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貌 奢华可以很年轻

  有个笑话:某人拾到一只名贵手袋,如果是在欧美,就在30岁以上的女人中找失主,如果是在亚洲,则是在30岁以下的女人中找失主。的确,奢侈品在亚洲受到的追捧比在它们的故乡欧美更热烈,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但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欧美替换成北京,把亚洲替换成上海,故事依然成立。

  相对来说,北京人消费名牌的年纪偏大,身份偏高;上海人则年龄偏小,身份偏低。在北京,那些拥有多件顶级奢侈品的人年龄多在30岁以上,事业有成,收入颇丰,见多识广,外在形象趋于成熟、自信、典雅,个人气质与奢侈品更相得益彰。也许是北京人天子脚下见惯世面不喜张扬的心理,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很可能是大富,他会住很贵的房子、开很好的车,但却不一定穿很名牌的衣服。在北京人看来,如果一个人没房又没车,却穿着名牌到处招摇,未免太轻薄。而上海拥有顶级名牌的,却不乏年轻的女孩,很多人可以省吃俭用一两个月,花几千元买个名牌包,或者名牌太阳镜。
Share |
Share

TOP

原来认为Markus_Xiang还可以,现在觉得他见识浅薄。。。不过我也能理解,大概受了什么刺激,或者einfach有点不正常。。。
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TOP

看来大家还是没有满足蝼猪的找抽欲望,大家继续啊!

TOP

别自欺欺人了,这些都是事实

TOP

MARKUS-XIANG, 听说你是福建人吧?

TOP

“病”因 不只是虚荣心

  如果追问上海人追捧名牌的习惯是哪里来的,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很重要,那就是日本消费文化的影响。在狂追名牌这方面,上海女人和日本女人很相似。夸张一点,如果说在日本连一个送牛奶的都有可能背着一个LV的包包,那在上海就可以换成是一个普通的白领。即使她现在还没有,但请相信,那个昂贵的包包极有可能已经纳入了她的购物计划,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的理想之一。一个朋友说起上海人热衷于奢侈品消费时坦言:“多多少少都出于一点虚荣心,上海的女孩子喜欢攀比,一个办公室的人会非常注意谁穿了件新衣服、什么牌子的、哪里买的。另外上海女孩天生喜欢比较奢华、考究的东西,所以她们会省吃俭用为自己买名牌,上海人的虚荣心的确要比北京人强烈。”

  一个在LVMH集团上班的朋友告诉记者,像她们这样供职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团的女孩,虽然薪水未见得极高,但工作中接触的都是一流名牌,而且老板也会要求你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品位,所以她们都是非常在意自己的行头的,绝不会买假货。那有什么窍门呢?办法就是衣服可以到小店里淘一些名牌衣服,比如BCBG之类,因为服装大半是工厂里多出来的,基本上属于真货,但是像手袋等配件就一定要是真正的名牌。此言不虚,见面当日,这个精致的女孩子就挽着一只FENDI著名的“长棍面包”手袋。

  正是由于这种微妙的综合心理的作用,才使得像LV这样的奢侈品在上海大行其道。一个上海女孩这样解释:它系出名门,是拿破仑皇后的专宠;它是箱包类的全球顶级品牌,无人出其右;它从不像很多奢侈品一样打折;还有就是它上面印满LOGO,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哈!可爱的虚荣心已膨胀到关乎品位的地步。

TOP

楼下的,今天你抽了吗?

TOP

简直一个受过刺激的神经质,叫人说你什么好? 没种的男人和太监有什么区别?
TMD,光在清宫戏里看变态的太监了,今天碰到你算是看到实物了。

你简直一SB,非要搞的上海人如何如何,还好意思说自己多了解,多客观。好
现在咱们学学你的客观,先撂下“上海”不说,咱说说福建? 好像“事实”也不少的? 台湾很多福建女性
在买淫,而且混不上“高价”的档次, 你有没有亲朋好友那里混啊?

TOP

我只是说出我个人看到的现象,还有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至于那些对我人生攻击的朋友,你们越说越让我觉得你们软弱。要是你们想让我相信我看到的都是假的,我的分析都是错了,你们就说出你们的论据。还有,别天天喊打喊杀的。很幼稚的。

TOP

sb? 嗯,sb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