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恨有之爱有之 台湾民众对两蒋感情复杂

环球时报' u* U: f* t" C+ _! E

) r4 q6 m: r& k台当局“去蒋化”又有新动作,据台湾《联合报》2月27日报道,陈水扁在强调蒋介石为“二二八元凶”的同时,又声称桃园县慈湖“蒋公陵寝” 和台北市“中正纪念堂”的存废要一并商讨。不过,陈水扁承认,未来处理“慈湖陵寝”与“中正纪念堂”的过程必然会遭遇许多“阻挠与对抗”。有岛内媒体评论,“这种阻挠与对抗的原因多样,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于台湾民众对两蒋的复杂情感。”0 l7 I1 }. [. r* L+ K, P: ]
www.csuchen.de1 `* q7 t9 H8 a3 l+ l
恨蒋介石的不少
# }9 A- X# U& g$ {人在德国 社区  h. ~5 F# B% D! ^7 G* z
岛内目前最恨两蒋的人,恐怕就是“台独”分子了。有岛内分析人士表示,他们如此强烈仇视两蒋,与其对“台独”严厉打击有关。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后,岛内处于萌芽状态的“台独”分子也企图借机兴风作浪,蒋介石用铁血手段和政治攻势相结合,镇压了岛内的“台独”势力,使“台独”势力在两蒋当政期间始终未能在岛内掀起大的波浪。+ {: v0 G+ Z" K' O+ q; g( Z

4 o* v& L0 ?8 U+ A% Vwww.csuchen.de而当年跟着蒋介石到台湾的军政人员,以及他们的后人,在情感上还比较接受蒋介石。尤其是国民党的退伍老兵,虽然理论上和实际上他们都是蒋政策的受害者。几十年中,他们有家不能归,为“反攻大陆”,又错过娶妻生子的机会,许多人晚景凄凉,但偏偏是他们,对蒋介石的情感还较深,认为他在抗战、在台湾搞土改方面有功,对防堵“台独”绝不手软。虽然年迈体衰,一些老兵还常到慈湖祭奠他。但是,同样是这个年纪的台湾本省人,就对蒋介石的评价不高,他们对于两蒋时代的专制统治和白色恐怖心有余悸,认为那是台湾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f5 c  M) u+ `! h, m

* M) w- L; e4 H" E2 f爱蒋经国的也有
5 O9 j$ R. W# X& Q
+ a! d1 y8 g: U5 I1 i4 g对于蒋经国,无论是外省人,还是本省人,对他的评价显然比蒋介石积极得多。他们看来,虽然在政治上,蒋经国还实行专制统治,但蒋经国在任那十几年,也是台湾经济创造奇迹的黄金岁月。蒋经国与夫人蒋方良女士生活的简朴,也赢得了民众的口碑。这些与李登辉“黑金政治”,与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经济萎靡不振,陈家人与亲信贪腐成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蒋经国晚年顺应时势,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并打破两岸几十年的隔绝,开放探亲,这些得到了大部分台湾民众的认可。所以,2003年的一次台湾民调,探究民众对历任“总统”喜爱程度,结果有70%的台湾民众认为蒋经国最好,蒋介石也名列第三,甚至比当时已经掌权3年的陈水扁还要高。
' J% k6 g5 H& g# m& `4 u人在德国 社区- T! k2 w" k9 K
台湾《中国时报》曾评论说,那些在蒋介石时期就来台的老一代,对两蒋的情感不可动摇;约三四十岁的台湾人对蒋介石的了解大多来自教科书。不过,对于许多现代台湾年轻人来说,一方面由于教科书对两蒋的事大都一笔带过,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绿营推行“去中国化”和“去蒋化”的影响,他们对两蒋的感情逐渐变淡。
4 L+ S- j* |1 V7 X; E8 O
' J1 s  J; X. R! j' ^www.csuchen.de两蒋遗迹是争论焦点/ r  O+ j" y. d" J' B7 V: ]
6 ^0 x" w8 ~+ D; D. M& Q# V, S* {+ f4 [
台湾现存的两蒋遗迹,主要也以蒋介石为多,涉及蒋经国的寥寥无几。蒋介石的遗迹主要包括位于慈湖的尚未下葬的棺木,位于台北市中心的“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近郊阳明山的“草山行馆”和“阳明书屋”,位于台北的蒋介石、宋美龄生活起居的“士林官郾,以及散落台湾各地的蒋介石专门的别墅;还有为数已经不多的散落在台湾各地的蒋介石铜像;以及以“中正”命名的道路、学校、文化中心、甚至战斗机等。至于蒋经国的遗迹,则根本不能与之相比。除了位于桃园县头寮的尚未下葬的棺木,也就是“中正纪念堂”中陈列的部分展品,以及他与夫人蒋方良生活的“七海官郾。以蒋经国名字命名的事物不多,也就是“经国号战斗机”。
& L: s+ [7 q- P8 w1 U2 c. _: Swww.csuchen.de
  \$ c$ @. r& h$ swww.csuchen.de对于两蒋遗迹,一般的台湾人认为,这是历史遗存,没有必要刻意去除,况且大部分功能已经转化,成为有特色的观光资源。桃园县长朱立伦强调,社会不需要太多意识形态,两蒋对台湾也有贡献,桃园县政府愿意管理和维护慈湖“蒋公陵寝”。台湾大溪镇在慈湖旁设立“蒋中正公园”,专门收容各地毁弃的两蒋铜像。台北市观光委员会最近也提出构想,打算在台北市推出“两蒋史迹旅游行程”。
& L, D# k6 |3 X+ `. X; t" d9 z% R, o# X- h
而民进党近来“去蒋化”的动作层出不穷。据台湾《东森新闻报》2月5日的报道,“台军方的228座蒋介石铜像已应民进党要求全部移走”。有爆料说,一些拆除的蒋介石铜像甚至被丢在污水站旁没人管。而陈水扁从担任台北市长开始就一直在搞“去蒋化”。1994年,他利用职权把“总统府”前的“介寿路”改为“凯达格兰大道”。担任“总统”后,他又把“介寿馆”改为“总统府”。此外,陈水扁在几年前就着手策划给两蒋“移灵”,迁葬到五指山的“国军”公墓。蒋家后代、国民党“立委”蒋孝严2月28日再次表示,陈水扁希望两蒋“移灵”,就是想“去两蒋化”,以进一步“去国民党化”,蒋家绝不赞成。
Share |
Share