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嗯,收藏了,中国的篮球历史以前还真不清楚呢

不过张卫平原来那么高啊……
欢迎来我的小博客踩踩~~

TOP

附加中国篮球简史

当王致志,姚明,巴特尔走向NBA后,无数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太平洋的对岸,在那个黑色和白色皮肤统治的世界,终于有了一抹黄色,那抹亮色,照亮了几亿人黑色的眼睛……
  当无数的球迷为异国的同胞呐喊加油之时,培育出他们的中国大地上,又在培育着更多的篮球天才,让他们可以肋生双翼,扬名全球。
  当姚明拿下NBA全明星票王的时候,他说,我为我能够得到这么多同胞的投票感到更加的自豪,也许在那些数以百万计的票中,有一两张,是他更应该自豪的。那里面有着期望的殷殷目光,有着对过去自己征战沙场的无限怀念。
  让我们一起用文字,去重新经历几十年中国男篮的征战历程,再为姚明和CBA加油的同时,为我们的老前辈们,也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起步
  一九四九年,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个很不平凡的年份,在那个结束战争的日子,中国篮球场上的战争却才刚刚拉开帷幕。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此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接到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和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及主办国匈牙利的邀请。经周恩来副主席报请毛主席同意后,决定派文体代表团前往参加,其名称定为“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成员由篮球队员和文艺工作者组成,有150多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走向国外,不管他的战绩如何,这次由将军做为团长的体育代表团走向国外对于中国的篮球乃至整个体育事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7月24日下午,一辆汽车停在了当时中国的战时最高指挥中心――中国人民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门口。走下车的不是风尘仆仆的将军,不是情报员,却是一群将要远赴匈牙利的运动员。
  这是个特殊的年代,当时的周恩来仍旧任副主席,他请大家吃大餐,但是另一个用心,却是告诉这些新中国的第一代体育健儿,怎么样去适应西方的礼仪。在总理一句句的叮咛下,我们的篮球队随团走向了世界,也迈出了中国篮球届的第一步。
   8月14日-28日,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迎来了世界上最年轻的一支篮球队,让我们记下这些今天看来不职业的很的球员名字吧: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队领队黄振声,教练牟作云,运动员是从北京、天津两地选出的陈文彬、王平周、张德山、周宝恩、程世春、冯荣普、谭以津、张文仁。
  参加这次篮球比赛的有保加利亚、中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匈牙利、朝鲜、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共9个国家代表队,绝大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已经很难找到那些比赛的片言只语,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第一男篮队伍的成绩来回味那次意义非凡的比赛。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队,在分组预赛中获得小组第四名,决赛时得第六名。预赛中以28:68负于匈牙利,41:72负于捷克斯洛伐克,44:47负于保加利亚;决赛时以42:58负于朝鲜,以53:48和40:35分别战胜保加利亚和波兰。偏低的比分确实中国篮球界的一次伟大壮举。
  
  当第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时,人们都为中国篮球队的变化感到了惊讶。五零年八月十四日到二十三日,中国篮球队为对手和世界交上了一份奇迹般的答卷。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中国篮球从上一年的生涩、不成熟中走了出来。参加这次篮球比赛的有匈牙利、中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苏联6个国家的代表队。中国队在小组预赛中以30:74负于苏联,以31:28胜波兰,获小组第二名。决赛时以32:41负于匈牙利,结果获得第四名。
  赛后,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队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东部5个城市,进行了5场比赛,我队4胜1负。更让世界称奇的除了这次比赛,还有比赛中中国队的一位选手。这位选手数次以一种今天看来很平常,但是当时却是奇迹般的技战术一次次撕破对手的防线,令对手防不胜防,这位队员的名字叫做黄百龄。
