服了這種自相矛盾的錯誤,但終因當時社會基本環境的制約,未能有進一步的突破。工人政黨要 在資本主義長期發展、資產階級已建立起自己的統治的社會里保持革命性和斗志,“不斷革命”盡管有根本性的缺陷,卻偏偏意味著一種現實的選擇,而且越是在資 本主義發展不足的地方,它就越顯現出一種畸形的魅力,更因為列寧、托洛茨基、斯大林、毛澤東這樣的政治家,這樣那樣地為它作了修飾和發展,其本身雖然畸 形,卻反而時時地顯出誘人的光彩。4 F" ~( a! x0 r* V7 U e
人在德国 社区5 F) M: p& @' q f. W" _5 A
馬克思逝世,熊彼特出生,在資本主義的中期發展中,成長為新的一代經濟學大師,對資本主義的“創新式 毀滅”有深刻的觀察與論述。此後,“人力資本”理論出現,預示著資本主義向其晚期發展,而中國、印度兩大國展開其工業化進程,市場經濟全球化也涌起新的浪 潮,這種晚期發展也顯示出其特色。在這樣的深刻的環境變化背景下,“社會主義”接二連三地崩潰,就毫不奇怪了。它仍然有著畸形的魅力,也仍然有誘人的光 彩,只是,這種魅力和光彩單憑著僵硬教條的支撐,難以阻擋現實發展趨勢的進展。即使在共產黨掌權的國家里,也是如此。% _7 ^2 K* U( e; R& |; E
: M& S2 B* D! i y9 ^4 x3 {
同時,在“社會主 義”崩潰的同時,馬克思恩格斯當年認為最有資格寫在共產黨旗幟上的那個信念──“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則越來越清晰地顯現出它的 真正的魅力。在發達國家,它正在成為社會的共識,在其它國家,也逐漸為更多的人們所認同,在共產黨國家,卻仍然遭到來自權貴的敵視。9 ?0 X& T, n# q8 B) n( ^! \# h" t
, P( r$ u$ J7 j3 r5 Q0 Y
“社會主義”正在死亡,它在腐爛發臭,毒害人們的靈魂,而社會主義,則正如馬克思等人所判斷的,它在較為發達的社會母體里孕育、成長得較為成形。它為自己開闢道路,不是依靠國家政權的力量,恰恰相反,它是從公民社會中生長起來。" }% B) c1 ]* n% s* H% ~; r
$ r0 k( V" {3 r: c人 們看到,那些“左派”在中Gong十七大前夕輪番上書,高唱著“社會主義”頌歌,對改革大興問罪之師,以“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式的人物”、“政變”、“亡黨亡國 的悲慘局面”之類危言聳听。他們對現實中的黑暗有敏感、有憤怒,也有批判,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應該的,但是他們對“社會主義”的歷史與現實卻還是那樣漠 然以對,毫無敏感,死抱著僵化的教條不放,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1 m5 b9 T3 G8 g; r' D5 T% N; Pwww.csuchen.de
$ U# I7 k, J+ u7 l8 _# z9 I( Y5 S. u人在德国 社区更為可怕的是,盡管中國共產黨高層出于政治考慮,似乎不為這些“左派”所動,但是他們同樣出于政治的考慮,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同樣地死守著那些僵硬的教條,以作為國有體制支配地位的意識形態保護傘。www.csuchen.de# {4 n& }9 x! e
www.csuchen.de8 A. m" V- k D: N4 j
這樣,盡管那些從大處著眼的要求與建議,對于中國共產黨(特別是其高層)而言似乎是對牛彈琴,卻不能不看到,即使對“牛”而言,早些對琴而知音,畢竟是有好處的。www.csuchen.de# ~# r5 a2 }6 X! O' v$ y
# L7 F/ I$ e1 o" |) m
中 國共產黨曾經將其綱領區分為“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現在,這種區分仍有現實意義。面對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期過程,共產黨的“最低綱領”應該是,放棄對 經濟、對政治的壟斷,發展市場經濟,推動民主政治,協調勞資利益,在不可避免的資本主義發展中為勞動者爭取其利益的最大化,亦即最大限度地爭取“非資本主 義發展”。4 u6 [ j- ~# K; @9 p0 A
! V. d5 s" o! A$ ^5 U8 H8 n/ M只是,倘若中國共產黨能走出這一步,它還是中國共產黨嗎?+ j* j5 W# x, C8 J
, P) l; K- V' `. {) G: j△改個什麼名字?人在德国 社区5 G, S, S) v: d" w+ W. O- p) I# j, \
! x' H C. v# F
于是,改名字,或許真是一個好主意呢。' c! d% w1 p9 i1 N% ]' d# u5 R
人在德国 社区6 Q3 g! e, J& {" j) }5 @4 `9 v
解 放軍可以改名為國防軍,或者干脆象美國那樣,不用那些前綴,就是中國陸軍、海軍等等就行。問題不在于軍隊的名字,而在于它作為“黨軍”的身份,而這涉及到 共產黨本身的性質。喜歡“共產”的黨,偏要把國家機器之軍隊作為一黨之私,為其執政地位護駕,把自己與封建帝王等同起來。這樣的共產黨,不會同意改名字, 即使真有政治需要而須改名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6 ?9 O4 S# U9 X6 \2 b: a
2 |. s# {% n7 l* U$ L. W. Y
社會黨?社會民主黨?這個方向上,對民主的追求只會更為突出,不會淡化。
$ |, k6 A3 Y9 \+ `. n" o1 awww.csuchen.de( Q& c0 q/ d/ k5 l& V
工黨?這個方向上,勢必加強對基層勞動者的代表性,民主信念也同樣突出,而且,共產黨剛剛對資本有所青睞,退回去就難了。
8 X6 ?) |$ V N; g! S- v
+ \, ~" O* C0 j9 G5 t( Cwww.csuchen.de還有哪個方向可以選擇?……- H1 Q& e! d2 {$ ~2 {5 I
- v) w n0 z) r6 h6 K1 y4 o似乎,無論怎樣改,都有從“社會主義”之雲端降落到人間現實的危險,而這也就意味著放棄政治壟斷、平等競爭之類的危險,共產黨把它的“三個代表”的身份吹得天花亂墜,怎麼能夠容許有這等危險存在?
' d0 F$ F+ |' S- m& M! Q* l* L( k+ f8 t
也就是說,共產黨要是改名字,其實意味著它的一種改造,而它的體質是否經得起這種改造,是大問題。當然,共產黨是否放棄“社會主義”,也是如此。人在德国 社区6 k$ E K: l8 B ]- `
# o. a3 E3 ?0 j/ u) J! a5 n/ I
那也就難怪,中國共產黨懶得理睬這些民間的呼聲。這些要求與建議無論怎樣從大處著眼,都遠不如它的權力分配重要,而且從大處著眼,會妨礙,甚至會威脅到它的權力分配。人在德国 社区) G; f' T$ r! e8 q3 T( G' c
8 a% k0 C: Q3 Y8 \. q5 x
在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自從毛澤東整垮了“國際派”,使他自己作為“紅太陽”那樣升起,八大借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改革之風而有所嘗試,20多年後,十三 大也在改革開放影響下試圖有所作為,此後,十四大確定市場經濟為改革方向,但限制在經濟領域,政治上終究缺乏生氣。那麼,從大處著眼,這里的問題是,這位 86歲高齡的老者,一次次地把自己的真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政治家打倒在地,它在政治上,真的還能有所作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