  中国篮球界为世界篮球界共作过三大贡献,黄百龄的单手急停跳投技术正是其中之一。也正是从此开始,跳投才成为一项技战术开始进入了全球的篮球界,逐渐发展。黄百龄也因为这种技术而成为中国篮球界的一位泰斗,同时也开始了中国人的世界篮球之梦。
  195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队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英国、保加利亚、中国、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伊朗、朝鲜、波兰、苏联共10个国家代表队),1952年,中国篮球队中又出现了一位我们今天很熟悉的队员,白金申。出此之外,在这一年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少数人制造“两个中国”,中国体育代表团发表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断绝同它的关系。
  1953年8月7——13日,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参加篮球比赛的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中国派出男子篮球队参加比赛,预赛中在第二组,以93:94负于朝鲜队、75:39胜别占孙学生队、112:51胜黎巴嫩队、112:35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队,获小组第二名;决赛中,以41:24胜奥地利队、85:58胜伊朗队、76:53胜法国劳联队,最后获得第五名。
  中国男子篮球队领队黄烈,教练员唐宝堃,运动员余邦基、蓝文治、庞锡和、王光钰、唐民生、王焕新、陈仁康、李汉亭、程世春、张光烈、刘二柱、陈文彬、张长禄、白金申。
  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篮球得分的上升,中国队开始逐渐在世界篮球界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同时,开始奠定着自己亚洲篮球霸主的地位。
  八一队也许是中国篮球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多少年在国内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1954年5月9日——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男子篮球队访问匈牙利,在布达佩斯进行了7场比赛,以66:106负于匈牙利国家队、61:76负于匈牙利国家青年队,胜了3场。于6月3日——22日,在访匈牙利后赴波兰的华沙进行了7场比赛,我队3胜4负。
  紧接着几年,中国篮球界基本上每年都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为今天的篮球事业培养出了好几位元老级的人物。出了上文提到的黄百龄,白金申,还有1955年在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中出场的杨伯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篮球队在现代篮球运动中走进国际篮坛,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在短短的6年中,中国男、女篮球队就参加了十六次国际比赛和访问活动,这在中国近代篮球运动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且重要的是中国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赛为今天中国篮球的发展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二.积蓄
  1974年9月1日至16日,中国男、女篮球队参加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洲运动会篮球比赛。这是中国篮球队初登亚洲篮坛,男子组参加比赛的队有朝鲜、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巴林、日本、科威特、菲律宾、中国、南朝鲜、以色列。其中有传统强队韩国,菲律宾。每支队伍都有每支队伍的法宝。如伊拉克队准确的中投,朝鲜队的快速反击,菲律宾队的集体抢篮板球与快速反击,南朝鲜队的突分、急停中投及小个打大个的打法等。作为第一次登上亚洲篮坛的中国队,我们利用了身高的优势,加强了篮下强攻,改进了过去死打硬扛篮下的打法,高大队员的技术向全面、灵活方向发展,扩大了进攻距离。我们运用了第一、二、三高度,尤其是第三高度使对方难以对付,进攻中充分利用空切、掩护配合外围中投,能里能外,在亚洲较好地施展了“以大打小”的策略,收到了预期效果。最后,中国队的第一次亚洲级比赛结果,以色列获第一名,南朝鲜第二,中国第三。
  在取得第三名的基础上,中国的男篮前辈们不甘心落后,1975年11月15日至26日,第八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泰国曼谷举行。11月14日亚洲篮联在曼谷举行了代表大会,批准亚洲篮联执行局关于恢复中国在亚洲篮联中合法席位的决议。中国男子篮球队第一次参加了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
  中国男子篮球队领队是张长禄,副领队是张千,教练员是钱澄海、吕长新,裁判员张雨生,运动员有马连民、邢伟宁、徐元生、黄频捷、王德礼、袁战洪、张建设、李树钊、徐政文,张大维、张卫平、朱家忠。这届国家队中我们又可以看见很多熟悉的名字。
  其中教练员钱澄海是中国篮坛的传奇人物,是中国篮球50杰之一,钱澄海当运动员时很有些名气,曾长期担任国家队队长。他球艺娴熟,善于发动快攻,急停跳投准确,是一位攻击力强的后卫,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摸索、实践,他明白了中国人应该怎样打篮球,总结出了中国篮球哲学。他说:"我们虽然个子小,但运用了紧逼、快攻、跳投这三**宝,发扬快速灵活的特点,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从那时起,中国男篮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篮球之路。1972年,他当上了国家队的主教练,将中国男篮调理的有声有色。针对世界不同强队,组织不同打法,使中国男篮在亚洲确定了霸主地位。他也成为80~90年代的全国十佳教练员之一。1988年奥运会后,钱澄海不当教练了,可他却比以前更忙了。他担任了梦舟篮球队的教练,创办了钱澄海篮球学校,还经常大中小学校以及到日本、香港、台湾讲学,他的足迹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和海内外。
  队员中还有一位今天的每位篮球迷都更熟悉的人物――张卫平。
  张卫平 1950年生 男,汉族,北京人,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1960年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学习,1964年入东城区业余体校学习。1965年入北京青年篮球队,1966年入北京篮球队(其所在队曾获得 年全国冠军),1973年入国家队。在国家队效力8年,司职二中锋,脚步动作扎实,篮下攻击能力强,人称“篮下魔术师”。 1978年,在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16支世界强队参加的第8届世界锦标赛中,取得个人总分排名第一的佳绩,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获得锦标赛“得分王”称号,并被大会誉为篮坛“神射手”。 1977年,在第九届亚洲锦标赛中,被评为最佳前锋。1978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 年,获北京十佳运动员称号。1999年,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 1985年起任中国男子篮球队教练。任国家队教练期间,曾率队参加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1985年,马来西亚,吉隆坡),获第3名;第十四届亚洲锦标赛(1987年,泰国,曼谷),获冠军;第十届亚运会(1986年,韩国,汉城),获冠军;第十 届世界锦标赛(1986年,西班牙),获第9名;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韩国,汉城),获第11名。
  直到今天这些老一辈的篮球人仍旧在为中国的篮球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看完这些老一辈的成绩之后再回到过去,参加这届锦标赛有中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科威特、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南朝鲜。比赛分预赛、决赛两段进行。预赛分A、B两组,A组的种子队为中国和菲律宾;B组为南朝鲜和日本。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的策略是加强防守,“以攻为主”、“以我为主”,发扬特长。中国队的特点是队员身材高大,体重、篮板球占优势,快攻多,集体配合好,上场比赛人员多,投篮较准。
  中国男篮经过预、决赛共9场比赛,保持不败,取得冠军,并取得了代表亚洲地区参加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篮球赛的资格。这是中国篮球界的有一个第一。从此以后,亚洲篮坛的东方不败开始显象霸气。
  中国现代篮球运动得以恢复,并且有所提高,是值得庆幸的事。然而,我国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在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篮球才迎来了自己真正的春天。


三.探索
  1979年,当时被称为碎骨机的韦斯.昂塞尔德(Wes Unseld)及其NBA总冠军球队华盛顿子弹队远赴中国,与中国国家篮球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
  那时候的中国,还是篮裤子,白衬衫的年代,在篮球场周围,喜欢篮球的人们那天度过了一段宛如梦境般的时间。
  那时候的球迷很少象现在一样呐喊,鼓噪,有的只是默默地坐着观看,或有秩序的喊加油,但是这场比赛中,中国球迷的目光仿佛更多的集中在了客队的身上,美国队的一次次飞身扣篮,让人们一次次的感到了无比的震撼,篮球飞翔的魅力让全场的观众一次次忘了自我,完全投入的去为每一次漂亮的进球加油,从那时起,中国也开始有了扣篮,也开始有人想要在篮圈上面打球。篮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它如舞蹈般的让所有人为它着迷。
  1982年一众NBA球员包括全明星球员丹佛的亚列克斯.英格利什(Alex English)及先后效力芝加哥与圣安东尼奥的阿堤斯.基尔莫勒(Artis Gilmore)亲临中国并与中国国家队进行了一场表演赛。NBA传奇人物奥斯卡.罗伯逊(Oscar Robertson)及韦斯.昂塞尔德(Wes Unseld)担任这支由NBA球星组成的队伍的教练,其它球员包括波特兰的莫里斯.卢卡斯(Maurice Lucas)及印第安纳的迈克.本汤(Mike Bantom)。这是中国球迷又一次的近距离接触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赛事。
  紧接着,1983年11月12日至29日,第十二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香港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又一次获得冠军。这是中国男子篮球队在亚洲锦标赛上获得的第5次冠军,人们习惯地把这称为中国男篮的“五连冠”。
   中国男子篮球队领队是柯轮、副领队刘觉涛,教练员钱澄海、吕长新,运动员韩朋山、吕锦清、穆铁柱、郭永林、马跃南、李亚光、孙风武、王立彬、刘建立、嵇照光、张斌、匡鲁彬。
   在这届比赛中,高大队员穆铁柱、韩朋山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年轻的身高超过2米的队员王立彬技术、速度、反应等都很突出,又有匡鲁彬、郭永林、孙风武等老将的配合,打得非常活跃。也就是从这一届国家队开始,中国队开始有了自己的高大中锋的传统,坚持自我,打出自己的风格,从此以后,亚洲霸主的地位已经奠定。
  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匡鲁彬:
  1956—) 黑龙江呼兰人,国家队著名后卫,身高1.93米。 曾代表武汉部队篮球队、“八一”篮球队,多次取得全国冠军称号。1978年选入国家队,获第8、9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12名,获第9届、第10届亚运会冠军和亚军,1979、1981和1983年第10、第11、第12届亚洲锦标赛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第10名。他攻守兼备,技术全面,中距离跳投准确,是国家男篮的主力队员。1983年第12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被选入亚洲明星队。1987年在“八一”男子篮球队任教练员兼队员。从八一队转业后到国家体委篮球处工作,并于2001年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中心运管部主任。多次担任国字号队伍领队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
  穆铁柱,这个名字大家也许都很熟悉,他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家喻户晓的球星,这位当时每场比赛只挣七块钱的大个子是中国的第一代超级中锋。99年也入选篮球50杰。
  (1949—) 山东东明人,身高2.28米。运动员。
  曾是“八一”男篮队员。运动健将。全国优秀高大中锋。1971年入济南部队篮球队。1973年入“八一”队。1977年任国家队主力中锋。 他进攻腹地具有强大威胁,善于同外线队员做策应配合,为内外进攻创造投篮时机,(这也是今天姚明得以在NBA中生存的一大长处)。具有单手握球远传和单手握球作传、投假动作的能力,多次代表解放军队和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是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队的主力中锋,曾代表“八一”队参加世界俱乐部锦标赛获亚洲区冠军,是“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大学生明星队的内线实力人物。
  1984年7月29日至8月6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男子篮球队代表亚洲参加了比赛,领队柯轮,教练员钱澄海、吕长新,运动员王立彬、匡鲁彬、郭永林、吕锦清、孙风武、李亚光、张斌、刘建立、胡章保、王海波、嵇照光、黄云龙。
  在这次奥运会中,中国队没有了穆铁柱这个强力内线,罚球次数和篮板球都排在最后,这又反映出了中国男篮后场薄弱的现状。在缺少内线的火力时,外线的火力很难减轻内线的压力,直到今天,这仍旧是中国男篮的痼疾之一。
  1985年NBA常规赛季开始前,中国国家篮球队与多支NBA球队在NBA--中国友好之旅中进行了系列表演赛。教练界的传奇人物雷德.阿勒巴奇(Red Auerbach)及皮特.纽威尔(Pete Newell)向中国国家队传授任教经验。前芝加哥公牛队主教练埃德.巴杰尔(Ed Badger)及前新泽西网与明尼苏达森林狼主教练比尔.布尔(Bill Blair)在纽约于1985年9月24日至10月27日为中国国家队举办了训练营。与中国国家队进行表演赛的NBA球队有:芝加哥公牛、克里夫兰骑士、印第安纳步行者、新泽西网、纽约尼克斯、费城76人和华盛顿奇才(当时的子弹队)。
  一系列的交锋中,中国篮球界的前辈们开始了思考中国篮球的未来,NBA的运作让他们感到了世界篮球界的日新月异,中国篮球要想在世界扬名立万,必须有自己的运作体制和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谁都不知道NBA乃至整个世界正在酝酿这一场大的篮球变革,而中国也被卷入其中。


四.借鉴
  1986年,正是NBA小个子土豆夺得扣篮冠军的那一年,也正是拉里波得率队夺得他们的第三个总冠军的时候,中国男篮在西班牙巴赛罗那举行的世界第十届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的强队比赛中,获第九名的好成绩。被报界称颂为“世界篮坛的东方曙光”。国际篮联主席罗贝尔•布斯奈尔特致电中国篮协主席,以示祝贺!
  1986年初,中国男篮在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上,连续输给菲律宾和南朝鲜队,仅获得第三名。痛定思痛,中国男篮在失败中寻找出路,7月20日,中国男篮统一了全队的思想,制定“吃科,拚波,冲德、意、美,锻炼队伍,力争出线”的战略方针。思想上的突破带来技、战术的突破。中国男篮以新颖的东方打法,快速、灵活多变为主。中国男篮罚球一项提高得更为突出,中国队平均每场罚21.9次,罚中16.9次,命中率77%,为各队之冠。3分球与近投都有加强,前12个队平均每场投中5.5个,而中国队为6.3 个。张勇军的3分球占世界第三位。
   内线队员的攻击意识也有所加强,中国队4个内线队员的得分占全队总得分的35.6%。篮板球技术也有提高,最后我队前后场各负3个。犯规、违例减少,有8个队犯规次数高于我队。12个队平均违例为34.6次,我队为33次,排第七位。失误是大问题,仅排苏联之后,居第二位。
   参加第十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中国男篮领队是张长禄、副领队钱澄海(兼),教练员吕长新,运动员宫鲁明、李峰、黄云龙、沙国利、王非、宋涛、李亚光、孙凤武、王立彬、张勇军、徐晓良、张斌。平均身高1.93米,年龄24.5岁。
  在这届国家队中,我们又看到了很多的熟悉的名字,有前男队教练,王非,前女队教练,宫鲁明,这两个人的具体事迹我们都很熟悉了,我们来介绍一下一位中国篮坛不得不提的人物――宋涛。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宋涛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开幕式上,宋涛高举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奥运赛场。作为中国男篮主力中锋,宋涛见证了中国男篮先后打进世锦赛和奥运会八强的辉煌。宋涛是第一个正式签约美国NBA的中国球员,1987年6月,宋涛赴美国与亚特兰大老鹰队正式签约。美国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又进一步披露,说“宋涛于1987年NBA选秀会第三轮第67顺位被老鹰队选中,成为首位被NBA选秀选中的华人与亚洲球员,但一直未上场比赛”。签约后他在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时意外受伤。显然,宋涛本可以成为NBA第一华人是千真万确的,只是他当时膝盖韧带断榴,手术后刚痊愈,又在国家体委训练局运动员大楼走廊刚刚拖过的滑湿地面上不幸摔倒,而殃及老伤。后来,老鹰俱乐部虽解囊相助,接他到美国治疗,但终因伤势过重无法恢复,使22岁宋涛的NBA前程断送,同时过早结束了这位年轻天才的运动寿命,最终没能实现登陆美国NBA的梦想。
  另外,第一个向中国的体育爱好者介绍“飞人”乔丹的也是宋涛。在上世纪80年代,宋涛也是作为中央台的嘉宾在体育节目中正式将乔丹介绍给了中国的听众,由此,中国的体育爱好者开始知道“飞人”乔丹的大名,也逐渐开始认识NBA。


五。成形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中国篮球缓慢而平稳的发展着,查阅资料发现,这一段日子值得特写一笔的东西很少,但是,在这段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却孕育着中国男篮的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中国的体育商业运作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这一次运作,成为今天中国篮球球市火爆的极大原因。
  1995年,各地方篮球队突然间发现,在他们的衣服上多了三个字母CBA,中国篮球协会的简称。从此以后,中国的男篮开始进入了有序的发展阶段。
  商业社会需要商业的运作,cba中第一次出现了在队伍名字后面挂广告的现象。挂着广告,一些地方的优秀球员开始为更多的球迷所熟悉。从此以后,篮球的影响日渐扩大。中国篮球开始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说到CBA就不得不说八一队,这支篮球中的王者之队,可能是CBA中唯一一支可以建立一个王朝的球队,不说他拿过多少个总冠军,单说他培养出了多少中国的篮球明星,从亚洲第一人王治郅,到后来的战神刘玉栋,当年的阿的江,这些都是在八一队这支唯一一支没有外援的球队中成长出来的。
  CBA的运作发展缓慢但是扎实,中国队后卫的缺乏在那一段时间似乎得到了很大的弥补,辽宁队的郭士强,李晓勇,吴庆龙,北京的闵鹿蕾,江苏的胡卫东。也许许多人都听到过去年,弗朗西斯来了中国和姚明说过的话,在CBA中,他知道名字的只有一个叫胡卫东的后卫。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中国男篮的队伍中竟然没有范斌和阿的江这两位在联赛中表现良好的后卫,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了当时中国队后卫线的雄厚实力。也就是在这一届男篮,中国队实现了历史突破,取得了奥运会前八名的好成绩。
  也许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因为当年的辉煌,我们永远不觉得他们老迈。
  主教练:宫鲁鸣
  队 员:胡卫东,吴庆龙,刘玉栋,单涛,巩晓彬,巴特尔,李晓勇,吴乃群,王治郅,李楠,郑武,孙军
  那一届国家男篮以后,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前八梦想,前辈们为后人留下了一些经验,也留下了一个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梦想。随后的篮球发展我想今天的各位都是经历过的,不用我在去多说。其间中国男篮走过了风风雨雨,但是,中国篮球人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不管发生什么,篮球这项运动正在今天在各个角落开始生根发芽,伴随着篮球的发展,我们也走向了世界,看到了世界文化的发展,HIP-HOP和街球已然进入了中国的城市街头,各种斗牛比赛在全国展开,大学生篮球联赛和高中联赛也已在中国悄然展开,中国的篮球正在建立着自己人才的金字塔。中国男篮,潜力无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